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情逍遥剑 > 第四十六章 新皇登基

无情逍遥剑 第四十六章 新皇登基

作者:完美组合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1: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宗皇帝在北伐之后,一直怏怏不乐,几多郁郁。他整日里沉迷酒色,不问朝政。每到晚间,时常恶梦连连,纠缠不休,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忽一日不治而终,满朝失色。

前时,太宗皇帝本已立了赵德昌为太子。按理说,在太宗皇帝驾崩之后,赵德昌本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承继大典。但是,在朝廷之中,向来亦是波谲云诡,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相当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王继恩,又开始兴风作浪。王继恩与赵德昌早有罅隙,他怕太子继位后对他大大不利,他便起了歹心邪意。李皇后对赵德昌也颇为不喜,早有废立之意,此事,王继恩焉能不知。早在太宗皇帝一病不起的时候,王继恩就已经纠集了一大帮人,开始对李皇后进行蛊惑。李皇后正愁没有伴当,孤掌难鸣。就好似一个人正瞌睡得不行不行的,恰好有人给送来了一个枕头一样,李皇后闻言当然大喜。王继恩与李皇后立即密谋了一通,他们蓄谋另立太子,以便让他们认为合适的人选继承皇位。

太宗皇帝驾崩之后,王继恩与李皇后又是一通密谋。计议方定,王继恩便亲自前去召见宰相吕端。幸好吕端心思缜密,觉察到了其中的变故。

吕端对王继恩的为人处事非常了解,知道他心机颇深,更是善于投机。当初,太祖皇帝病重弥留之际,皇后急令王继恩宣召赵德芳入宫,他却偷偷地拿着遗诏,去了晋王赵光义那里。后来,赵光义即皇帝之位,他便是太宗皇帝。许多人私下议论,猜想赵光义必是以“斧声烛影”之事,行了谋篡大位的疑案。

就在前些日子,太宗皇帝病情突然加重,吕端入宫问疾。此时的太宗皇帝已经危在旦夕,吕端入得宫来,却不见太子赵德昌随侍身侧。在太宗皇帝身侧服侍的,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吕端见此,心中万分忧急。他知道王继恩惯使阴谋诡计,担心他又要耍什么花招儿,对太子不利。吕端从宫中出来,急急赶回相府。他马上写了一封密信,让心腹之人送给了太子赵德昌。在信中,吕端催促赵德昌赶快入宫,以防不测。

今日,王继恩奉了李皇后之命,对自己进行传召。听闻王继恩报说太宗皇帝已经驾崩,吕端心中不由得大惊。见王继恩毫无悲戚之色,在自己面前竟然有些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神情。吕端知道大事不妙,恐怕要祸生肘腋之间,他忙宁定心神,思忖对策。吕端知道事不宜迟,当即立断,先拿话稳住了王继恩,自己则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了中书省的画阁当中。困住了王继恩,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吕端又安排了人手对他严加看管,自己则急奔朝廷而去。

见了李皇后,李皇后对吕端慢条丝理说道,“现在,皇上已经不在了,按理说立了太子,就是为了让他继承皇位。这也是合乎情理,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宰相看来,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听了皇后此言,心里顿时更加明了了。显然,李皇后是受了别人的蛊惑了,才这样犹豫难决。吕端马上斩钉截铁地说道,“先帝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现在先帝已经弃天下而去,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做违背先帝遗愿的事情呢?况且,朝中不可一日无主,这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样的大事,我们必须要当机立断,太后不能有任何异议了,否则祸患无穷呀!”李皇后本来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其中受人蛊惑的成分很大,听吕端这样一说,眼见王继恩也没了影子,知道谋事不成,便只好让太子赵德昌登基。

太子赵德昌登基,改名为赵恒,他便是真宗皇帝。大典完毕,群臣前来拜谒,第一次登殿,却是垂帘。吕端见是这个样子,心中疑惑,看不见真宗皇帝,他就是不肯下拜。李太后责问吕端因何不拜,吕端毫不犹豫地说道,“请把帘子卷起来,让皇帝坐在正位上,让我们看清了再拜。”李太后无奈,只好卷起帘子,让真宗皇帝坐了正位。吕端看清楚了皇位上坐的确实是真宗皇帝,这才率领群臣跪拜,并且三呼万岁。

皇位之争,历来极其惨烈,幸好有吕端,德昌太子才顺利地登上了皇位,侥幸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德昌太子登了皇位,大赦天下,同时也把王继恩等人做了处置,把他们贬出京师,连同家眷一同出京。王继恩等人谋事不成,反遭贬黜,不念德昌不杀之恩,心中只是愤愤不平,只思报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