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史上最稳太子爷 > 第433章 天坑的货币政策

史上最稳太子爷 第433章 天坑的货币政策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胡惟庸就完全不一样,首先,他本人是拥有一番雄心壮志的,虽然是李善长的学生,可胡惟庸心里,一直希望自己能够超越老师,建立一番功业。

尤其是在自己定下的目标之下,更是动力满满。

此刻,胡惟庸再度开口道:“这第九策,乃关于货币之事。全国各地的矿产臣已经派人核查过,目前,能出产铜矿,委实不多。”

“诸多铜矿山,都已经濒临枯竭。而元廷所在之时,大肆搜刮金银铜铁之物,如今元廷败退,许多金银铜铁,都被元廷带走,故而这民间也无太多结余。”

“故我大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当没有足够的铜矿铸钱使用。”

胡惟庸此刻将朝廷的窘境讲述了一遍,这就是此刻朝廷非常尴尬的境地了,没钱。

这个并不是说朝廷有多穷,当然,的确也不富裕,实际上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没钱。

没有铜矿可以开采,这铸钱获利,自然是无从谈起。

朱标则是清楚,这铜,在诸多金属里面,应该是最容易开采冶炼的了,而且,数量庞大,也正是因为如此,铜在中国,才作为货币长期使用。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铜的使用时间长,导致了铜矿的开采,时间也格外的早。

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

到了汉代,吴王刘濞甚至能够依靠开采铜矿铸钱之利和鱼盐之利和中央叫板,最后演变成了七国之乱。

这么长久的开采历史,这多大的铜矿,也被开采完了。

而元廷搜刮这些有价之物,更是加剧了这一过程,导致了现在朝廷飞铲尴尬的境地。

实际上,根据朱标所知,在地方上,很多地方仍是沿用旧钱,当然,这已经算好的了,起码还有钱可用。

一些地方,甚至已经堕落到了以物易物的地步。

这实在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胡惟庸在朝堂上提出这个的原因了。

朝廷没钱,那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任凭你英雄了得,没钱,啥事都别想干成。

除此以外,这货币,也是盘活经济的根本。

大明要想恢复生机,出台相应的货币政策,这是避不可免的。

老朱也是神色一震,当即就道:“那丞相有何良法?”

胡惟庸不假思索就道:“皇上,臣以为,朝廷可以发行宝钞,以纸币暂代金银货币……”

来了!

一听这话,朱标就知道,这胡惟庸整出的法子不是别的,就是大明宝钞。

这个,实际上在宋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名曰交子,但要说真正推行起来使用,还得大明。

毕竟,在历史上,这大明面临的窘境和现在是如出一辙,这想出的办法,自然也是一般无二。

朱标并未开口,只是静静的听胡惟庸讲述。

若是无后世的认知,此刻朱标对胡惟庸这般想法,也只得纳头便拜,毕竟,能想出如此良法,已经殊为不易。

至于这其中存在的隐患,以及为后世挖下的天坑,那看不到也是正常的。

在金融这方面,虽然在早期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老祖先们就已经会采用经济战打击敌人。

可是,对于金融货币的认知,此刻的人还浅显的很。

就比如,胡惟庸忽略了纸币的背后信用支撑。

单纯的采用朝廷的信用背书,是完全不可靠的,因为一旦滥发超发纸币,这最后买单的还是朝廷自己。

毕竟,此时的大明又不是后世的美帝,钞票随便印,反正其他各国都得为他买单。

大明现在连个附属国都没几个,就算有,也是小猫三两只,谁能扛得住大明这么大的体量?

在原先历史上,这宝钞后期就贬值的厉害,朝廷连给官员发放俸禄,最后都选择了实物抵扣。

在历史上,其实也不是没人玩过这种政策。

汉武帝就曾经玩过这么一出,整出了一个白鹿币。

就是以白鹿的皮作为货币发行,一张白鹿币,明明不值几个钱,然后汉武帝强制规定值四十万钱,且诸侯向长安供奉,必须要白鹿币。

如此一来,诸侯只得花大价钱去购买白鹿币,然后又送还给汉武帝。

这一转手,汉武帝等于啥都没损失,就狠狠的坑了一笔诸侯。

这也算是老刘家的传统了,一个个都挺面厚心黑,坑起豪强和诸侯,那是毫不手软。

相比起汉武帝坑诸侯和豪强,这宝钞发行到最后,朱标就知道,最后承担这些的恶果就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这透支朝廷的信用,最后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朱标是不愿意接受的。

商鞅都知道,徙木为信,官府要做事,就一定先要在老百姓心中竖立起威信,尤其是说一不二的威信。

绝不能让老百姓觉得朝令夕改。

这在百姓心中建立起朝廷的威信,实际上很难,可要说一朝败掉,那是再容易不过,之后再想立起来,所面临的的阻力将是格外的强大。

而大明才刚刚立国不久,朱标自是希望这朝廷的信用价值能够尽可能的保鲜,别那么快被人给整臭了!

就算是要臭,那也得先找好接盘侠再说。

反正这玩意儿,不能烂自己手里。

老朱听着胡惟庸说了许久,眼中喜色渐浓。胡惟庸能在这个时候提出如此行之有效的建议,自是令老朱大为开心。

他相信,胡惟庸这道策略实施下去之后,国库很快就会充裕起来。

到时候,国家自然有余力再去做别的事情了。

老朱做了这么多年的上位者,对钱,那认知自然是深刻的。

这打仗要钱,这治国一样,也要钱,而且都是要花大价钱。现在胡惟庸整出的这个政策就非常符合老朱的心意。

朝廷只需要印制一些纸币,就不再需要其他的投入,这世界上哪还有这样一本万利的买卖?

一时之间,老朱都不禁想狠狠的夸赞胡惟庸一通。

朱标见状,心中暗道不好,自己得抓点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