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403章 皇帝要给她封爵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403章 皇帝要给她封爵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事关朝廷机密,不仅沈三公子要避嫌,程家人也不方便旁听。

清场后,院内就只剩下崔县令和程小棠两个人。

崔县令矜持地吃完一屉小笼包、一碗豆浆外加两颗茶叶蛋后,终于公布了宫中传来的好消息:

皇帝要给程小棠封爵,最低也是乡主。

程小棠略感茫然,“我最近做了什么重大贡献吗?”

乡主听起来没有公主、郡主那么高大上,却也是五品爵位,还能有几百户的食邑。

大荣朝建朝以来,只有不到五名非皇族女性获封过县主和乡主,还都是建立大功且封无可封的功臣之女。

崔县令笑着解释道:“你是端亲王儿子的师父。”

即使程小棠做出那么多新农具、发现土豆、教会万千百姓发豆芽、还改善了沤肥之法,都没有让皇帝动过封爵的念头。

在崔县令、彭府尹上书表彰程小棠的功绩后,朝中大臣还为此爆发了激烈的辩论,主要在于很多人不相信这是一个乡下丫头能做到的。

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还成了不少人弹劾崔县令和定安侯的筏子。

然而让他们找出更早的记录,又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出来。

作假是不敢作假的。

张御史造假诬告,萧、沈两家出手,至今还在岭南喂虫子呢。

皇帝只想尽快结束朝廷上的争吵,决定多赏些金银珠宝,再赐一幅字,也算是皇恩浩荡。

这就是身为女子还年纪小的吃亏之处,做出再多的贡献,都有无良大人想要糊弄过去。

程小棠早就看开了,反正她行善能攒到更有价值的积分。

开荒种地,提升粮食亩产,为的也是千千万像她家人一样勤劳的农民。

没想到曹乐贤一朝回京,带来了意外之喜。

堂堂端亲王的小儿子,官拜正四品的司农寺少卿,拜一名小丫头为师就算了,还总是在朝堂之上提及,生怕别人不知道。

他也不一次性说完,今天展示一盆黄豆芽,明天给满朝文武介绍沤肥时间变短的重要意义,后天就办一个全猪宴,非要请同僚尝尝阉过后的猪肉。

曹乐贤原本就是皇亲贵胄中的怪人,然而过去那些离经叛道的行为,加起来都没有这次出格。

搞得满京城都议论纷纷,雪花般的弹劾折子飞向御史台。

木已成舟,皇帝再是不堪其扰,偏偏由于某种不能诉之于口的原因,无法下令让曹乐贤叛出师门。

最终,皇帝捏着鼻子决定提升程小棠的身份,以平息乱七八糟的谣言。

要不是担心皇室宗亲们再啰嗦,他就直接给封县主了。

反正女子那些爵位的区别只是礼服规制和食邑多寡,对朝堂没什么影响,顶多有利于程小棠的亲事。

而崔县令之所以能在萧昀舒和沈三公子之前得到消息,是因为有一位身为贤妃的姑母。

崔贤妃出身名门,膝下只有一女,在后宫内地位超然,被皇帝视为解语花。

当然,目前封号和食邑都还没有定下来,不宜让太多人知道。

崔县令得知后,只带了两名护卫策马赶到关凌村,就是为了第一时间送上好消息。

“小棠宝,开不开心?”崔县令轻快地逗着程小棠,“有我祖父和姑母在,说不定还能给你要到封地。”

“到时候你就再不是普通的小地主了。”

开心是当然开心的。

谁能拒绝不劳而获的快乐呢?

程小棠美滋滋地盘算着县主和乡主分别能分到多少食邑,想起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崔大人,封地是真的归我管嘛?”

“并非如此。”

崔县令了解程小棠,知道她向来比普通孩童想得深,直言道:“便是许多郡王,有的也只是食邑,而非封地的管辖权。”

程小棠若有所思道:“原来是这样,谢谢崔大人。”

“我还小,不着急要封地。”

崔县令的眉梢微挑,凝视着程小棠那双清澈透亮的大眼睛,“真不要?这样的机会,可不是年年都有的。”

等到封赏定下来,京中的议论声就会逐渐消散。

就算程小棠再做出什么利民之举,也都是分内之事,很难像普通的官员那样,凭借政绩就能有不断晋升的空间。

程小棠笑眼弯弯道:“现在不要。”

假以时日,她会挑选出一块最心仪的封地,让皇帝心甘情愿地给她。

崔县令也笑了,“好,等想要的时候,记得跟我说。”

送走崔县令后,程小棠跟家里人简略地概括了好消息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圣上有赏。

落户关凌村近两年时间,老程家人已然不是当初没见过世面的灾民。

程老太听到是朝廷又有嘉奖后,只嘱咐了程小棠几句,就去关心昨日精神不济的两只小猪仔。

地里的稻子收得差不多了,王氏让程大芳回饭馆试着独挑大梁,自己留在村里招待沈三公子。

谢玲花巡视完程氏布庄的情况,也要准备回绣庄,争取早日让老掌柜退居二线。

其他人各有各的忙,就连程天寿,也对皇帝的赏赐没什么期待。

主要是争论起价值,皇帝、户部、临安府以及钱塘县给奖赏,加一起都没有沈三公子送的礼物珍贵。

这次来关凌村拜访,沈三公子还带了不少西域三十六国的书籍译本。

程小棠如获至宝,西域人撰写的书籍,最能体现西境以外的风土人情、地貌特产,比从胡商那里买来的器皿香料更珍贵。

她在隆平山上“发现”土豆还可以说是机缘巧合,再多必定会引人生疑。

先前拜托父兄和舅舅前往西域采购,为的也是创造合理的契机。

程小棠还琢磨着,组建一个能够出海的船队。钱塘县的定阳镇就有大码头,从海的那头带来可以填补农作物空缺的种子。

不过那又是另一个从造船开始的庞大工程,还得先积攒人才。

随行护送的玄甲军中,有两名是斥候营的老兵,对吐蕃、龟兹、楼兰等大国都极为熟悉。

在沈三公子在关凌村的时日里,程小棠不学医也不练武,每天就是问各种问题,进一步增强对西域诸国的认知。

玄甲军核心部队所在的尉州,与吐蕃只隔一个荒漠,缺水严重,大面积的土地都是盐碱地。

别说让将士们在训练之余去开荒,就是几十年的庄稼把式都种不出粮食。

因此皇帝并未让玄甲军屯田种粮草,而给了另一项任务:

培育出优良的战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