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黑神话:大唐 > 第七百章 万鬼夜行,红衣灭国

黑神话:大唐 第七百章 万鬼夜行,红衣灭国

作者:独孤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紫玉真的来了?

她怎么敢的?

这一刻,赞悉若的酒意全被吓醒了。

疯女人,真是一个疯女人,她身为地府帝君,竟然不顾自古以来的规矩,直接兵压一国,堂而皇之的插手人间之事!

行事如此霸道,她不怕遭遇天谴吗?

眼看阴兵大军就要杀来,赞悉若怒吼一声,道:“陈紫玉,你真敢灭我吐蕃一国?”

陈紫玉居高临下地俯瞰着他,淡淡道:“怎么,你听不懂人间的语言吗?”

赞悉若气急反笑,道:“自古以来,阴阳有隔,你身为鬼帝,连这个规矩都不懂吗?难道你就不怕天条吗?”

“天条……”

陈紫玉用一种看傻子般的眼神看着他。

“天都不在了,天条还有用吗?”

赞悉若一窒。

“我曾下令地府不插手人间之事,不是因为自古以来的规矩,而是懒得管。”

她的声音中透着一丝不屑,人间的那些蝇营狗苟,她是真看不上,所谓的帝王将相,也不过只是几十年阳寿。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多闭关修行,将来也好帮助到夫君。

可惜有些人偏偏想利用地府,到头来还想用地府的规矩来束缚她,真是可笑。

夫君的话说得没错,地府新立,想要彻底树起威望,就需要来一次铁血手段,来震慑普天之下的宵小。

在这个弱肉强食,神佛消失的时代,强者的话,才是最大的规矩。

正如当初天条之所以能贯彻三界,不是因为它多么深入人心,而是因为制定天条的人掌握着话语权。

言出法随,只手遮天。

她相信,此战之后,阳间再无人敢打地府的主意。

玉手一挥,十万阴兵下凡,天地之间尽是鬼哭神嚎之声,逻些城顿时遭遇了一次千年不遇的灭顶之灾。

吐蕃士兵列阵迎战,结成战阵,军气冲击之下能将厉鬼杀死,但遗憾的是,阴兵实在是太多了。

无穷无尽,好似滔滔不绝的浪潮,一波又一波,而且没有痛感,毫不畏死,发出的吼声能让人头晕目眩,再厉害一些的甚至直接附在吐蕃士兵身上,而后挥刀砍向其他吐蕃士兵。

这些阴兵都有冥籍,和地府灵魂绑定,即便战死,魂魄也会在黄泉中复活,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

再加上他们都能御风而行,小有术法,战力自然远超过凡间士兵。

一刻时不到,逻些城就失守了。

吐蕃国力有限,大部分将士又被钦陵带走了,此刻留守在王城中的士兵不足三万,哪里能守住十万不死阴兵的进攻?

一时间,吐蕃大军兵败如山倒,节节败退。

阴兵已经杀入了王城的中心,血流成河,鬼气冲天。

好在陈紫玉事先命令过,只杀吐蕃将士,不伤平民百姓,而且即便是士兵,一旦丢下武器投降,也不再进行杀戮。

在李道玄的建议下,她还特意设立了许多监军之鬼,一旦有阴兵杀红了眼企图伤害百姓,立刻便会有监军将其撕碎,以儆效尤。

“完了,全完了!”

赞悉若面色惨白,望着那万鬼夜行的恐怖场景,双腿打颤,露出绝望之色。

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向着身后望去,恳求道:“诸位仙人,还请救救——”

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刚刚还热闹的满堂宾朋,自负本领的诸多奇人,此刻竟然人去楼空,一个都不在了!

全逃了……

在陈紫玉现身的那一瞬间,这群异人便面色大变,悄悄施展神通,暗自遁去。

他们也没想到,那位冥帝竟然如此霸道,完全不顾古时的规矩,而且一出手便是十万阴兵,要荡灭一国!

这种气魄……惹不起,完全惹不起。

此时此刻,甚至有人都在骂着赞悉若,都是这个蠢猪,自作聪明,谁叫你没事招惹地府的?

早就说了,那女人是个狠人,偏不听。

不过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些人想逃命,可没那么简单。

陈紫玉冷眸如月,指间荡漾起一抹无暇碧光,上面雕琢的凤凰栩栩如生,隐约能听到凤鸣。

碧玉遁天簪!

她屈指轻弹,玉簪宛如一道碧色雷光,纵横飞舞,化为神鸟,振翅九霄,双目俯瞰人间,明察秋毫,洞悉万法。

不管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是土里钻的,都瞒不过神鸟的眼睛。

一声凤鸣,碧光如电。

先是云中有十数位修士如雨落下,接着水中飘起无数朵红莲,仔细一看,那并非是红莲,而是被业火灼烧的修士。

那些施展遁地之术的修士最惨,直接被地脉之力挤压成了肉泥。

“妖女,受死!”

唯有那位阳神境的老头没有逃走,而是施展隐身之术来到陈紫玉身边,悍然发起进攻。

他心中清楚,逃走只有死路一条,不如主动进攻,哪怕是死,也要在仇人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他毫不犹豫地燃烧所有精血,修为更是飙升至阳神巅峰,双手结印,身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黑色符纹,看起来邪异至极。

然而陈紫玉却对他看也不看,只是静静骑在那匹白玉雪龙驹上。

微风拂过,将她的一缕发丝吹落。

那根晶莹剔透的发丝,在月光下流转着淡淡光泽,轻若无物般从那阳神修士的颈间滑过。

他呆呆地立在空中,目光渐渐涣散,身上的符纹也迅速黯淡,

噗通!

他的头颅随风落下,切口光滑如镜,若有人以法眼望之,就会发现被那发丝切断的不只是头颅,还有他的魂魄。

一根青丝斩阳神!

“不堪一击。”

陈紫玉有些失望,亏她还为此次出征特意换上了甲胄。

她垂眸望向逻些城,试图找出那个叫明崇俨的人,夫君对此人似乎挺在意的,可惜她观遍全城都没有看到。

就在这时,一道吼声突然响起。

那是一头气运蛟龙,本是蟒蛇,在吞了大唐天龙后,便生出了龙角,正在蜕变为神龙,如今感受到了吐蕃国难,做出最后的反抗。

它咆哮一声,庞大的身躯朝着陈紫玉飞去,目如日月,紧紧盯着那袭红衣。

很显然,只有击败此人,才有希望保住吐蕃。

陈紫玉终于提起了一些兴趣,她眸光荡漾,一拉缰绳,白玉雪龙驹发出一声嘶鸣,脚踏月光,载着她朝蛟龙飞去。

圆月之下,这一幕极具冲击力。

一袭红衣,单人匹马,缈若微尘,而那云中蛟龙,却长达百丈,首如山岳,连一枚鳞片都比那一人一马大。

然而不知为何,那袭红衣鲜艳似火,势如君王,飘舞的墨发,冷峻的眼眸,都给人极大的压迫感。

而那伟岸的蛟龙眼中,却似是露出了一丝怯色。

……

松州城,李道玄睁开天眼,巡天而行,将一州之地全部扫了一遍,最后闭上天眼,眉头微皱。

没有明崇俨的身影。

此人就仿佛得到了什么预警,在薛仁贵还未回阳间之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跑去了哪里。

李道玄只手遮天时,还特意露出破绽,想引诱对方出手,但现在看来,他是真跑了。

此人会跑去哪里?吐蕃王城?

就在他思索时,突然听到了一声龙吟,只见一头气运天龙正飞向东方,朝长安而去。

它看起来萎靡了许多,体型也有些变小,但眼神却极为兴奋,仿佛劫后余生,重见天日。

见到这一幕,李道玄微微一笑。

他知道,玉姐那边已经大功告成了,吐蕃王都陷落,就连代表着国运的气运蛟龙都被她给斩了。

番蟒吞天龙,正如贪心不足蛇吞象,纵然在阵法的帮助下,成功吞下了大唐天龙,但一时却也难以完全消化。

随着玉姐斩蛟灭国,吐蕃气运消散,残余的大唐气运自然就破腹而出,重获新生。

虽然体型少了许多,但若是以后皇帝励精图治,再创盛世,气运也会慢慢壮大。

天龙也看到了李道玄,它发出一声亲昵的龙吟,围绕着他不断飞舞,乖顺无比,龙嘴张开,落下一张纸和半块环形玉佩。

上面是玉姐的字迹。

“吐蕃并无明崇俨。”

“但赞悉若的魂魄说,这是明崇俨曾佩戴过的玉佩,两人定下盟约后,明崇俨将这半块玉佩送与他做为信物。”

显然明崇俨心思细腻,这是为了防止有人以变化之术假扮成他或是赞悉若,唯有两块玉佩相契合,才能确定彼此的身份。

但也因此,露出了一个微小的破绽。

李道玄露出一丝笑意,心中不仅暗赞,我家娘子就是厉害!

他收起纸条和玉佩,拍了拍它的脑袋,而后天龙恋恋不舍地飞舞几圈,最后朝着东方而去。

它要快点归位,坐镇帝都,守护山河社稷。

气运稳固,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乐。

李道玄坐在云霄上,朝着远方吹了一声口哨,声音尖锐,有着某种独特的频率,凝而不散,远远传出。

大概半个时辰后,远处的云雾突然翻滚,一道黑色闪电劈来,轰碎云海,势如飓风,快到不可思议。

轰!

那黑影猛地撞进李道玄怀里,声音沙哑,泪如雨下。

“汪汪!”

“老爷,四十二年了,整整四十二年,我还以为你把哮天给忘了……”

“四十二年,你知道我这四十二年都是怎么过得吗?”

它的声音十分委屈,还用爪子捂住胸口,一幅非常心痛的模样。

李道玄微微一笑,伸手做掐算的动作。

“既然如此,那老爷我就好好算一算,你是怎么过的。”

哮天伤心的表情顿时一僵,眼珠滴溜直转。

这一刻,它想起了很多美丽的名字,比如小红、小黄、小蓝、小绿、小紫、小黑子……

到后来,因为后宫中的母狗实在太多,它索性就以编号来称呼。

怎一个快活了得?

它咳嗽一声,连忙露出一副讨好的样子,笑道:“老爷,您刚刚出关,一定坐久了腿痛,要不哮天给您锤锤腿?”

它捏起小爪子,给李道玄有节奏地锤着腿,尾巴摇得飞快。

李道玄哈哈大笑,摸摸它的头,也不再卖关子,拿出那半块环形玉佩,道:“这上面应该有两种气息,其中一个是凡人,一个是修士。”

“帮我找到那个修士。”

哮天两腿立起,拍着前胸道:“好嘞,包在哮天身上,要是找不到,随您怎么处置!”

李道玄看着它一脸嘚瑟的样子,淡淡一笑,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话。

“好,找不到的话,就骟了你吧。”

哮天顿时如遭雷劈,尾巴都竖了起来,毛骨悚然。

要是没了那玩意,狗生还有何意义?

找,死命的找!

只要找不死,就往死里找!

……

洛阳,白马寺山下,无名河边,两座坟墓前。

一个俊美的僧人盘膝坐于坟前,木刻的墓碑已经在岁月中变得腐烂和模糊,他却能准确地认出那上面的字迹。

师父三乐之墓。

妻子小糖之墓。

这是他当年亲手所刻,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周围如故,坟墓却变得更加破败了,青草离离。

玄奘取回真经后并未来这里看过,因为他知道,师父真正在意的,是能否早一日将大乘佛法传扬开来,普度众生。

他早点翻译完大乘真经,才是对师父最好的慰藉。

玄奘默然片刻,而后从怀中取出了一本破旧、古老的经书,看起来似乎都已经发霉了,连封面上的文字都看不清。

但他却显得异常小心,比捧着佛骨舍利还要谨慎。

望着这本经书,玄奘眼中十分复杂,有迷茫、有悲伤、有疑惑,甚至有一丝绝望。

仿佛信仰崩塌。

“师父,徒儿已经不知道什么才是对的了……”

“佛……真的还有必要存在吗?”

“师父,你能否告诉徒儿,我到底该怎么办?”

已经名满天下的圣僧玄奘,自西天归来的取经人,此刻竟像个孩子一样无助,眼中露出一抹泪光。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幽幽响起。

“圣僧,你师父已经死了,但贫道却可以告诉你答案。”

他一字一句,语出惊人。

“道即是盗,佛即是魔!”

“神也好,佛也罢,都不应存在于天地之间!”

月光照亮他的身影。

身穿道袍,手持羽扇,头戴星冠,面容儒雅,气质俊秀,风度翩翩,唯有那双眼睛没有被月色照亮,依旧藏于暗中。

梅花内卫大阁领,天地人三书的拥有者——明崇俨!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