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寻尘记 > 第一卷 江湖烽烟 第五章 一代神捕 热血满弓刀

萧山县。

大昊十一年,永兴更名为萧山,以萧然山为名。

传说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剩下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萧山县令洪湉站在县衙后堂半个时辰了,连大气也不敢出。县丞陆川更是小心翼翼的陪在下首。

椅子上坐着一老者,正是当今朝廷炙手可热的人物——江湖三世祖神算沈万山。

沈万山,荆州人士,十二岁入江湖,与神偷谭万里、神医安万全结义金兰,并称江湖金三角,后三人反目,二十五岁时独自创建归一教,自任教主。三十八岁时,门下教众过万。四十五岁率近五万归一教徒投靠朝廷,成为江湖一代传奇。

但沈万山入仕不为官,朝廷也只是象征性地封了个闲散侯爷——向阳侯,无俸禄无封地无职权。

然大昊四十四年,王后武曌突然宣布废帝临朝,把沈万山视为智囊心腹,官升从一品,御封江湖三世祖,后加赐四爪金鳞蟒服,在朝中有监察百官之权,可谓一步登天。

沈万山揪起一颗葡萄,丢进嘴里,冲县令洪湉道:“洪大人,听说你狱里今天抓了不少人吧?”

县令洪湉颤声道:“西湖望城村惨案死了六十九口,知府大人派江南第一神捕霍启光率六扇门协同县衙捕快,在萧山县总共抓了十二名嫌犯,现关押在县衙大狱,明日押送杭州。”

沈万山哼了一声,道:“不用,把人交给我吧。”

县令洪湉一个激灵,拱手道:“侯爷,这…好像不太…。我是说即便我答应了,那霍启光也不会…”

沈万山看了一眼洪湉,问道:“霍启光在哪?”

县令洪湉道:“霍捕头担心犯人有闪失,亲自在大狱看押。”

沈万山想了想,举杯喝了口茶,道:“马上升堂,夜审嫌犯。”

洪湉为难道:“这…”

沈万山把头扭向县丞陆川,道:“你带令箭去监狱提人。”

陆川看向县令洪湉,洪县令无奈点头,道:“你去吧,不然霍捕头不会放人。如果他有疑问,让他亲自带人过来。”

沈万山扭头看向身边的随从青衣人,道:“你陪县丞大人一块儿去。如有阻拦,格杀勿论!”

青衣人点了点头,跟着陆川走了出去。

县衙大堂。

霍启光注视着县令洪湉,拱手道:“洪大人,抓捕西湖望城村惨案嫌犯,在下有海捕公文,抓人后只是暂时关押萧山大牢,今日却是为何由萧山县连夜突审?这好像不太合规矩。”

县令洪湉道:“霍捕头抓人自是没问题。本官也是奉命行事。请问霍捕头,你缘何认定这些人就是望城村惨案的凶手?”

霍启光道:“望城村惨案六十九人的真正致死原因是在水井中投毒所致,而这需要大量的毒药,据杭州杏林百草阁的掌柜供述,去采买大量毒药的三人中一人有明显特征,就是右侧耳朵是双耳,也就是有一小耳朵。”霍启光顺手一指,十二名嫌犯中确有一人有小耳朵。

霍启光随后又从怀中取出一纸画像,道:“这是吴道仁先生根据杏林百草阁掌柜描述画的像,随海捕公文一并下发各郡县。根据画像判断,九成就是此人。”

“吴道仁?可是被誉为江南圣手,入宫给天后画过像的吴道仁?”

“是的。还有…”霍启光接着道,“我们在抓捕过程中,这十二人聚众拒捕,连上萧山捕快共三死九伤,而且在他们的聚集地搜出来一箱子雕翎箭,这些箭和望城村惨案尸体上的箭是一样的。”

“箭,什么箭?”

“人被杀后,凶手又在尸体上插了两百多支穿云响雕翎箭,做成中箭身亡的样子,意图嫁祸他人。”

县令洪湉皱了皱眉,道:“这么说,人证物证都有了,那作案动机呢,动机是什么?”

“案件未审,情况不明。”霍启光接口道:“上面所说的证据足够六扇门抓人了,至于作案动机,回杭州府一审便知。当然也正是有了这些证据,才给他们上了手镣脚镣。此等杀人凶手,凶残至极,恳请大人加派人手与我一起严加看管,免生意外。”

县令洪湉为难地砸吧了下嘴,看向后堂。

沈万山从后堂慢慢走出来,边走边道:“霍捕头分析透彻,有理有据,果然不愧江南第一神捕称号。”

洪湉起身,招呼道:“侯爷,你看…”

霍启光一脸狐疑,道:“洪大人,这位是?”

洪湉道:“这位是向阳侯沈侯爷。”

沈万山笑着道:“霍捕头辛苦了。望城村一案接下来由护国卫队接手,这些嫌犯就不用往杭州押送了。”

霍启光行了一礼,正色道:“侯爷可有杭州府的交接公文?”

沈万山道:“事发突然,先移交后补公文。”

霍启光凛然道:“在下奉命抓捕凶犯,职责所在,不能凭侯爷您一句话就把人交给你们,恕在下难以从命!”

“放肆!”身后的青衣人抽刀在手。

沈万山摆了摆手,和蔼悦色道:“霍捕头忠于职守,很好。那本侯请问霍捕头,你说望城村惨案是投毒命案,为什么会有穿云响雕翎箭出现在现场?”

“自然是想嫁祸栽赃。”霍启光接口道。

“祸嫁给谁?而脏又栽给谁?”沈万山追问。

霍启光哑口不语,没有接话。

“本侯来告诉霍捕头吧。此种穿云响,正是大昊叛将徐继业麾下的穿云十二弓卫队的专用箭支,是由工部督造,扬州穿云坊监制出品的军用物资。所以此案牵扯甚广,单靠杭州六扇门的力量,不是小瞧霍捕头,真还不够瞧的。”

霍启光手按朴刀,朗声道:“侯爷,在下身为公门中人,自是鞠躬尽瘁,方能不辱使命。即便力有不逮,也会一往无前,死不足惜。假如侯爷非要插手此案也不难,让杭州知府出具交接公文即可。只不过…”

话不说透,却透着森寒。

沈万山眯着眼睛,对视霍启光,突然道:“好!霍捕头果然忠勇。洪大人,按照霍捕头的要求,今夜加派人手严加看管,要是出了事,唯你是问。”拂袖转身,步出大堂。

身后一干青衣人尾随而出。

一夜无事。

第二天,十九名六扇门捕快跟随霍启光骑马押送一干囚犯上路。

途径黑松林,六扇门捕快燕三追上霍启光,递水囊过来,试探道:“霍爷,我总觉得这一路上有点不对劲。”

霍启光接过水囊,拧开喝了一口,擦嘴道:“哪里不对劲?”

燕三:“这条路没十回我也走过八回,路上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这是萧山通往杭州海货运输的必经之路,以往马车行人络绎不绝,可今天不太对劲,路上没碰到车队商贩之类的。”

霍启光摘弓搭箭,看了一下四周:“你派两个人到林子里去看看有无埋伏。其他人做好战斗准备。”

燕三安排两人骑马入林。

其余捕快都勒住马缰,抽刀在手戒备着。

突然数声惨叫传来,像是入林捕快遇袭,紧接着从黑松林里冲出一队人马。

为首之人胯下青骢马,掌中方天画戟,黑巾蒙面,随行之人一律蒙面斜挎朴刀,手中擎诸葛连弩。前面人挥戟开路,戟尖还带着鲜血,估计入林捕快已遭意外。

霍启光满弓搭箭,大声道:“什么人?报上名来。”

为首之人目露凶光,嘿嘿冷笑,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放下兵器,留下囚车,带着你的人快滚,否则一个不留。”

霍启光右手一松,弓上箭脱弦而出,带着劲风,“嗖”箭中马脖,箭入半尺有余,为首之马应声而倒。“射人先射马”,霍启光还是留有余地。

没成想,为首之人双脚一蹬,人离鞍一纵而起,飘然落地。说时迟,那时快,蒙面首领落地不停,方天画戟斜背背后,碎步疾冲,眨眼间来到捕快近前,挥戟斜劈,见人就砍,逢人便杀。几息功夫,四名捕快被斩落马下。

余下蒙面人纵马向前,手中连弩连环射出,一个回合过去,没来得及准备的捕快瞬间被放倒大半。马打盘旋,又一个回合过来,六扇门的捕快几乎所剩无几。

燕三身中三弩,血染战袍,滚落马下。

霍启光不停弯弓射箭,黑衣人眨眼间也有数人落马。眼看着六扇门捕快跟蒙面首领厮杀在一起,霍启光弃马抽刀,一跃而下,纵身兜头从上往下砍向蒙面首领。

蒙面首领听闻风声,回头举戟封挡。双方兵器一碰即开,蒙面首领旋戟扫向霍启光头部,去势迅疾。霍启光脚步落地未稳,闪躲慢了半拍,肩头被戟尖扫到,血一下溅了出来。

忽然,不远处响箭升空,半空中砰然炸开。

所有人俱是一愣。

人影一闪,大家只觉得眼睛一花。一人已来到囚车近前,手中剑上下翻飞,五息不到,十二名囚犯均被刺穿喉结,割喉身亡。刺杀之人似乎对自己的刺杀技艺相当自信,只一剑,绝不再看,扭头便走。

人影又一闪,人没入树林消失不见。

眼看着人都倒了下去,蒙面首领错愕中也不恋战,纵身跃上一马,一带马缰,扭头一声“撤!”。很快,这哨人马呼啸而去,只留下一地狼藉。

燕三浑身是血,踉跄站起,眼睛通红,冲着尘土飞扬远去的人马挥舞着刀,扯着嗓子喊:“王八蛋,你们别走!”

霍启光急忙上前几步,扶住即将倒地的燕三,道:“别追了,救人要紧。”赶忙为燕三等人起箭止血包扎。

燕三眼含着泪,抽泣道:“霍爷,囚犯一个活口也没留下,弟兄们损失惨重,这是眼睁睁地杀人灭口啊!”

霍启光看了看从燕三身体里起出的弩箭,咬牙道:“是兵营里的配制,这是明目张胆的谋逆之罪。你我先回杭州,回头再来算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