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 128种瓜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128种瓜

作者:工具超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尽管在河边站了大半天,手脚已经泡抽抽,但唐植桐收获还是蛮多的,够家里那几只鸡开一段日子的荤了。

临走的时候,唐植桐将水坝拆除,又顺手清理了一下河道,嗯……其实主要是为了搜刮河泥。

昨天整地的时候,唐植桐留意到,那地碎石子一类的杂质多,土块结板也很厉害,没点肥料恐怕种啥都长不起来。

相比较化肥、土肥,河泥的功效要弱上许多,但好在不要钱,对于唐植桐来说也不难弄。

洗干净手脚,唐植桐穿上鞋袜上岸,看四周没人,把自行车拽出来,又把柳编篮里装上半筐鱼,估摸着鱼蹦不出来,才挂在车把上往家骑去。

唐植桐想到家门口再掏鱼,那样自己省时省力,但出来一天了,总不能上午摸的鱼下午还活蹦乱跳吧?

没办法,只能自己受累。

回家的路上,唐植桐特意路过了一下椿树胡同,将抓到的半大鱼给岳母留下了十来条,并简单说一下做法。

可能会有点腥味,但孬好不计,也是块肉。

唐植桐到家时,王静文已经带了俩小姑子从新华书店买书回来,新华书店遍地开花,西花市就有一个,离唐家不远。

凤珍、凤芝很开心,跟唐植桐炫耀王静文给他们买的连环画,一整套,足有二十多本!

“不错,爱惜着看,看完留着,等你们长大了这就是童年的回忆。”唐植桐向来不反对多看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开拓眼界的好法子,行万里路成本太高,读万卷书是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

当然,万卷书也是要筛选的,像故事会、知音、意林一类的,读了用处也不大……

水滴了一路,柳编筐里面的鱼差不多都已经去投胎了。

张桂芳看着半筐鱼,又有些不舍得了。

粮食不够吃,定量之外的副食就开始涨价,海子边上卖的小杂鱼已经涨到了一毛一斤。

“妈,别看了,大点都在筐底呢,咱今晚炖鱼吃。”唐植桐看到张桂芳的模样,就知道这是舍不得了。

“这么好的杂鱼,一毛钱一斤呢。就这么喂鸡?”张桂芳嘴里是疑问,但手却没撒开,把柳编筐抓的很稳固。

“哎幺,我的亲娘。人家一毛钱一斤的您也没看有多大,那鱼一条得有一个巴掌大。这鱼只有手指头粗细,不好卖也卖不上价。”唐植桐苦口婆心的劝道。

“那……那咱可以自己吃吧?”张桂芳有所动摇。

“妈,这玩意处理起来费事不说,吃起来费油……”唐植桐一句话打消了张桂芳留下鱼的念头,拎出去喂鸡……

用鱼喂鸡稍显奢侈,但这些小杂鱼相当于白捡的,况且现下一个鸡蛋也得六分钱,算下来还是很合适的。

小杂鱼其实挺好吃,就是收拾起来很费劲。

挨个去鳞去腮去内脏,洗净撒盐倒料酒腌制,小百姓家没料酒,只能用白酒代替。

大概一刻钟后,再撒点淀粉,嗯,用面粉代替,双手抓埋汰,匀匀实实的。

铁锅下油,得多一点那种,看的张桂芳眼角直抽抽,不过看到俩围着炉子咽口水的姑娘后,她把话咽下去了。

吃吧,吃吧,全家一个月有三斤冒头的定量,这也不是天天吃,偶尔吃一顿,再吃几顿咸菜就找补回来了……

下油后,转锅,让锅边也粘上油,能防止粘锅。

待油温上来,再把揣埋汰的小杂鱼下锅,这时候没有不粘锅,还是要轻微的转锅……

待下面煎的差不多,就可以颠勺翻个了。技术不大行的就用勺子,不丢人。

两面煎至微黄,带点棕色糊边,下豆瓣酱,嗯,这个小百姓家也没有,得用稀黄酱代替。

然后倒点开水进锅,再倒点酱油进去,炖一小会。

出锅前可以依据个人口味倒点醋,收收汤就能出锅了。

唐植桐看到一个说法,女孩子经期不能吃辣,所以今天全家就吃这个,小绿帽子也没扣,自家吃,不讲究那个。

家里有个厨子的好处就是做啥都能像模像样,味道也能过得去。

张桂芳考虑到唐植桐在水里泡了大半天,破天荒的给儿子拿出白酒,让唐植桐喝一碗暖暖。

其乐融融的氛围是唐植桐格外珍惜的,氛围好,菜好,饭量也好,这一顿吃的愣是一点汤都没剩下……

饭后唐植桐看了一下昨天母亲帮着催种的南瓜籽,已经开口,冒出丝丝绿意。

无论何时何地,任何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周一,谷雨的前一天,兴许是气温升高的原因,南瓜籽比昨晚又多冒出了一些,尽管还没到理想状态,但唐植桐等不及了,今儿就得种上。

带上头,带上已发芽的南瓜种,唐植桐直奔押运科。

就押运科来说,唐植桐可能是最闲的那个。

方圆并没有给唐植桐安排具体的工作,一大早,唐植桐自己在地里刨坑,准备点南瓜。

昨天的义务劳动效果显著,建筑垃圾已经都堆到了路边地头。由于土翻过,贫瘠的土地一下子就展现在眼前。

土不是常见农田里的棕色,而是略带红色的黄土,按老百姓的话来说,这种土没养分。

正是基于此,唐植桐建议种南瓜。

南瓜绝对是不怎么挑地的农作物之一,田间地头,种下时只要一瓢水,中间也不用打理,秋后就会回报好几个大南瓜。

点南瓜比垦田轻松,甚至不会将翻上来的土块挨个砸碎,只将需要埋南瓜种的地方平整好就行。

考虑到南瓜蔓秧,唐植桐每隔一米刨一个坑,并将周围的坷垃砸碎。

刨好坑后,开始点南瓜,每粒南瓜种都包裹上拳头大的河泥,放入土坑,然后用碎土盖上,连浇水都省了。

按道理来讲,每个坑里得有两粒种子,方便发芽后间苗或者补种,但唐植桐没这么干,无它,种不够。

这块地可有一亩的样子,一个坑一个有剩余,一个坑两个肯定不够。

一个坑一个,剩下的部分,唐植桐也没浪费,将押运科的房前屋后、甚至路边预留出来的绿化带都刨坑点上了南瓜,等长出来可能不够美观,但再过几个月,整个押运科的人估计都会感谢自己……

大佬们给张票吧,一张,一张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