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黑神话:大唐 > 第六百五十八章 恭送陛下!

黑神话:大唐 第六百五十八章 恭送陛下!

作者:独孤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7:25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宫。

太子李承乾在得知圣佛败亡的那一刻,便心如死灰,露出绝望之色。

他知道,自己这个太子,算是当到头了。

该死的圣佛,他不是言之凿凿说有必胜的把握吗?

听说道门有搜魂之术,如果那件事传出去了,不仅李道玄不会放过自己,就连父皇也不会放过自己。

他一瘸一拐地走进内室,失魂落魄地打开一个暗格,里面供奉着一个灵位,上面有着四个大字。

爱妻称心。

若是其他人见到,定会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太子妃苏氏尚且健在,李承乾的其他妾室也没有去世的,怎么会有这个灵位?

李承乾一脸颓唐地坐在灵位前,长叹一声。

“称心,本宫答应你的,看来是无法做到了。”

“可惜,只差一点,本宫就能当上皇帝,然后为你沉冤昭雪,甚至追封你为爱妃——”

“伱这逆子!”

一声暴喝响起,李世民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一手提剑,一手提着还在滴血的鹿头。

他噗通一声将玉角的头扔在李承乾脚下,看着他惊吓的眼神,怒道:“身为朕的长子,大唐的太子,你竟然相助妖孽,欺君弑母,难道你真以为朕不敢杀你吗?”

看到暴怒的父皇,刚刚还有些害怕的李承乾,此刻突然冷静了下来,他的眼中甚至还露出一丝快意。

“父皇,不是你教我的吗?”

李世民愣了一下。

“你说过的,让我学你,成为你,当年在玄武门,你不也是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囚禁了自己的父亲。”

“我学你,有错吗?”

轰隆!

屋外突然电闪雷鸣,照亮了灰暗的房间,也照亮了李世民眼中的错愕和心痛。

玄武门之变是他心中永远的伤疤,他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会被自己最看重的儿子以这样的方式当面揭开。

他将目光望向那尊灵位,看到爱妻称心这四个字顿时火冒三丈。

“都是因为他,想不到你还对这个奸贼念念不忘!”

是他而不是她。

称心,乃是太常寺乐童,眉清目秀,肌肤雪白,常常出入东宫为太子唱曲,一来二去,两人竟有了断袖之情。

出则同车,入则同席,甚至连晚上睡觉都不分开。

直到李世民听说了此事,直接派人将称心立地斩杀!

李世民提剑上前,就要斩断那个碍眼的灵位,然而一道跛脚身影坚定地挡在了他的面前,即便面对剑锋都毫无惧色。

李世民握剑的手微微一颤。

“父皇,难道到了现在,您还没有意识到吗?”

李承乾凝视着自己曾经敬仰、畏惧,如今却无比厌恶的父皇,一字一句道:“造成这一切恶果的,不是称心,而是你自己!”

风雨如晦,盖过了东宫内室中,那骇人听闻的声音。

“自从我这只脚瘸了后,父皇召见我的次数就越来越少,见二弟的次数就越来越多,扪心自问,您真的没有动过易储的念头?”

他口中的二弟,便是魏王李泰,李世民的嫡次子,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

李泰才华横溢,容貌英武俊朗,做事干练果决,很有魄力,李世民对其万分宠爱,称其为‘青雀’。

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因太宗偏爱,特许“不之官“,还能开府设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

要知道,当年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就是靠这个来招揽人才的。

李世民冷冷地望着他,道:“朕确实有过易储的念头,但那是因为你自己不争气,不敬师长,贪图享乐,自暴自弃,但即便如此,朕最终还是没有放弃你!”

李承乾听到这话,哈哈大笑,似乎觉得非常荒谬。

“不敬师长,贪图享乐,自暴自弃,又来了,你总是这样,从小到大,不断给我提出各种要求,却从来没有问过,我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你喜欢书法,就逼着我练字,你喜欢读书,就逼着我看书,你喜欢骑马,就逼着我学骑射,凭什么你喜欢的东西,我就要一刻不停的去学?”

李世民的回答铿锵有力。

“因为你是大唐的太子,因为你要继承并守护好这个盛世!”

李承乾冷笑一声,道:“可我并不感兴趣。”

“那你为何要争,甚至不惜害死了你的生母!”

李世民喊出这句话时,手掌紧紧握着剑柄,身躯都在微微颤抖。

“因为我没得选。”

李承乾的眼中露出一丝痛苦,但随即又藏了起来。

“父皇,我不傻,自古皇位相争,断无退路,哪怕我把太子之位拱手让给二弟,以他狠辣果决的性子,难道就会放过我吗?”

李世民默然不语。

他想起李泰曾经扑在他怀中说过的一句话,李泰说,他若是当了皇帝,百年之后,必定杀掉自己的儿子好传位给兄弟。

他说这句话,是想让自己放心,却无意间暴露了其内心的凶狠和戾气。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上位之后会对兄弟好吗?

这也是他最终没有选择李泰的原因,后来随着李泰的意外去世,也就彻底熄了易储之心。

李承乾望着称心的灵位,露出一丝笑容。

“从来没有人问过我喜欢什么,关心什么,除了称心,这个名字还是我为他取的,只因万千众生,唯有他一人知我心意。”

恍惚间,他想起两人在昏暗的火光下,一起携手唱曲的美好时光。

他可以无所顾忌地换上女子的衣服,涂脂抹粉,点上妆容,和称心比翼齐飞,琴瑟和鸣。

那才是他真正想要的。

只可惜,随着父皇的一声令下,屠刀举起,称心人头落地。

他从此便再没有穿过一次戏服,涂过一次容妆。

李世民猛地举起手中长剑,斩向儿子的脖颈。

李承乾闭上眼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一切都结束了。

然而剑并未落下。

他听到了脚步声离自己远去。

李世民的背影显得有些萧索,白发飘舞,叹道:“杀了你,无垢会伤心的,便将你流放,从此千山万水,莫回长安。”

一声闷哼响起,李世民身子一僵,他转过身,看到李承乾已经倒在血泊中,手中握着一根匕首。

鲜血飞溅,染红了他的下巴,他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父皇……从小到大……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必须做什么……”

“这一次……您让我活……我就……偏偏……选择死……”

他大笑一声,眼中充满快意,而后气息渐绝,瞳孔越发空洞。

“陛下,需要让我救他吗?”

一袭青衣不知何时出现在暗室中。

李道玄站在窗户处,喝了一口葫中酒,垂眸望着李承乾越发冰冷的尸体,心中轻轻一叹。

李世民松开手中的长剑,缓缓走向儿子。

他伸出苍老的手,白发人为黑发人闭目,沉重的声音中透着一丝悲凉。

“罢了,朕确实也有错。”

“就让承乾,按照他自己选择的路,走一次吧。”

李道玄微微点头,抬眸望着窗外的风雨,还有那夜色中的长安,身影渐渐散去,消失无踪。

……

一夜风雨,洗静长安。

当第一抹晨曦升起,整个长安城都仿佛迎来了一次新生,空气中弥漫着挂花和海棠花的清香,沁人心脾。

鸟落枝头,花满长安。

一个个消息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传遍天下。

国师李道玄一人压长安,降伏金毛犼,独闯兴善寺,破境四圣鼎,以摧枯拉朽之势拳毙圣佛!

十二年前那袭无敌的青衣,再次降临人间,又谱写了一段属于他的神话。

太子李承乾被妖僧毒害,最终不治而亡。

陛下得国师之助,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英明神武,他废去了除魔令,将不良人重新归入蛰龙之下,遣散了所有招揽的炼丹方士。

大唐气象顿时为之一新。

朝野震动,万民欢庆,那层蒙在大唐上空的阴霾,终于在昨夜的那场大雨中被冲刷洗去,不复存在。

太极宫,御花园。

李道玄和李世民正在亭中对弈,曾几何时,他们常常在这个凉亭中下棋,两个臭棋篓子,总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下就是半晌。

地方未变,人亦未变,但心境却变了。

“太冲,朕已经不是你的对手了。”

李世民投子认负,摇头叹道。

不知为何,经过昨夜的大变,他却显得相当平静,甚至今天一早便约李道玄来此对弈。

“主要是陛下老了。”

李道玄喝了一口酒,句句戳心。

李世民愣了一下,而后摇头笑道:“你呀……不过也唯有你,才敢这么和朕说话。”

顿了顿,他突然道:“四月,药师去世了,他临终前拉着朕的手说,自古帝王凡寻仙问药者,皆无所得,反而有损圣明,现在看来,他是对的。”

李道玄想起那道率三千铁骑踏碎突厥王庭的坚毅身影,轻轻一叹。

故人陆续凋零,好似风中落叶。

“太冲,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朕没有让人画你,你可别怪朕。”

李世民对他笑道:“因为在朕眼中,你从来都不是臣,而是友,是上天赐我的良师益友。”

李道玄微微一笑,道:“巧了,在贫道眼中,陛下也从来不是君,同样是友。”

这番话可谓是大逆不道,但李世民听了却格外高兴。

“既然是好友,那有件事,还请太冲帮忙。”

李道玄目光一闪,道:“陛下请说。”

李世民凝声道:“承乾和青雀都不在了,唯有李治堪立,但他自幼长在深宫,性子软弱,还请太冲多多帮衬。”

当听到魏王李泰也去世时,李道玄微微皱眉。

他记得在历史中,李泰应该并没有去世才对,难道又是蝴蝶效应?

“贫道喝过陛下的酒,自不负三百年之约。”

听到这话,李世民才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站起身来,眼中精光闪烁,整个人换发出了一种异样的活力。

“太冲,陪朕出去走一走吧。”

“好,去哪?”

“洛阳,虎牢关。”

李道玄微微一愣。

李世民叹道:“朕年轻时,最喜欢骑马驰骋疆场,身先士卒,足迹踏遍九州,却不想当了皇帝后,反倒常年困于宫中。”

“也许承乾说得对,有时候,人终究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此才不会后悔。”

李道玄随手拔下两根青草,屈指一点,草芥顿时化为两匹神骏无比的龙马,四蹄踏风,啸声如雷。

“陛下,请。”

……

洛阳,虎牢关。

黄昏时分,两人骑着龙马来到了这处雄关。

“当年王世充占据洛阳,朕率军讨伐,围困数月,这时河北窦建德率十万大军响应王世充,进攻我军。”

李世民骑在白马上,注视着这座雄关,似乎再次想起了那段金戈铁马的辉煌岁月。

“当时形势十万火急,所有人都劝我退兵,然而此刻退兵,数月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于是朕做了一个决定。”

他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朕力排众议,决定继续围困洛阳,然后亲率三千五百精骑出虎牢关,游击、设伏、围杀,最后又让骑兵每人携带阵旗,三千五百人,居高临下,杀向十万大军!”

他苍老的脸上焕发出了逼人的神采,在残阳下熠熠生辉。

“那一日,旌旗蔽空,席卷天地,窦建德的十万大军望之胆寒,纷纷溃逃,朕更是亲自擒下了窦建德献给父皇,与此同时,洛阳被攻陷,王世充投降。”

一日擒双王,一战定乾坤!

那是李世民最骄傲的一战,是他无数次在午夜梦回时听到过的金戈铁马。

从那之后,他便是大唐的天策上将!

李道玄心中感叹,怪不得后世的伟人曾说过,华夏帝王中,李世民是最能打的。

“今日,终于再次回到这里了。”

李世民感慨不已,雄关依旧,而当年英风锐气的天策上将,已经白发苍苍。

他骑马踏入一条河流,并未渡河,而是逆着水流,向上游走去。

衣袍飘舞,白发飞扬,马蹄下的水面倒影出日月山川,晚霞残阳。

“玄武门之变,朕弑兄囚父,确实悖逆孝道人伦!”

他突然大笑一声,喊出了这句他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话,只觉身心舒泰,快意不已。

“但是朕也平定战乱,扬威四海,铸就盛世,让百姓不再死于饥荒和马蹄下。”

“所以是非功过,就留给后人去说吧。”

他牵动缰绳,继续向前走去。

“陛下。”

李道玄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陛下的一生确实有污点,但仍不失为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千年之后,自有人铭记。”

“太冲,何以见得?”

李道玄想起那一册册丹青史书,想起后世无数人对贞观之治的赞誉和向往,想起孩子们在教室中的朗朗书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他微微一笑,对李世民道:“因为贫道曾亲眼见过。”

李世民的身影微微一顿,而后洒然一笑。

白马踏水而行,逆流而上,仿佛行走在大唐的巍巍河山。

“朕这一生,来过,看过,走过,抗争过,也糊涂过,如今,也该离开了。”

他并未转身,而是在残阳下摆摆手,声音如释重负。

“太冲,走了!”

……

李道玄的眼睛微微湿润,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初入长安时,被邪佛摩诃困在青龙寺中的那一刻。

他正准备拼命,却听铁蹄声动,踏碎山川,撞开高墙。

那英武的天子身穿金甲,手持长剑,一骑当先来到他身边,赤色披风猎猎而动。

“太冲,朕来了。”

……

李道玄深吸一口气,平复心中的波澜,对着那缓缓趴在白马上的身影深深作揖。

“恭送陛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