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30章 要钱还是要命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30章 要钱还是要命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人人都求水,”程大牛对村长使了个眼色,往前一步试探开口,“我们一百多号人有老有小,没水也得渴死。”

“买,或者换。”

络腮胡一抬手,拔刀出鞘,寒光凌厉。

直刃锋利,刀脊厚重,是一把顶好的埋鞘环首刀。

程大牛眼前一亮,稳住语气问道:“怎么换?”

大荣朝重文抑武,对兵器管制极其严苛,一把好刀在黑市上价格不菲。

这段时间碰到危险越来越频繁,程大牛迫切想要一把真正的长刀,能够护家人周全。

村长也意识到络腮胡不是普通护院,真要抢水,他们肯定拦不住。

如今拿刀的人不愿起冲突,他们也得识相。

“一桶水换一百两,或者一把刀。”络腮胡扫过榆林村人的气色及穿着家当,沉声开价。

村民们纷纷倒吸一口气,一百两!

农户一年到头也攒不到二两银子,一百两足够盖上几间青砖大瓦房再买上好些良田,好好经营,或许还有机会成为小地主。

原以为对方来势汹汹,又人高马壮,是要杀人抢粮抢水。

万万没想到,居然是愿意用天价买水的活财神。

“我换!大老爷,我愿意换!”程麻子之前缩在人群中,听到一百两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

“我家水干净!”程兴财一蹦三尺高,生怕络腮胡看不到,大声嚷嚷着,“好汉们,我家有一桶还没用过的水!”

王婆子老脸笑成一朵菊花,扒拉开人往前挤:“贵人们,我家也有水!”

“孩他爹,咱家就剩一桶水,卖光了喝什么啊?”宝根媳妇胆子小,不安地看向王宝根。

王婆子狠狠剜了她一眼:“没用的夯货,闭嘴!”

一百两到手是自家的,乡里乡亲认识这么多年,还能眼睁睁看着他们渴死不成?

有人带头,其他人都开始按捺不住。

“程麻子,程兴财,王婆子。”村长沉下脸,直接点破几人的小心思,“你们想用命换银子,我也不拦着。”

“但丑话说在前头,卖不卖水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以后也别指望其他人帮衬。”

“就算其他人心软,我也决不答应!”

刘婆子闻言变了脸色,与急着想换钱的程兴财交换着眼神。

前些天找到水的时候,她家里装满了两个水桶和其他锅碗瓢盆。省着用到现在,还剩一桶半,就打算着卖了换银子。

反正程老太家有一大澡桶的水,真要到后面没水喝,就让继子一家去哭两嗓子。

孙子才八岁,总能要到一瓢两瓢,熬到有水的地方。

“壮士,能不能让我们商量片刻?”村长扫过众人激动的神色,拱手恳求道。

“您也看到了,水是肯定能凑出来的。”

络腮胡回礼:“老丈请便,我等就在此候着。”

“感激不尽。”

村长深知这种时候的银子,远不如粮食和水珍贵,却拦不住没积蓄的人想冒险一搏。

人活一辈子,挨过逃荒路,还得考虑怎么安家置业。

若是强行弹压,必定会结仇。

“村长,这可是一百两啊!”刘婆子焦灼不已,既怕一百两飞了,又怕有村长的话在,程老太会趁机不管他们死活。

“是啊,水可以省着喝,这么大方的贵人可是百年一遇。”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水我渴死都要卖!”

“豁出去了!”

许是被那一日的遍地白骨刺激到了,榆林村大半人都心浮气躁。若不是络腮胡表明有多少要多少,指不定还要抢着卖。

这光景,谁能保证明日就一定活着?

村长被七嘴八舌地围在中间,火气直冲脑门,压低声音怒骂道:“一个个都钻进钱眼里,真不要命了?”

“出来两个月了,还当水能从天上落下来?真到一滴不剩那天,你们是喝血还是喝银子?”

“程有粮,不是你给骡子哭丧的时候了?”

众人被骂得灰头土脸,火热滚烫的心慢慢冷静下来。

尤其是家里人多的,都想起水桶只剩个底,每日只敢抿两口的绝望窘迫。

虽然秋天赶路没那么容易渴,但各家的存水,说多是真不多。不煮饭烙饼,再省着喝,顶多也就熬个把月。

这两天,已经好些人不敢大口喝水了。

程大牛也回去跟家里人商量,比起一百两,他更想要络腮胡那把环首刀。

“爹爹,我们换刀吧!”程小棠已经被允许出牛车,积极建议道。

换水好啊,要是对方实力允许,她现在有三千多吨可以换。这几天积分攒的多,花的少,主要为了给远处的山林做准备。

杨智明比程小棠更急:“大哥,真的给一百两银子?快看看,咱们换几桶合适。”

“杨老弟,银子不能当水喝。”程铁牛冷下脸,真没拿自己当外人。

每天就背自己那点家当,还好意思喝一样多的水。

程老太摩挲着板车上的大澡桶,家里已经不舍得烧水煮粥了,小孙女发现几次野味,都是烤着吃。

路还很长,不知什么时候能找到水。

“一桶水太多了。”程老太思来想去,忍痛拍板,“家里人多,活着比什么都强。”

“不换。”

“娘,咱还是换吧。”杨氏急坏了,“一桶一百两银子,天底下再没有更赚钱的营生了。”

“阿韬要读书出人头地,以后用银子的地方还很多。”

程三牛被媳妇拧了一把,为了儿子也开口劝说:“娘,我听说江南的书院不比咱镇上的学堂,一个月束修就得好几两银子。”

“咱家到了南边,就算能落户入籍,也得缓上三五年才吃上饱饭。”

杨智明按捺住心急,摆出为人考虑的姿态:“伯母,不是小辈想插话,天禄和文韬都到考童生的年纪,学业万万耽误不得啊。”

程家一帮大字不识几个的泥腿子,到时候入学堂、笔墨纸砚书的花销,还不是要托付给他这个秀才儿子。

手里要有个一二百两,得是什么神仙日子。

程老太对孙子读书这件事看得极重,难得露出犹豫之色。

“伯母,我就是因家贫无法去府试,才错过更进一步的机会。”杨智明不遗余力地继续游说。

“院试三年一次,有时候晚一年考童生,就得再等三年。”

“科考次次不同,慢一步就是蹉跎一辈子。”

程文韬跟着表决心:“奶奶,孙儿一定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又来了。

程小棠无语地挠挠耳朵,一路上她已经听程文韬说过几十回要考功名出人头地,不是为了偷懒就是要吃要喝。

不过听萧爷爷闲聊,如今读书人地位的确很高,甚至比同品阶武将要厉害得多。

果然,程老太动摇了:“老二,老四,你们说呢?”

兄弟四个没分家,以往家里赚的钱都是放到公中,由程老太统一分配花销。

眼下只有大房和三房的儿子要花钱念书,要拿水换银子,自然得问下另外两房的意见。

程二牛毫不犹豫:“都听娘的。”

程铁牛斜睨了杨智明一眼:“换吧,不能耽误我大侄子们念书。”

“那就舀水。”程老太下定决心,“老大手稳,你来。”

大不了渴死她这把老骨头,再苦不能耽误孙子。

另一边,村长也有了决策,严肃道:“你们几家的存水,我都看过了。”

“一起凑凑,运气好还能硬熬过去。”

“谁家硬要拿命搏也行,离开队伍单走,从此与榆林村无关。”

\b\b\b\b\b\b\b\b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