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铁十字烈火 > 第一百零一章 钢材问题

铁十字烈火 第一百零一章 钢材问题

作者:北方雄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43: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办完事后,库斯特回到铁匠铺,挖开了之前埋剑的坑,交给老铁匠一看。

铁匠把刀在石头上摸了一下,发出了低沉的闷声。

“还没有硬化,可能还要等几天。”

“你怎么知道。”

“硬化后,磨刀的声音就像利剑出鞘一样瘆人;你这一把离硬化还远,等着吧!”

库斯特听他这么说,表现出奇,不仅没有感到失望,反而松了一口气,继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这几天,德国政府经常派人来,希望能够通过赔偿迟来的科研经费,来取缔那些军服的专利费用。

库斯特自然是拒绝的,但架不住那群人意志坚定,天天来,朝九晚九,无论何时都有人在敲他家的大门。

于是他就在自家后院搞了点恶作剧陷阱,例如没有炸药的地雷、门槛后的粪坑、和装满动物尿液的水桶。

这些东西虽不致命,但却能让骚扰者在社会层面上面临死亡的风险。库斯特家的门槛终于消停了一会。

次日,弗兰兹的几枚火箭弹运输过来,库斯特当即拉到柏林郊外进行实验。

因为这次有了钱,他完全不需要拆卸弹头的爆炸装置,甚至柏林警方求着他炸,好勒索一笔维护费。

引燃火箭,喷发而出,落地爆炸,一气呵成。结果十分完美,火箭弹的运行轨道十分稳定,与德国人呈现给他的完全不一样。爆炸半径也相当广泛,周围几棵树都被炸塌了。

他为了使结论更加精确和可信度,再次激发两枚火箭,结果一样顺利,过程中没有任何岔子。

有了这次的实验,库斯特更加笃定是德国方面有毛病。

但他还不知道是哪一个层面上出了毛病,科学的严谨不允许他瞎挑刺,必须找到精准的毛病再予以批评。

当然,如果他胆大,可以跑到德国官方那去,要求他们直接进口奥匈生产的优质火箭。前提是他的命要大。

库斯特只得自己搞起研究。他把奥匈运来的火箭拆解掉,细细观察内部结构和主要成分。

火箭的结构与他一年前设计的图纸完全就是一模一样,根本找不出任何瑕疵,就是有点难看。

他又找来德国的火箭,拆开后,发现结构相差不多,只是把几个小零件换成了德国生产的,不影响使用。

唯独肉眼就可以发现差异的东西就是引擎,但同样没什么大毛病,基本上就是德国抄袭库斯特的,很多地方上都没有修改,换了个标签就当成是德国生产的了。

其余问题都已排除,唯独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了。

库斯特瞟了一眼火箭外壳,虽然不敢相信,可一贯相传的血脉中的严谨还是支撑他继续研究下去。

他认为可能是隔热方面有了问题,但出乎他的意料,隔热板也是抄袭过来的,没有任何改变。

各个部位的连接方式或许也有问题,毕竟一战时期军工生产十分保守,大概率是工人不积极努力工作,拧螺丝时忘了几个孔。

仔细看了看,结构没有毛病。检测了一下,横着竖着翻来覆去,恨不得把一整个细小微乎其微的螺钉都要拆解成一堆碎片,观察里面的分子构成。

然而事实是,这些螺钉都没有任何问题,更令人出乎意料,奥匈生产的螺钉的瑕疵率更大。

这些螺钉已经被确定没有任何毛病,不是造成火箭漏油的罪魁祸首。

库斯特只能把目光放到他最不可能相信的地方——钢板。

外表看了一下,两者没有任何差距。

但深入观察,库斯特终于发现了问题。

奥匈所使用的钢材非常先进,都是从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钢铁厂那生产出来的,极其优质的“库斯特钢材”。所含元素极多:碳、镍、硅、锰、铬、钼、锌、铝...

德国或许是太过信任自己在科研领域上的领头羊地位,所用的钢材都是很普通的,顶多就是步枪钢材加强了一点就拉来用了。

更致命的是,在关键的地方上,尤其是通风处,大部分都是由高碳钢,这种十分坚固,但易碎,被砸一锤头就粉身碎骨的钢材打造而成的。

至于德国人会发现不到这一点吗,他们应该也反思了,不过对于库斯特这种外国人,研发的产物没有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

一切都理清了。库斯特拉着这种钢材制造成的火箭,再次去郊外实验。

富裕的他请了近百名记者,不为别的,就是要让他们在地面上看清火箭在发射途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轰隆一响,捂紧耳朵的库斯特平缓地看着飞跃的火箭。这次他是抱着放松的神情来的,但在记者看来,只有饱经战场上的浓烟才能让这位将军如此冷静。

大约十几秒,火箭着地,爆炸范围很大,浓浓烈火把周围烧的干干净净。

再次发射了一枚奥匈制造的火箭,过了近半分钟才着地,但飞跃的距离极远,就快要看不清爆炸的火花了。

记者们的设备先进,数十架摄像头可以全方面无死角录下火箭发射的珍贵全过程。

剪辑完后,火箭从出膛发射到坠地爆炸,都被清清楚楚的刻印在胶卷中,并被一些电影院收录。

这种奇葩不仅没有影响口碑,反而还热销了一把。原因无他,这是迄今为止,世界军方第一次公开的大杀器。就好比如看久了人类的面孔,突然见到了古神的面容,不血脉贲张就怪了。

随着胶卷转动,屏幕上的像也越来越清晰:

那是土耳其的元帅站在高地上,身旁还立着一架如马蜂窝一样的东西。

马蜂窝冒出火光,一个大黑耗子似的东西腾空而起,画面随即跟着那玩意上扬。

紧接画面一转,拍摄点高度下降,从下面观察火箭的腹部。

虽然画质很渣,但仍能够明显看到有流体滴落。

之后画面几经周转,依旧能看到此景。

直到最后,拍摄点近乎与火箭平行,这才能够拍到火箭爆炸前的最后一秒。

可以清晰地看到,火箭尾翼断了一截,减少风阻的结构也都被破坏的一干二净,战斗部因此摇来摇去飘忽不定,直到下落,速度骤增,周围大气把它的轨道压平,才笔直的打入地面。

库斯特以此为证据批评德国工业的糟糕,以及军工产业和高层的不负责任。

然而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就连德国这种新兴帝国,里面的高层也有着早熟的表现——不要脸。

他们厚颜无耻,利用宣传教唆民众抵制批评。

诡异的现象出现了,即使有着铁证如山的录像,德国民众依旧坚持企业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批评库斯特来找茬。

库斯特雇来的记者也不甘示弱,利用媒体在报纸上疯狂祖安输出。

民众们面对这种情况,宛如被两面截然不同的墙壁挤压着。

很快这件事就闹到了德皇那。才没到几天,库斯特就招惹来了两个大问题,属实是和德皇一样的难得人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