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超级大华夏 > 第194章 清朝的十二级地震

超级大华夏 第194章 清朝的十二级地震

作者:光照929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胡震制定了这个秘密的遏制和瓜分米国的方案涉及到好几个方面,在与米国谈判完成之后,胡震立即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首先,委派在谈判中立下了大功的牛曲云和李浩然立即赶到哥伦比亚共和国去,迅速在哥伦比亚共和国布局,争取将巴拿马运河修筑权拿过来,并且彻底控制住巴拿马运河,扼着大米利坚国从大西洋进入太平洋的喉咙。

其次,派陈子超的人立即潜入米国,寻找残存的印第安人和米国的黑帮,向印第安人和黑帮提供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经验,在内部给米国弄点乱子出来,如果能烧成熊熊大火就更妙了。

此外,要陈子超和牛曲云联合制定一个具体的计划,寻找墨西哥的势力,壮大墨西哥,鼓动墨西哥人通过战争将米国夺取的五个州土地抢回来,给米国在西南边制造无穷无尽的麻烦。

最后,还要在加勒比海地区布局,在米国人的加勒比海后院制造一点麻烦出来,总之就是要米国四面八方的火头不断地燃起,不能让米国人消停下来,让他在好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专心于内部的发展。

部署好针对米国的大战略布局后,胡震便回头关注起起华夏公会地盘四周的局势和欧洲列国对华夏公会的态度来。

华夏公会在胡震的带领下,先是大败荷兰人,从荷兰人手中夺取了一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岛屿领土,然后是从英吉利人和布鲁克王朝手中买下婆罗洲的领土,而最近又控制了以夏威夷为中心的几个太平洋群岛。

华夏公会这股突然出现的强大势力,震动了全世界。

华夏公会早已向欧洲各国派出外交人员,但并不受各国待见,甚至连外交部门的大门都不给华夏公会的代表进去。

但在华夏公会在海战中接连大败荷兰人、米国人,华夏公会的年轻外交人员在欧洲各国终于成为了香饽饽,各国政府争相邀请华夏公会的外交人员洽谈建立外交关系,提出要求请华夏公会要建立起大使级的外交关系,起码也要建立起公使级别的外交关系。

对于各国政府的邀请。华夏公会的外交人员都应邀前去,同意建立一般外交关系,但对于建立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却予以婉言拒绝。

各国政府对此纷纷表示不解,其实华夏公会的外交人员也都是不解。但这是胡震的命令和安排,他们不得不予以遵守,只能向各国政府说明华夏公会现在还没有计划与各国建立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

建立外交关系是好事,但大家都不明白的是,胡震的内心只是想着华夏公会还只是一个非政权组织。将来有一天将大清朝给推翻了,华夏公会和华夏本土合并成一个国家,这让欧洲列强少了一个干涉的借口。

但不管胡震怎么安排,世界列国都不敢轻视华夏公会这个庞大的非政权实力,对华夏公会的重视远比华夏本土的大清朝更要重视。

其中德意志人的工业实力是欧洲崛起最快的,当其知道华夏公会正在南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时,便不遗余力地向华夏公会推销,表示这是欧洲所有国家中产品最便宜的,如果采购德意志人的产品是最合算的。

但胡震还不想与英吉利人闹翻,只是在德意志采购了一些产品以维持关系之外。主要还是使用英镑在英吉利大肆采购,让英吉利人十分高兴,对华夏公会接连的大动作置之不理或者持一种默许的态度,使华夏公会在下一步的战略行动中将吕宋群岛夺取过来,再进一步壮大了实力。

在米国的华夏人在华夏军大败米国海军之后,都觉得十分扬眉吐气,原先不愿意去南洋的华工也纷纷询问怎么样才能去南洋谋生。

胡震安排了两百艘轮船,滔滔荡荡的庞大船队一次接运了三十多万华夏工人离开米国航向南洋。

南洋此时正大张旗鼓地展开铁路建设、工业建设,铁路工地、工厂企业都急需要大批熟练工人,米国先后分几批回来的六十万华工。多是青壮年工人,虽然多是一些底层工人,但他们受过一定的工业训练,也比一点技能知识都没有的农民要好。能在技师的带领下,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生产技术技能,成为熟练的工人。

华夏公会迅速强势崛起的消息,对控制着华夏本土的大清朝也是十二级地震一般的强烈震动,无数的华夏人终于开始正视这个突然出现在南洋的强大华夏人势力。

华夏公会夺取了南洋时,华夏本土内消息闭塞。就算沿海地区有知道此事情的知识阶层,也还以为这华夏公会只是一时“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消声匿迹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华夏公会再次在夏威夷创造了一个天大的奇迹,打得米国人不但损兵折将,还要向华夏公会道歉赔款。

这同文同种的同胞兄弟,但在南洋的华夏公会率领下,却就能大败高高在上的洋人,与大清朝接连大败丧师辱国、割地赔款完全是两回事。

在华夏公会崛起之前,下南洋的大多是在家乡活不下去、目不识丁的农民。

华夏公会的强势崛起,引起了知识阶层的注意之后,很多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南洋华夏公会的一举一动,甚至有一些年轻的知识分子抛弃了秀才、举人的身份,来到南洋,只求为了加入南洋一起实现振兴大华夏的理想。

大清朝廷的官僚们对华夏公会的崛起,心理非常复杂,既有同为华夏人能接二连三地战胜洋人而兴奋,也有人对华夏公会这股将来动向不明的势力保持警惕。

至于大清朝廷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对华夏公会除了表示厌恶之外,就是下意识的警惕,她下令各地官僚要封锁人们下南洋的通道,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南洋的实际情况,更不让人们下南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