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王爷,王妃要逃跑 > 第三十六章 临终安排

王爷,王妃要逃跑 第三十六章 临终安排

作者:云海诗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5-30 08:49: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儿臣也觉得应该尽快立储。母后觉得哪一个皇孙适合?”赵匡胤问。

他的几个皇子都还年幼,最大的也只有十岁,这个问题之前并没急于考虑过,所以一时之间也不拿不定主意应该选谁。

一旁的赵普虽没说话,心里咯噔一下,立储非同小可,关系国家社稷。

如此机密和重要的决策,太后和皇上没有宣召其他重臣和宰相,竟然宣召自己一起参与,说明在他们心中自己的位置非同一般。

赵匡胤为了稳定朝局,所以并没有大量撤换周国旧臣,就连宰相也还没换人,可是众人心知肚明,如今皇位已然稳固,大量换血也是早晚的事。

想到将来仕途无可限量,他心中又激动又紧张。

而帷幔后的赵光义也是听的有些心惊,没想到他们谈的是这个话题,到底母后和皇兄会属意哪一位皇子继承皇位?

若说拥戴皇兄无可厚非,心甘情愿,可想到将来若是皇兄驾崩,自己要对年幼的皇侄俯首称臣,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杜太后看着赵匡胤的眼睛,说道:“皇子们年幼,并且没有磨砺和经验。若你百年后能否将皇位传给你的兄弟。有年长睿智又有经验的储君来治理继承大统,才能长治久安,才是社稷之福。”

赵匡胤怔住,没想到母后会有如此打算。

历来皇位只有传给自己的皇子,没有皇嗣才会在皇亲中选择,如此大事他猝不及防。

沉默着一时回答不了。

帷幔后的赵光义却听的心跳加速,血液上涌,耳边嗡嗡作响。

“是我,说的一定是我。陪伴母后这么多年,她最疼爱的果然是我。”心里一个巨大的声音在不断的喊着。

里面的赵匡胤沉默着,想到如今大宋面临种种不易,百废待兴。而天下仍然分崩离析,周围还有很多国家和割据势力存在,肩上的担子重大。

就是统一天下这一项任务,他都不知此生是否能实现,如果实现不了,那么这个巨大的责任就要交给下一位君王。

想到他的那些年幼的皇子,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磨砺,甚至此刻还在粘着他们的娘亲。

而两位皇弟,却是身经百战,文武双全,有勇有谋,并且都有兵权在手,在朝臣中也各自都有支持的一派。

刚才初听到母后如此提议,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和坚决不同意。

谁都想把最好的一切留给自己的子嗣,何况是代表着一切权利和荣耀的皇位。

可是低头一思量,为了大宋为了长治久安的繁荣安定,更为了皇子们的安危,这个安排却很有道理。

若是将大宋交到一个有能力又仁德的储君手中,自己的这些皇子也能荣华富贵,荫庇一生。

若是硬要将重担交给年幼的皇子,将来位高权重的两位皇叔是否又能真心拥戴?

内忧外患,一个不慎,便会重蹈周国覆灭的覆辙。

赵匡胤渐渐冷静下来,虽然自己还身强力壮,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教导皇子,等待他们长大。

可是凡事还应未雨绸缪,自己是否真的能等到他们足以担当重任的一天?

杜太后看他脸色阴晴不定,并没有催促,说了太久的话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虚弱的闭着眼养神。

这样的事情不能勉强,只有靠他自愿才对大家都有利。

留在寝殿里的只有太后贴身的几个宫人,还有赵普,众人皆知此事关系重大,大气都不敢出。

寝殿内安静的就算是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

而在隐身在帷幔后的赵光义也紧张的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有紧张但是更多的还是激动,这件事对他来说毋庸置疑,人选只能是自己。

他手握重兵,结交权贵,从不避讳跟朝臣的来往。所以终日进出晋王府的人络绎不绝。

那些阿谀奉承之言甚是受用,进献的珠宝美人更是他的最爱。

辛苦的一切,刀山火海的跟着皇兄淌过来,不就是为了今日的权势荣华。

朝中拥戴自己的也势必是最多的。

那些年幼的皇子又怎会是对手。

唯一有威胁的便是赵霆——同样手握重兵,有无数的军功和巨大的威望。

但他心情淡漠,素来不喜权势和应酬,跟朝臣甚少来往。虽然还是有一批朝臣跟随他,但是这些在赵光义看来都成不了气候。

自己如日中天,不正是皇储合适的人选。

他屏息静气的等待着,想象着这个激动时刻的到来。

里面安静了许多之后,赵匡胤才开口说道:“儿臣之前确实没考虑过如此安排,此刻听母后之言深以为然,母后属意哪个皇弟?”

杜太后睁开眼,眼中的泛着慈爱而温暖的光芒。

“霆儿年岁比皇子们稍长,又比你小了二十岁。不论武功文采都是上佳,最难得的是他还有一颗仁德的心。这样的人做储君,不但对大宋有利,将来也会善待皇孙们,对他们也是庇佑。”

说的语重心长,思虑周全。

赵匡胤心中宽慰,点头微笑道:“他自幼是儿臣带大,能力和性情最是了解,母后如此提议真是正合适不过。”

“皇儿真的愿意?”

“儿臣真心愿意——册封霆儿为皇太弟!”

“你能跟哀家想的一样,真是欣慰。只是大宋才刚刚建立,各方势力未稳,此时宣布,怕霆儿会有压力和危险。所以宣赵普来,是想先拟一份懿旨,待将来万一有需要,也不至于为了皇储之争,手足相残,乱了朝堂。”

“母后思虑的是。替儿臣想了这万全之策。”

“自古江山都是传给自己的皇子。你能这么想真是社稷之福,哀家就算死了也可以放心了。”

“大宋建立不易,这天下还待一统,儿只怕此生若实现不了这个心愿,还指望霆儿去完成。皇子们虽不能继承皇位,却可以自由快乐的过一生,倒是对不住霆儿。”

杜太后也叹息一声,都是她的儿孙,没有孰重孰轻,只是希望能按最好的方式去安排好一切。

“霆儿虽文治武功皆是人中翘楚,可毕竟心慈宽仁,他又一向无心功名利禄。对于做一个帝王来说,还需要磨炼,你还要多督导他才是。”

“是!”

“至于光义……暂时不要让他知道这件事。他性子急躁偏执,一向好胜,对权力也甚是热衷。毕竟你们兄弟三人一起打的江山,这皇位留给老四没给他,难免会想不透彻。母后不希望看到你们兄弟阋墙。!”

“儿臣记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