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难路上的咸鱼农女被团宠了 > 第758章 房子倒了

逃难路上的咸鱼农女被团宠了 第758章 房子倒了

作者:落落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30 来源:小说旗

二郎不服气:“感情的深浅可不是根据时间判断的。”

“可我记得我对你并不好啊。”赵夫子继续调侃。

这话让二郎一噎,嗫喏道:“那是因为先生想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会严格要求的,先生的内心很疼我们。”

赵夫子淡淡一笑,心中很是欣慰。

遇到能看透本质,心怀感恩的孩子,是每个严师的福气啊。

“好了,别拘泥于眼前这点小离别,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每个人生来就在错过很多人,能做的唯有珍惜当下。”

他开导着,见二郎并没有什么反应,微叹口气换了种方式:“你放心,我这赵家私塾一时半会可不会倒闭,你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们,这里也是你的家,随时欢迎你。”

这话让二郎很是受用,重重点了下头:“嗯!”

赵夫子想起什么,又道:“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阿元也进应天书院了,日后你们在那也算有个照应,我和你师母也放心些。”

二郎惊喜万分:“真的?那太好了!”

还有什么是比陌生的地方出现一个相熟的朋友更好的?连带着他对私塾的不舍都淡了几分。

正笑着,却见赵夫子盯着自己不知在想什么,他微微疑惑,唤了一声:“先生?”

赵夫子回过神来,没头没尾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二郎不解,先生怎会不知道他的名字?却还是抱拳恭敬回答:“学生,张二郎!”

然而赵夫子缓缓摇了摇头,“你这只是家中的称呼,日后在外求学,此名实在不妥。”

二郎倒是机灵,当即行礼:“请先生赐名!”

赵夫子沉吟片刻,“那我便做主了,给你取名瑞锦,小字墨文,如何?”

瑞锦。

二郎默念此名,毫不犹豫谢礼:“瑞锦谢先生赐名!”

赵夫子欣慰点了点头,提醒道:“回去后说与你家人听,户籍那边也需记载。”

“是!先生,您放心吧!”

二郎心中雀跃不已,从此往后他也是有大名的人了!还有自己的字,他越发真切感受到读书人和村里娃的区别。

彼时张祥生等在外间,主位上坐着赵夫人,两人正就孩子即将去府城读书的事交谈着。

“在县城还好,这到了府城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家人照应,这做父母的总觉着心里放不下。”

张祥生微叹口气,将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

这话他倒是没对苏氏说过,在苏氏眼中自家男人就是个闷油瓶,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闷声干事,他也习惯有事在心中自己扛。

主要是苏氏就算听了,也不会给出一个解决方法,只能和他一起越发焦虑,又何苦给她增添烦忧呢。

赵夫人笑容温婉,开解道:“孩子们都大了,这年纪有不少小伙子还娶媳妇了呢,不过是去府城就读罢了,张兄弟不必担忧。”

许是自家开私塾的缘故,赵夫人对这件事看得挺开的,甚至习以为常。

张祥生微怔,继而释怀一笑:“赵夫人言之有理,孩子们确实不小了。”

说话间赵夫子同二郎自房间走出,双方打了声招呼,二郎走到了赵夫人面前。

“师母。”

赵夫人立时起身,就听二郎真情实意地道:“多谢师母这段时间的照顾,日后您和先生都要好生照顾身体,切莫太过操劳。”

他这懂事的样子一瞬间就让赵夫人心底生起几分不舍,“好孩子,你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倒是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找元儿,在外面你们两个互相就是依靠,千万别和他客气,知道吗?”

“是!瑞锦知道!”

“瑞锦?”

赵夫人和张祥生俱是一愣。

“这是先生为我新取的名字,等去了府城,我便以张瑞锦的名号示人了,我还有了字,墨文!”

二郎满脸骄傲,有新名字和字没什么特别的,可这是先生给他取的,意义大不相同。

“新名字?”张祥生一时没回过神来,喃喃自语。

赵夫子哦了一声,给他解释起来:“张兄弟,恕我自作主张了,我是觉得去到应天书院,有一个正式些的名字更为方便。”

张祥生顿时明了,他们普通的穷苦老百姓是没有字的,名字也很随意,讲究贱名好养活,可要去府城的书院就学,就不能这么随便了,否则势必会被其他学子瞧不起。

“无事,无事,多谢赵夫子为犬子考虑了!”

“都是应该的,我们都希望看到他更好,那就劳烦张兄弟等有时间带瑞锦去修改户籍上的官名吧,免得耽搁了入书院。”

“好!那我们这就去!”

双方就此告别,赵夫子夫妻俩将父子两人送到了外面。

“先生,师母,快回去吧!不要淋湿了!”

两人只各自打了把雨伞,雨势大根本就起不了多少作用。

张祥生也高喊着:“二位请回吧!”

赵夫子夫妻俩却谁也没动地方,看这架势是执意要目送他们离开,只好不再多说,上了马车,纵马而去。

看着窗外快速倒退的景象,二郎心中升起强烈的不舍,和对未知未来的迷茫。

以后,就没多少机会再回来这个地方了吧。

……

马车直奔县衙,他们打算把正事一次性处理好再回村里去。

县令是认识他们的,没让他们多等,很快便停下手头的事,亲自带他们去更改了二郎的户籍。

从此往后,二郎就是真正的张瑞锦了,以前的名字只能作为小号,在相熟的人口中再听到。

没用多久,户籍就修改完成,两人还没来得及随着县令往外走,就见外面一名捕快火急火燎跑了进来。

“怎么了这是?慌慌张张的。”县令皱紧了眉,有种不祥的预感。

这些日子雨下个不停,他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四处小心提防,莫非现在还是要来了?

果然,就听捕快焦急道:“回大人!东城有几座老房子倒了!好多人被埋在了下面!”

轰的一声,县令头皮都要炸了。

东城是县城里最贫穷的百姓聚集地,买不起房子的最后都会选择去那边买个老房子,特别便宜,甚至当年经过县令救助的那些乞丐,都大多住在这。

而之所以便宜,自然是因为破旧不堪,只能简单遮风挡雨,平时还没什么事,可谁也没想到这场雨会一下就是十天,好房子都要坚持不住了,更何况是他们这本就濒危的?

“立刻将其他老房子清空,给百姓们安排地方住,不许有一个人留在里面!所有人不许再靠近老房子,否则就按扰乱公务拉回来打板子!”

县令的声音因为紧张而尖利,他阔步往外走,已然顾不上张祥生父子俩。

而张祥生和二郎听到这些话心早已提到了嗓子里,惊慌对视一眼,两人都看到对方眼中的焦急。

几乎没有交谈,父子俩迅速出了县衙,上了马车便往村里返。

由于心中紧张,两人一路快马加鞭,激起泥水四溅,回村的时间都缩短了一半。

两人急匆匆的样子被正要出门的村长瞅见,忙出声喊住:“嘿!根哥家老二!着急忙慌干什么呢?马车都快让你驾飞了!”

“吁——”

张祥生连忙拉停马缰,“村长叔,刚巧看见你,我有话对你说……”

心有余悸地把方才听到的事转述了一遍,张祥生继续道:“咱们得赶紧把村里房子都检查一遍啊,甭管是住家还是工坊,哪个塌了都愁人!”

“今年这雨是下得邪乎。”

村长一听就紧皱起眉头,不过还是对着两人道:“成,你们也别担心了,我这就通知下去,让乡亲们每天检查,你们俩忙活半天也累了,回家去休息休息去!”

说完就披上蓑衣戴着箬笠匆匆离开了。

父子俩互相看了看,沉重地叹了口气。

今年可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希望这场雨快点停吧,不然迟早得闹起洪涝不可。

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全村父老乡亲就全都得知了县城老城区的事,本就忧虑的心更加七上八下。

他们才刚刚经历完逃荒安定下来,不会又要因为洪涝而继续逃生吧?千万不要啊!

对于这难得回归的平静生活,每个人都爱惜的很,生怕它眨眼间消失。

而顾向晚也有点方,雨下这么大这么久,该不会是和她催雨有关吧?

心里升起愧疚,她特意查了查资料,发现催雨只能将云层中积攒的雨催下来,而无法决定降雨量,这才踏实了几分。

还好还好,不是因为她就好,她可真怕因为自己的好心最后却办了坏事,连累万千百姓。

只不过洪涝的事大概率不可能,因为那些官员都已经提前加强了排水,现在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用土坯搭建的房子还能坚持多久。

这样下去,其他住毛胚房的人即便还没有出事,心里也会提心吊胆到晚上不敢睡觉吧!

不过这些事有县令处理,用不着她忧心,她现在该顾好的就是自己村里。

出去一看,就见村长这小老头已经带着汉子们开始冒着雨处理了,将被大雨冲刷严重的房子尽数加固,尤其是大房子和工坊,这可都是最值钱的,坏了全村都会心疼。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工坊里人多,万一出了事,谁也承担不起。

就连顾向晚那还没建起来的小工坊也被汉子们重新加固,以防地基被冲塌。

动作麻利的,一时间顾向晚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

这也不怪旁的,村里百姓们目前除了在工坊里的十几个有进账,其他人包括男人全都只能在家干巴巴躺着,无聊的都快冒烟了,现在看到活可不是可着劲的干。

顾向晚打着伞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暗自感叹大自然真的是把人类玩弄于股掌之中,不下雨不好,雨多了也不好,只有刚刚正好,才最适合生存。

正胡思乱想,视线里忽然闯进一道熟悉的高大身影,顾向晚一愣,忙上前拉住了对方:“你怎么也来了?”

只见对方赫然是江离,看到几天没见的小姑娘,他黑漆的眸子里顿时星光密布。

口中调笑道:“大家都在干活,我总不好还躺在家里歇着吧?”

“我不管,反正你自己悠着点,不然手又疼了我可不管你。”顾向晚有些耍赖地道。

江离轻柔一笑,又怎会不知道小姑娘是在担心他,伸出手揉了揉她毛茸茸的小脑袋:“放心吧!乖。”

顾向晚顿时一惊,赶紧小心的四处张望,这家伙,怎么随时随地摸头杀?

看到她这心虚的小模样,江离忍俊不禁,他早就提前看过了没有人注意这边,不过这话他不会对小姑娘说。

轻轻拍了拍她:“好了,你没什么事就回去吧,外面湿气重,别着了凉。”

“好吧。”

顾向晚本打算在外面看大家干活的,不过江离都这么说了,她便没执意再留,转而去了工坊。

虽说糟心事不断,但工坊里依旧加班加点赶着工,开工五天豆瓣酱都存货两千多罐了,乳豆腐也有一千多,照这速度来看,等雨停后应该可以做出给任城主的和张记要售卖的。

至于周奉铭的……数量太多,只能继续积攒。

他们目前工人还是太少,要是能再多架几口锅,每天的产量绝对不止如此。

最近下雨黄豆发酵的特别好,甚至都不需要顾向晚提前准备就能供应得上用量,这么给力不多做一些都对不起它。

本来张马氏还担心过大豆够不够用,不过小孙女表示县令全包,让大家放开手去做,她就彻底放下心了。

只不过连县令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来了这么多的大豆?

当天忙活完,张祥生就趁着大家都在,说了二郎改名的事。

此话一出,着实是让众人意想不到,不过想想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没有哪个状元郎叫狗蛋,也没有哪个探花郎叫胖虎。

读书人,还是得有个高大上的名字,才配得上那高大上的书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