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从入赘长生世家开始修仙 >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措施

法阵内,四人顺利取代了原来国家的君主。

但在其他凡人面前,他们的君主没有任何变化。

相当于四人直接替换了君主的身份。

这四个国家,分别是楚国,秦国,燕国和赵国。

楚国君主,周长天。

秦国君主,周翎宸。

燕国君主,周墨心。

赵国君主,周长苏。

四个国家是随机分配的,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都不一样。

像楚国,地域面积是四大王国最大的,人口也多,经济繁荣。

但缺点就是君王的权力不够,诸侯林立,极大的分化了君王的权力。

秦国的话,胜在武力强盛,完善的军队制度,让其在征战中能发挥巨大优势,再加上严苛的刑法等等,让其有别于楚国,君王权力极大。

缺点的话,在于它的地势不好,基本都是戈壁荒漠,虽有绿地河谷,但范围并不大。

相较于前两者,燕国各方面都比较平均,经济军事能力都还行。

唯一的缺点就是夹在秦楚赵之间,这三个国家要是联合对其开战,燕国必定覆灭。

燕国的边境也时常遭受三国的劫掠,压力很大。

最后的赵国,和燕国以及楚国接壤。

优点就是地理环境好,背靠大海,渔业发达,而且地处平原,经济也很不错。

但在军事上的能力却不行,只能依附在楚国之下,需要定期向楚国上贡。

四个国家,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

五十年的时间,他们要如何治理,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成为君主后,四人都开始了行动。

他们先是不约而同来到御书房了解本国的优势和弱势,进行全面分析。

成为君王的第一年。

四人基本都在摸清整个国家的情况。

虽然在里面不能动用法力,但身为修仙者的他们,本身就异于常人。

所以在这方面,他们没有耗费太多时间。

等了解完整个国家后,四人便开始制定国家方针。

楚国,金銮殿。

周长天坐在龙椅上,俯视着下方朝臣。

“启禀陛下,燕赵两国已经答应了我们的经济结盟,并且放开了贸易往来。”

“但是秦国那边,却拒绝了,并且还和燕国单独结盟。”礼部尚书上前禀告道。

了解完国家的情况后,周长天选择的第一步就是外交,加快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壮大国家实力。

只可惜,秦楚两国本就是世仇,对方不可能同意。

而燕国夹在三国之间,只能两边附和,都不敢得罪。

“嗯。”对于这样的结果周长天并不意外。

紧接着他又对着一名中年大臣道:“王策之,朕命你为钦差大臣,负责调查国内贪污问题,赐尚方宝剑。”

“此剑在,便如朕亲临,你可先斩后奏。”

周长天淡淡地说道。

这话一出,朝堂瞬间地震。

这些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他们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在这种时候选择惩戒贪官污吏。

而且看样子,陛下的决心很坚定。

毕竟王策之可是出了名的硬石头。

他身为言官,软硬不吃,甚至连君王都不放在眼里。

要他惩戒贪官污吏,恐怕会谁的面子都不给。

但这种事情,在明面上,没有人敢反对。

大家都是低着头,不敢说话。

“谢主隆恩。”

王策之跪拜在地,声音厚重如山,隐隐让人感觉到一丝杀气。

朝会散去。

和王策之有故的大臣纷纷向其靠拢,各种恭维。

王策之则毫不在意,只说只要好好当官,什么都不必怕。

另一边,周长天回到御书房,面见了丞相。

“陛下,惩戒贪官之事虽然是有利国家,但让王策之这样的人去,恐怕会激起下面强烈的反应。”

“到时候,若是国家一乱,就给了其他人可乘之机啊。”

年过花甲的老丞相言辞激烈地说道。

他是在为朝堂着想。

毕竟这王策之行事偏激,有极大概率造成朝堂震荡,社稷不稳。

在朝为官,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身上没有一点污点。

遇到王策之这样的人,恐怕倒是无人能幸免。

面对这话,周长天却淡然一笑:“老丞相,放心吧,王策之自有分寸,此行不过是敲山震虎罢了。”

楚国地盘大,但相对应的,各地都有过大的自主权,不受中央管辖。

这次他派遣王策之,主要就是在地上上表明一下中央的态度。

为此,他甚至还调用了一支军队跟随对方。

至于具体情况,那就要看王策之的处理了。

周长天觉得对方是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的。

在这点上,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这是当年多年精英堂堂主培养出来的。

听到这话,老丞相也不再多说什么,转身便要离开。

这时,周长天忽然道:“黄丞相,你老年纪也大了,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落在那老者的耳边,却让其身体一震。

“微臣明白了。”他点头道。

朝堂需要新鲜血液,周长天在这一年里,可没少关注朝堂对于学子的培养。

甚至他还在这一年内,改良了科举制,让更多人的寒门子弟能够有机会入朝为官。

这个改变,注定需要时间累积,周长天不急,只等着慢慢来。

另一边,秦国的周翎宸没有选择治理贪污,反而是将目标放在了发展经济上。

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秦国的经济注定排在四国末流。

但周翎宸懂得因地制宜,在这样一个凡人国度,他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农耕上。

反而是培育出各种具备当地特色的美食,工艺品,丝织品等等。

这些带有强烈地域特色的东西,成为了秦国扩展经济的重要手段。

尤其是他和燕国的合作,更是打开了秦国的经济市场。

除此之外,他还鼓励国家进行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品的制造。

在这方面,他展现出了独特的眼光。

而这也为整个秦国带来了不少的财富。

除了这两个大国外,相对于羸弱一些的另外两个国家,也在悄然地变化着。

周墨心和周长苏在面对自己的国家处境后,同样作出了不同的应对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