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287章 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等着就诊的人数众多,场面却是井然有序。

这多亏了玄正方丈派来四名僧人协助义诊,他们不懂医术,只是多年来代表云隐寺去到周边赈灾施粥,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农闲时节,百姓们除了勤快些的会上山砍柴烧炭,其他人都没什么事情做。

因此不管大病小病,还是没有病,听到义诊就会来凑热闹。

僧人们一早就先到医棚生火熬姜汤,给摸黑来占地方的患者们一人分了一碗驱寒。

秋霜露重,贫苦百姓们身上没几两肉,没病也会冻出病来。

看到白白胖胖的程小棠也坐在大夫的位置上,不少百姓露出了质疑的神色,窃窃私语道莫不是哪家的金枝玉叶来闹着玩。

若非义诊是在名声极好的云隐寺山脚下,还有信徒们眼熟的僧人,他们都想在再喝一碗姜汤就回家。

药材再贵,也没有自己的小命珍贵。

程小棠毫不介意,笑眯眯地站到木墩上解释道:“大家别担心,我这里是初诊。”

“若是康健无忧,可以领一份驱寒的药包回家。”

“若是身体有恙,则其他大夫为你们复诊,绝不会拿你们的身体开玩笑。”

软糯清亮的小奶音,加上讨喜的小梨涡,让犹豫不前的人放下了戒备。

就算是小丫头是刚开始学医,另外几个医棚里的大夫,看起来像是有真材实料的。

多诊一次脉,就等于少付一次诊金,怎么算都不亏。

第一个病人是位瘦小的老头子,眼神透露出紧张,手腕还微微颤抖,“小姑娘,诊脉归诊脉,可别扎针啊。”

程小棠安抚道:“老人家放松,别紧绷着。我只诊脉,不开药,更不扎针。”

将心比心,她很能理解乡亲们的抗拒和担忧。当初一睁眼,发现萧昀舒要给她扎针时,程小棠也被吓得拒绝三连。

这年头有没有高端的检测仪器,诊断全靠大夫望闻问切的功夫和经验。

别说她这样看着就不靠谱的小孩子,萧昀舒气场再强,专属的医棚前也是门可罗雀。

无他,盖年幼也。

因为人数超出预计,罗离快马加鞭地进城拉了两个老大夫来分担。

两位老大夫比较低调,铺开脉枕就闷头看病。

不像崔神医,招摇地在医幡上写着大大的“神医”二字。

因此,在程小棠这边完成初诊的病人,首选就是前往崔神医的医棚。

一旦有人排队,其他人就更觉得崔神医是全场医术最好的人,队伍越排越长。

人气爆棚的崔神医得意地翘起两撇碍眼的小胡子,朗声道:“乡亲们别挤,一个个慢慢来,都能轮到。”

要不说他有先见之明,深知百姓们的朴素价值观: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萧昀对此并不意外,起身让出自己的医棚,走到程小棠的桌案边帮她记录、检查脉案。

不过这样一来,程小棠的效率就大大降低了。

她一人要供应后面三位大夫的病人,可没时间反复检查。

“昀舒哥哥,你手腕酸不酸呀?”程小棠眼见不少病人面露焦急,又不敢催促萧昀舒,决定挺身而出。

萧昀舒莞尔,“不检查了,你说什么是什么。”

说完,他就察觉到排队的人中,有几人的眼神闪烁,露出与周边格格不入的神色。

应寒也发现了,正待靠近,被萧崇伸手拦住。

“走,跟我去再盖两个医棚,小崔说要加几张木板床。”

萧昀舒微微颔首,罗离和应寒就离开了攻击范围,跟着萧崇去忙活。

碗窑村一案后,临安府内知道他身份的人越来越多。

对老程家而言,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萧小侯爷在京城不到一年就树敌无数,随后潇洒地南下,让妄图攀龙附凤的萧氏旁支收拾烂摊子。

西院那几个倚老卖老的文官清流,被迫与定安侯划清界限,将萧府一分为二。

定安侯得知后,上奏痛哭了一番家中无长辈,没能教育好顽劣的独子。转头就写信大大夸奖了萧昀舒一番,不愧是他的好大儿。

看不上武将,就休想沾半点光。

但程小棠的家人不同。

萧昀舒望着积极地给崔神医打下手的谢玲花,决定听取崔县令的建议,与临安府的世家大族们和谐相处。

老程家为了在钱塘县扎根,一家人付出的努力,绝非杜秀才之流能明白。

江南与北境相隔千里,总有鞭长莫及的时候。

萧昀舒不想在离开之后,有人不知死活的迁怒报复。

“这位婶婶,你是不是有心悸的毛病?”程小棠摸到一个明显的脉象,试着用更准确的描述。

妇人一脸惊讶道:“是呀,小大夫真能摸出来?”

说完,她觉得这话说得太直接了,找补道:“我是这两年刚患上的毛病,平时还好,但凡多干点活就受不了。”

“都说这是富贵病,偏偏让我得上了。”

程小棠仔细地分辨着脉象,“脉搏骤起骤落,是为水冲脉,的确不宜多劳。”

“不过具体的情况,还需要崔神医来判断。”

妇人眉头一松,道:“多谢程小大夫,不是你来开药方,实在太可惜了。”

【宿主行为宠爱李爱芬一次,获得六十积分。】

如果不是她庆幸的表情太过明显,程小棠是很想相信的。

上百人依次从程小棠的初诊医棚走向三位大夫的复诊医棚,在拿着药方去药童所在的棚子领药。

其中只有七人获得了身体无恙的诊断,却不是很相信。

崔神医只得再给他们诊一次脉,给出相同的结论,并言明若是心存疑虑,可以去城里的医馆再看一次病。

系统判定没病的人,本就没觉得身体不适,如何舍得花钱。

又在边上围观了半天,确定程小棠说没病的人,气色看起来的确比旁人好很多,才真正开心起来。

从清早忙碌到正午,等待就诊的人只增不减。

别说崔神医,就连只用判断生病与否的程小棠,都觉得难以负荷。

“领号吧,除了已经在排队的人,再赶来的患者除非急症,都先领号,明日再按照顺序就诊。”

程小棠凭借丰富的排队等号经验,提出解决方法。

崔神医举双手赞成,“如是甚好,不然诊脉过于匆忙,还容易出错。”

刀工细腻的应寒获得此项任务,与两名劝退的僧人站在路口,给后来的百姓们分发刻着号码的竹片。

当然,他们也不是空手离开。

云隐寺出粮食,在场的人见者有份,都能分到一碗热粥和两个素包子。

“听到没,那些百姓全在感谢佛祖。”崔神医活动着酸痛的肩颈,小声嘟囔道,“老和尚真够精明的。”

“这么一来,咱们倒像是云隐寺请来给百姓们义诊的。”

明明是他们先提出义诊,云隐寺才顺便施粥。

而且他那天听到了,用的粮食来自附近乡绅给寺庙的布施。连柴火都是家境贫寒的信徒,无比虔诚地上供。

云隐寺除了派来四名僧人,完全是一毛不拔。

程小棠喝完热粥,正气凛然地反驳,“崔神医,都是行善,何必在意虚名。”

萧昀舒默契的配合,“正是如此。崔施主,你着相了。”

崔神医被二人的高风亮节秀了一脸,扭头不搭理他们,独自怒啃五个素包子。

两个小屁孩,懂什么好名声的珍贵。

他是为了自己吗?

明明是为了以后义诊挂出医幡时,省去解释的功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