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左道江湖 > 19.重回人间

左道江湖 19.重回人间

作者:驿路羁旅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20:48: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行山麓,山鬼骑在马上,向远方眺望。

沈秋和青青的身影已经不可见了。

公孙愚内心百感交集,在失去家人,失去妹妹十几年后,他又一次有了友人陪伴的感觉。

尽管他和沈秋青青相处也不过月旬,但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罢了。

习惯了孤独,不代表愿意孤独。

生而为人,总还是不能抛弃一切,只为自己活得。

山鬼呆立在山口之外,在许久后,他拉起马缰,转身回走,就如从前那般,一人越过这莽莽太行。

他将些许温柔封存于心中,又将自我推回了独行山鬼该有的冷漠心境。

数个时辰后,山鬼回到了自己居住的山坡。

他也不拴马,而是将马赶入林中。

常年孤身在这太行山中猎杀北朝贼人,这马对他而言,确实是用不上的。

公孙愚回到自己房中,片刻之后,他拿着几本书走出房间,先是绕着山坡行走一周,在确认无人窥探后,山鬼来到山坡后方。

那一夜沈秋接他一剑的地方。

在往外围行近300丈,有一处陡峭的山崖。

通往那里的山路难行,最狭窄处,只容许一人通过,向下便是数百丈的悬崖,一旦掉下去那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山鬼走惯了这条路,他背着承影剑,步伐如飞,就像山涧猿猴,飞快度过这绝壁,到达了山崖边。

他也不停留,将背后长剑再次束紧,便如徒手攀岩一样,顺着陡峭山崖向下攀爬。

这山壁也是奇特。

远远看去,就如被利器一剑斩开,近乎90°平行于地表,其上无草无花,光秃秃的一片,要是一步失足,必然就会摔落下去。

但山鬼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

他向下攀爬,每一步都能精准踩到可以支撑身体的石块上,就如游墙壁虎,只见黑影一路向下,柱香的时间,便落入山崖中央的一处平台上。

这平台也只容三人站立,山鬼的手指抚摸在背后山壁上,在某处使劲一推,便有一条裂缝被推开。

山鬼侧过身,一步一步的走入狭窄的裂痕里,他矮着身体向前走出几丈,逼仄山壁竞豁然开朗。

此地别有洞天,乃是一处山中石室,必然是被刻意开凿出来的。

面积并不十分大,正方体的山石左右各有近二十丈,头顶还有如溶洞一样的尖锐石块,在石室中央是一处如水池般的凹痕。

公孙愚摸出火石,运动提纵,跳到石室四周,将墙壁上固定的灯盏点燃,整个石室便明亮起来。

在头顶的山石中似有铜镜映照,让四处的火光汇聚于石室中央。

那里近乎干涸的水池中,便有怪异的蓝色倒影呈现出来。

这里就是山鬼的秘密。

也是路不羁从太行外围的所谓“仙家遗迹”中找到的那张图,最终指向的方位。

公孙愚从小在太行山外长大,他小时候出生于中人之家,日子过得并不十分清贫,父母经常对他说,这太行山中有仙人居住。

在6岁时遭遇兵灾,他带着妹妹逃入山中,被山民接济。

在某一次跟随山民外出打猎时,公孙愚意外的坠入太行深山的石涧中,找到了通往此地的道路。

那个入口,距离这里尚有3日的路程,而且已是太行山最深处。

不过在公孙愚长大成人,化身山中厉鬼后,那个入口便被他用巨石堵死,通往这处仙家遗地的,便只剩下了他居住山坡后的那处山崖。

这石室里还有些存放的东西,但大都已经年久失修。

山鬼的承影剑,便是他在这处石室里找到的,借着石室中映照的火光,公孙愚向前走出几步,在他眼前的石室深处,是一座封闭的巨型石门。

在那石门上,刻着一些剑舞图形,那图形刻绘的颇为传神,其中的人物都是衣袖飘飘,手持承影,摆出种种不同的剑招。

公孙愚的那一身形若鬼魅的剑术,便是从这64副图中学来的。

但在剑招之下,在石门之外,还摆放着一具石棺,正堵在通往石门的路上。

公孙愚手持承影,对那石棺俯身鞠躬。

他少时不识字,不认识石棺上遗留的文字,独居山中,对鬼神之说也颇为忌讳,自然不敢打扰此地仙人长眠。

但现在,他也算识得一些字了,以往困扰他的仙家奥秘,总算能窥视一二。

他从怀中取出那几本书,借着昏暗的火光,将石棺上的字,与手中点缀了拼音音标的文字对比。

三炷香后,山鬼总算是将这些文字对比出来。

他的手指在石棺上移动,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到:

“太行山人,求索仙缘而不得,遭天之劫难,坐化于此。”

“留传承道器,有缘者得之。”

“凡习我照影惊鸿剑术者,皆为太行仙门传人,吾藏承影剑诀于棺中,持承影剑者,便可破棺取之,此乃仙门入门所学。”

“修行大成者,可开照影石壁,观历代剑主所留剑意。”

“若有通天之姿,自可悟我仙家月缺剑典。”

“千年前有修行劫数,天门已断,掌门剑主一意孤行,引来天降劫难,使吾等诸人修行百年,却只得幻梦破碎。”

“敬告后人,必要敬畏天地,万万不可再行逆天之事,太行仙门六十三代承影剑主座下大弟子,留信于此。”

公孙愚读完了这些留言,思索片刻,他跪拜在石棺前,三跪九叩,便起身要破棺取承影剑诀。

不过在起身时,他却发现,在石棺下方,还有其他留言,这让山鬼内心骤然一紧。

他之前来到石室无数次,竟从未发现过。

但字迹也和那石棺主人却完全不同,像是后来人留下的。

不过看那刻痕上覆盖的尘土,这刻痕遗留的时间也很长了。

他翻着书,对比着字迹,小声念到:

“众生寻仙生白发,安知妄梦一场空。不如撒手人间去,游戏红尘万丈中。”

一首不甚出众的打油诗,但更像是一种感慨。

在那诗句最下,还有一句。

公孙愚拨了拨尘土,他便看到了那最后的留言。

“张莫邪观承影于此,此物与我相性不合,用之不祥,留待后来人。”

“另告知,历代承影剑主剑影剑意凶猛摄人,不至剑心通明,切不可随意开启,后人慎之慎之!”

山鬼立刻瞪大了眼睛。

“张莫邪?”

------------------------

从太行山南麓,到达最近的小城,在现代社会,就算是骑自行车,也不会超过2个小时。

但现在,沈秋和青青离开太行山麓已经2天了,却还是没有遇到哪怕一个可以称之为镇子的聚落。

堪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呃,稍微有些夸张了。

小村子还是有的,但这些居住在大山附近的村民们,确实是称不上友善。

沈秋拿银子去换粮食,都会被他们用怀疑,畏惧以及厌恶的目光赶出去。

这种体验很糟,但沈秋并不生气。

因为这里的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讨厌外来者。

山鬼少年的经历,只是太行山附近的人们近20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正定6年3月,距今17年,快18年前,北朝入侵南朝边境,南朝国主赵虎亲率大军20万,于太行山附近御敌。

双方于此地僵持不下,反复拉锯,战争持续了整整7个月。

太行一带民生凋敝,几成鬼蜮。

山鬼的父母家人,也是在那时候惨死的,一起惨死的,还有近数十万之众。

更可怕的是,战争刚刚结束的正定7年,在那些逃荒的人们回到家乡之后,又有大瘟疫在此地爆发。

根据青青从戏词里听来的说法,兵灾加瘟疫,让这一代活下来的人百不存一。

那可怕的经历,让太行一代经过16年的生息,也还未曾恢复元气。

这里的人讨厌北朝,也厌恶南朝。

这里是一片充斥着憎恨与混乱的地带。

这里最安静祥和的地方,居然是被山鬼庇护的山中村落,那些山民们自称山鬼从者,让南朝北朝根本不敢侵扰他们。

沈秋的那位凶神大哥,居然成了庇护一地的招牌。

这就可以看出太行一代已经乱到了什么地步。

又因为太行山的走势,南北朝各自控制一半左右,就导致时至今日,南朝北朝的探马先锋,还会时不时在这里爆发一场小规模战争。

南朝输多赢少,毕竟不如苦难之地走出的北人更强悍,再加之南朝国主得位不正,民间多反抗力量。

这朝廷之力都用于内部,抵御外敌自然就拉胯了。

总之,就在这种当地人仇视怀疑的目送中,有些无法忍受的沈秋和青青便纵马奔驰,总算是在第四天的凌晨,走出了太行一代。

距离河南地的首善之都洛阳城,也只剩下了不到一周的路程。

但两人已经是又累又乏,急需休息了。

真气也不是万能的。

更何况,两人修行的,还不是什么好功法,江湖心法的真气用来温养躯体还行,但用作其他方面,就差太多了。

沈秋骑在马上,看了一眼这驿道边的环境,这是一片丘陵地区,远处有座遥望可见的小山。

那里唤作伏牛山,是青青说的。

她跟着师父在洛阳城走过几次镖,听人说过伏牛山上有一伙土匪的事。

“那边有处林子,今夜就在这扎营。”

沈秋对一脸疲惫的青青说:

“你把帐篷支开,先去睡一会,师兄给你煮干粮。”

“又是干粮。”

青青捂着脸哀嚎了一声。

她对沈秋半是抱怨,半是撒娇的说:

“能不能加点肉,我想吃肉,干粮咬的我牙疼。”

“有的吃就不错了。”

沈秋瞪了青青一眼,之前离开太行的时候,她还有些闷闷不乐,但很快就固态萌生,在离了山鬼之后,又有些大小姐脾气了。

沈秋摆出了师兄该有的架子,一边敲着青青的小脑瓜,一边苦口婆心的说:

“你之前也看到了,太行那边的人苦到什么样子!一天吃一顿饱饭都是奢侈,你好歹还能一天吃三顿干粮呢。”

“是啊。”

听到师兄说起前几天的见闻,青青也有些戚戚然。

她抓着马缰,纵马跑到林子边,这里距离驿路大概有五十丈远的距离,帐篷扎在林子里,有树木遮挡,不易被发现。

她从马兜里拿出叠好的帐篷,嗯,这东西也是“热情”的黑衣卫们“送”给沈秋的。

“我自诩跟着师父走镖,也算是见了大半个南朝。”

青青提不起精神的说:

“但哪怕是我去过的最穷最乱的齐鲁之地,也比太行这边好太多了,那边虽然官府不管事,但好歹有是非寨和绝世高手仇不平压着,百姓生活还算粗安。”

“但这边,这边真的是太可怕了,太行山里,要是没有山鬼哥哥镇着,恐怕也不比山外好多少。”

“所以啊。”

沈秋跳下马,将两匹马摔在树上,他对正在手脚伶俐的布置帐篷的青青说:

“你以为那些山民崇拜山鬼是吃饱了没事干吗?”

“想让其他人拥护你,你必须做些对他们有利的事,公孙愚护一方平安,每个月才要点米粮,我都替他累得慌。”

“师兄啊,你就是凡事太计较了。”

青青将几支竹钉钉入地下,又用沈秋的雁翎刀刀鞘砸稳,然后撑开帐篷,她趴在里面铺好被褥,探出头,对观察着四周的沈秋说:

“我觉得山鬼哥哥就是好,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杀北朝狗贼也是对的,他对我们那么好呢。”

“唉,说起来,我们离开前,山鬼哥哥说要带我们去哪?”

“小孩子别问。”

沈秋抓起黑衣卫用的弓箭,头也不回的说:

“我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打几只兔子。”

“师兄!抓几条鱼啊,还有,师父留给我们的图不见了!”

青青躲在敞篷里,裹起自己的花花被子,大喊到:

“我刚才发现的!”

这刚好裹住青青的小花被子,是她好不容易才在太行一带用碎银子换来的,虽然旧了,而且是土布做的,但洗的很干净。

她还给自己换了套小丫头穿的布裙子,打扮起来就和一个俊俏的小村姑一样。

虽然和青青在苏州穿的衣服还有差距,但总算是不需要穿打补丁的衣服了。

“那烂东西,丢了就丢了吧。”

沈秋不耐烦的挥了挥手,他说:

“我给了你哨子,遇到危险就吹哨子,记住了吗?”

“哗!”

在沈秋身后顿时传来了一个尖锐的哨子声。

他回头看去,青青手里捏着一个竹哨子,正颜笑如花的看着他,这笨蛋丫头,没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吗?

呃,好像还真没听过,算了,改天给她讲讲吧。

这笨丫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