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寻尘记 > 第二卷 天下枭雄 第五十二章 剑指天下 龙门第一步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天天遑论天下,指点江山。

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总是讲江湖险恶,人心不古。

这个世界上更有很多人,看着别人丰功伟绩,自己却只能酸溜溜说“他命好”罢了。

这个世界未必公平,却也并非时时精彩事事如意。

江湖就是江湖,天下还是天下。

它不会因为某些人心有戚戚而怜香惜玉,也不会因为某些人壮志凌云而一路放行。总之,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不同,选择当然也各不相同。

有碌碌无为,一生只守二亩薄田度日的农夫;有处处算计,整日钻营只认黄白之物的商人;有大马金刀,忠肝义胆只为守家卫国的士兵;有蝇营狗苟,不择手段只想权倾朝堂的官僚。

所以才有人闯荡江湖,所以才有人争夺天下。

莫干山大营是马扬尘的第一步,也是他闯江湖、夺天下的大本营。

他对这个世界的构想源于靖国公对他小时候的安排,源于四君子对他耳濡目染的影响,源于在江湖世界摸爬滚打的思考。

马扬尘面对着骆观光,抛出了自己的想法:未来世界,我们何去何从?

骆观光看着眼前这个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少年,沉声道:“老夫原名叫骆宾王,表字观光,名字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老夫出身寒门,七岁能诗,多次上书讽刺朝廷,得罪入狱。《在狱咏蝉》中老夫曾云,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顿了顿,骆观光笑道:“老夫一生孤傲,自视清高。现如今决意辅佐少主,除了受命于靖国公之外,更是仰慕少主高义。少主紫微转世,有开天辟地之力,洞悉先机之能。当今天下,武曌窃国,李昊社稷易主,少主莫干山举兵讨逆,天下英雄云集响应。这是天下大势,人心所向。现下又有四君子效命,四神尊辅佐,假以时日,必将重振陇右李氏风采,剑指天下,龙腾四海。”

马扬尘点点头,道:“先生所言,扬尘自是明白,但人生长恨水长东,博州刺史、琅琊王李冲,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哪一个不是兵强马壮,但最终都是兵败身死,连口棺材都没混上,被沉尸大海。我们如今兵力不足,粮草匮乏,寻姐盐道、丝绸的生意又刚刚起步,扬尘是怕我们羽翼未丰,朝廷大军就会兵临城下,到时落得一个树倒猢狲散的下场。”

骆观光笑道:“少主不用担忧,吉人自有天相。老夫精读易经,熟稔八卦,对布衣神相之道略知一二。武氏弥勒佛转世,忝为天下主,但其寿限将满,要想逐鹿天下,问鼎中原,加速武氏凋亡,老夫倒有一解。”

马扬尘道:“愿闻其详。”

骆观光道:“只是泄露天机,必损寿折福。三天后,老夫与少主同上东都洛阳,少主只需依计行事,老夫定然能保莫干山五年无虞。”

马扬尘道:“先生为复国兴昊牺牲自己,扬尘不忍,东都之行,假如先生有个三长两短,扬尘如何向莫干山大营众兄弟交代,万万不可!”

骆观光沉声道:“少主慈悲!但想要成为天下共主,断不能妇人之仁。当年老夫与少主讲过,忠君报国是所有大昊子民心之所向,荡佞除奸,还大昊王朝朗朗乾坤,还八方子民安享太平是我辈推之不掉的重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老夫不才,能有幸与少主共襄盛举,共谋天下,此生无憾无悔!”

马扬尘点点头道:“谨遵先生教诲!扬尘代天下黎民谢过先生。”说完,马扬尘起身,恭恭敬敬地向骆观光深施一礼。

骆观光坐着未动,受了此礼,抚须道:“闯江湖,夺天下,少主十有九成,唯一成存在变数,就是少主心境。”

马扬尘问道:“心境当如何?”

骆观光道:“乱世可做英雄,又需有枭雄心境。”

马扬尘道:“两者有何区别?”

骆观光正色道:“英雄者,箐英,草发芽的样子,不要小看草要发芽的动力,石头都能硬生生挤开,所以说英雄可凝聚无坚不摧的力量。而枭雄无道,因为鸟不是走的,是飞的,所以,枭雄无道或说自有其道,但是已经脱离了常规的道义。很强,但是无法用通俗的道义来辅助他。 英雄有道,做事牢靠,有计划有谋略有步骤有协同,有道义支持,并且可以做事高于道义,但是英雄易折,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枭雄反其道而行之,当道义鸿大之时,易出枭雄,这是顺天应势而出。

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乱世所出的枭雄更多。而名垂千古的是英雄,得天下的往往却是枭雄。其原因渺渺不可说。

英雄者,皆心慕仁义,胸怀天下。然英雄怀抱仁义,以至仁德化天下,能让天下人负我,心无我求,故能从始至终,时时践行仁义;枭雄襟包四海,以壮志横扫河山,宁使我负天下人,心无障碍,视时势而行仁义,故不彻底。或有或无,则使人以为假仁假义。

英雄者,可舍身取义,杀身成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乃天地之脊梁;枭雄者,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以我之心而放之四海,以我之志而加之众人,势不可挡。言不必有信,唯能遂其志而通权达变。倘果能行其仁德,则天下亦致太平矣。故历来开国之君,多为枭雄。”

骆观光激昂慷慨一席话,使得马扬尘茅塞顿开。

马扬尘起身再拜,道:“听君一席忠言,胜读十年寒窗。先生高屋建瓴,扬尘受益匪浅。以枭雄心境,行英雄仁德。”

骆观光点点头,道:“少主通透,自然领悟。这和霹雳手段,菩萨心肠有异曲同工之妙。”

正说着,独孤寻走了进来。

马扬尘笑道:“寻姐,你来的正好。三天后,你陪我和先生去趟东都洛阳。”

独孤寻喜道:“好啊!盐道和丝绸的生意已经步入正轨,南宫姐姐已经接手,我正愁着无事可做呢。”

骆观光笑道:“大小姐能打通江南盐道和丝绸之路,功不可没,这可解决了莫干山的大问题啊!”

独孤寻道:“骆先生谬赞了!这还不是您和莫总管高瞻远瞩,未雨绸缪的好嘛!”

骆观光笑道:“我们之间互相吹捧的风气这时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马扬尘和独孤寻一起哈哈大笑。

谁也没有想到,此次谈话,整整影响了马扬尘的后半生几十年。

三天后,三辆马车从莫干山出发,走上了通往东都洛阳的官道。

一路上,马车中人极少露面。

天下第一镖行万马堂的路引让此行车马一路上畅行无阻,路途中只有莫言和君千桦两人来回折腾。

一个月后,马车进入东都洛阳。

东都洛阳,龙门石窟最为闻名。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四百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近二里长度,共有近十万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六丈有余,最小的仅有小指大小。

西山崖壁上有北朝和大昊时期的大、中型洞窟五十多个。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皇甫公窟、魏字洞、普泰洞、火烧洞、慈香窑、路洞等,为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潜溪寺、宾阳南洞、宾阳北洞、敬善寺、摩崖三佛龛、万佛洞、惠简洞、奉先寺、净土堂、龙花寺、极南洞等为大昊代表洞窟。东山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二十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擂鼓台三洞等数不胜数。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的摩崖型群雕。此窟建开凿于咸享三年,当时皇后武曌出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建成功毕,长宽各三十米,洞中佛像明显面形丰润、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主佛莲座北侧的题记称之为“大卢舍那像龛”,这里共有九躯大像,中间主佛为卢舍那大佛,为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

这座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下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双耳长且略向下垂,下颏圆而略向前突,圆融和谐,安详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

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说,卢舍那就是武曌的形象。

这是有依据的。

据《大卢舍那佛龛记》载:“实赖我皇,图兹丽质。”而以皇帝本人的形象去造佛像,历史上早有先例。如北魏文成帝“诏有司为石像,今如帝身”。古阳洞中释迦牟尼造像,有北魏孝文帝之“丽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