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379章 没人能抵挡土豆的魅力

徐老夫人满头银丝,长得慈眉善目,手上缓缓地拨弄着佛珠,说出来的话却冰冷刺骨,“废物。”

“管不住儿子,让徐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送个礼都闹得满城风雨。”

“肃州梁氏,就是这么教养女儿的?”

徐四夫人屈辱地跪在地上,一句都不敢反驳。

“大伯母,是侄儿御内无方,给家里造成麻烦了。”徐四老爷一脸愧色地认错,“我这就带上辉儿一起,去给程家人赔礼道歉,”

若是京中传来的消息为真,这次的事怕是没那么简单解决。

徐老夫人瞥一眼畏畏缩缩站在角落的徐志辉,摆摆手,“这些事你们小辈不用操心。”

“把人带回去,最近少出门。”

徐四老爷和徐志辉恭敬地道谢,一左一右扶起徐四夫人匆匆离开。

“小门小户出来的,上不得台面。”

徐老夫人厌倦地起身,不咸不淡道,“幸好当年坚持,没让老大娶陶氏女,否则也得闹得家宅不宁。”

身边的老嬷嬷笑呵呵的应着,“还得老夫人眼光毒辣。”

徐老夫人半闭着眼睛让人捶腿,闻到习惯的兰花香时,眸光一沉,“梁氏有一点倒是没说错,程家人确实不识抬举。”

低贱之人,只配在泥里打滚。

顾念薇和徐志辉那点子浅显的算计,连顾念惜都能察觉出端倪,更不用说府上活了大半辈子的人精。

顾老夫人厌恶大儿媳,偏疼自己年幼失怙的外甥女,连带着不喜高傲跋扈的顾念娇,对二儿媳做的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徐老夫人有所耳闻,也是乐见其成。

顾念娇不是看不上她芝兰玉树的嫡长孙么,等嫁给徐志辉那种货色蹉跎一生,就知道后悔两个字怎么写了。

结果因为一个多管闲事的野丫头,害得徐家颜面大失。

徐老夫人眯起眼睛,“派人去顾府下帖子。”

***

程小棠听了两天临安府的热闹后,就对各大世家是喜闻乐见还是落井下石失去了兴趣。

只要别再来关凌村找不痛快就行。

随着新式粪肥逐批次发酵完成,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施肥后的庄稼长势,可以说用过的老农民都说好。

插秧时节,司农寺少卿不遗余力地四处宣传秧马和水车,程小棠的名字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

只有第一次得知那些工具或者沤肥方法是来自程小棠的馈赠,才会被判定行为宠爱。而且每个人的积分都不高,在三十到六十积分之间。

但架不住人数足够多,积分滚啊滚,增长幅度达到了巅峰。

曾经高不可攀的小目标,不到半年就完成了十分之一。

不过像这样能快速惠及天下人的好东西,在现有的制造水平下,程小棠也拿不出多少了。

除非能解锁四级商城的书籍。

摆在程小棠眼前的艰难抉择,是要继续攒着,还是攒到一千五百万积分激活二级商城提供的扫描功能。

她每天忙活的事情太多,栖云道长也不像信国公那样着急,主打一个兴趣教学。

偶尔替镇上的居民看个病,上山挖挖草药,睡前背背药方。

因此在脱离义诊的高强度训练后,程小棠在医学上的进步明显放缓了。

“师父,我什么时候才能像你一样厉害呀?”

程小棠认真地按着方氏的喜脉,细细分辨着脉搏频率与之前的差异,“小婶真的怀了双胎嘛?”

栖云道长被小徒弟崇拜的眼神看得美滋滋,得意道:“为师出手,绝无误判。”

“棠宝乖,只要多放些心思在医术上,绝对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程小棠摸摸方氏显怀的肚子,露出两个讨喜的小梨涡,“我会认真学习哒!”

“小婶放心,养胎交给我!”

她决定了,该花就花!

积分没了还能赚,双胞胎在现有的条件下自然生产,对孕妇和孩子而言都是极为危险的难关。

刚得知的时候,全家人都紧张坏了。

还有奶奶,年纪大了又喜欢吃猪头肉,这年头没什么三高的说法,若是能扫描出来,也能提前养生。

程天寿积极地表态,“还有我!四婶,你现在是不是很喜欢吃酸呀?”

“臭小子,不准叫四婶。”程铁牛笑着轻拍了一记程天寿,“小心被你二婶听到,不给你吃炸薯条。”

程天寿立即改口,“小婶你看,小叔又欺负我!”

方氏嗔怪地横了一眼程铁牛,“阿寿,别理你四叔,该怎么叫就怎么叫。”

王氏是在一次被县城的大户人家里做席时,听说在有个说法,坏了双生子不能在家里提四字,不然会影响生产。

尽管没什么根据,程老太和王氏都觉得,讲究一个宁可信其有,坚持在家中贯彻落实。

幸好程铁牛当初没叫四牛,不然也得跟着改名。

“彩凤,之前怎么答应我的都忘了?”

王氏笑吟吟地端着同福饭馆如今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炸薯条走过来,“薯条太油腻,你可不能多吃。”

“二嫂,你就放一万个心,我真没那么娇气。”

“这不是娇气,这是养生。”

程铁牛看向栖云道长寻求支持,“道长,您说是不是?”

栖云道长吃薯条吃得正香,茫然抬头,“啥?”

程小棠乐得不行,果然没人能抵挡土豆的魅力。

如果有,那就再换一种做法。

碍于去年收成不多,她今年只在钱塘县、峪州以及踏炎军所在的庆苍州三地种植,不然无法解释那么多的土豆种是哪里来的。

同福饭馆推出了不少以土豆为主打的菜式,客人们听说是地里刨出来的,只当是没吃过的野菜。

不少人来吃个新鲜,倒是让饭馆生意又火爆了一阵子。

隔壁峪州出身耕读之家的于知州,听闻土豆高产又好吃,特意向程小棠买了些土豆种子,等着秋天种到自己的职田里。

程小棠估算着这一批土豆的产量,要想成为千家万户的主粮之一,起码得两三年的时间。

新稻种在各地的长势都不相同,等秋收后才能算出亩产的差距,真要稳定下来,不仅需要时间,还要足够多的样本。

种地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半点不能急。

程小棠自从投身种地大业后,耐性越来越好,即便程三莲对着她哭了小半个时辰也心平气和,慢悠悠地计算该如何最大化地利用积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