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左道江湖 > 74.夫子

左道江湖 74.夫子

作者:驿路羁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20: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沈秋说自己在此界磨砺武道已到终点,就如行路到南墙之前,除非撞破南墙,否则前方已无路可走。

他便要用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再走红尘一遭,倒不是说重走人生路,这个过程早在于红尘君对搏时,就被红尘引引动。

他已回望过人生无数次。

之所以归红尘的第一站在太行山,其实是一种感怀。

身而为人,最重要的是知道往哪去,但若还能知道从哪来,这就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前后两端的确定,便能画出一条笔直的人生路。

这样就不会迷路了。

当然,走人身走到沈秋这一步,就算想要迷路也难。

太行山,云海崖,青鸾山庄。

此地是公孙愚和耶律婉的家,也是忘川宗名义上的一个据点,沈秋常打趣说,这里应该改名叫“公孙宅”才对。

但山鬼却不愿意改。

在他心中,这地方不仅仅是给自己住的,也是兄弟们的家。

一如当年,他收留无处可去的沈秋和青青时,那时游离在太行山中,支离破碎的灵魂,就有了个新家。

它一直很温暖,山鬼一直很喜欢。

便固执的不愿改变。

亦不想做什么天下高手,太行剑圣之类的,他只想在历经世间诸事后,给自家兄弟,守好这最后的归处。

豪雨之中,沈秋和山鬼并肩而行,一边说着话,一边步入青鸾山庄中,这处地势高些,那些雨点打落青瓦飞檐,气温挺低,便搅动太行云雾。

让这处面积大,装点的也精致一些的庄子,被笼罩在这太行云雨里,倒是颇有一番风味。

确实是变了。

眼见刘婉正在门堂处迎接夫君归来,那已有些显怀的肚子,让这长公主殿下行走稍显不便,便被几个穿着儒衫的山民丫头搀扶着。

山鬼将手中书,交给几个孩子,将伞放到一边,又扶起刘婉的手臂,带着自家兄弟往内厅去,身旁几个孩子并未见过沈秋。

但也是很有礼貌的帮沈秋拿过满是雨水的伞,还送上净手的手帕,又对沈秋行礼告别,带着书卷离开此处,一路上也未有叽叽喳喳的喧闹。

“挺有礼貌的。”

沈秋目送着几名孩子离开,他说:

“这些都是兄长的弟子吗?”

“嗯,都已是在学堂中开蒙数月的。”

公孙愚和爱妻在前行,又对身后沈秋说:

“她们都是太行村落中的孤儿,无处可去,便被婉儿收到庄中,既做学堂弟子,也做庄中服侍。

待以后长大了,便是庄中门人。”

说到这里,山鬼又有些抱怨,他说:

“这青鸾庄修的如此大,你们却又不时常往来,整个庄子里,就只有我夫妻两人,冷清,是冷清了些,就连打理好都难。”推荐阅读TV//

“大家都忙嘛。”

沈秋有些尴尬的说:

“并非是不想来看兄长,也不是心中不挂念。

你看,青青如今坐拥天下,每日繁忙不必多说,小铁与诗音远在东瀛镇压,一时半会回不来中土。

张岚还要在昆仑和苗疆两地跑,我都替他累,其他几个,也是各有事做,等闲抽不出空来。

不过兄长也不必介怀,墨家那边已有传送墨阵参研,约莫几个月后,天下各处便能以灵阵贯穿,到时,让他们往庄子里架设一个私用的。

那往来就便捷很多了。”

山鬼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他似是有些生气,便说道:

“这是灵阵的事吗?这是距离的事吗?莫说有灵阵,就算现在没有,我等兄弟手里也有穿行天下的手段。

凤头鹰已可载人,张岚的猫也能日行千里,若真想来,什么时候不能来?”

这话就有些如夯直之人去抱怨的意思了。

惹得刘婉捂嘴轻笑,又伸手拉了拉夫君袖子。

她是知道的,自家夫君虽然有一身绝世武艺,性子也淡薄些,对诸事不甚在意,惟独对这兄弟亲人之谊,看得极重。

自蓬莱战后,兄弟姐妹们远去天下四方,这大半年里,太行山都没有访客,让夫君心中生出不满,但更多的也是牵挂。

他是嘴上说的不好听,但身体却很老实。

前些时日静极思动,便坐青鸾鹰,在三四日里,往各处都去了一趟,甚至去了趟东瀛,去看看自己兄弟。

自家这夫君啊,其实是个温柔且敏感,心里又有些怕孤独的人,也不知,他人生前二十多年,是怎么孤身在太行山中活下来的。

“罢了,不说了。”

山鬼被夫人提醒,知道自己话说的有点重,便摆了摆手,不再说这个。

两兄弟走入内堂,刘婉便退了出去,带着几个山民丫头,去厨房,要置办场家宴,留下两兄弟说话。

“兄长这是多久没握剑了?”

眼见公孙愚坐在椅子上,顺手拿起一册书来,沈秋左右看了看,问到:

“承影剑和面具,都收起来了?以后也不用剑了?”

“非也。”

山鬼摇了摇头,将眼前书翻过一页,轻声说:

“只是藏剑于鞘,温养心性,手中虽无剑,但心中却有。吾弟见我不持剑在手,然心中演练剑术,却无有一丝疲怠。”

“嗯,确实该如此。”

忘川宗主端着茶杯,看着门外豪雨淋漓,他说:

“兄长剑术,已是世间快之极,以如此境界,想要突破,绝非易事,与其日日苦练,不如先放下来。

以我所想,不如兄长学一学那慢剑之法,或许有所悟得。”

“不学。”

公孙愚想也不想的拒绝,他说:

“我之剑术,精髓就在快,若是慢下来,不但失了精髓,且我用的也难受。如今试藏剑之法,虽是初试,但已有几丝心得。

这些时日,不用剑,每日都在学堂中与孩童开蒙,教他们学识,塑立身根基,养浩然之气,书中诸般道理,与他们反复去说。

不但教的孩童知晓道理,也让自己对这世间之事,体悟更深。”

说到这里,山鬼将目光从书册上移开,看了一眼沈秋,他说:

“所谓一法知,百窍通,以前总是寄情于剑,忽略太多,把自己也困在那把剑里,寻不得超脱之法,亦领悟不得剑中真意。

如今将将跳了出来,再去看剑之一道,居高临下,便看的更远些,更透彻些。

我知,我之剑术所缺一味,不得圆满。

但如今,也以从这书中寻得一丝体悟,或许突破之机,就在这读书习字里。”

“哦?”

沈秋来了兴趣。

他前倾身体,看着山鬼手中的书册,问到:

“兄长所说,是剑意?”

“嗯。”

山鬼点了点头。

他这样的剑客,一直没领悟剑意,本就是一件怪事,剑术已达至臻,本该从武艺层面向上生出意境。

但山鬼却一直卡在这一步。

想来也是。

以山鬼出剑之快,甚至能在他人武意展开之前,就将意境破去,这样的杀人剑术,对敌只需一招,根本不需要剑意加持,也足以让他成为世间第一流的剑客。

但少了剑意,剑术总归不完整。

以山鬼传承的太行仙剑,不习得月缺剑典精要,想要再往上溯源仙家妙法,几乎不可能。

山鬼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

他的剑术,用以对敌武林江湖客,已是绰绰有余,但如今天下大变,以后要面对的敌人,也绝对不是江湖客。

剑术若不能再行突破,以后遇到事情,自己保全自身都难,更别提再去护住兄弟家人。

他也在尝试。

以他这会所说,似乎是找到了破局之法。

眼见沈秋眼中跃跃欲试,山鬼也笑了一声,他左手拿着书,随着书卷翻动一页,一股似有似无的气机,便往周遭散去。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公孙愚轻声说了句。

“嗖、嗖”

两声轻响,沈秋眼前,便落下几缕碎发。

快!

这一剑,快到极致。

甚至有种超脱时间的味道,以他武君宝体的感知,都有些反应仓促,提手指挡住第一剑,但第二剑却划过额头。

待剑气消散,他看着脚下散落的几缕头发,便朝着山鬼竖了竖大拇指。

“厉害!”

宗主发自心底的赞叹到:

“兄长这一缕剑意,似感知时光?”

“非也,非也。”

公孙愚轻笑一声,又翻过一页书,念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话音将落,两人所在,方寸之间,阴冷之气乍现,像极了沈秋的苦寒刀意散发之时,方寸天地,竟有大雪茫茫之感。

寒气入体,冻神伤魄。

这一缕剑气所化,好似要封冻周遭世界。

这一剑,是群攻剑意。

“兄长这剑意,有意思。”

沈秋处于那寒气森森之中,左手并为指剑,向上轻轻一划,苦寒刀意压缩在方寸之间,朝着山鬼漫卷而去。

这是宗主见猎心喜,想要和兄长切磋一番。

“其身正,不令而行!”

山鬼面色肃然,又念一句。

周遭森冷剑意骤然一变,似化作城墙厚重,聚拢于身,将那一缕苦寒刀意镇压在三寸之外,犹如泰山压顶,不得再进。

他看了一眼沈秋,将手中书合起,说:

“下一剑,小心了。”

说罢,山鬼霍然起身,周身气质从那读书习字的温润夫子,似又回到了那个手持承影,横战天下的绝世剑客。

其势之锐,搅动一方天地,让庄中豪雨在这一瞬都停歇片刻,被剑意所冲,入眼之处,豆大雨帘,竟反向卷着往天际而去。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一句念出,沈秋眼前山鬼似化作一把擎天之剑,舍身斩来,又快又狠,若世间出剑之极,光晕流散,一息便退。

两人还是维持着原来的样子,都坐在椅子上。

好像什么都没发生。

但下一瞬,整个内堂中,所有的木质器物,悄无声息的散落开来,不是重压之下,被碾为齑粉,而是如绞入刀剑之阵,被切得支离破碎。

沈秋看了一眼左手手指。

以武君宝体之坚韧,在手指上亦留下了道道划痕。

但这是山鬼手中无剑的情况,若刚才那一剑,他手里有承影,怕是武君宝体,都要被切开伤痕。

“还不完美。”

沈秋看着满地支离破碎,有些遗憾的说:

“兄长尚未掌握完全,剑意生出,未得圆满,否则这一剑,让我也要难受很多。不过,兄长这剑意倒真是有趣的很,似有千般变化。

但又万变不离其宗。”

“以书为剑,以剑为书。”

山鬼拍了拍手中书,对沈秋说:

“这还是我在金陵见任豪与张莫邪的问道之争,在临安见你与那老祖对搏那一剑,才有所感悟,如今心中所想,以世间道理契合,再以手中剑衍化之。

剑术,剑意,剑道,三个阶段,于我手中,相辅相成。

以前的我太过自信手中长剑迅捷。

如今却才知道,世间第一的快剑,也只是个起点罢了。”

“兄长大才。”

沈秋赞叹到:

“假以时日,兄长剑圣之名,必传遍天下。”

“那有何用?非我所愿也。”

公孙愚摇了摇头,眺望门外重新洒下的豪雨,在那雨打芭蕉的声响中,他说:

“如今已成家,立业,比起持剑游走天下,不如退而居于山中,好生操持这学堂课业。

武者善战,文士治国,大乱已过,大治将来,天下百废待兴,未来可期。

有我一人纵横世间,比不得门徒千百,桃李成蹊,十倍百倍有用于天下,此大善也。”

“以后,此山中,再无山鬼。”

公孙愚回过头来,对沈秋笑了笑,他说:

“只有夫子了。”

“那这可就麻烦了。”

沈秋遗憾的说:

“我还请兄长镇压太行山外初生鬼境呢,苍岚真人说,那里怨气不消,数年之后,恐成大患。”

“无妨。”

公孙愚摆了摆手,说:

“有我在此,吾弟放心,人能教化,鬼物亦可。吾一手持剑,一手持书,不愿教化,当以剑斩之。

太行山境,必保无虞。”

听到他毫无犹豫的回答,沈秋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他上前几步,站在兄长身边,眺望门外豪雨阵阵。

几息之后,他轻声说:

“兄长,这么多年,谢谢你了。”

“自家人,不说这些。”

山鬼的回答,依然如旧,他看了一眼身旁沈秋,说:

“这一趟去,务必回来,我与婉儿,在此地等你,待吾弟得胜归来,便为你接风洗尘。”

他好似预感到了一些事情。

像是叮嘱,又像是要求。

沈秋沉默几分,最终,在门外雨声中,在山鬼不容拒绝的注视中,他点了点头。

“嗯。”

“兄长放心,我,一定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