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超级大华夏 > 第265章 一路向西

超级大华夏 第265章 一路向西

作者:光照929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激战一夜之后,如虎似狼的倭军虽然占据了京城三分之一的,但就是无法冲进**长安街一带。

天色微微发亮的时候,休息了一夜的清军也加入了进攻的行列中来,和倭军前后夹攻京城。

这一下子,京城立即变得岌岌可危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南边的天空传来了轻微的隆隆声音。

听到声音的,黄成云跳出来高呼起来:“飞机,我们的飞机终于来了!”

宋庆、刘永福、聂士成、马玉昆面面相觑:难道真的就是那什么飞机来?

黄成云叫道:“赶快点起跑道两边的火把标识,让飞机降落下来!”

“快点起火把!”宋庆、刘永福、聂士成、马玉昆四人心想,既然费了那么大的周折,就相信黄成云一回吧。

空中的隆隆声音越来越大,吓得清军、倭军停止了进攻,都超空中望去。

只见空中黑压压的飞来一大群器物,到了京城上空之后,立即分成两队:一队直扑城外的倭军阵地,一队飞到**前的火把跑道上空。

倭军进入华夏大陆之后,连败清军,扬着他们的药膏旗帜,趾高气扬的,使其阵地在空中也极其容易辨认的,华夏军的轰炸机飞临其头顶放下放下一窜窜黑乎乎的东西,那些东西其实是炸弹,落在地面上便发生猛烈的爆炸,炸得阵地上的倭军不是当场死伤就是赶紧抱头鼠窜。

“我们这架飞机一定要第一架降落在京城,好方便我和指挥作战!”马绍豪拔出手枪冲到飞机驾驶室,仿佛是要打人似的。

运输机驾驶员田春雄少尉全神贯注地驾驶着飞机,头也没抬,对马绍豪说:“马少将,你放心,这是冯天明上校已经作出安排的事情,请你赶快回到座位上去系好安全带!”

飞机一压机头,向下俯冲,发出惊人的呼啸声。

“飞机。这是我们的飞机!”前几天还是清兵的战士们欢呼起来,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将倭军平推出去一公里多。

飞机的轮子终于贴近地面,沿着平整的黄土街道隆隆地冲出一公里远。终于成功地刹住了轮子,停在地面上。

马绍豪手持冲锋枪全副武装地第一个跳了出来。

“撤退!”山县有朋脸色铁青地对部下命令。

一个非常冷静的倭军年轻参谋建议道:“将军阁下,空中来的敌人援军不可能很多,我们不如冲上去缴获一架空中机器回去仿制!”

谁知,山县有朋说道:“我们也许可以歼灭这支敌人。但你认为我们有能力消灭那华夏公会的庞大军队吗?撤退,立即撤退,不要和这样的敌人交战!”

原来,倭国大本营早就对事态的发展作了决断:

倭军就是要利用华夏军舰队远在米国西海岸的有利时机,将清军打败,获取赔偿和割去大片土地。

至于要和强大的华夏军交战,倭军暂时还没有胆量有这样的想法。

倭国大本营的还构思好了一条策略,要在华夏公会介入之前就和其进行谈判来拖延时间,好让倭国消化到手的赔款和土地,但是胡震根本没有上倭国的当。倭国派出的特使连坤甸的码头都没能走得上去。

山县有朋是一个最积极的侵犯华夏的人,但他深入研究华夏军的战史历程之后,也不敢和华夏军对抗,他之所以要在和清廷签署条约之后进犯京城为大寺安纯报仇,是基于华夏军就算要介入也起码要半个月之后才能调来大规模陆军的判断。

当华夏军以外的人员根本想不到的办法大规模出现,倭国现在还没有无线电技术,因此其特使不能通知倭国大本营。

面对华夏军突然出现的如此情况,山县有朋傻眼了,只能下令倭军赶紧撤退离开京城了。

原来,倭国大本营早已制定有计划。万一华夏军介入战争,几十万倭军便迅速后撤至山海关以东布置防御阵地,守住已得到的土地。

京城中的诸将想不到,华夏军仅仅只是空运来区区两千余人。倭军就这样撤退了。

空军的马天明上校命令轰炸机追击,可惜的是轰炸机飞越了三千多公里的距离,燃油即将耗尽,只能追着倭军轰炸出四五十公里之外,便赶紧飞回京城里面的临时跑道降落。

倭军的将官还算有一些见识,知道华夏军的空军飞艇在多次大战中耀武扬威。但清军中从士兵到将官很多人从来就不知道什么是飞艇,更不知道什么是飞机,华夏军庞大的机群在京城降落,早就将很多清军吓破了胆了。

刘永福等人还没开始指挥部下反击,清军中很多人就临阵倒戈了。

清军投降的投降,溃散的溃散,围攻京城的十万大军在不到不到一天时间里,便烟消云散。

京城的危机就此解除。

“什么?华夏军从天而降来到了京城?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慈禧太后听说京城的事情,顿时目瞪口呆,他们刚才还在做着凯旋京城的美梦呢。

“飞机,飞机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和飞艇一样?”光绪皇帝毕竟只是二十出头的青年,对于新鲜事物还有一定敏感度的,飞艇他是听说过的。

“太后,大同不安全了,请速离此地!”太监李莲英受到惊吓之下,但是头脑非常灵活,立即想到了这个问题。

“这里是不安全了!对,速离此地!”慈禧知道,此刻离开京城越远就越安全,至于华夏军是怎么空降京城的,她就没半点兴趣去知道了。

很讽刺的是,慈禧和光绪在逃跑的时候,发现从大同到太原的铁路仅仅不过半天时间,如果是车载马行,起码得好几天时间呢。

火车到了太原后,到临汾的铁路还在修建中,慈禧和光绪只好靠马车行走,一直走了很多天才走到西安,到了西安,慈禧也觉得不安全,便不顾车马劳顿,再次乘坐陇海铁路的火车一直向西走到终点陇东,在改乘马车逃到兰州去。

到了兰州,慈禧命令清军截断西安以东的所有铁路线,以免被华夏军用来追踪而来。

慈禧和光绪一路向西逃跑,但胡震和华夏军此时却没空去管清廷的生死,而是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和倭军决战之中去了。xh.5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