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贼人休走 > 第一百三十三章:看似最不在意的人,其实才看得最透彻

青天之下,烟雨飘摇,这段时间的藏剑谷,是开始变冷了。迎面吹来的风夹杂着秋雨的凉意,吹湿了行人的头发。天中阴云微聚,遮得天光不明,整个山谷都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看起来灰蒙蒙的一片。

山谷的最深处,那敲打金石的声音依旧还在响着,远远的听不清晰,但是等到靠近时,声音便越来越响,直到最后显得有些震耳欲聋。

细看过去,果然是一个山人还站在那里,拿着手里的一柄铁锤,砸着身前的一块顽铁。

这山人,便是宫不器。

他也依旧是那副野人的打扮,没穿上衣,身下只穿着一条棕色的破裤,赤着脚踩在地上。头发又长又乱,胡须卷曲着盘在胸前。

细雨落在他的身上,顺着他山石一般的背脊滑下。他却恍若未觉似的,继续握着已经被雨水打湿的铁锤,一次又一次地挥舞着。

每次挥舞,铁锤都会带起水花一片,落在金石上,溅落无数水滴。

直到落在他身上的雨突然变得小了些,宫不器才停了下来,抬起头看向了自己的头顶。

那里的峭壁间,正撑着一片蕉叶,遮去了他头上的些许雨水。

看着蕉叶,宫不器笑了一下,随着一声闷响,放下了手里的铁锤。

“毛贼,这次你又给老子带了什么吃的。”

雨里,他的声音很重,在山谷间传响了开来。

等到他的声音渐渐隐去,峭壁上才传来了一个回声。

“我这次没给你带吃的,我这次想求你帮个忙。”

“哦?”山谷下的宫不器挑了一下眉头,俯下身子,盘坐在了地上,对着峭壁上挥了挥手说道。

“下来说话。”

话声落下,一个呼吸之后,两个人影出现在了宫不器的身边。

那是一个白衣人,和一个穿着灰布衣的女子,他们正是李驷和术虎女。

看到李驷时,宫不器并没有怎么在意。

反而是看到术虎女的时候,他的目光停留了半响,随后才点着头,对李驷笑着说道。

“有归宿了,不错。”

“这是我表妹。”对于旁人的误会李驷该是已经习惯了,头也不抬的解释道,撑着蕉叶找了个位子,与术虎女一同坐下。

术虎女虽然神情微动,却也没有说话,对于李驷的这些朋友,她一般都不会说什么,一是因为她本就不擅开口,二是因为她也不知道怎么开口。

李驷的朋友通常都是怪人,而且一个比一个怪。

握着自己身边的锤子,宫不器神情微妙地看了两人几遍,摇了摇头说道。

“你们现在的年轻人老子不懂,你还是先同老子说说,你来找老子是干什么的吧。”

“嘿嘿。”李驷坐在了下来,贼笑着搓着手说道。

“你不会一点都没听说过吧?”

“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子。”听着李驷的话,宫不器翻了白眼。

“待在这深山里,就算是天大的事老子也听不到,江湖上的那些流言,还没老子的锤子敲得响。”

这说的也确实没错,李驷抿了一下嘴巴,除非金人打到了藏剑谷,否则宫不器该是什么都不会知道的。

“那天下召集令这东西,你总知道吧?”李驷转而问道,他是有些担心宫不器连这都没听说过。

“这,老子还是知道一些的。”宫不器的语气顿了顿:“当年文简那小子还同我提起过这件事。”

曾文简,就是如今藏剑谷的谷主,对于他,李驷有些了解的,但是两人算不上熟悉。

“那就好。”李驷点了点头,这就好解释了,他还担心宫不器已经完全与世隔绝了呢。

“朝廷发出了一枚天下召集令。”思量了片刻,李驷开门见山地说道,同时用手指了指自己:“我负责帮忙联络一些人手。”

“你现在替朝廷办事?”宫不器有趣地打量了李驷一眼,替官办事的贼,他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倒也不是。”李驷大概也觉得有些古怪,否认宫不器的说法:“只是因为我跑得比较快,所以顺便帮个忙而已。”

所幸宫不器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的纠结,继续问道。

“那朝廷为什么要发布召集令?”

说道这里,李驷的神情稍微严肃了一些。

“因为北地金人南下,江湖里出了内鬼,以至于边关告急,朝廷才出此下策。”

“内鬼?”宫不器的眼神一冷:“老子最看不起的这种人。”

说着,他横了李驷一眼:“所以你是来让我帮忙抓内鬼的?”

可接着,他就又摇了摇自己的头说道:“不该,如果是这事你不该找来我。”

确实,这种事情他帮不到什么忙,对此李驷也很清楚,因为他常年待在深山里根本就不知道多少江湖事,而且单论脑子来说,他还不一定有李驷灵光。

“呵。”李驷看着他轻笑了一声,说道:“放心,内鬼的事情会有人去解决的。我来找你,是要找你去帮忙打架。”

“打架?”宫不器的眼睛亮了一下:“打架好啊,打架老子在行,打谁?”

“打金人。”李驷勾着嘴角回答道。

“打金人。”宫不器念叨了一声,随后也跟着李驷笑了起来:“打金人也好,打金人不沾恩怨。”

“确实不沾恩怨。”李驷肯定地点着头。

江湖人最怕的就是沾染恩怨,而家国之间,不沾私情。

“那打多少?”宫不器又问。

李驷看了他一眼,伸出了三根手指:“打三十万。”

“三十万?”宫不器顿了一下,半响,像是有些遗憾地摇着头说道:“三十万少了。”

“少了?”李驷愣了愣,还以为这山人是在山里待得迷糊了,笑道:“三十万不少了。”

看着李驷笑着,宫不器也咧开了嘴角。

“你还小,不懂。只要江湖人去了一成,三十万就是少了。”

这片浩荡江湖里到底有多少人,李驷不清楚,因为他的年纪确实太小了。

但是宫不器很清楚,因为他已经活得已经足够久了。

虽然平日里那些江湖势力就像是一盘散沙,但是一旦有一个因素让他们聚集到了一起,那他们就是一股几乎不可控制的力量,就算是如今的朝廷也一样无法抗衡。

原因很简单,因为民总是比官多的,何况这些民还都一个个手持刀剑。

朝廷与江湖一直都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没有一个安治的朝廷,江湖人不会好过,而把江湖人逼得太紧,朝廷也不得安生。

这就是为什么朝廷会放任各地江湖势力在一定空间内发展,还百般拉拢他们的原因。他们需要与这些江湖势力相互依存,也需要这些江湖势力相互制衡。

李世宗其实一直都明白江湖的可怕,只不过他在意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而是江湖上的那一个个山门。

事实上历代的皇帝也都清楚这点,可与普通的皇帝做法不同的是,李世宗没有害怕,他没有选择的不是控制和打压,而是选择了经营与平衡,这就是他的治下长治久安的原因。

从表面上看来,他是一个完全不在意这片江湖的人,但其实他才是将这片江湖看得最透彻的人。

他可以任由阴吾立在天牢里活了二十年而不去管他,甚至到最后遗忘了他的存在。

也可以随李驷在皇宫里自由出入,甚至毫无阻拦的来到他的面前。

这些都是他的气度,是他不在意,并且可以接受与容忍的事情。

但是他会积极地拉拢风雨楼和巳水帮这样的江湖组织。

也会及时施予江湖人人情,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助他一臂之力。

这些都是他做的实事,是他平衡江湖与朝廷的手段。

李世宗做事,从来都是有把握的,虽然这次发生的事情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他同样留有后手。

金国,一个两百年前才在关外成势的小国,居然敢来攻关,实在是有些太不自量力了。

这片江湖的水,根本就不是投一两块石头能够看得清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