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 第150章 终于能落户了

逃荒不慌,三岁福宝宠全家 第150章 终于能落户了

作者:大酒坛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23 来源:小说旗

程大牛踩到结结实实的石板路上,只觉得活回来了。

其他人也都是这种感受。

作为被旱灾逼得背井离乡的难民,从看到江水就想喝两口,到现在闭眼想象一下都觉得范围,只需要一趟漫长的航程。

“诸位刚到钱塘县,不如来我们镖局稍作歇息?”赵老三一边指挥着从船上卸货,一边热情地邀请道。

程大牛爽朗一笑,抱拳婉拒道:“多谢赵老哥,我们能走到钱塘县,已经是感激不尽。”

“如今最想的是赶紧落户入籍,半刻也等不得。”

日头刚到正午,应当还来得及登记。

能早一天是一天,他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家了。

赵老三也是个爽快人,不再强求,而是派了个机灵的年轻镖师带榆林村人去找负责的官吏。

双方就此别过,约好安定后再拜访。

下船的码头坐落在钱塘县北门外的定阳镇,但距离县城并不远,已经形成了一片热闹的商业区。

不仅有酒楼、饭馆、客栈,还有不少娱乐场所。

虽然是个小镇,依托于渡口码头,看着却比常宁城还要繁华。

“好热闹呀!”

在船上吃好喝好还不运动,程小棠小脸圆了一圈,越发的玉雪可爱。此刻她精神百倍地坐在牛车上晃着小脚丫,开心地欣赏着街景。

即便是寒冬腊月,钱塘县的风也是温润的,吹在脸上比北风舒服许多。

程小棠脸上那两坨高原红,已经消退地差不多了。

老程家人把打补丁的粗布衣裳都收了起来,全家穿着还九成新的细棉布棉袄和五成新的棉鞋。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看着不算很寒酸。

不过就算穿上最好的一套衣服,也只是达到普通百姓的水平。江南有钱人穿的绫罗绸缎,简直能看花人的眼。

随便一件,都比程小棠在常宁城布庄里看到的镇店之宝,还要华丽精致。

这就是传说中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程小棠上辈子是个小有家产的野外生存专家,平时想穿奢侈大牌就穿,参加挑战赛时穿草裙兽皮衣也很嘚瑟。

因此对于路上投来的异样视线,她不仅没觉得局促,反而透着一股由内到外的自信。

大同小异的锦衣华服,有她身上这件前卫张扬的兔毛坎肩亮眼吗?

榆林村其他人没有程小棠的强心脏,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对上光鲜亮丽的路人难免心生自卑。走着走着就贴到路边,生怕被人嫌弃。

不过走到难民安置所之后,那股子窘迫的局促又消散了不少。

人的心态,主要还是靠对比。

钱塘县的治安看起来很好,灾民们没有挤成一圈,而是老老实实地排成三队,等着官员依次登记造册。

村长在最前面提供文书户籍,其他人则分配跟在其后,一部分人先登记,一部分人守着家当,谨慎地观察着环境。

他们这半个多月在船上吐得再惨,也比走了一两千里路的其他难民看着精神。

与此同时,其他人也在打量着有好几头牲口拉车的榆林村众人。

车上的粮食看不出,锅碗瓢盆之类的家当却很整齐,像是完全没被抢过。

“族长,这些人居然还有那么好的牛车,真是有本事。”有人凑到一个老汉耳边小声道。

他们是十里八乡里最富的两个村一起逃荒,足足有三百多人。开始时仗着人多没人敢靠近,队伍里还有二十几头拉车的牲口。

然而赶路将近一年,要么被渴死饿死,要么被土匪或者其他灾民劫掠。待走到后半程,不仅人折损大半,沿途更是几乎看不见任何牲口。

被唤作族长的人冷着脸呵斥道:“知道人有本事,还不老实点?”

但凡能走到钱塘县还没饿死的,除了运气和毅力外,都少不了几分手段在。

他又看了一眼白胖滚圆的程大宝和脸色红润的程小棠,不由得心生敬畏。能在逃荒路上把孩子养这么好,八成还有什么机缘在。

程大牛任由那些人打量,还有意无意地展示了腰侧的长刀,无形中增加了威慑力。

一百步走到九十九步,更要打起全部精神。

他手上虽有卢县令的信,也无法保证所有乡亲们都被分到一个村。

而眼前这些人中,说不准就有以后同村的新乡亲。

负责登记的胥吏年纪不大,公事公办的态度说不上多么平易近人,也不会让人觉得高高在上。

赵老三派来的方镖师会来事,上前与胥吏套近乎的时候塞过去一个荷包。对方扫了拍在队尾的榆林村人一眼,点点头示意。

“方小兄弟,打点的钱不能你来出。”村长一看就急了。

作为全村唯一的童生,跟官吏沟通的事一般都有他来做,事后再各家分摊。他们已经白坐了镖队的船,怎么还能让他们打点。

方镖师笑着摆摆手,“这可是我们三哥给的,我不花出去,才要吃排头。”

“老丈,你们安心地等安排,咱们钱塘的县太爷是个好官。”

在场的灾民们无不是舟车劳顿而来,恨不得立马安顿下来,看到这边有人跟官差说得上话,立即交头接耳起来。

村长见状,也不再与方镖师客套。威远镖局就在临安府,想报恩有的是机会。

轮到榆林村时,由村长拿出户籍文书表明身份。胥吏见村长是个老童生,还会说官话,也愿意多说句。

“阳川县榆林村,确实是朝廷公布的受灾州县之一。”

村长脸上堆笑,恭敬道:“大人,我们都是庄稼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才求个生路,不是那等作乱的流民。”

“还望您给分配个能种地的地儿。”

胥吏嗯了一声,翻着手上的册子淡淡道:“你们这一百二十七口人,要落户钱塘县,必须分发到不同的村里。”

“心里都有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