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无情逍遥剑 > 第一百零九 逍遥剑阵展神威,城下之盟暂苟安

待行得近了,众人见为首之人是一位年轻的太监,他向张笑川问道,“请问阁下可是张笑川张将军?”“正是在下,请问公公因何事找我?”“奉皇帝口谕。”听了此言,张笑川、龙在天、净空方丈忙俯身跪下,张笑川拉了拉若玫仙子的衣角,她才配合地跪了下去。“皇上已经出京,御驾亲征,奉皇上谕旨,宣张将军即刻启程,速速与皇上会合,不得延误!”“遵旨!”张笑川应了一声,众人站起身来。“这如何是好?”龙在天与净空方丈脸露难色,向张笑川说道。张笑川也颇觉为难,皇上宣召岂能一推再推,上次迫不得已而为之,这次如何再行推拖。张笑川脸上的为难之色更甚,那公公虽然年轻却是个热心肠,他见了三人神情,主动问道,“不知张将军有什么苦衷,可有为难之事?”“不瞒公公,适才净空方丈与龙帮主已经觅得破敌之法,只是时间仓促,尚未尝试。我这一去,便不能再行筹备,这可如何是好!如若不去,又落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罪责更深!”“这。。。。。。确实是个问题。”那公公听了不免也为他发起愁来。众人相对无言,也无甚妙法可想,过了好一阵子,张笑川毅然说道,“罢了,罢了,反正已经担了罪责,我就豁出去好了!”张笑川下了决心,做出了决定,反觉得坦然。

“佛说‘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净空方丈见他以大义为重,也不再忧虑。倒是那公公颇觉不忍,向众人问道,“你等的破敌之法是否可行,到底有几成把握?”“应该有八九成把握吧!”净空方丈答道,那公公又看向张笑川和龙在天,他们二人都点了点头。“既然如此,何必忧急,皇上日夜忧心,正愁无计破敌。既然此计甚好,到时尽可将功补过,真能破敌,只怕皇上高兴还来不及呢!”几个人听了公公的说法,心中稍安,只听那公公又接着说道,“我据实禀告圣上,张将军大事得成,请速来与皇上会合!”“如此甚好!多谢公公!”几个人向公公施了一礼,脸露欣喜之色,那公公谦逊了几句,便与众人告辞而去。

“相公,那皇帝干嘛催来催去的,他有本事为什么胜不了辽兵。有求于人,还样霸道,他凭什么?这样的人,相公还理他作甚,不如咱们径回苗洞去吧!”一旁的若玫仙子早已十分不满,是以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方才龙帮主不是说了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张笑川向若玫仙子解释道。“为国为民,还不是为了天下苍生,你可明白?”张笑川问道,若玫仙子似懂非懂,龙在天与净空方丈听了张笑川之言,赞许地点了点头。

下山之后,龙在天与净空方丈和张笑川等人告辞,互道珍重,忙着组织义兵去了。张笑川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崇敬无比,对若玫仙子说道,“若玫,你先回苗洞去吧!”若玫仙子听了一怔,不禁急道,“怎么又来了?”对张笑川这样的言辞,她很难接受,果断地说道,“我要和你在一起!”“若玫,你听我说,接下来,这段时间,时间异常紧迫,我也没时间陪你!”“我不听,我不听!”若玫仙子不想听他多说,打断了他的话,显得很是不耐烦地说道,“你忙你的,我也不用让你陪着!”“我必须尽快习练剑法,一旦可行,必须马上前去面圣抗辽。”“我与你一起并肩杀敌,岂不更好!”“若玫,两军交战,岂是儿戏,乱军之中,我怎能护你周全。”“我能照顾好自己。”“坚决不行!”张笑川态度异常坚决,若玫仙子从未见过他这个样子,嘟着嘴,不肯放弃。

“若玫,听话好不好?”张笑川语声温柔,眼神更温柔,他揽着若玫仙子的双肩,柔情万种地说着,是商量也是恳求,若玫仙子再也不忍心抗拒回绝,也柔柔地说道,“好吧!我在百瀑泉等你!你必须好好的,我等你回来!”“我一定听你的!”“嗯,一言为定!”两个人说完相视而笑,若玫仙子恋恋不舍地下山而去。张笑川进入寺中,净尘已经挑选了几十个罗汉堂弟子待命,张笑川选了五个人出来,马上组织他们进行演练。

张笑川隐隐记得明阳公主所使一招是长虹贯日,兰婷所使一招为百鸟朝凤,冰倩所使的一招为梅花三弄。新田一郎与任无悔所使的招数却一点印象也没有,他努力地想了一阵,把头都想得疼了,也没有眉目。张笑川很是无奈,只好先把长虹贯日、百鸟朝凤、梅花三弄三招教会了其中的三名寺僧。其余两名寺僧,张笑川凭着感觉,换着剑招让他们演练,多亏他们二人资质甚高,学的颇快。试了几十遍,毫无头绪,天色渐晚,众人也累了,张笑川也有点不耐烦了,净空方丈让他们休整一晚,第二天再练,众人便先行歇了。

第二天,众人早早起来演练,张笑川紧紧地盯着场上的变化,不一会儿,便试演了几十遍。

突然之间,剑光缠绕,剑气相互激荡,激起一股大力,“嘭”地一声,如春雷般在空气中炸响,周围的空气也激荡起来,众人皆有所感。张笑川见状大喜,众寺僧也欣喜不已,一旁的净空方丈更是脸现喜色,甚是快慰。

原来那两招剑法,一招是高山流水,一招是平沙落雁。张笑川细思适才情景,略有所悟。这五招剑法,有的刚猛劲疾,有的蜿蜒舒缓,有的力道明送,有的暗劲潜藏。这五招剑法,一同使出,刚柔相济,阴阳相合,竟然迸发出了巨大的威力。

张笑川着人在空旷处放置了一块大石,让五位寺僧把适才的招数再行演练。“嘭”然作响声中,大石块块碎裂,石屑纷飞,众寺僧纷纷走避,咋舌不已,暗暗称奇。

净空方丈等人见五人所练剑阵已成,忙又精选寺僧,共挑选了二十组,一百人。他们勤加修习,练了十数日,直到二十组寺僧都能心念合一、随心所欲使出剑招,使逍遥剑阵暴发出巨大的威力为止,净空方丈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净空方丈向张笑川说道,“救兵如救火,眼下时机已经成熟,你们可以开赴抗辽前线了,只是有句话,还请师弟一定要牢记。”张笑川见净空方丈神色极其郑重,猜想他所说事情必然十分重大,点了点头,认真听着。“此剑阵威力太甚,足以破敌。形势危急,只能从权,出家人慈悲为怀,上天亦有好生之德,不宜多所杀伤,前方危难一解,此阵便当弃之不用。”张笑川不明其意,疑惑地望着他,净空方丈接着说道,“这套阵法,如落在了心术不正的人手中,为祸必深,恐不能制!”听到这里,张笑川心里渐渐明白了净空方丈的担忧。净空方丈继续说道,“常言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少林寺僧,我已经作了安排,出发之前,他们必要乔装改扮一番,一旦事成,他们便即离开,师弟对外只说是临时招募了一些爱国的奇人异士即可!”净空方丈虑事周详,张笑川深明其良苦用心,钦敬地点了点头。“只是师弟却别有难关,不知可否扛得住。”净空方丈不无担忧地说道,他很是为张笑川忧急。张笑川马上想到了净空方丈所忧为何,随即向他说道,“方丈师兄是指皇上这一关吧!”净空方丈点了点头说道,“师弟见机行事,勉力为之吧!”“方丈师兄请放心,我一定不使剑阵外传。”见他态度异常坚决,净空方丈虽然忧急,却也无法可想,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那一百名寺僧早已打扮成了江湖人物,张笑川见了也看不出端倪,待众人收拾停当,便即开赴抗辽前线。

寇准出任宰相之后,积极应对,他调遣军队,作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与安排,大宋也不乏抗辽将士,宋军将士积极抗辽,宋辽双方互有胜负,契丹兵急切之间也讨不了好处。

只是御驾亲征之事还未提上日程,朝廷上下议论纷纭,参知政事王钦若,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反对的态度最为坚决。契丹军队愈来愈深入内地,此二人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他建议真宗皇帝逃往金陵。签书枢密院事陈尧叟家在蜀地,他则建议皇帝西幸成都。真宗皇帝左右为难,彷徨无计,只得再向寇准征求意见。当时,王钦若、陈尧叟正好都在身边,寇准料想定是他们二人出的主意,从中作梗。

寇准却假装不知,向真宗皇帝问道,“不知此谋是谁为陛下所设?”真宗皇帝却避而言他,向寇准说道,“先不要问计从何出,爱卿但看哪个主意更好?”寇准见真宗皇帝还有意回护二人,愤然说道,“两个主意都大大的不好。陛下雄才大略,朝中将相同心,将士用命。如若陛下亲率三军,士气必会高涨,定会大败辽兵。退一步讲,即便陛下坐阵京城,我军以奇兵扰敌,坚壁不战,待辽兵人疲马乏,我军以逸待劳,伺机而动,必操胜券。奈何陛下竟欲弃宗庙社稷于不顾,远避蛮邦。届时,人心浮动,辽兵再乘势追击,安能得保天下?出此下策之人,实为不忠之臣,罪该当诛,以儆效尤。”

寇准说得异常激愤,一席话说得王、陈二人面色苍白,两股战战,冷汗直流,他们二人自此对寇准恨之入骨。寇准亦知此二人终日守在真宗皇帝身边,绝非好事,尤其是王钦若,此人极其狡诈,朝中绝不能留他。恰在此时,真宗皇帝向寇准问计,急欲觅人守御京都门户天雄郡。寇准认为机会来了,便对真宗皇帝言道,“目前形势万分危急,即便有对敌之策,也难以施展。古人言道,‘将之有谋不若将之有幸’,眼下也只能靠将领的运气了,以臣观之,满朝文武之中,只有王钦若面相之中带有这种福气,可以守住该城。”真宗皇帝听了此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寇准做了决定,马上写好了敕令,召令王钦若即刻动身,前往天雄郡。王钦若身为执政大臣,无缘无故被降职到外地为官,况且那里征战方酣,他本是文臣,怎懂御敌守城之事。王钦若手中捏着那张敕令,呆若木鸡。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处置,寇准怎肯再给他机会,容他前去面圣告白。寇准马上安排为他饯行,并决绝地对他说道,“皇上欲亲讨贼寇,你我身为臣子,岂能苟安。参政大人久掌权柄,深明其理。眼下车马已经齐备,请即刻启程,以解陛下之忧。陛下无忧,吾辈才能无忧,才能心安,心安身方能安!”见寇准最后几句话说得声色更为严厉,尤其是“心安身方能安”的话,让王钦若顿感毛骨悚然,这明明是告诫自己如若拖延,不肯上路,将有大祸临头。

王钦若忧虑交加,手足无措,只好接过寇准递过来的“上马酒”一饮而尽,被迫启程而去。王钦若坐在车子上一阵茫然,随即想道,“俗话说得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离开也好,省得落在寇准手中,被他所图。王钦若果然是大大的“福”将,他到了天雄郡之后,见到处是敌兵,他胸无守城之计,更无破敌良策,只好命令士兵四闭城门,终日在府衙正襟危坐,惶恐度日,幸好有孙全照等将佐骁勇异常,数败辽兵。不久之后,契丹兵便因故退去,王钦若后来竟以“守城功”受了嘉奖、当了宰相,这是后话。

王继忠兵败被俘之后,萧太后非常赏识他的才能与忠义,便招降了他,自此,王继忠成了萧太后的亲信。王继忠此番随军南下,沿途见了故乡热土,眼见城池尽毁,大宋子民多遭劫掠,心中颇为不忍。恰好,萧太后正为出师不利之事烦忧,王继忠便趁机向她进言道,“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不如与宋罢兵议和。”萧太后想到连年征战,人丁骤减,民力缺乏,此次南征也只是勉强硬撑而已,加上自己年事已高,却终日鞍马劳顿,甚觉疲惫,心中也希望早点结束这场战争。听了王继忠所言,萧太后暗自叹了口气,便着令一试。随即派了心腹小校,带了辽军信箭和王继忠的书信,前去求见大宋边将,并请他转呈王继忠给朝廷的密奏。

宋军将领不敢怠慢,火速把王继忠的密奏传到了真宗皇帝手中。真宗皇帝见了,喜不自胜,忙拆开了来看,见其中写道,“臣奉诏御敌,尽忠竭力,不敢轻忽。望都之役,从晨至夕,不能稍憩,资粮匮乏,将士疲惫。战马亦无草可食,士卒连日水米未进。臣整顿队伍,鼓舞士气,与敌再战,邀击敌人偏锋。虽有小胜,损折亦多。可恨王超,军在臣后,竟不来援,终致军没遭擒,臣深以为恨。深恨王超之辈自私寡谋,更痛恨自己行事莽撞,进退无节,终为小人所害,受此终生耻辱。所幸北朝念臣旧忠,臣亦深记皇上教导,臣子当以息民息兵为责。如今北朝深感陛下圣德,愿重修旧好,臣恳请陛下俯允!”

真宗皇帝读了密奏之后,没有说话,他将王继忠的信给众大臣传阅了一番。等众人阅毕,真宗皇帝开口说道,“大宋全盛之时,都是与戎狄修好,现在更应如此,只是北朝素无诚意,此事不能勉强,否则,白白受辱。近年,北我两朝修好之议颇多,却并未见行。王继忠此信亦是如此,虽然情意深重,却不足为信!”宰相毕士安答道,“近来,常闻降宋的契丹兵说起,契丹畏惧陛下英明神武和大宋的雄富,害怕大宋发兵收复幽州。所以先下手为强,屡屡挥兵南下。两军交战既久,却难得先机。有心罢兵,却恐惹国人耻笑,这才借王继忠求和。据此看来,求和之情当有几分可信了。”

真宗皇帝说道,“卿等仅知其一,不知其他。他以兵事无成求和,固然是真,一旦轻易答应他的请求,其后必又提出各种罢兵的条件。为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得能安居乐业,其他条件我们都可以勉强答应,但有一点却是不成。那就是关南的土地,关南的土地曾经属于契丹,他们岂能不借机讨还。这一点,朕是万万不能答应的,所以和谈终究是一场虚幻,还不如早做准备,与他在武力上一见高低。”决心已下,真宗皇帝写了一道手诏,命边将转交给王继忠,大意如下:契丹一方若有诚意,应主动求和,不能再有任何附加条件,直接派使者前来相商即可。王继忠的回信,却请求大宋先派出使者,真宗皇帝那时还不糊涂,当即一口回绝,双方的谈判修好依然无望。

对辽战事,不时亦有捷报传来,真宗皇帝又对军事和行政进行了调整,命王超所部迅速向真宗皇帝将要驾幸的澶渊地区靠拢。王继忠得了真宗皇帝的手诏,立即向萧太后奏明情况。不久又通过边将转告宋廷,“契丹兵将已经将瀛州团团围住,此乃契丹旧日疆土,必欲得之而后已。宋廷若有意讲和,须速派使者,否则,不日攻下瀛州,悔之晚矣!”真宗皇帝闻奏,对众臣说道,“瀛州城早有防备,实不可忧,只是修好之事,彼此皆不愿先派使者,问题如何能够解决?大宋先派使者,又有何损?”真宗皇帝随即写了一道手诏,命令军士带着信箭,送入了契丹营中,同时命令枢密院开始拣选使者。先派使者与后派使者的利害关系,真宗皇帝心如明镜,起初坚决不肯,可惜时间未久,即改变了主意,真是虎头蛇尾。

枢密使王继英向真宗皇帝荐道,“殿直曹利用可用,他曾言道,若能奉君命出使外邦,生死无所避!”真宗皇帝听了答道,“辽人先和我示好,危险自不会有,只是他官职低微,不过其情可嘉。听闻朝廷有事,主动请缨,值得嘉奖!”于是提升曹利用为阁门祇侯,连升了他六级,又让他作崇义副使出使契丹。临行前,真宗皇帝不放心,嘱咐曹利用说,“辽人南下,一是为了扩张领土,二是为了掠夺资财。关南重地,属中国日久,岂能于朕手中被契丹夺去。契丹如欲要一些款项,不妨答应,毕竟在汉朝就有用玉帛等物赠与单于的先例。”曹利用对契丹南侵十分痛恨,又听真宗皇帝答应给契丹财物,更为不满,慨然说道,“契丹若有妄求,臣誓死不应!”真宗皇帝见曹利用出言不凡,慨然有节,料想他定会不辱使命,心中喜慰,对他十分赞赏。

原来,契丹军队数攻定州城不下,随即折而向东,把瀛州城团团围住。辽军兵力很多,气势很盛,日夜攻城不止。瀛州军民同心固守,辽圣宗与萧太后亲自擂鼓督战,鼓舞士气,直攻了十多日,双方伤亡惨重,城却一直不能攻克,契丹兵被迫撤退。宋辽鏖战不休,御驾亲征之事却不能再行搁置,真宗皇帝迫不得已,启驾出了京城,向澶州进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