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232章 老乡见老乡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232章 老乡见老乡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在善意的劝说下,闵侍郎果断放弃了抱着圆滚滚的上天启示下山。

回到关凌村后,他果断将属下一行人打发到县城的驿站,自己则以程天禄师兄的身份,盛情难却地留宿老程家。

王氏使出浑身解数,做出汇南北特色菜的丰盛晚膳,饭后还端上了水荔枝膏。

崔县令送给程小棠的秘方中,需要用到许多糖霜和更加昂贵的砂仁肉桂,平时程老太都舍不得做。

“这水荔枝膏很有特色。”闵侍郎眉梢微挑,意外吃到了熟悉的味道。

崔氏喜爱举办宴会,招待客人的许多菜肴和点心都是祖传秘方,与外面酒楼铺子卖的都不一样。

他去年吃过一次就念念不忘,还想着今年要抽空多去参加两次宴席。

“这是崔县令给我的配方,比镇上卖的还好喝。”程小棠小口小口地喝完一小碗,笑眯眯地解答道。

她年纪小,家里人不让吃太多冰瓜冷饮,每次吃都很珍惜。

“棠宝与崔县令很熟悉?”闵侍郎和蔼地问道。

程小棠点头,“崔县令是我的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玩的。”

“崔大人来到钱塘县后,竟变得这般有童趣。”闵侍郎眉梢微挑,语气微妙。

崔云恒那小子向来眼高于顶,多年来只有卢君实一个好友,居然会跟一个四岁的农家小丫头成为朋友。

不过再想到程小棠想出来的那些农具,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是他在钱塘县当县令,早就将孩子认作义女或者义妹,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程天禄敏锐地察觉到闵侍郎的神色,谨慎地补充道:“崔县令公务繁忙,只是偶尔来与棠宝下几局五子棋。”

老程家人见过不少或和善、或威严的官老爷,就算面对最熟悉的崔县令,也难免因为对方的世家公子习性有些拘谨。

崔县令也能感觉到,因此格外喜欢找程小棠聊天,边下着五子棋边有一搭没一搭的吐槽豪绅。

而程小棠有时会附和崔县令的看法,有时则不搭茬,分享自己的烦恼。

这种时候,除了崔县令的贴身随从外,其他人都不会上前打扰。

流水的县令,铁打的衙门。

崔县令可以随心所欲地抱怨,其他人还是要在钱塘县安稳度日的。

饶是如此,崔县令也是大家公认最平易近人的父母官了。隔三岔五就下乡巡视,还挽起裤脚亲自参与开荒。

更不用说各式各样的利民政策,在钱塘县只要别太懒惰,都能吃上饭。

“既是下棋,输赢如何呢?”闵侍郎浅笑着听完老程家人对崔县令的赞美之词,好奇地问道。

程小棠只纠结了一瞬,选择据实相告,“我赢得多。”

五子棋的各种绝杀阵法牢牢刻在她的脑海中,就算崔县令是可怕的是对手,也很难轻易赢她。

闵侍郎闻言越发觉得崔云恒改变许多,居然还学会了让棋。

要知道崔云恒年少时与九皇子对弈三局,次次赢得毫不留情,把人脸都赢绿了,还传为一段趣闻。

可见当县令果然磨炼人。

闵侍郎浸淫官场多年,一旦想与人交好,必定会让对方如沐春风。

他本身就是北方的普通农户出身,小时候农忙也会下地干活。后来先是父亲中了秀才,再是他高中二甲进士,才逐渐被誉为耕读之家。

与锦衣玉食长大的世家公子相比,他更有优势。

闵家艰辛而又励志的发家史,听得老程家人眼睛直放光,心潮澎湃。

这就是他们努力的目标。

还有什么能比亲眼看到成功案例,更让人干劲满满。

再加上闵侍郎的祖籍在庆州,跟榆林村所在的永州相隔不到百里,更是有种老乡见老乡的亲切感。

“程伯父,天禄是个好苗子,比我十三岁时强多了。”闵侍郎自谦道,“还有小棠宝,前途更是不可估量。”

“你们能送女儿去读书,就已经胜过绝大部分人家。”

按年纪来说,闵侍郎还比程大牛大两岁。只是年少时一心攻读圣贤书专心读书,与妻子聚少离多,最大的孩子也才十岁。

不过为了拉近关系,他以程天禄的师兄自居,主动称晚辈。

程大牛听到这话,比喝水荔枝膏都甜,“闵大人过誉了,我们啥也不懂,就知道读书是件好事,天禄还有的学呢。”

“棠宝倒是省心,读书不花钱,每月还能领一百文钱。”

说到读书,杨氏立即拉着儿子往前凑,“闵大人,我们家里没人参加过科考,您给说说呗。”

“最近孩子们参加什么模拟科考,老遭罪了。”

“大人,模拟科考还是棠宝像夫子建议的。”程文韬恭敬地行礼道,“暂时只考三日,同窗们都觉得很有收获。”

他看得出闵侍郎对程小棠最感兴趣,就算心有不甘,也得借势搭话。

自从跟着父亲学过几天木工后,程文韬就很干脆地放弃了旁门左道的想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他的双手是用来握笔的,而不是被粗糙的木屑划伤。

闵侍郎听到程小棠小小年纪不仅上学不用束修,还能给学堂提建议,不由更加坚定与程家交好的决心。

即便女子不能参加科考,若程小棠是任意官宦世家的孩子,也早就名满京师了。

能让他遇到已经发光的璞玉,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双方都觉得机会难得,从傍晚谈到夜色渐深,宾主尽欢。

程小棠趁大人们不备,藏了好几碗水荔枝膏到空间里,笑得露出两个甜甜的小梨涡。

闵侍郎分享完经验,看到一团稚气的程小棠在偷笑,心里浮现一个主意,“天禄,你可想过考入国子监?”

程小棠太过年幼,肯定不能独自随他进京。

若是陪同程天禄一起上京求学,就只需一个大人随行照顾,他的闵府住得下。

程天禄委婉提醒道:“师兄,我学识有限,要到秋日才能参加临江书院的入学考核。”

“你天资聪慧,无需妄自菲薄。”闵侍郎一个激灵,顺势道,“不过在师父身边多学几年,倒是比去国子监更重要。”

好险。

光想着怎么将棠宝带去京城,差点又要得罪师父了。

他要是敢拐走被寄予厚望的小师弟,绝对会收到师徒恩断义绝的信。

为了赶超崔县令在老程家人心里的地位,闵侍郎决定在关凌村停留五日,体察民情。

程天禄本就是奉命来陪同师兄的,无需请假,反正闵侍郎走之前肯定还会去拜别袁山长。

而喜获假期的程小棠,开心地带着闵侍郎和二哥去参观将水车制造出来的院子。

应寒和鲁方出来迎客时,闵侍郎察觉出一丝微妙,再看向朱红色大门上的匾额,心中浮现出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想。

萧宅?

眼前这座朴实无华的农家大院,该不会就是踏炎军主帅定安侯,在奏折上说的江南别院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