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十字烈火 > 第四十七章 混乱的战事

铁十字烈火 第四十七章 混乱的战事

作者:北方雄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3月31日,库斯特得知他儿子成功夺取高地后非常欣慰,用了一些小手段让恩维尔给来他颁发奖章。

同时,他命令3个师以高地为据点,尝试向北推进几公里。

这倒不是他想威胁俄军的后方,而是土耳其在加里波利的压力太大了,不断从高加索抽调兵力。

按照就近原则,高加索西线离土耳其首都相对近,所以他们主要抽调高加索西部上的土军回援。

土耳其情报部门也是照常的不靠谱,他们甚至都没有告诉士兵要去哪,更没告诉库斯特调兵的事。

这使得库斯特之前在西线所做的防线全部泡汤了,好在俄国人以为这是空城计,不敢轻举妄动,一天也就随随便便推进个20公里。

更离谱的是,即使在格鲁吉亚完全沦落于俄国之后,也没有人告诉库斯特。

等到库斯特从三个逃兵得知后,已经是4月2日了,他非常愤怒:

啊,我失败被撤职,我胜利被流放,放在奥匈也就算了,怎么到土耳其我啥都没干就抽我兵,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虽然库斯特对奥匈和土耳其的举策非常恼火,可眼下俄国人的威胁让他无法转移注意力。

他们成功打到了东黑海山脉,直逼小亚细亚;但走到一半就不敢走了,调转枪头猛攻小高加索山的中部土军。

经过一系列的友好交流,在火炮上更占优势的土军成功挡住了进攻,即使是以失去战斗能力为代价。

高加索上的土军四面楚歌,想要支援也来不及,想要缓解压力又太过困难。

所以他们只能在有优势的情况搞搞动静,吸引俄军的注意力。

可很多同盟**队都被崎岖的地形迟滞住,如何从山区里爬出来都是个问题,更别说发起有序的进攻了。

高加索有很多便捷的小道,当地的山民大多都知道,但他们的智商只能数一数二,让他们告诉具体位置简直就是个笑话。

土军的素质也不高,智商只比那些胎教肄业的山民强一点,语言上更是个二把刀,交流起来非常困难。

他们也不是没想过把山民编到队伍里,毕竟俄国佬也干过这事。

但奈何这些山民脑子实在是难以形容,略有才智的人早都去了俄国中心,留下来的都是一群智障,送死都是在抬举他们。再加上他们非常厌恶战争,所以看到土耳其人递给他们枪后,当场翻脸不干。

遭受着兵力短缺和行军缓慢的双重压力下,库斯特绷不住了。

他想找支援,可所有同盟国成员都深陷战争当中,对他的求援都是不屑一顾。

在四处碰壁后,他才不情愿的把最后一个电话打给同盟国老大——威廉二世。

不出人意料,威廉二世同意了库斯特的请求。

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真的把部队派到小亚细亚来,而且还不少,整整有6个师!他们完全听命于库斯特的指挥。

这些精锐的德国人一旦来到高加索,定会把俄国人撵的死去活来!

但他们在半道上被人截胡了,最后只有4个师前往高加索。引得库斯特大怒,想要知道是哪个猴蹦子敢抢他兵。

当他得知是德国人的决策后,只好吞下这口气。毕竟德皇说是要把他们派到“小亚细亚”,而不是“高加索”。

用两个师买一个教训,对于库斯特这种大人物还是比较划算的,至少让他在政治上不再会吃哑巴亏了。

4月7日,德国的支援还没到,高加索山上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巨变。

土军竟成功翻越了大高加索山,配合着巴库大部队,占据了东面的平缓地带。

俄军大惊失色,连忙派部队回援阻挡攻势,同时让西部发起进攻,以减缓东线的压力。

作战命令刚下达时,整个战场还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战线拉得有点大。

而当西部俄军前进一段距离后,才发现东黑海山上就几个土耳其营在驻守。

好家伙!就这几个人,上级还要我小心行事,这合理吗?不能够啊!

于是,恍然大悟的俄军突飞猛进,深入土耳其纵深。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他们应该是去包围高加索的土军。

但他们的指挥官显然不是常人,他认为想要翻越山区太过困难,时间不会允许任何人爬过山,除了土耳其人,毕竟他们还真的爬过了高加索山。

这个指挥官走了一条很离谱的路,他让部队沿着山脉,直取特拉布宗,然后奔向伊斯坦布尔,支援加利西亚的英国人。

这种行为看起来很大胆,实际上它比大胆还大胆——真的很大胆。

但不得不说,它与目前挖壕沟坐等死的战术相比还是相当先进的,只是先进过头了,直接跳过打仗阶段,折跃到断粮断补给的阶段。

俄高加索方面军对此没有任何管辖,这不仅是因为指挥拉胯,俄国也的确需要打通伊斯坦布尔,再加上这只部队只有一个师,失去了也无伤大雅,所以干脆就不管了。

可接下来的情况就不能让俄军高层坐视不管了,因为这一支师发挥的积极作用,整个西部俄军都意识到了战机来临,纷纷打击对面的土军,并占领大半个小高加索山。

土军也十分配合,他们垮的非常快,刚开火就打算开跑了,交战后十小时就把第比利斯弄丢了。

库斯特虽然没把第比利斯划分到防守范围,但在计划里,好歹也要到五月份再丢吧,你直接把它丢了,敷衍谁呢?

不过战局无法因个人的心理而改变,西部的5万兵力尽数崩溃。库斯特想要守住也守不住,他实在是没有兵力可以支援了,东部17万兵力都被敌人迟滞住了,根本不能动弹。而且随着俄军数量的增加,东部双方攻守互换,土军能够保持阵线就不错了,哪有兵力回防。

西部俄军各部队分散进攻几公里后便停了下来,你以为他们正常了,其实只是想看看土军有什么动作。

而在见到土军没有往这里哪怕派一个兵后,毫不犹豫地强行军,打算偷袭土耳其大后方。

但他们的行军路程没有一个正常的,有的去小亚细亚南岸,想要切断阿拉伯的联系;

有的直奔中东,想要把当地人从奥斯曼的反动统治中挽救出来。

总之,他们都是在奔着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行进,而且都冒着十分巨大的风险。只能说他们不愧是搞出大纵深作战的人的前辈。

对于库斯特怎么看待这种情况,他只是轻蔑一笑:

在一战时,只有军级部队能够勉强在战略上起到作用,而这种小部队还是老老实实干战术上的事吧。搞什么大纵深不是这种级别该干的,他们就应该包围我们。而且在地形复杂的小亚细亚中,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巨大损耗,不需要派兵阻挡,俄国人到位时就只剩几个人活着了。

事实也如库斯特所想的那般,经过三天的疯狂,那些俄国人才绝望的发现自己深陷山区,根本找不到北。最远的行军也不过五十公里,完全不足以威胁到土耳其。

但他们仍在做尝试,直到4月11日,德国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