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左道江湖 > 24.绝境

左道江湖 24.绝境

作者:驿路羁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20: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日之后,燕京城下。

南军校尉举起旗子,向下猛挥,当即就有弩炮激发,原木一般的弩箭,在军中大匠制作的弩炮推动下,如箭矢激发,呼啸着撞在厚重的城墙上。

只是刹那间,就有数十根弩箭刺穿城墙,像是铁树开花,用于固定。

紧接着,又有十几辆云车,被穿着盔甲的士卒们推动,云车之上加装数个平台,有弓弩手安置其上,射出箭雨,压制城头北军反抗。

威侯实现了他的承诺。

数千名百战军卒,列作三个方阵。

在云车压住城头箭雨后,这些极度好战,已被战阵血杀气,刺激的几乎发狂的兵卒,便在长官带领下,扛着高耸的梯子,在硝烟中冲向燕京。

所谓天下雄城,几百年的王朝核心,燕京城的防御,自然不是其他城市可以比拟。

再加上此处乃为北国国都,一旦被攻破,基本上就是人心尽失的下场,而南军此行凶戾,破城之后,恐有屠城之举。

小国主在这危急时刻,也是大加犒赏,誓与燕京共存亡。

多番勉励,多重手段,多管齐下,让燕京城上的守军,士气可用,面对南朝这天下至锐的百战军,他们也拼死相搏。

加之人数优势,第一波攻城只持续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宣告结束。

“攻城前锋三千人,活下来的十不存一。”

南军大帐里,一名校尉面色凝重的回禀道:

“侯爷,攻略燕京,不能这么打。这样的仗,多打几次,儿郎们怕要死光了!还是行围困破城之计,更妥帖些。”

这等建议,让营帐中其他高层微微点头。

确实,要打下燕京这样的雄城,他们带来的这点军卒就算拼光了,也翻不起个水花来。

但坐在椅上的威侯,却连眼皮抬都不抬。

他摩挲着手中虎符,轻声问答:

“文校尉,这是在质疑本候的方略?”

那最开始说话的校尉闻言一惊,急忙叉手回复到:

“末将不敢!”

“老夫看你敢的很。”

赵廉将手中虎符拿起,递给那手指颤抖的校尉,语气不轻不重的说:

“既然文校尉如此有方略,不如接下本候这方虎符,大军就由你来调遣,老夫和你换个位置,亲自带儿郎前去上城攻打,可好?”

“啪”

那校尉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倒在地,大呼不敢。

营帐中的其他人,这会也是面面相觑。

不对啊。

威侯治军几十年,在军中声望崇高,以往不是这等听不进去意见的人,大伙尊重威侯也不全是因为他皇亲国戚的身份。

今日这是怎么了?

怎么像是突然换了个人一样。

莫不是,真如那些江湖人传的小道消息,这世上已有恶鬼滋生,寻无辜者替命转生不成?

而且这文校尉,乃是威侯一手提拔起来的。

很受看重,敢打敢拼,又有谋略,乃是威侯真正的心腹,今日竟做如此诛心之语。莫非,文校尉做了什么让威侯极端不满的事情?

“好了,起身来,跪着像个什么样子!”

威侯收回虎符。

脸上笑眯眯的,就如和年轻人开玩笑一样,他抬起头,对营帐中其他人笑着说:

“文校尉年纪轻,不稳重,还需磨砺,这样吧,从今日起,他便去军中后勤,督管粮草饭食。

诸位觉得老夫这处置,可还公道?”

公道?

当然不公道!

可是,刚才那一出,着实是吓坏了众人,这会没人再敢说出什么反对意见。

文校尉面若死灰,颤抖着交了符节,走出营帐之外。

待他离开之后,威侯捻着胡须,又说到:

“本候此来,带百战军三万,就是看中他们所修秘法,这燕京城是块难啃的骨头,就要有副好牙口。

这攻城之事,就交由百战军来做。

本候对他们很有信心,至于损耗,亦不必担心。”

赵廉拍了拍膝盖,说:

“此战若成,则我国朝统一天下,就在眼前,若不成,之后十年,就再无如此好的机会。要毕其功于一役,没有伤亡怎么可能?

本候在出兵前,就已得龙武卫四万百战军的指挥权,他们此时正以海路,往齐鲁前来,最多十日行军,便可到达燕京城下。”

威侯停了停,他扫了一眼身前众人,加重语气说:

“就算此战,将我国朝悉心积累的百战军尽数打光,纵使老夫我也马革裹尸,葬身于此,你们也要接过老夫手中虎符,把燕京打下来!

这便是老夫为尔等立下的军令状!

尔等可知晓了?”

众人心下肃然。

威侯这人,不会说大话,他今日既已说了此言,那便是当真下了决心。

几个心思通透的,从威侯的话里,已听出了一丝别样味道。

威侯,这是打定主意,要把百战军当炮灰用了。

最少在百战军尽数战死于燕京城下前,这一战决计不会结束,而以百战军那狂若猛兽的战力,七万人日夜不停的决死突袭...

燕京必破!

这一战,稳了!

-----------

威侯向部下立军令状的同时,燕京城中,皇城之内。

耶律洁男正放下手中狼毫笔,在这小国主身前御桌上,摆满了刚刚勾完的奏折,他年轻的脸上,尽是一抹疲惫。

小国主站起身来,稍显不耐的,将头顶玉冠丢在桌上,摆动衣衫,往大殿之外行走。

这动作仪态,不太符合国主威仪,但大殿之中的宫女太监们,一个个低着头,只装作没看到,没人敢上前阻拦,更别说训诫了。

前些时日,被杖毙在宫中的三十七名老宫人,已用他们的下场,警告了这些宫中人,敢对国主无礼的下场。

耶律洁男站在大殿台阶上,身穿玄色龙袍,背负着双手,眺望着头顶密布的阴云。

今日的晚霞似也如血般殷红。

哪怕皇城距离城墙还很远,但小国主今日就是静不下心来,好似能听到城墙上忠勇之士,声嘶力竭的喊杀。

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内心颇不平静。

其实,如果没有南国赵廉,引兵攻城这件事。

自金陵之战后的这大半年里,绝对是耶律洁男自懂事起,到现在为止,过的最舒服,最舒心的时光。

当初金陵大战结束后,国师高兴战死的消息,传回国朝中,引得群臣哗然,通巫教一片大乱,就连耶律洁男自己,都不太相信这个传言。

他当初顶住了那些皇亲国戚的怂恿,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急乎乎的出手拿回朝政大权。

他虽然年纪小,但说起耐心,在这十多年和高兴斗智斗勇的蛰伏中,他可是一点都不缺,这小子以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沉稳和谋算,暗自拉拢人手。

在高兴战死的消息确认的那一夜,通巫教高层,和朝中大贵族,在燕京城里火并一场后,两败俱伤之时,耶律洁男带着自己拉拢的一众小贵族联军,横空出世。

一天一夜,便将斗得两败俱伤的双方都收拾掉了。

耶律洁男永远都忘不了七个月前的那一日,皇城中飘荡着雪花,寒冷的很,与他记忆中那些过往冬日一样的阴寒。

但那一日,他心头很热。

踩着尚未擦拭干净血渍的台阶,在一众持刀待见的侍卫的拱卫下,在阿德扬眉吐气的喊声中,自己带着满身血腥味,坐在龙椅上。

那一日,朝中重臣没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人,面对自己的随口训诫,只能点头应答。

那一日,凡是仗着高兴之势,欺辱过姐姐和自己的老宫人,不用自己吩咐,只用一个眼色过去,待自己回宫时,三十七名恶奴,便被悄无声息的杖毙。

耶律洁男并不喜欢通过杀戮,来展示自己的“威仪”。

但这个少年人也不得不承认,在高兴死后,自己这个傀儡国主,亲掌大权的感觉,当真让人有些飘飘然。

就如踏足云端,俯瞰众生。

当然,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龙椅坐稳,便要开始理事,行使大权,繁重的政务压在小国主肩头,同盟的小贵族们,又整日前来索要权力。

这些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是麻烦,但耶律洁男并不以为意。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而理想抱负,这一生都没有机会实现,现在天赐良机,就像是老天欲借这个机会,考验一下他的器量。

他便筹措满志,正欲放开手来,把这被高兴霍乱不浅的北朝,恢复到国泰民安的境地。

他也并不幼稚,没有贸然接受南国使者的和平提议,在任何谈判之前,被困在中原之地的士兵要先撤回来。

为此,他还分了齐鲁之地的驻军,前去增援。

结果这一分兵,就分出事来。

但说实话,燕京此时的危急,也不能全怪到耶律洁男身上,谁也想不到,南国人的军队,竟霸烈到这个程度,短短十日不到,就横穿齐鲁幽燕。

北国花费十多年,布下的数座军事重镇,竟连拖到辽东援军来援,都做不到。

“唉,往昔高谈阔论天下事,今日方知世事难为。”

小国主无奈忧虑的叹了口气。

在他身后,最当红,最得信任的御前大太监阿德,正捧着拂尘,安安静静的待在国主身后,不对国主的忧愁发表任何意见。

说是“大”太监。

其实年纪就和耶律洁男也差不多。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耶律婉还在时,也把这个深得信任,办事妥帖的小太监,视为弟弟一般照料。

不过阿德很讲本分,出格逾越的事,一样不沾。

在国主最落魄的时候,他和国主相依为命都熬过来了,如今好日子刚开始,可万万不能倒在这些君臣主仆之别的小事上面。

“阿德,城墙上情况如何?辽东援军现在何处?蒙古金帐,可有答复传来?”

耶律洁男摸了摸自己刚蓄上的胡须,问了句。

阿德俯身,以公鸭嗓,轻声说:

“陛下勿忧,关外军马在两日前,就已抵达山海关处,那是我国朝精锐之师,以其战力强横,不日就能解燕京之围。

至于蒙古金帐,至今仍未有消息传来。

蒙古使节,也已于昨日夜晚,逃出城去,长公主的事,已让两国生了裂隙,此番燕京之事,怕是指望不上他们了。

城墙之上...”

阿德偷偷看了一眼小国主面无表情的脸,他说:

“城墙之上,将士用命,统帅坚定,今日打退南国疯魔般的攻伐一十七次,未让南国贼子登我城墙一寸一毫。

军心可用。”

“阿德,我从丐帮眼线那里,得到的消息,可不是这样的。”

耶律洁男撇了撇嘴,这个生动的表情,让他似有了一丝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应有的跳脱,但也只有一瞬便收。

他对身后阿德说:

“连你也开始骗我了?看来这坐上龙椅,就要称孤道寡的规矩,果然不是先贤胡说。”

“陛下恕罪。”

阿德赶忙跪俯于地,连声告罪,不用耶律洁男逼问,阿德便如竹筒倒豆子一样,将心中所想,全部说了出来:

“小人是得了叮嘱,安陛下之心。小人与国主身形相似,原本欲做替身,在明日晚间,差遣可信之人,将陛下送出城去。”

“阿德!”

耶律洁男原本还不以为然。

他知道阿德对他忠诚,原本以为,说谎话骗他,也只是为了让他不至于焦躁上火。

但这会听阿德说,他得了旁人叮嘱,还欲行李代桃僵之计,便面色一沉。

他厉声说:

“我如此信你,你竟还听旁人吩咐!”

阿德不回答。

只是低着头,双手递上一封卷起的信。

小国主气呼呼的伸手拿在手里,张开看了一眼,脸色就变的微妙起来,纸上那手娟秀字体,他是再熟悉不过了。

待看完信,耶律洁男的表情才变得好看了一些。

“竟是阿姐。”

小国主脸上浮现出一抹惊喜来,他对阿德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来。

欣喜的将手中的信翻来覆去的看了看,很快便找到了一个疑点,他对身后信赖之人说:

“我阿姐竟如此有本事,不但敢和高兴那狗贼对质,还能请动江湖高手救我一救,只是,我何时又多了个‘姐夫’?”

说到这里,耶律洁男颇有些咬牙切齿的说:

“也不知是哪个好运的家伙,能得阿姐芳心。

阿姐也是,高兴已死,国朝无碍,她竟瞒着我,偷偷成了亲,也不将那人带来燕京,给我看看。”

“罢了,现在说这些也无用。”

小国主得了姐姐的书信,心情好了起来。

虽然信里特意叮嘱阿德,不可告诉耶律洁男,耶律婉最了解自己这个弟弟,自尊心强的很,一旦被他知道,他定是不愿意抛弃家国,苟且偷生的。

事实证明,耶律婉的担忧,是正确的。

“阿德,你去将耶律家旁支子嗣,还有那些有功之臣,家中的孩儿都集中起来,明晚借丐帮的路子,将他们送出城去。”

小国主颇为潇洒的摆了摆袖子,他回看了一眼身后大殿,又想着燕京城门的方向眺望了一下。

他对阿德说:

“南国水师,大概不会让辽东的援军来的那么顺利,那赵廉的名头,我也听过,他既来了燕京,想来便是做了万全准备,要覆灭我国朝。

我年纪尚小,还未娶亲生子,如今又知姐姐已嫁了良人,心中忧虑,皆已不存。

父亲留下的江山,我守不住,已是不孝。

如何还能抛却家国,丢下前线将士,独自偷生?”

“我...咳咳,孤要留下身为国君,最后的体面,就与这燕京,与这北国天下,共存亡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