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黑神话:大唐 > 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雪下龙骑,再回龙游县

大唐,长安。

讨伐突厥的唐军已经班师回京,走在最前面的是便是大唐的玄甲军,战旗飘扬,甲胄流光,军容之肃穆,令人动容。长安百姓夹道相迎,毫不吝啬地献上自己的欢呼。

这些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唐男儿,打出了大唐的威风,也打出了大唐的气节,洗刷了曾经的耻辱。

从此之后的大唐,将是一个屹立于群山之巅的帝国,一览众山小。

这如何不让大唐的百姓们扬眉吐气,与有荣焉?

囚车缓缓驶过,里面关着一个长发披散,外表狼狈的突厥男子,即便落魄到这个地步,却仍有一丝贵气。

他便是突厥的颉利可汗。

无数臭鸡蛋和烂叶子砸向这个人,百姓们纷纷唾骂着这位曾经的突厥可汗,就是这個人,曾率大军兵临城下,抢走了长安一大半的财富。

也是这个人,多次纵容突厥人南下,对边境烧杀抢掠。

“痛快,真是太痛快了!”

“李靖大将军真不愧是当世名将,竟然只带着一万骑兵,仅用了三个月,就生擒了颉利可汗!”

“啧啧,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

百姓们看着最前方那个身穿金甲,气度不凡的将军,眼中露出崇拜之色。

这一战已经传遍天下,李靖大将军先是只率三千骑兵突袭突厥王城,逼得颉利可汗弃城而逃。

而后在大军汇合后,率军支援国师,强势击溃了传说中的巫族军团,彻底让玄甲军坐稳了天下第一骑兵之名。

之后血月降临,天下一片惶恐。

李靖大将军力排众议,再次率领一万骑兵在夜色中进军,追杀颉利可汗,路上还遇到了十年罕见的大雪。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李靖带兵行军三月,横穿雪山,最终如天兵天将,大雪下龙骑,一举击溃了颉利可汗好不容易组织起来的五万大军。

据说生擒颉利可汗时,他还在被窝里熟睡呢。

灭国之战,就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从此,那个不可一世,号称扬鞭百万,战骑第一的东突厥帝国,就此灭亡。

“还有薛仁贵薛将军,听说他勇猛善战,所向披靡,手中方天画戟斩了突厥名将,就连那颉利可汗,也是他擒获的呢!”

“看,那个白袍将军就是薛将军,长得真俊呀!”

“我听说,薛将军很受国师看重,两人还是故交,真是前途无量。”

“咦,怎么不见国师?”

“是呀,咱们能赢,国师居功至伟,按理应该会出现的·····.”

是夜,李世民宣布解除宵禁三日,举国同庆,并召开了一个大型庆功宴,他满面红光,豪情万丈,竟亲自下场与将士们一起跳起了秦王破阵乐。

只是许多大臣却发现,此次讨伐突厥的两大功臣,统帅李靖和国师李道玄,却只有李靖到场,那个属于国师的席位,始终空无一人。

宴会结束后,长孙皇后扶着醉醺醺的李世民回到宫中。

刚一关上门,李世民便睁开了双眸,目光中虽有一丝醉意,却依旧清澈明亮,显然刚才的姿态是装出来的。

“陛下,可是对太冲之事耿耿于怀?”

熟悉他的长孙皇后对此并不意味,一边倒了杯醒酒汤,一边说道。

李世民长叹一声,道:“什么都瞒不过你,你说这个太冲,怎么突然就不辞而别了,甚至还······还····...”

他紧皱眉头,原本因为大胜带来的喜悦也减少许多。

“甚至还主动请辞国师之位,是吗?”

长孙皇后递上醒酒汤,说道。

李世民喝了一口,只觉得苦涩无比,难以下咽。

“太冲当朕是什么人了,难道是觉得朕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吗?”

“朕视他为挚友,他怎能如此揣度朕?”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道:“陛下,也许揣度君子之腹的,并不是国师呢。

“哦?皇后此言何意?”

“妾身以为,像国师这样的高人,乱世出,盛世隐,他并不贪恋人间的锦绣富贵,功名利禄于他而言宛若浮云,如今天下已定,海晏河清,他自然想要抽身而去,落个逍遥自在。”

“哼,哪里已经海晏河清,吐蕃暗藏野心,天下邪神潜伏,这都是问题,他倒是逍遥去了,让朕在这里一个人头疼!”李世民依旧是愤愤不平。

本来这一次,他为李道玄准备了许多册封的头衔,甚至还准备将五岳全部赐给他,再耗费巨资助其开宗立派。

但没想到李道玄都没有回来,只让李靖带回了一封信,请辞国师之位。

他当即便把那封信给撕了,绝不答应!

若是传出去了,天下人会怎么想他李世民?

长孙皇后犹豫了一下,而后道:“陛下,其实从长远来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望了她一眼,没有说话。

“看来陛下也想到了,国师的功绩实在太大,赏无可赏,赐无可赐,而且修为深不可测,他在长安中,如果以后和陛下出现了分歧,那么蛰龙会听谁的?”

“够了。”

李世民摆摆手,示意皇后不必再说了。

其实这些他都知道,只是不愿意去想罢了。

他起身推开窗户,望着外面璀璨的星空,默然片刻,而后朗声道:“朕不是杨广,绝不会做有害苍生社稷的事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担心和太冲会有分歧?”

他一字一句,声音铿锵有力。

“不能容人者,亦为人所不容也,若真有分歧,那就听太冲的,因为朕或许会年老昏聩,但太冲不会。”

长孙皇后凝望着这位神武英俊的帝王,眼中露出敬慕之色。

她对着李世民作揖行礼,道:“陛下此言,才是圣君之言,愿陛下牢记今日所说,臣妾亦会时时提醒陛下,躬谏圣上!”

听到这话,李世民愣了一下,而后露出一丝苦笑。

“好你个观音婢,怪不得你刚刚会说出那些话,原来是在这等着朕呢!”

长孙皇后抿嘴轻笑,道:“妾身不敢。”

李世民望着她那隐在华美凤袍下的玲珑身段,那种端庄圣洁,又不乏女儿家明艳柔媚的独特气质让有些醉意的他心中一荡。

烛火下,皇后秀美的面容更显娇艳。

他一把将皇后抱起,调侃道:“朕现在才反应过来,你之前说揣度君子之腹的,并不是太冲,那岂不是在说,朕是小人喽?”

长孙皇后的声音带着一丝酥意。

“陛下,妾身可没有这么说,这是你自己说的。”

“哼,那就让你好好看一看,朕是不是小人!”

李世民抱着皇后,朝着龙床走去,怀中的美人虽然已经是他成亲十年的发妻,但却总是让他这般痴恋。m.

随着红烛熄灭,帷帐落下,漆黑之中,龙凤齐鸣。

清晨。洪州,龙游县。

如今已然入冬,洪州今年雪下得早,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

瑞雪兆丰年。

龙游县的百姓们人人都精神抖擞,一大早就开始扫雪,干劲十足,就连七八岁的小孩子也在跟着扫雪,还攀比着谁哈出的寒气更多。

朝廷大胜,皇帝再次下令减少税收,再加上今年收成不错,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

这些年,他们的日子不知好了多少,一些人家甚至都能吃到肉。

放在过去,这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一个小女孩抱着比自己还大半头的扫帚,跟着父亲在清扫着门前的雪地,突然一个脚滑不慎摔倒。

就在她的脸要砸到地上时,一只修长如玉的手将她轻轻提了起来。

白伞遮住落雪,露出一袭飘逸的青袍。

“小姑娘,当心。”

女孩抬头,看到伞下是一个年轻道人,眸如点漆,乌黑的长发上斜插着一支木簪,在寒冷的冬天就只穿着一袭单薄的青袍,宽袍广袖,飘逸出尘。

他长得可真好看!

女孩一时竟有些看呆了,她本以为画册中的将军就是世间最好看的人了,但和眼前这位大哥哥比起来,突然就不算什么了。

道人微微一笑,伸手为她摘下头发上的雪花,举止轻柔,笑容温润如玉,令人如沐春风。

小姑娘突然觉得自己不冷了,不仅不冷,还有点热,脸上直发烫。

“谢谢大哥哥!”她乖巧地喊道。

道人点点头,而后举伞转身离去,看上去步子不大,却眨眼之间就消失在了风雪中。

小姑娘呆呆地望着道人离开的方向,直到父亲过来喊她。

她将刚刚的事告诉父亲,父亲却怀疑她在说谎,因为他刚刚也在这里扫雪,并没有看到什么道人,只看到女儿在自说自话。

而且若真有人走过,雪地上必然会留下脚印,但现在却没有任何痕迹。

直到小姑娘哭着发誓,他才将信将疑,不过却以为女儿是撞邪了,连忙带着她来到县中的一座庙宇中。

“快拜一拜,这上面的可是国师,法力无边,当年在咱们龙游县,可是亲自斩杀了兴风作浪的蛟龙!”

“知道啦知道啦,爹,那个故事你都说几百遍了!”

“什么故事,那是真的,当时我还见过远远见过国师呢!”

在父亲的督促下,小姑娘只好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上香,不过当她抬头时,瞥了一眼国师的神像,突然愣住了。

往日里她虽然也拜过,但并没有仔细看过神像的样子,如今看到神像,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爹,我之前看到的那个大哥哥,和国师······长得好像·····.”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