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015房屋抵押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015房屋抵押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唐植桐回家安慰好唐母,利用空间把房本收起来,表扬了一下大妹,留下钱,家里有事让她还是打电话给自己,接着跟家人告别准备回工地。

上车时,对面院子已安静下来,唐植桐果断放出了二三十只蜜蜂,言语上的刺激总不如身体上的疼痛记忆深刻。

车进崇文门,一直往北开,小王在唐植桐的要求下,开进了西石槽胡同。

西石槽住了一户姓万的人家,以前也是花市有名的大户。

万家在花市那片名气挺大,有一座四进的大院在唐家西边,两家勉强算近邻。

万家干的行当挺多,建国后关了一些,再后来又合营了一些,花市的大院今年也经租了,但有一行万家有所收敛,却一直没断过,那就是放贷,也叫放印子钱。

“万掌柜在家吗?”唐植桐让小王把车停在西石槽胡同口,自己单枪匹马进入万家。

“吆,这不桉子吗?稀客稀客,来坐下喝茶。”老万穿着对襟汗衫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摇着蒲扇逍遥自在,见唐植桐进门,坐起来指着旁边马扎让道。

“茶就不喝了,今儿来是有事相求。”唐植桐坐下后,掏出房本,开门见山道:“最近手头紧,来找您周转一下。”

“都是老街坊,若是缺个三十五十的,你直接拿去用。”老万一听来了精神,没再躺下,假装大方的说道。

“缺口有点大,您先验验房本。”场面话听听就得了,当不得真,唐植桐把房本往前推了推。

“这是老太太过户给你了?”老万拿起房本,打开看了看,是本真玩意。

“年前的事,当时奶奶和我爸身体都不好,奶奶就直接过户给我了,少投一次税,也给国家省点纸。”唐植桐随便扯个理由糊弄一下。

“老太太想的长远啊。”老万合上房本,放面前的石桌上,感慨道。

唐植桐没接茬,老太太想的确实长远,去年的时候唐植桐还没想明白,前面有刘张氏和大舅的例子,也算明白过来。

有种历史悠久颇具特色的行为叫“吃绝户”,这是一种把人往死路上逼的行为。唐老太太见得多一些,鉴于儿子身体不好,就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在临终前直接把房子过户给了唐植桐,更换了房产证。

“谁都有困难的时候,当年老太太点的南瓜,我们这伙老街坊有几个没吃过?大伙都知道老太太仁义,现在你有难处,我也不能干看着不是?”老万声情并茂,三言两语就把关系拉近了。

“那可得承您情。”唐植桐接了一句,等着万掌柜的下文。

“一千,你先拿去用,月利一分五。老太太虽然没了,但我得承老太太情,跟你就不用逐月拿利钱了,一年到期连本带利一块给我就成。如果到时候钱实在不凑手,咱再想办法把房子折现,多的归你,怎么样?”老万不紧不慢的摇着扇子,说完也不催,笑眯眯等回话。

“万掌柜,这估价低了点吧?”现下银行一年定期利率是14.4%,折合月利一分二,月利一分五确实是借贷界的良心价,但唐植桐没答应。

“我也是为伱好,估价低,到期容易还一些。”老万被点破,老脸也不红,一副为唐植桐考虑的模样。

“规矩我都懂,但您得给個公道价。”唐植桐不愿给老万多扯落,摆明车马道。

“有点意思。”老万柜略微诧异,抿了抿嘴,沉思一下道:“你那宅子,以前是老程家的,不过没盖完,你奶奶接手这么多年也没继续建的意思。买卖房屋要先估分,你这房子地界不行,我估摸着最多能有60分,房管所指导价一个分是十二块三,我能出到2000,月利依旧是一分五,但要逐月还。”

“您说的在理。”唐植桐点头认同,又以退为进道:“这房子如果放我小时候那会,甭说2000,能卖1000就烧高香了。今年经租后,像我这种产权清晰的房子可越来越少了,这几年国泰民安,四九城人越来越多,房子都建到五棵松、慈云寺了。您眼光肯定比我看的长远,您估摸着再下去几年,这房子还会不会涨?”

“你这可不是借贷,是奔着卖房子去的啊。”老万呵呵一笑,“我吃这碗饭靠眼光不假,但以后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何况我看走了眼,赔了也不能找你麻烦不是?”

“2000就2000,月利一分五,但要到期一块还,如果还不上,您收房,我没二话。”唐植桐考虑一下,果断道。

“成,谁让咱是知根知底的老街坊呢。我今天破次例,2000,月利一分五,一年期,到期一把付。我把丑话说在前面,假如你到时候还不上,就得腾房,可不能怪我不讲街坊情面。”老万爽快答应下来。

两人商量好价格、细节,直接找了中人走手续。

中人,也叫中介,解放前叫牙行、掮客、拉纤的,拉纤的收纤费,也就是中介费。

纤费有收费标准,按行规是成三破二,即买家给中介成交额的3%,卖家承担成交额的2%。

这5%凭借的舌灿莲花,凭的是信息差,也有昧了良心做局进行坑蒙骗的,那就赚的更多了……

所以,四九城还有句古话: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解放后,上面收编了一批口碑良好的,放过了没有恶行的,还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比如欺行霸市、收保护费、吃拿卡要的,前几年肃清的时候,都拉去了清河农场。

四九城里的三教九流,经此一役,偃旗息鼓几十年。

宅子最终还是抵了出去。

中人是万掌柜出面寻的,一切都按老规矩走的手续。

此时已没有纤费一说,改叫润笔,中人自备笔墨纸砚,纸、字都不错,润笔也不高。若以后这单有了纠纷,中人也有作证或调解的义务。

白纸黑字、墨干毫散、钱契两清。

唐植桐依照规矩给了润笔,留下房本,拿着小两千块钱和一纸契书跟小王回到了工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