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超级大华夏 > 第151章 暴涨的人口

超级大华夏 第151章 暴涨的人口

作者:光照929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坤甸后,胡震便忙得脚跟不沾地。

此刻的坤甸已经是一个熙熙攘攘的热闹城市。

与荷兰殖民者的谈判签订合约后,华夏公会获得了大片土地,当地的华夏人心头大石终于放下,外地的华夏人源源不断地涌来,特别是苏门答腊、爪哇土人暴乱后,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一百二十万华夏人进入婆罗洲,坤甸更是人口暴涨。

人口的猛然增多,市场立即兴旺起来,单单米面油茶酱醋蔬菜的生意就让小贩们赚得盘满钵满的,有资本实力的华夏人更是看准机会,立即做起了烧制砖瓦修建房屋、砍伐树木制作家具的生意,也赚钱赚得风生水起的。

坤甸本来就是华夏的重要家具来源地,几百年来,每日都有华夏人的船只将花梨、酸枝等木材质家具运往华夏本土广州、上海、天津、大连、香港等地港口,然后在这些港口城市销往内地,这就是名震古今中外的“明清家具”。但现在,这些家具对坤甸本地都供不应求,只得暂停了外销,华夏本土的坤甸家具价格立即暴涨数倍,待南洋的市场生产能力上来之后,销往华夏本土后,市场猛然又扩大了很多。

胡震回来之后,忙得屁股直冒青烟,先是跑去坤甸的工业区察看,只见工业区已经建立起一大片厂房,但是他规划好的机械制造、电气等先进工业还在密锣紧鼓地建设中,而那些使用木板、草棚搭起来的简陋厂房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了,无数的人影在里面叮叮当当地生产木板、藤枝等简单家具,另外一些碾米厂、面粉厂、果脯加工厂、腌肉加工厂、烟丝厂、草药厂、造纸厂的厂房正在一边开始生产,一边迅速地地建设着简陋的厂房。

这些并不是胡震规划中的工厂,让带胡震察看的刘定壮有点惴惴不安:“我们也想不到大家对这些能赚快钱的项目这么热情,我们都按先生规划的工业项目一样予以免税三年鼓励,三年后也都执行轻微税赋的政策,现在我们正在讨论要不要限制一下,使其走上先生规划的重化工业发展道路。”

胡震挠挠头。他的工业规划中,多是一些重化工业,对于一些民生轻工业的确是忽视了,便说道:“这确实不是我规划中的工业项目。但这是民生轻工业,你们做得很好。将来,不但不能限制,还要加以鼓励,干脆全部免税五年好了。一些项目例如事关民生的碾米厂、面粉厂、草药厂之类的,你们商量一下,是不是干脆免税十年得了!”

“免税五年?十年?那,那……”刘定壮惊得张大嘴巴可以塞得进拳头,他在欧洲生活多年,算是华夏人中比较熟悉列国税赋管理的人,他明白这免税三年已经是很大的优惠了,而胡震却还要免税五年甚至免税十年,没有税赋收入,先别说要为购买南洋上万岛屿领土而向英吉利各大银行贷款的几千万英镑款项还本付息。就是这看护着婆罗洲上庞大的华夏军如何活下去?他们这些华夏公会的公务人员薪水哪里来?

其实以胡震现在掌握的财富资源,就是在现有的地盘一分钱税赋不收,也足以维持二十七万华夏军高强度作战三五年时间,根本不需要什么税赋收入了,但胡震当然不能告知刘定壮自己手上掌握有惊人的财富,只是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没事,我们在和荷兰人的战争中缴获有丰厚的巨额财富,足以支撑我们未来几年的开支,况且,你懂的。只要搞活了我们南洋地盘的经济,还怕没有税赋收入?如果缺钱的话,你刘定壮第一时间告诉我,我敢拍胸口保证不缺你们一分钱的开支。怎么。你不相信我的话吗?”

“那就好,那就好!在下岂敢不相信先生的话?”既然胡震都这样说了,刘定壮哪还有什么话好说,他唯有遵照执行便是了。

“先生,我们是有足够的财力,但也不必急于一时就招聘十万名教师吧?”问话的是跟在胡震身边的文魁元。他听胡震跟刘定壮的对话,忍不住开口说话了。

文魁元也是胡震安排留学欧洲归来的华夏人,现在被胡震安排他牵头负责教育事业的工作,他心中对于华夏军控制地盘不过五百万华夏人,而胡震却要高成本地招聘培训十万人编制的教师队伍不是很理解。

胡震扭头看着刚才一直不说话的文魁元说:“你们不理解,这不能全怪你们,这段时间,我一直忙于军事上的事情,很难抽出一点时间来和教育界的同仁们讨论一番。”

“先生……”文魁元浑身的书生气,听到胡震如此语言,反倒不好意思起来,脸部微微涨红,双手稍稍抬起来不知该不该向胡震施礼,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我们的地盘里有五百万华夏人,短期内最多也就突破六百万人口,招聘十万名教师,从六百万人口比例看,六十比一的比例,确实显得高了一点,但是,如果算上我们地盘里的各原始部落的人口,人口接近一千万了,不过,一百比一的人口与教师比例也许还是比较高的,但将来我们的人口绝对不止这些!”

“我们的人口不会增长得这么快吧?”按照历史发展的常理,人口的增长也就每年不过百分之几的模样,在这瘟疫横行的南洋,文魁元不觉得这人口可能每年成倍地增长。

“这是我的不对,没有将人口增长计划告诉你们,我告诉你,未来三五年内,我们的人口将增长三倍以上!”

“去哪里来这么多人口?”文魁元嘴巴张得可以塞下一个拳头,他实在不明白,他跟随胡震以来,胡震怎么总是能做出一些根本不合常理但却偏偏能做出来的事情。

“这两三千万人口已经算少了,如果算上大华夏本土的四万万同胞,你这区区十万教师队伍够吗?”

文魁元顿时恍然大悟,但说话却有点口吃起来:“大华夏四万万同胞,不够,十万人的教师队伍,确实不够了……”

胡震不理文魁元的想法,突然转换话题问道:“南洋华夏人的文盲率肯定非常高吧,这个数据是多少?你们做过调查吗?”

“报告先生,这一段时间来,我们负责教育事业的团队做过抽样调查,南洋华夏人的文盲率是百分之九十四点七!”

听文魁元说的数据,胡震倒吸了一口冷气:尼玛的!文盲率百分之九十四点七!这跟全民文盲有什么区别?

五百万人中只有二十多万识字的人,剔除掉老年人和那些三寸金莲的小脚妇女,能招募培训作大工业技术工人的恐怕十万人都不到!自己有核潜艇有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如果不大大降低文盲率,又能如何有足够的高素质工人,如何去实现工业化?如何与欧美强国较量?

愣了足足一分钟后,胡震的大脑才转到其他方向,想到在战火连天的时候,自己关注甚少的情况下,这文魁元的前期工作做得还算可以,至少摸清了南洋华夏人的文盲情况,便点点头道:

“好啊,我们没具体安排你们的事情,但你们的前期工作做得还算比较扎实,弄清楚了南洋华夏人的人员知识结构情况,后面的工作就有针对性的依据了!”

文魁元急忙向胡震拱手施礼:“这是先生您安排给我们的职责,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的!”

胡震挥挥手道:

“好吧,南洋华夏人的文盲率高达文盲率百分之九十四点七,如果将文盲率下降十个点,就有得你们忙的了,何况那些深山老林中的土著部落,还要改造成我们华夏人的一份子,这还得你们去忙。还有,随着我们和荷兰人的谈判成功,这里的生活将安定繁荣起来,大批的华夏人将会潮水般涌进来这里谋生,他们和他们的小孩都需要教育。我说到这里,没准会你会想建议,我们还要将教师队伍扩大到一百万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