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24章 受挫,猛灌鸡汤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24章 受挫,猛灌鸡汤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逃荒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榆林村人的心态直接崩了,失望、惶恐、焦虑、迷茫,一股脑涌上心头。

之前路过的县城再差,也会隔几天在城门外的赈灾棚施粥,哪怕再稀薄也能喝个水饱。

若是舍得三五文的进城费,还能去采买,补充些必需品。

结果越往南走,情况反而越糟糕。

那他们背井离乡的逃荒,吃了这么多苦,到底图个啥?

“村长,咱们咋办啊?”王婆子心疼孙子受到惊吓,本想进城买个大肉包哄哄,如今只剩下不安。

村长板着脸道:“能咋办?继续往南走!”

话是这么说,众人却只是停下靠近县城的脚步,没有继续赶路的念头。

远远看到城楼时有多惊喜,如今就有多受挫。

昨晚发生那么大的事,大家都想着就算没有赈灾棚,能贴近城墙睡一晚,有官兵在守夜,也踏实些。

结果都成了奢望。

“再往南是个啥光景?”有人小声抱怨着,“早知道还不如留在张阳县,每天还有一顿粥领。”

“白走了大半个月,先前钱大哥就说,东边比南边好。”

程大牛看向闹情绪的人,果然是刘婆子的亲生儿子程兴财,冷冷道:“想回去,没人拦着。”

一路上程兴财已经抱怨过好几回,不是嫌累就是嫌远,空手赶路都跟要了他命一样。

好吃懒做还是个烂赌鬼,正经事不会做,人话不会说。

“大牛,你这话什么意思?”刘婆子一听就不乐意了,端起长辈的架子护着儿子,“有你这么挤兑自家兄弟的吗?”

程老太立即怼了回去:“你这话什么意思?骂我没教好儿子?”

想用辈分压人,她还占个长嫂如母呢。

“兴财说实话,咋还有错了。”刘婆子缩了缩脖子,“咱们逃荒,总不能往更差的地方去吧。”

“你以前连县城都没出过,知道个啥更差?”程老太瞥了刘婆子一眼,“不懂就少说话,没人当你们,咳,是死的!”

差点说秃噜嘴了,把“哑巴”骂了出来。

程老太懊恼地轻拍了下自己的嘴,以后得多注意些,可不能戳恩人的痛处。

正忧愁着的程小棠,捕捉到这一幕,忍俊不禁。

原来总是板着脸骂人的程老太,也有可爱的一面,果然是刀子嘴豆腐心。

“大嫂别生气,他们娘俩就是说话没把门的,千万别往心里去。”程栓柱一看媳妇儿子落了下风,凑过来打圆场。

“都是一家人,这种时候更要拧成一股绳。”

程老太扭开头,撇清关系:“你们爱去哪里去哪里,我可懒得管。”

“倒是你们自己,说话做事,要摸着良心。”

村长已经够仁义了,不管平时啥样,都愿意带着一起逃荒。

镇上那几个富村,都是村长带着地主富户们提前逃命,别说捎上村里人,那是半点风声都不漏。

逃荒队伍中,跟程兴财想法类似的人还有好几个。

一时间,争论声四起,村长就算听不清也看得出,大家有多沮丧。

他何尝不是满心烦躁,只是这种时候,不能再消磨志气,给儿子递了个眼神。

程启会意,朗声道:“看来方才那位大娘说的没错,就是匪患太严重,县令老爷才不让人进城。”

“要不是官府人手不够,蓬溪村那些劫匪也不敢那么嚣张。”

队伍中段的程美怡响应道:“可不咋地,咱到底是外来的,县令老爷又不认得,肯定要先护着县城里的人。”

“前面山坡上的亭子不错,村长叔,咱们早点过去占住吧?”程大牛看到向来活泼的程天寿都垂着头不吭声,建议道。

村长舒了口气,点头应下。

为了不累着宝贵的牲口,村长只让老妻和大孙子坐车,自己都尽量用走的。

早上他还犹豫着怎么解决蓬溪村那些劫匪,想着若是报官影响到赶路,要怎么说服村里人。

当了十几年受人尊重的村长,一朝逃荒,成了低人一等的难民。

各种酸楚,让他的脚步格外沉重。

程启敲响铜锣,大声通知:“乡亲们走起来,到亭子那里再休息!”

紧跟其后的程有粮,配合地拍了拍骡子,“老伙计,加把劲,等下给你吃顿扎实的好糠。”

“萧爷爷,您去过南方吗?那里是什么样子啊?”

程小棠感觉到气氛的沉重,掀开车帘坐到了萧崇边上,仰头问道。

在她的印象里,历朝历代的江南都是富饶之地。但老程家最有见识的程大牛,也只在西北一片走过镖,并不知南方的真实情况。

萧崇眼神闪过笑意,答道:“当然。我可去过江南不少州县。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处处都有好吃好玩的。”

程小棠听萧崇这么说,就有数了,果然是流水的朝代,铁打的鱼米之乡。

“那江南的县太爷,会不要我们吗?”

“不会的。”萧崇眸光深沉,斩钉截铁道。

要是连江南那些富得流油的州县,都接纳不下难民,大荣朝就离亡国不远了。

西北这块儿,属实不像话,但愿影七那边手脚利索些。

程小棠继续问道:“萧爷爷,南方是不是经常下雨啊?”

“是啊,三月春雨,六月梅雨,秋天还有金露。”

“那么多雨,是不是有很多鱼呀?”

“是呀,钱塘江的鱼,一条比小棠宝都要重呢。”

“钱塘江为什么叫钱塘江,是因为江里有很多的铜钱吗?”

“江里没有铜钱,钱塘县倒是很有钱。绣娘的手艺天下闻名,家家户户都能吃上白米饭。”

程小棠天马行空地问,萧崇一本正经地答,一老一少慢悠悠地为众人勾勒出美好的未来景象。

除了走在边上的程家人,还有许多落后休息的榆林村人,也听到了不少南方的富饶。

再往前赶时,身心都松快了不少。

对啊,他们逃荒的目的地又不是石浦县,不能进城采买也没什么的,反正他们很穷。

萧老爷子怎么说来江南来着,鱼米之乡!

听着就能吃饱饭。

“棠宝,四哥到时候给你抓大乌龟当坐骑!”程天寿早就听得眉飞色舞,就地满血复活。

程小棠握拳:“好!我还要吃桂花糕!”

程大牛看着活泼的儿女,露出浅浅的微笑,孩子们这么有干劲,他们这些大人可不能泄气。

“小棠宝真乖。”萧崇察觉到队伍中的颓丧在逐渐消散,不由笑道,“不愧是被老神仙摸过脑袋的小福宝。”

程小棠眨巴着大眼睛,一脸乖巧。

追着萧崇问南方的事情,一半是真想了解,一半是给家里人炖心灵鸡汤。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路神仙摸的脑壳,但程小棠确定了画大饼灌鸡汤的招数,古今中外都通用。

逃荒与荒野求生有一点相通,那就是意志必须要坚定。

干了这碗鸡汤,还能再战十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