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瑶山剑尊 > 第二卷 许郎竟是许家王 第八十三章 君臣兄弟

东胜国,太安城,太和殿。

金色,是这座大殿的主色调,但金碧辉煌四个字,远不足以描绘其壮丽。

大殿的地面,共用四千七百一十八块二尺见方的金色大砖铺就而成,九九八十一根三人合抱粗细的漆黑立柱支撑着这座大殿,每九根立柱之上便盘旋着一条长达九丈的金色巨龙。

细看之下便可发现,每条金色巨龙身上,全都点缀着拳头般大小的夜明珠,使这座大殿,哪怕不需日照,依然亮如白昼。

大殿穹顶正中处,九颗硕大龙首怒目而张,狰狞的巨口冲着穹顶之上那颗巨大无匹的夜明珠,作势欲扑。

说起大殿内的九龙一珠,倒是有些讲究。

此乃九龙分水局,相传东胜建国之初,年年灾害,太祖皇帝请来万龙寺一众高僧念经做法,以求上苍保佑,和尚念了七七四十九日的经文,太祖便落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泪。

可是,不行啊,没用啊!

太祖痛心疾首地看着各州郡每日报来的日益增加的伤亡人数,这些,都是他的子民啊!

最终,没了办法的太祖皇帝不顾全国上下反对,亲自前往北周境内,太恒山上,在那高耸入云的山巅之处,太上仙君神像前,苦苦跪了七天七夜。

正在太祖皇帝即将撑不下去之时,忽闻仙音自天上来,于太祖皇帝耳边炸响“心存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又何妨”,太祖蓦然抬首,忽见仙人自九天之上,腾云而下,扶顶授机。

下山回国之后,太祖当即命人修了这座大殿,赐名太安,殿内设九龙分水局,镇八方安泰,自此往后,东胜国内风调雨顺,少有灾祸。

此刻,太和殿内,文武百官分列而站,皆是一脸肃穆地弯腰低头。

只因那九级金阶之上,两扇雕着云龙纹的大屏风之前,盘绕着九条金龙的华贵大椅之上,头戴九条五彩缫,共呈黑金二色冕旒,使人看不清面目的那个人——东胜皇帝曹懿!

要说曹懿头上的这顶冕旒,还有个东胜国人人皆知的趣事,原本身为东胜天子的曹懿,冕旒下悬挂应是十二之数,九条五彩缫——只是亲王规格。

可当曹懿登基之日,大内总管给他拿来上系十二条五彩缫的冕旒之时,曹懿接过冕旒一把扯去其中三根,放言道:“如今天下三分,像朕这种‘天子’,世间还有两个,这冕旒,朕无颜带之,待朕平了天下,横扫西楚北周之后,便是重戴这十二缫冕旒之日!”

不管是惺惺作态,还是装腔作势,至少,曹懿继位这数十年以来,这项宏愿,他已经做到了一半。

“陛下,江信承蒙陛下厚恩,赐其镇军大将军殊荣,命其为我东胜镇守边关,谁料江信此人狼心狗肺,实在是有负皇恩!

臣这里共有镇军大将军江信十条罪状,其罪一:玩忽职守,身为边关守将却不身在军营,北周军队冲关之时,竟然还在府邸与妻室缠绵;

其罪二:御下无能,我东胜堂堂四十万边军,竟然被这区区五万破虏冲关而入,导致我边军十万将士命丧当场,险些酿成大祸,此事皆因江信平日里放纵之故;

其罪三:勾结北周,那五万破虏本已被关进我东胜境内,只待援军一到,顷刻间就能将其剿灭,江信却私自打开城门,此行为无异于放虎归山;

其罪四:私吞粮饷……”

大殿内突如其来的斥责声,打断了曹懿的沉思。

说话之人,乃是御史中丞卢万年,所谓御史,便是百姓口中常说的言官,享有闻风而奏之权,这卢万年本为御史中丞,应做个孤臣才是,但对于整个东胜皆在其掌握的曹懿知道,他是首相诸葛瑜的门下。

而江信其人,却是曹懿胞弟,汉王曹广一党。

天下皆知,这东胜首相与汉王曹广颇有嫌隙,真的也好,装的也罢,总之,两派人马每回上朝之时不吵上几场,怕是连曹懿自己都会觉得这次早朝,忒是无趣。

曹懿低头看向站在左侧首位的老人,身形极高,白发苍苍却丝毫不显老气的诸葛瑜,此时,他正老神在在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静静听着卢中丞那抑扬顿挫的怒斥,令人难以从那张布满纵横的脸上看出丝毫端倪。

毕竟是三朝元老,胸中城府自然渊如瀚海。

曹懿低声笑了笑,将头缓缓向中间偏移,那里跪着一身白衣背负荆棘的老将军——江信,此刻的江信听着那位卢中丞义正言辞的控诉,明知有些罪状与事实相去甚远,却不曾反驳一句,只是面无表情地静静跪在殿内——那第一级金阶之前,东胜皇帝脚下。

曹懿的目光,在江信身上停留了许久,方才慢慢挪开,又偏头看向右侧——那里站着他的胞弟,大腹便便的汉王曹广。

要知道,江信其人官至镇军大将军,统领四十万边军,可不是随意拉拢之人,之所以成为汉王党,实则是因为他生了个好闺女——汉王妃江蓠。

江蓠与汉王相识于街巷,起初二人皆不知对方身份,曹广喜爱她的貌美,江蓠欣赏他的才情,私定终身之后,二人方才互吐真相。

当江信望着爱女那日渐鼓胀的腰腹,得知真凶乃是汉王之时,尽管怒火滔天,却也只得无奈地接受了现实。

所幸,汉王对敌人虽然颇为阴狠,但其自身却是个情种,不管是否碍于江信面子,大婚之后的汉王,独宠江蓠一人,就连之前纳进府里的两位美妾,也被其亲手斩杀,好在江蓠的肚子倒也争气,成婚十年,替老曹家诞下了两儿。

若说当江蓠跨入汉王府之时,江信还不算是汉王党的话,这十年时间,那两个外孙的存在,不管江信如何无奈,都成为了他身上深深烙下的汉王党的印记。

“汉王,你是何意见啊?”

终于,卢中丞那如同老婆子裹脚布一般冗长的发言,结束了,曹懿慢条斯理地点了点头,向汉王问道。

汉王闻言,越众而出,冲着那高高在上的龙椅行了一礼,恭声道:“陛下,臣这里也有十条罪状!不过臣不是告这镇军大将军江信,而是要告那首相诸葛瑜!诸葛瑜其人结党营私……”

“呵,围魏救赵么?”

曹懿嘴角轻轻一翘,挥手打断道:“好了好了,少给朕插科打诨的,今日议的是镇军大将军江信擅离职守,未替朕守住边关,害得近十万边军将士丧命,而后又将五万破虏军和那北周小王爷放走一事……

顿了顿,嘴角扬起一抹讥诮,复又问了一遍:“你,是何意见啊?”

汉王低垂的头颅偏向左侧,看了一眼身旁那位哪怕是跪,也依旧挺如松柏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阵不舍,狠狠地咬了咬牙,道:“臣……没有意见!”

“哦?没有意见?”

曹懿放声大笑,整座金銮殿内都是他的笑声。

这大殿的设计本就如此,那高高在上的龙椅离地面太远,若是想要下面站着的群臣都听清椅上这位的圣音,龙椅上这位声音小了可不成。

但毕竟身为天子,每每上朝之时都如同街边泼妇那般咆哮,成何体统?所以,匠人打造这座大殿之时,便在这声音上,花费了大量心思。

殿内富丽堂皇的陈设,可仅仅是用来看的!

龙椅上这位,只需使用正常音调,在殿内几近转折之后,便会产生扩音之效,同时又让圣音仿佛来自四面八方,更添天子威仪。

汉王听见这充斥耳边的笑声,那本就低垂的头颅,又向下了几分,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厉色。

笑了许久的曹懿,终于觉得没人附和是件多么无趣的事情,收了笑声,冲着下方汉王调侃道:“二弟,听说你甚是疼爱弟妹,娶了弟妹之后,再未纳妾,江信可是弟妹的亲生父亲,可是你丈人,可是我那两个侄儿的外祖父,二弟真心舍得他……去死?”

曹懿这次没有称孤道寡,也没有称曹广为“汉王”,而是以兄弟相称,仿佛是寻常人家的哥哥在和自己弟弟拉家常一般,可说出来的话,满是鲜血淋漓。

一起生活十数年,君臣同殿数十年,曹广怎能不知这位兄长的狠辣,他这是在逼自己低头!

“你还想我怎样!皇位我不跟你争!天下我不跟你争!我只想做个王爷!东胜第一的富贵王爷而已!”

曹广无声地咆哮,心中万般苦闷却不敢言说分毫,哆嗦着下巴上的赘肉,看了一眼江信背后被荆棘割破的道道伤痕和他身下那大片血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以头抢地道:“大哥!二弟也有错!江信身为我岳丈,乃是东胜皇亲国戚,而我却未曾尽到监管之责,请大哥将我一并罚了吧!”

这一跪,跪掉了曹广身为王爷的尊严,这一跪,跪得满殿鸦雀无声。

曹懿看着下方五体投地的二弟,轻蔑地扯了扯嘴角,眼中没有一丝波动,更未言道平身,便让他就这么一直跪着。

“陛下!”

一直站在汉王身后静观其变的蜀王曹斗站了出来,低头拱手道:“江信毕竟为我东胜守了十年国门,边关苦寒,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如今,江信年迈,能力虽然有所下降,但,望陛下念在其为东胜效忠一生的份上,网开一面!”

曹懿的目光一直盯着下首左侧,不知是在打量曹广还是曹斗,亦或者,两个都在打量,良久之后,曹懿长叹一声:“江信,你,可有话说?”

江信闻言,一个头磕在地上,高呼道:“罪臣不敢有丝毫妄念,任凭陛下发落!”

“嗯,态度不错。”

曹懿笑着点了点头,瞥了眼像是早已陷入沉睡中的诸葛瑜,随后闭目不语,仿佛在思索究竟该如何处置江信。

大殿内,再次陷入了令人压抑的寂静之中,只有偶尔从汉王脖颈处淌下的汗液和江信背后滴下的血水,砸在金砖之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仿佛敲打在众人心头。

曹懿终究算是个明君,倒也不会让殿下大臣们煎熬太久,长舒一气之后,开口道:“江信听旨!镇军大将军江信,年事已高,此番又犯下大错,着令其卸去北面边军守将一职……”

听到此处,一直闭目养神的诸葛瑜霍然睁开双眼,那双狭长的丹凤眸子中,精光四色!

果然,曹懿还没念完,顿了顿,又继续道:“朕念其为东胜镇守十年国门,也算得上是劳苦功高……至今日起,江信调任为兵部尚书一职,至于原兵部尚书王重,不是一直跟朕说想回乡养老么,朕,准了!”

曹懿说完,蓦然遭受无妄之灾的王尚书,浑身打着摆子,越众而出,呼的一声扑倒在地,用那比江信还要年轻十数岁的声音,高呼道:“王重,谢主隆恩!”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