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史上最稳太子爷 > 第九十四章 为了天下百姓

史上最稳太子爷 第九十四章 为了天下百姓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袁石一应家产尽数抄没,家眷子嗣,男丁斩首,女眷没入官府。”

老朱淡淡开口,下方众人此刻也是惊惧,却又不敢此刻出言劝阻反驳。

实在是没法说。

这袁石作死,累及家人,该。

况且,这袁石都死了,还帮什么?帮一个死人说话?没必要。

老朱长舒一口气,道:“善长,摆设灵堂,明日我要亲自祭奠。”

“是。”

“今日议事到此为止,都散了。”老朱话音落下,便自顾自的离开。

傍晚,朱标来到了书房,老朱一个人坐在那里处理政务,可看的出来,老朱眼角有着一抹泪痕。

跟着自己十多年,一路南征北战,东征西讨的老兄弟,就这么被人给杀了,而起因,也有着自己的一点原因。

向元廷送上降表之后,这军中一直就有着不和的声音,尤其以苗军最甚。

这一次胡大海说是去杭州巡察军队,倒不如说替老朱去安抚苗军,却不想遭此劫难。

老朱恨呐!

有那么一刻,老朱甚至想着归降这事儿干脆就这么算了!

可理智告诉他,不能就这么轻易放弃,前功尽弃,胡大海算是白死了!

不过说起来,眼下这军中也是军心漂浮,胡大海之死,在军中也是掀起了波澜巨浪。

之所以让李善长摆设灵堂,一方面祭奠胡大海,另外一方面,未尝不是有着安抚军心的意思。

朱标站在那里,也是没有说话,知道老朱心情不太好。。

“你来做什么?”瞧见朱标,老朱问道。

“给你。”朱标扔下了一张折叠的纸块,没多说,就直接走了。

老朱心中疑惑,缓缓将那张纸块打开,当看到那张纸上面的内容,老朱眼神莫名,有着一抹说不出的神采。

这是一篇祭文,要说辞藻有多华丽,不见得,写的有多好,嗯,满篇几乎都是大白话,几乎没什么修饰的地方。

可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反倒令老朱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感染自己。

更重要的是,老朱察觉到这篇文章,有着一些凝聚军心的作用。

这是朱标写的?

应该算是吧?

翌日,众人来到设好的灵堂,皆是身着孝衣孝服,朱标也是如此。

学府因为这件事,停课三日,而朱标更是来此亲自参加祭奠仪式。

一条条程序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李善长主持着整个礼仪流程,保障着流程不至于紊乱。

“诵祭文。”高声唱诺一声,李善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祭文。

“等一下。”老朱从怀中掏出一个奏章,交给李善长,道:“念这个。”

李善长心中也是一奇,忙打开一看,当看到开头几句的时候,心中不免有些慌乱,这个真的能念么?

开玩笑的吧?

“先生,就照着这个念。”老朱淡然发话。

李善长见状,只能点了点头,开始诵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汉代一位史学家名叫司马迁说的。”

文臣那边一个个眼神异样,这是大白话?

祭文有用大白话的?

武将那边,此刻一个个也是瞪大了眼睛,这句话,他们听懂了!

虽说他们之中,认字的人不多,这祭文嘛,往常不管怎么写,反正对他们来说,就是和天书一般,听不懂的。

但这一回,懂了!

李善长瞥了一眼众人的反应,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念道:“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这就比泰山还重,胡通甫(胡大海,字通甫)之死就是比泰山还重。卖主求荣,背信弃义死的就比鸿毛还轻。”

一句话,已然为胡大海之死,袁石蒋英的背叛定了基调。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地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推翻元廷暴政,拯救天下百姓,给他们打出一个太平世界走到一起来的。归降议和,不过是权宜之计。我们要和天下大多数的百姓一起来走这条路。今天,我们已经占据了江淮一带,但还不够,还需要更大一些,才能够解救天下百姓。”

“我们的将帅士卒,要看到光明,要有勇气。天下的百姓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当我们想到天下的百姓,想到大多数百姓的痛苦,我们为他们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军中的将帅,应当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位士卒,他们是我们的兄弟……”

“今天,我们摆设灵堂,为胡通甫送葬,来日,军中小至士卒,大至将帅,只要他们为天下百姓而死,曾经做过有益于百姓的事情,我们就应当给他摆设灵堂,一起缅怀他。用这样的方式,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使军中上下,军民之间都团结起来……”

无数的将帅心潮澎湃,这一刻,他们知道自己原来是在做这么有意义的一件事。

整篇祭文,近乎大白话一般,他们都听懂了,更明白了他们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是何等的重要,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又是何等的伟大。他们立下的功绩,会被人缅怀和铭记。

文臣士子那边面面相觑,这能算是祭文?不算吧?

刘伯温站在其中,仔细思索着刚才那篇祭文,心中却是一动。

这样的一篇祭文,也许大白话才更好一点,反倒是文绉绉的,那些将帅根本就听不懂,更遑论下面的士卒了。

此文,不仅有着安定军心的作用,更进一步阐释了为何要聚在一起,为何要打天下,不再是为了个人的利弊得失,是为了天下百姓。

至少,名义上如此,看看那些将帅的样子,一个个也是深以为然。

朱标此刻却是面色如常,没错,这篇祭文就是他写的,当然,也不能算。

其中好些段落句子都是照着后世伟人那篇文章抄的,对这些,朱标非常熟,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了。

在军校的时候,这思政课,是重中之重。

这样的一篇重要的文章,不可能不学习,别说军校了,就算是小学里面,也有这篇文章。

而朱标早已经做到闭着眼睛都能默出来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