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230章 真金白银有魅力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230章 真金白银有魅力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在程小棠看来,这两座山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再加上萧昀舒买下的一百亩良田,开垦完成的五亩上等荒田,以及胡景焕凑热闹的那座橘树山,试验田的样本就丰富起来了。

等她攒够积分升到四级商城,兑换出十几二十本农业书,肯定可以解决土地肥力的问题,让荒田变良田。

哪怕最后不尽人意,也能积累失败经验。

其实很多农民在种地时都会有新的发现,偶尔会有一片粮食长得特别好或是成熟得比较早。

只是很少有人总结出来。

一来他们没读过书,不能很好地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来试错成本太高,农民们忙活一年也只求地里能丰收,舍不得费钱费力地去验证一个想法。

比起自己,宁愿更相信县里粮铺新进的种子,那才保险。

程小棠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年幼,还有很多时间可以试错,不怕失败。

就是苦了被迫改行的鲁大师。

他原以为到关凌村是帮程小棠做出能飞的大木鸟,没想到要面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起早贪黑在地里试用做出来的农具。

鲁方的确是能工巧匠,唯一的缺点是身为机关大师,对种地知之甚少。

他根据图纸做出来的农具,不能说不像,就是使用起来没有预期中的高效省力,尤其是钐镰,更像杀人利器。

若不是程小棠没法直接拿工具出来,也不舍得让一个技术宅当苦力。

幸好萧昀舒很舍得,还给定下秋收前开完一整座山的任务。

除了打谷机、秧马、谷风机之外,程小棠挑选出来的其他农具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改良,算不得很大的创新。

主要是没有材料和能源,要想做出来,又是另外一个领域了。

老程家人有了改良版鹤嘴镐、钐镰这样的开荒利器,效率蹭蹭往上升,看得关凌村其他人也动了开荒的心思。

离关凌村近的荒地有限,大家就是发现老程家的农具不一样,也没有像之前那样咋咋呼呼,而是先回家商量一番。

再挑个没啥人的时辰,拎上鸡蛋蔬菜,悄悄上门询问农具怎么做。

肥水不流外人田,棠宝可是他们村的小福星。

然而大家都在秋收前做些轻省的农活,就关凌村的人一窝蜂积极地奔着荒地跑,附近的村民自然看得出不寻常。

一来二去,钱塘县就掀起了一股开荒热潮。

崔县令笑得合不拢嘴,赶制了一大批新农具借给百姓们使用,还大方地将崔氏的水荔枝膏秘方送给程小棠,以示感谢。

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拿出去贩卖,否则他回家会被热衷于举办宴席的祖母罚跪祠堂。

“你不是没跪过吗?”程小棠记得话唠崔神医提过,从小到大只有他

老程家小心翼翼地准备了一个月,始终没等到闵侍郎,到后面实在忙得想不起,怎么凉快怎么穿。

春耕,夏耘,秋收,要想粮食丰收,每一个阶段都不能敷衍。

程小棠在鲁方的帮助下,能改良农具、引水入田,却无法改变劳作环境的艰辛。

尤其是在烈日下锄禾,辛苦到足以让《悯农》这首诗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第一次感受南方蒸笼般的酷暑,给吃苦耐劳的程氏族人都热迷糊了,中暑倒下一片。

多亏程小棠有先见之明,在系统商城屯的常备药中有藿香正气水。倒进冰凉的井水里搅拌一下灌进去,救了好几个老人的命。

就是味儿太冲了,无法遮掩,只得说是从萧昀舒给的医书上学到的药方。

程氏族人对程小棠是无条件信任,哪怕符水都愿意喝。

程小棠也不好纠正封建迷信的说法,毕竟当初她为了掩饰抗生素,就号称给萧昀舒喝的是符水。

心诚则灵,反正神棍们要钱的符水,村民们也舍不得喝。

等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闵侍郎才抵达关凌村。

皇帝自己贪图享乐不务正业,却不会让一个四品官员白领俸禄。

钱塘县离京城千里,闵侍郎要考察民情,不能坐船南下,而是走走停停,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整理出厚厚一本册子。

这也是萧昀舒之前没在信中提起圣上有嘉奖的原因。

在他看来,皇帝奖赏的不过是五百两白银和一幅破字,不值当让棠宝惦记那么久,等快到的时候做下准备就够了。

结果临安府尹得到信儿,生怕皇上以为他不重视民生,着急忙慌地派于知事先来一趟老程家表示。

也就是看在临安府尹给嘉奖还算实用,萧昀舒才没收拾他。

闵侍郎来关凌村前,先去拜访了袁山长,顺便带上初次见面的小师弟回家。

沿途看到好几处荒山上都有人在忙活,不由得心生好奇,“师弟,钱塘县的开荒奖励很丰厚吗?”

程天禄回道:“三年免税,县衙会提供种子、农具,还有补贴的粗粮。”

“就这样?”

每人一月一斗的糙米,只算成年男丁,并不十分优渥。

闵侍郎也做过县令,劝课农桑向来是重中之重。当初他治下的百姓愿意种桑树养蚕的人不少,开荒却避之不及。

忙完农活有余力的话,他们更愿意去做短工或者进山挖草药赚些快钱。

“还有一个原因,需要舍妹来解释。”程天禄笑着道,“我一直在书院,对家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只知道棠宝两月前买下的一座荒山,已经开完荒种上豆子和棉花了。”

闵侍郎闻言不禁莞尔。

别的暂且不论,他这位城府颇深的小师弟,说起妹妹时倒有了几分十三岁少年该有的活泼。

“草民见过侍郎大人。”

程老太发髻盘得一丝不苟,带着一家老小恭敬地行礼。

“不必多礼,本官是天禄的师兄,算是您老的晚辈。”闵侍郎和善地扶起程老太,“这位想必就是棠宝了?”

程小棠上前一步,“回大人,就是我。”

看来二哥跟师兄相处得很融洽,还透露了她的小名。

闵侍郎早有心理预期,打量程小棠时,很好地掩饰住了心中的惊讶。

还真是童叟无欺的四岁孩子。

此行并没有圣旨,因此闵侍郎用围观百姓听得懂的说法表达圣上的嘉奖之意,再让人将五百两白银和御赐的墨宝。

程小棠没有萧昀舒这般财大气粗,看到装着五百两银子的木盒,心跳不争气地加快了。

她摸过五百两的银票,远没有银锭这么直观。

还是真金白银有魅力。

“棠宝,不如让大家一起瞻仰圣上的墨宝?”程天禄温声提醒着妹妹。

程小棠对疑似昏德公翻版的皇帝陛下没啥好印象,不过闵侍郎还在看着,不能表现出丝毫嫌弃。

“哇,皇帝陛下的字矫若惊龙,力透纸背,当真是天下第一书法。”

稚嫩的童音饱含感情,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里诚意满满。

闵侍郎轻咳一声,勉强将笑意压下去。

对着一个“福”字能夸得这般情真意切,没能让皇帝陛下亲耳听到,着实可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