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超级大华夏 > 第329章 华夏工业建设

超级大华夏 第329章 华夏工业建设

作者:光照929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讨论了军队的事情后,下面讨论到了工业建设的事情。

工业建设在原华夏公会的人员中已达成了思想上的共识,原清廷统治下的人员见识到华夏军的强大之后,也对工业建设不再有什么阻挠的想法了。

因此,在华夏帝国新朝架构中,谈工业建设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有不同看法的只是对具体计划如何实施有不同看法。

胡震决定先向在座的人员特别是从清廷过来的人员交个底,才好讨论工业建设的事情,便用手指着副首相刘定壮说:“首先由你向大家汇报一下接收清廷工业以及工业建设进展的情况吧!”

刘定壮在南洋是负责工业及基建的,虽然没有什么惊人的能力,但在工作中勤勤谨谨,熟悉工业,执行力极强,因此被胡震定为副首相的职位,辅助李鸿章进行华夏帝国本土的建设。

他听到胡震的召唤,站起来先向胡震一鞠躬,道:

“是,皇上,在座的各位同僚,现在我来汇报华夏本土工业的情况:清廷在华夏本土原有的工矿企业已经被我们全部接受完毕,大规模的紧急扩建改造工程已经开始了,其中重点扩建的是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江南制造总局、天津制造局、金陵机器局、福建船政局、广州制造局,其目的就是要在华夏本土大陆在不依赖南洋工业的情况下,在海上交通万一被敌人切断的最坏情况下,也实现华夏军训练作战弹药自给自足,在陆地上保证华夏本土的安全,首期投入资金四千万元,拟在六个月内将生产规模扩大三倍……”

原清廷中的李鸿章等人都知道,四千万元折算就是四千万两白银,那是清廷半年的财政总收入,他们心想:新朝果然是财大气粗,这些清廷原来的产业是多年投资的结果,都不知道是否有四千万的总资产,但新朝一出手就是四千万,真的是大手笔!

总参谋长苏文质当即提出了异议:“产量扩大三倍也不够,万一我们和南洋联系的海路被切断了,总参谋部进行严密计算,发现这点武器弹药产量,最多只能满足十五万华夏军热武器大强度作战需求,折算起来只能满足百万大军15%的作战需求!在这个时间段,万一国际上发生什么事情,麻烦就大了!”

刘定壮瞅了胡震一眼,只见他没有说话,便直接回复苏文质的话,道:“苏总参谋长请不要急,请听我说完,改造也需要一个时间差,这些前清的工业在一年后,产能还将扩大一倍……”

“扩大一倍也不够啊,那也只能仅仅满足三十万部队的作战需求而已!”

首相李鸿章、工业部长张之洞等人都无法插话,还是刘定壮回答“……除了这些前清工业改造之外,我们还投入六千万元的资金,在旅顺大连、包头、兰州、太原、西安、重庆等六个地方同时开建新的工厂,第一期9个月竣工之后,产能等于前清工业大规模改造一年后的全部产量。”

但苏文质还是忧心忡忡的:“那计算起来也就是一年后才能满足百万大军60%的作战需求,如果是两百万大军,只能满足15%的作战需求。这样说起来,我们还得依赖南洋的军火工业至少两年时间以上!问题是,欧洲列强会不会给我们这个时间?”

“华夏本土的工业基础就这样,不管我们投入多大,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况且,就算我们加大投入,在两三年内也难于运输出去!”

刘定壮从来都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说到这里,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

李鸿章、张之洞觉得投入了上亿两白银,军火工业生产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是清军,五百万军队的消耗都够了,但华夏军的火力却比清军强大了不知多少倍,训练每一个熟练战士都是用炮火弹药喂出来的,作战中更是疯狂地消耗弹药。如果稍加节约,一年后满足所谓的百万大军作战需求是足够了,但他们都对情况不是很熟悉,不好说什么,只好作了一个闷嘴葫芦一言不发。

胡震只好亲自出面了:“欧洲列强要是过来干涉,首当其冲的不是陆军,那是海军,苏总参谋长的假设条件是在海军战败后,陆军在华夏大陆单独支撑而需要的军火工业生产,那既然是这样,在欧洲列强前来干涉的时候,我们的海军就绝对不能战败了,否则,华夏帝国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苏文质见皇帝开金口了,点头道:“是,我们参谋部的意思正是如此!”

胡震站起来,抬眼扫了一圈全场,严肃地说:

“如果发生某一个欧洲列强国家或者整个欧洲列强国家联合前来武装干涉的事情,以我们的海军力量,我们不是没有胜算的机会,大家放心,届时无论如何,朕都会亲自登上战舰,和全体海军将士们一起与敌人死战到底!”

原华夏公会中的人员都知道几次大海战中都亲自参战,并且以其神奇的炮术指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都习以为常了。

但李鸿章、张之洞等前清朝廷过来的人却对此很不理解,为首的李鸿章站起来:“皇上龙体系华夏帝国亿万臣民安危于一身,切不可孟浪轻动!”

胡震挥手道:“李爱卿莫慌,如有欧洲列强前来干涉,朕有足够的把握和手段,华夏帝国一定能战而胜之的,朕就算登上战舰前去参战,朕也会平安无事的!下面还是继续议论工业建设的事情吧,刘定壮你继续介绍工业建设的事情吧!”

刘定壮弯腰施礼道:“是,下面我接着介绍,按皇上的旨意,在华夏大陆废除厘金关卡收税的制度,放开商品全国流通……”

李鸿章、张之洞两个老头子几乎同时叫起来:“不可取消厘金税啊!”

厘金制度,是满清朝廷的一种商业税。亦称“厘捐“或“厘金税“。一般是货物在起运地征收一次厘金后,在转运途中又重复征课,有所谓遇卡纳税及一起一验或两起两验的办法。这是满清后期重要的财政来源,是满清在太平天国事变之后,得以苟延残喘的重要条件。

怪不得李鸿章和张之洞都认为不可取消。

(本书是作者光照929发布于起.点.中..文网,敬请到起.点.中.文.网上订阅,谢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