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五百零五章 提醒

剑走偏锋的大明 第五百零五章 提醒

作者:郁雨竹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3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潘筠是个听劝的人,她顺着沐昂的话一想,发现她此时再入京,能做的也有限。

她能做的,离京之前都做完了。

再入京,也只能是静等,时不时的撩拨威胁一下王振等人罢了。

但这种事,她不入京,二师兄和薛韶也能干。

理智如此,但感情上,她还是很想回京见她爹。

妙真知道她的纠结后道:“算一卦就是了。”

她道:“左右都可之时就交由上天来决断。”

妙真掏出三枚铜钱递给潘筠:“摇六爻吧。”

潘筠接过铜钱:“交给上天?我很少干这样的事的。”

话是这么说,她摇的速度一点也不慢,闭上眼睛祷告一番就丢下铜钱。

妙真扫了一眼,将三枚铜钱排好,脸色沉凝:“坎卦,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在六三,卦辞: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妙真道:“这是凶卦。”

潘筠根本不用她解读,卦一出来她就知道不好,却没想到这么不好。

所以她直接问道:“有破解之法吗?”

妙真:“有,不入京即可。”

潘筠:“说了相当于没说。”

妙真将铜钱收起来,正要装进袋子里,想起什么,抬头看向潘筠的脸。

潘筠见她看得认真,就摸着自己的脸问:“我脸上有什么?”

“没什么,”妙真蹙眉道:“小师叔现在修为高了,我很难算到你的运势,但我记得第一次见时,我仔细看过你的面相。”

“你运气不好,亲缘淡薄,与父母是分离之相,若强行在一处,于运势来说更不好。”

潘筠挑眉:“你是说,我克我爹?”

妙真摇头:“不是克,而是有的人就不适合常见,常见者会渐生口角,渐生心隙,从而有损运势。”

潘筠喃喃:“你不是第一个这样说的人,如果不是我克我爹,那就是我爹克我了!”

妙真:……

潘筠越想越觉得有理:“难怪我跟我爹一分开我就能修炼了,而且还越练越好。”

妙真连忙道:“小师叔,我们是正经的道士,可不搞封建迷信,你与潘大人之间不是谁克谁的问题,而是运势使然,就不适合在一处。

尤其是在您还年少之时,等您大了,这样的情况或许就好转了。”

潘筠挥手道:“大了谁还想跟他住一块啊?”

她现在都不想,她就是纯担心她爹,而且也三年不见了,还怪想他的。

潘筠皱着眉头思索起来:“不入京,那从云南离开之后我们去哪儿?”

妙真:“学宫不是要开学了吗?而且今年的度牒入门考试在三月底,若赶得及,我们得回广信府考试吧?”

潘筠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这不是想找个好地方,能够更快的收到京城的消息吗?”

她抬头四顾,惋惜道:“云南还是太偏了,即便有飞鸟送信,速度还是太慢了。”

妙真也跟着吐槽一句:“速度还慢。”

潘筠:“就是的。”

妙真凑过来问:“小师叔,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起程离开?”

“快了,沐僖虽然根骨不行,但脑子还可以,加上又是大人了,有自律性,现在已经能抓到自己的意识了。”潘筠掐指手指头算了算道:“最多七天,我就能让他控制住虫子。”

实际上要更快,因为潘筠太有经验了。

前世,她上学的时候,有的同学就是练不到精神力,老师们就会上手,亲自用意识引导他们。

作为学霸,她也会被请教,自然也上手帮忙过。

这对他们来说,就跟拿着笔给人列数学公式解题一样。

只不过,沐僖不够信任他,不肯放开意识,所以她花费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才抓着他的意识在周身走一遍,又带着他认识了一番泥丸宫。

直到沐僖冷汗淋漓,一脸苍白才放过他。

看着头疼欲裂的沐僖,潘筠很是看不上,道:“你别是骗我的,你真的看清自己的泥丸宫了?”

沐僖头疼的点头:“看到了,虽然模糊,但的确看到了一片田海,我觉得那就是潘道长所说的泥丸宫。”

潘筠勉为其难的点头:“也没错,你就记住当时的感觉,下次修炼的时候,就这么抓着自己的意识练。”

沐僖生无可恋:“练意识都这么痛苦吗?”

“不,练精神意识是很舒服的一件事,今日你觉得痛苦,是因为需要人带着,等你掌握了炼神法,自己修炼的时候,会有飘飘然欲仙之感。”

潘筠顿了顿后道:“如果你感觉到痛苦,那么恭喜你,你的精神可能是长进了,要晋级,所以才会痛。”

沐僖:“另一种可能呢?”

“另一种可能你就别想了,”潘筠道:“以你现在的体质,要是另一种情况,那你会瞬时死亡,既然是立刻就死的事,多想无用。”

沐僖愣住:“虽然多想无用,但我也想知道是什么情况。”

“走火入魔呗。

沐僖:“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

潘筠:“不做愧事,不急进。”

沐僖:“就这两样?”

潘筠点头:“就这两样。”

沐僖若有所思,见潘筠起身要离开,连忙问道:“我听说璘儿也在练习此法,他的情况如何?”

潘筠一脸复杂的看着他:“他可比你强太多了,两刻钟,他就抓住了自己的意识。”

沐僖瞪大双眼:“这怎么可能?”

“有什么不可能的?”潘筠没好气的道:“他信任我,领悟力也还行,资质也不错,带他走一次他就会了,哪里像你……”

潘筠痛苦的捂住肚子,虚弱的道:“不行,我要饿死了。”

说罢转身离开去吃饭。

沐璘盘腿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沐浴着月光,掌心向天,正在静心修炼。

潘筠看了他一眼,没有打搅他,捂着肚子快步跑回院子里找吃的。

客院有个小厨房。

自从知道潘筠可以救沐僖之后,沐府就对他们极好,食材给最好的,厨房里还配备了好几个厨师厨娘,一天十二个时辰准备着热水,就算没有饭菜,也会有点心。

潘筠直接冲进小厨房,拎起锅盖就找吃的。

大锅盖一掀开,热气弥漫,锅里放着一个架子,架子上放着五盘菜。

潘筠眼都直了,立即放下锅盖就把菜拿出来。

在隔壁小房间值守的小丫鬟听见声音走过来,看见潘筠,立即上前帮忙:“潘道长,我给您端到饭厅。”

潘筠打算蹲在厨房里吃的,看见小丫鬟便挥手:“不必麻烦,给我盛一盆饭就行。”

潘筠把五个菜都放到灶台上,问道:“还有饭吧?”

小丫头愣了一下后连连点头:“有的,有的,王道长特意叮嘱过,说潘道长晚上回来一定会饿的,所以让我们多煮了一些饭,一直放在灶上用炭热着呢。”

饭还是热着的,潘筠很满意。

她直接打了满满的一盆饭,抓了一双筷子就开吃。

李文英晃荡过来时,她半个脑袋都埋进饭盆里了。

他站在厨房门口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见她终于抬头,把肉沫茄子拌进饭里一块儿吃,就不由的啧了一声,道:“你这样子,任谁看了都觉得沐府亏待你了,连饭都没让你吃饱。”

正在给潘筠烧水喝的小丫鬟一听,脸色一白,扑腾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是奴婢照顾不周,还请道长饶命,不要告诉管事。”

潘筠就瞪了一眼李文英,一手拿住饭盆和筷子,一手把小丫鬟拉起来:“别怕,我们不会告状的,他就是嘴贱,喜欢调侃我,跟你没关系。”

小丫鬟心定了一些,但还是胆怯的抬头飞快的看了李文英一眼。

李文英尴尬的摸了摸鼻子,在潘筠的瞪视下点头道:“放心,我不会告状的。”

潘筠和小丫鬟道:“你烧水吧,我一会儿要喝。”

小丫鬟松了一口气,连连点头应下,又蹲到灶台前去烧火。

潘筠吃了好几口饭,胃感觉活了过来,便不乐意站着了。

把菜都放到厨房的小案桌上,拖过一张凳子便坐着吃。

李文英也拿过一张凳子坐在她对面,撑着下巴看她吃。

“辰时出门,戌时过了才回来,都超六个时辰了,你怎么比前两日救沐僖时还忙?”

潘筠夹了一个鸡腿,用手抓住腿就用嘴撕下一大块肉,含糊道:“我们要回去考度牒,可不得快点把人治好离开……”

李文英惊讶:“你要去考度牒?”

小丫鬟将烧开的水盛出,又冲了一点凉白开,温度正好后给潘筠端上来。

潘筠喝了一口温水,顺了顺嗓子后道:“我去考度牒有什么稀奇的?身为道士,谁不想考度牒?”

李文英的手指就不由的点了点膝盖:“你知道度牒有多难考吗?你有现成的捷径在此,为何不用?”

潘筠知道他说的捷径是沐昂,她抬起下巴,一脸骄傲:“别人考得,我自然也考得,度牒而已,我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考取。”

李文英定定地看着她,片刻后笑了一下,颔首道:“有志气,很不错。”

他身子往后一靠,正好靠在厨房门上,翘起二郎腿优哉游哉的道:“也好,今年去广信府考试,若能考中,便拿到了入试的资格,明年再复试,若无意外,后年便可去京城考度牒了。”

潘筠筷子一顿,抬起头来,“若无意外?怎么,度牒考试还能有意外?”

李文英噗嗤噗嗤的笑,“你以为我们道录司考试是科举考试啊,三年一考很准时?”

“你知道上次度牒考试和上上次相距了几年吗?”

潘筠捏紧了筷子:“几年?”

李文英伸出四根手指:“四年。”

潘筠松了一口气。

李文英就冲她乐,“你知道,度牒考试相距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几年吗?”

潘筠新生不好的预感:“几年?”

李文英:“七年,宣德年间,朝中曾有提案,僧道度牒每十年一开度。”

潘筠目瞪口呆:“那,那要是超过了年龄去考,岂不是……”

“不错,若是十年一开度,开窍晚,或是第一次考不中的,第二次考都要打板子,而且我们运气还不错,宣宗皇帝崇尚道家,号长春真人,所以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不然,你我考度牒,最后都要打板子。”

潘筠回神,立即道:“你要打板子,我可不一定,以我的才识,肯定一次过。”

李文英就冲她乐。

潘筠皱眉:“你乐什么?”

李文英乐道:“你觉得科举考试公平吗?”

潘筠一脸严肃道:“当然公平了!”

李文英轻哼一声,“行,就算它是公平的吧,那我告诉你,度牒考试与科举考试完全不一样,如果你认为科举考试是公平的,那度牒考试比它次一百倍,如果你认为科举考试是不公平的,它还是比科举次一百倍。”

潘筠皱眉:“这是何意?若如此不公平,为何没有道士上报修改?”

“为何要修改?”李文英道:“它看似不公平,却又是世间最公平的。”

潘筠默默地看他:“能不能说人话?”

李文英道:“等你去考试就知道了,我敢断言,你一定落榜。”

潘筠一脸不信:“我这么厉害……”

“你只是修为厉害,可度牒考试,修为考微乎其微,微到可以忽略不计。”李文英道:“在我看来,你三个师侄都比你更有考上的资质。”

潘筠低头吃饭,含糊道:“我回去就开始看书。”

“临时抱佛脚,只怕晚了。”李文英对还守在灶台前的小丫鬟挥手:“水既烧好了,你就下去吧,一会儿我们自己把火灭了。”

小丫鬟便行礼退下。

李文英看着小丫鬟回屋,关上了门才扭头和潘筠道:“王振是皇帝跟前的大红人,朝廷中的事,他知道的很多吧?”

潘筠已经半饱,慢慢放缓了吃饭的速度:“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他这么厉害的人,对我们修者,对我们这个世界依旧是知之甚少,知道为什么吗?”

潘筠:“信息壁垒?”

这个词李文英是第一次听见,但他琢磨了一下,不由笑起来:“这个词倒是妙。”

他点头道:“不错,正是信息壁垒,因为这世上可以修炼的人不多,国家要安定,就要安民心,所以我们这种人,我们的世界是不公开的。”

“朝中的文武大臣,只有到了一定品级才会窥得一些,除他们外,就是一些有底蕴的世家、士绅才知道些,像王振这样的人,皇帝不特意提起来,他什么都不知道。”

潘筠眨眨眼:“所以?”

“所以你可不要犯错,进入学宫第一课,就是背道录司的僧道九十九规,其中两条,不得擅传功法,擅自在百姓面前显露法术神通,你可还记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