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史上最稳太子爷 > 弟451章 宗教

史上最稳太子爷 弟451章 宗教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标稍微看了一下,就将这套宝钞收了起来,留作纪念。

这以后说不定自己挂了,还可以留作陪葬品呢!

此时,朱标又拿过一份信函,拆阅仔细看了起来,起初脸上还有些轻松之色,可是,越看,朱标的脸色越发凝重。

当整封信看完,朱标长长的吐出一口气,道:“备车,我要进宫。”

这封信寄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已经奔赴登封上任的县丞李进。当初,朱标在士子大宴之时,便做出承诺,士子可以写信给他,述说当地的情况,以及遇到了什么棘手的问题。

而李进,就是这么做的,将登封当地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也正是因此,朱标才知道,登封如今的情形是如何的严重,几乎已经算是地方上的毒瘤。

而这个毒瘤不是别的,正是坐落中央的嵩山少林寺。

登封境内的所有良田,几乎全在少林手中,除此以外,相邻的几个州县,也有触手伸出。

当然,这侵占良田不过是基本操作,对朱标来说,这也算不得什么。

顶多这少林寺就算是大一号的地主豪强呗!

更让朱标警惕的是,是这少林寺豢养武僧,设立僧兵。

这就让朱标不能忍了!

大明境内,除了大明军旅,竟然还有类似军队的组织,这是想做咩?

是故,朱标在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后,当即就打算去找老朱,这样的毒瘤不除,今后必定反受其害。

尽管在前些日子,胡惟庸已经在朝堂上牵头,设立政策对宗教等势力进行限定,但此刻朱标觉得,这力度还不够大。

尤其是有少林这么一个刺头儿,这要是不撸掉,想在其他地方推行国家的宗教方针,几乎是不可能。

当然,不只是少林这么一个刺头,道教的武当山也是如此。

现在的武当山掌门人张三丰就自称是大元遗老,老朱几次下诏,要他来京,结果就是不来。

和他娘的衍圣公一个德性,而且,比之衍圣公更加过分,毕竟衍圣公最终还是来了嘛!

可是这张三丰,就不来。

当然,朱标也能理解,毕竟算起来,这张三丰大半生都是在元朝统治下过的,这追念元朝嘛,情有可原。

可你这么追念它,为什么不干脆跑到大漠里去投奔元朝的小皇帝?

人家虽说跑了,但毕竟没死不是?

当然了,这武当山在附近周围的吃相比少林寺好不少,不过说起来也是五十步笑百步,干的事是一个都不比少林寺弄出来的龌龊事儿少。

这武当山也一样,收道童,收弟子,可以说也算是犯了忌讳。

朱标坐在马车上,脸色阴晴不定,他在思索着,对于这道佛两教的领头人该如何处置。

当然了,现在这武当山还不算在道教独大,毕竟还有个龙虎山的张家。

相比较起来,这张家就识相的多,几乎在大明立国没多久,就立马上书表示忠心。

由此,还受到了老朱一些赏赐。

朱标在马车内胡乱想着,而老朱则是摸着那大明第一版印刷出来的大明宝钞爱不释手。

这就是钱啊!

这钱上,还印着自己的画像,一看就是逼格满满。

帅到不得了!

“哟,什么事儿这么高兴啊?”马氏走了进来,见老朱脸上洋溢着笑容,几乎合不拢嘴,不由问道。

“妹子,快来看,快来看,胡惟庸可是弄出来一件宝贝啊!”说着,老朱也是拉着马氏来看。

马氏不禁拿起宝钞细看,又朝老朱看了两眼,道:“重八,你怎么把自个的画像给印在这上面了?”

老朱嘿嘿直笑,马氏见老朱不回答,急道1:“我问你话呢!”

老朱这才笑道:“妹子,看看,这咱大明第一套宝钞,漂不漂亮?”

“这最大的一张,面值就值一百两银子。这下面,还是五十两,十两,五两,还有一两的。”

马氏却是一听就懂,道:“这漂亮是漂亮,可是小老百姓家里,也用不到这么大的面值吧?”

“百姓家里多是用铜钱,这宝钞价值不大吧?”

“这咱早就想好了!”老朱微微一笑,道:“眼下这版宝钞多半是用于商贾之间交易,至于这民间百姓的那套铜钱兑换的宝钞,还得再等两天。”

“不过也不能说是兑换铜钱,准确来说,应该是兑换粮食。”

“粮食?”马氏微微称奇。

见马氏不明白,老朱立即就显摆道:“这朝中没掌握多少铜矿,若是以铜钱等价,这百姓若是纷纷以此兑换铜钱,朝廷只怕难以支撑。”

“可是,粮食,朝廷有着国库和众多粮仓支持,还是够的。当然了,咱这宝钞,百姓是可以以铜钱兑换的,只不过之后再换的话,朝廷就只能给粮食了。”

“此外,咱再和你详细说说,咱还准备照着这个,再立一部《钱钞法》……”

老朱此刻将前些时日和胡惟庸、朱标商定的成果拿出来大大的显摆一番,看着自家妹子听着都有些愣神的样子,心中格外满足。

看看,这都把咱妹子说傻了!

而马氏听着,则是若有所思,一方面,马氏自幼熟读经史典籍,各类经卷都有涉猎,学识亦可称得上广博。

非如此的话,有时候,怎能在老朱背后出谋划策?

除此以外,马氏对于民间的生活也十分了解,在这方面,甚至老朱都有些不及,毕竟老朱在战乱年代,更加侧重军事上的谋略与计划。

而马氏,则是体现在对后勤的支持,以及众多孤儿烈士的抚恤,对于市场的变动,小民百姓的需求,了解的极为深刻。

“重八,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将这些推广全国?”

马氏这一问,顿时让老朱有些愣住了!

这个预定的时间还真没有,不过老朱想了想道:“应该时间不会太长吧?这也要给胡惟庸他们一些准备的时间,少说也得有个半年查漏补缺……”

“妹子,你说什么时候最为合适?”

马氏微微一笑,道:“明年春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