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瑶山剑尊 > 第二卷 许郎竟是许家王 第八十五章 天地不仁

不知是天空中淅沥沥的小雨,导致这天色略显灰蒙,还是因为城内百姓稀少的缘故。

阳卦城,终究不热闹。

城池最中,有座道观。

相传是这九阳八卦阵的阵眼所在。

道观内,陈设不多,只有一座贴满黄符的九层高塔。

门口处虽有牌匾,却空无一字,许是无人居住,所以常年闭门不开,周围居住的百姓也从未见过观内飘起香火。

无人打理的院墙上,长满了青苔,本有信道的心善老人想要帮着扫净,却被人警告说不可妄动,久而久之,城中百姓们也就习惯了这座邋里邋遢的道观,以至于见怪不怪。

只是今日,往来路过的百姓,忽然发现,不知为何这观内的九层高塔之上,竟然升起了寥寥青烟,塔内似乎有两道人影,被隐现的烛光印在窗枢上。

市井之间,流言最快。

许多百姓闻风而来,有虔诚些的,只当是仙君显圣,倒头便拜。

一时间,倒为这座死气沉沉的城池,添了几分生气。

观内那座高塔第九层,立着两个道士,一人身穿青白道袍,手持雪白浮尘,满头鹤发在顶上挽了个道髻,两缕白眉垂在红光满面的脸旁,无风轻飘,端的是道骨仙风。

另一人,身上道袍早已是黑得看不清本来颜色,手中浮尘也是秃得就剩几根,垂垂欲落,此刻正将双手拢于袖中,恭敬地站在前者身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道骨仙风的鹤发老道士,顺着贴满符箓的窗枢,看着塔下越来越多的人群,发出一声叹息。

落魄道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塔下密密麻麻的跪成一片,轻笑道:“这些百姓,把师尊当成了仙君,竟这般虔诚求拜。”

鹤发老道摇了摇头,默然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生在这座城,是命数,长在这座城,是劫数。有这些功夫拜个虚无缥缈的仙君,还不如去忙些生计,也是好的。”

落魄道人笑了笑:“以师尊的修为,怕是天上那些神仙下凡,也不一定能比得上您。他们拜天上那位仙君没用,拜您,可是管用的紧。”

此言若是让旁人听去,难免笑掉大牙,天下如此多的习武之人练功修行,无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抵达仙人境,破碎虚空而去,看看那天外天究竟是什么模样。

这落魄道人此刻却说,哪怕是天仙下凡也不一定能比过眼前这鹤发道人,还说的如此言辞凿凿,如此信誓旦旦。

鹤发老道并未搭理徒弟的吹捧,依旧看着塔下,淡然道:“我已不问世事多年,帮不得他们,你却是可以。”

落魄道人还当师尊是在指自己北周国师的身份,让自己去皇帝面前,为这阳卦城百姓说上几句,随即应了声:“待我回了上京城,便去陛下那里,为这阳卦城中百姓言语一番,多少减免些赋税也是好的。”

鹤发老道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这阳卦城阴气太甚,寻常庄稼生长不得,百姓吃穿用度,皆需从外面引进,未免太过劳民伤财,哪怕你去上京,为这些百姓减免些许赋税,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落魄道人一愣,问道:“那师尊有何办法?”

“九阳八卦阵,终究只是镇压,仅凭死门一处,何时渡得完这百万亡魂。”

鹤发老道将目光投向北面,凝视良久,方才说道:“你不是想收徒弟么?去北面,寻一个叫澹台阳月的女子,收她为徒,待到明年九月九,带她来这!”

“明年九月九,北面,澹台阳月?”

落魄道人细细咀嚼这个名字,忽而问道:“澹台?是虏族女子?师尊让我收个虏族女子为徒?”

北周以北,虏族部落的吞并已经接近尾声,还剩下三大部落,实力较为相近,一时间难分胜负。

一为澹台,二为申屠,三为呼延。

中原人,是没有澹台这个姓的,所以鹤发老道口中的澹台阳月,定然是这虏族三大部落之一,澹台部落中的女子。

“不错。”

不出所料,鹤发老道点头道:“此女子正是澹台部落首领澹台烈之女,她乃是九月初九极阳之日所生,命格至阳,引她入这阳卦城,可渡百万亡魂。”

落魄道人对师尊的安排,自然是无不从命的,只是有一事想不通,疑惑道:“为何是她?九月初九所生之人,这世上又不止她一个。”

鹤发老道淡然道:“寻常极阳之日所生之人,自然渡不得这无尽亡魂。她澹台家,连着三代都是极阳命格,况且,她与……召南一样,身上带有一丝天地气运。”

“原来如此。”

天地气运之说,虽是虚无缥缈,但对这两位道法修为极高的道士来讲,却是比常人多了解几分。

虏族之人,与中原百姓势同水火,这鹤发老道却是轻描淡写地让徒弟去将其首领的掌上明珠收归门下,仿佛这件在旁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他来说,不过是手到拈来。

落魄道人也从未去想,自己身为北周国师如何将这虏族女子拐来当徒弟,只因对师尊的信任,师尊让自己去收徒,便一定能将其收入门下,想到此处,道人笑了笑,多嘴问了句:“师尊常年待在这九重塔,为何会对万里之外的虏族之事,知之甚详……”

鹤发老道不愿作答,只是轻轻瞥了他一眼,便将落魄道人吓得连忙禁声,过了片刻,见师尊没有生气的样子,方才换了个话题,打着哈哈道:“话说那位小王爷已经到了阳卦城,师尊不见一面么?毕竟他是……”

“不必!”

鹤发老道沉声打断道:“若不是为了守这九阳八卦阵,我本该碎空而去,尘缘往事,自是不用再提。”

说罢,那道骨仙风的身影,就在落魄道人眼前越来越淡,直到,化为一片虚无。

落魄道人明明知道师尊就在塔内,可这座占地不大,仅有九层的塔楼,以他几近宗师的实力,任凭如何感知,却也寻不到丝毫踪迹,半晌之后,方才小声嘀咕一句:“反正我没见过仙君长什么模样,师尊这般神通,想必不比那天上真仙差……”

“砰!”

话未说完,落魄老道莫名挨了一记头栗,耳畔传来一声“慎言”,随即呵呵一笑,浑然不当一回事地下塔去了。

许召南一行,入了城门,一路所见这座城内种满了桃树,可本该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树上却只有枯枝。

往来的百姓,也是一副面无表情,似乎没有丝毫生气的模样,给人一种行尸走肉之感,众人行走其间,不禁有些毛乎悚然。

随意寻了处酒楼住下,在这座死气沉沉的阳卦城内,空闲院落甚多,倒也能满足孔纷儿也要住单独别院的要求。

其实,按照原计划,一行人本是准备从生门而入,景门而出,赶在日落之前,到达下一座城池歇脚的,可当许召南一只脚踏入城门时,忽然改变了主意,提议在此地住上一晚。

众人以他为首,自然无有不从。

到了晚间,众人在板着一张臭脸的酒楼掌柜伺候下,用过了晚饭。

许召南站在小院里,顶着淅沥小雨,伸手轻轻抚摸着院内的桃枝。

雨幕下的满院枯枝,颇有几分凄美之感。

身后传来一声呼唤:“公子可是在想,这城中桃树为何不开花?”

许召南扭头看向手撑红伞,一身红衣的孔纷儿,这抹鲜红,在这座以灰暗为主色调的城池中,显得不太真实,轻声问道:“难道这还有什么说道么?”

孔纷儿将伞移到他头顶,为他挡住些许风雨,方才点点头,正色道:“这阳卦城阴气甚重,寻常谷物都难以存活,跟何况是如此娇嫩的桃花了。

九阳八卦阵,采用九种至阳之物布成,这满城桃树,便是其中一阳,乃是镇元道人当年以大法力种下,只是树中阳气都被大阵所汲取,所以这桃树,却是从来都开不了花的。”

“是因为这座大阵么?”

对于孔纷儿的暖心之举,许召南微微一笑,忽而想起先前所见,不解道:“为何这城内的百姓都是这般死气沉沉的模样,就连那位掌柜的,脸板得也不像个生意人?”

孔纷儿仿佛被周遭环境影响,不复往日笑颜,轻声道:“阳卦城常年不见天日,住在这座阴气森森的城池内,百姓难免受其影响,变得沉默寡言。”

不复平日里那般娇媚模样,向来喜动不喜静的孔纷儿,此刻撑伞于斜风细雨中,因修为不足,终究是被那雨水打湿了些许鬓角,润发贴着俏脸,平添几分柔美,倒让许召南看得心神一动,连忙将头偏过,继续抚摸着桃枝,问道:“若是因为如此,为何不将这城中百姓迁出,待到亡魂渡尽,再迁百姓回来住?”

“谈何容易。”

好在,孔纷儿也将注意力放在这满园枯枝上,并未发现他的异常,摇了摇头,答道:“阳卦城内的阴气渡了两百年,还是如此,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见人间,这座城地处风鸣最中,乃是夷州之通衢,不可能放任其这么长时间无人经营的。

况且,镇元道长当年布阵之时就说过,若要镇住这百万亡魂,阵中九阳,缺一不可……除了这满城桃树,还有一阳,便是这城中数万百姓身上的阳气。”

背过身的许召南皱了皱眉,喃喃道:“数万百姓身上的阳气?这是在用他们的性命布阵?”

孔纷儿知道他心中所想,轻声道:“道家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上位者,都是以天地为棋盘,以芸芸众生为棋子,或许对于镇元道长和当时的皇帝陛下来说,用这数万人的性命,保一方安宁,乃是划算之事吧。”

“太乙那个天尊……小丫头,孔老婆子教没教你,妄论先帝,该当何罪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