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史上最稳太子爷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盘包浆了都…

史上最稳太子爷 第一百八十五章 盘包浆了都…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在承乾宫中,毋庸置疑,肯定是安全的。

他们两个,要是在承乾宫中都能出事,那这天底下估摸着就没有安全的地方了!

开玩笑,在太子东宫搞出人命,这肯定是朝堂震动,不死一批人都是没法罢休的。

尤其是老朱还护犊子,必定是追查到底,不管是谁,只要被查到了,死全家都是不够的,少说三族得被平了!

朱标走进了乾清宫,就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碗摆在了老朱面前。

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这个碗上面镶满了金子和玉石。可是,朱标清楚的知道,老朱对这方面,完全没爱好。

一直以来,老朱用的碗之类的,都非常的一般,也就和民间的一些富家翁差不多,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宝贝。

等走近了一看,朱标不是奇怪了,而是惊悚了!

因为那个碗,朱标看出来了……

艹!

居然是用人的头盖骨做的。

老朱就瞅着这个用人头骨做的碗,瞅了好久,蓦然间,他抬起头颅,看向了朱标,笑道:“标儿,你来了!”

朱标点了点头。

老朱见朱标也看着这个用人头骨做的碗,道:“标儿,知道这个碗的来历不?”

朱标略微思索,道:“爹,这想必是前线的将士攻下大都之后,从元廷皇宫里面搜出来吧?”

朱标这么说,也不是没有依据的,这元廷以胡人身份入主中原,一般来说,这夷狄就特别喜欢用人身上的一些东西做成一些器具。

尤其是仇人。

比如说,将仇人的头颅砍下来,做成酒器,就表示让仇人天天看着自己吃香喝辣,欺压他的妻女,而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万劫不复。

这也代表着对敌人的一种诅咒。

除此以外,夷狄的巫祝也爱用此类物品,比如用于祭祀的一些乐器,就是要用人皮鼓一类的乐器。

他们相信,这样制造出来的乐器会充满灵性,可以帮助他们和神灵进行沟通。

所以,下意识地,朱标就往这个方向猜。

反正这看人头颅,用人头盖骨做碗这事儿,不可能是老朱做的,老朱没这爱好。

老朱淡淡点头,道:“标儿,你猜的不错,这个碗的确是从元廷皇宫里面搜出来的。”

“只不过,你知道这是用谁的头骨做的吗?”

朱标摇了摇头,他哪里知道?

“是南宋理宗赵昀的头骨。”老朱缓缓回答,然后讲述道:“当年元廷入主中原,南宋灭亡不久之后,忽必烈册封番僧杨琏真迦为“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迦来自吐蕃佛教,来到江南上任之后,接连掘开南宋自赵构开始六代帝王的陵墓。”

朱标津津有味的听着,属实来说,听到赵构被人掘坟了,他还是有些舒适的。

就这么一个废物,自断臂膀杀岳飞,被人掘坟,该!

垃圾、废物、混账、王八蛋、汉奸等等形容词放在他身上,都格外的贴切。

当然,朱标也有不舒服的地方,别人掘坟都可以,一个番僧来掘,过分了吧?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属实来说,就是个乌龟王八蛋,不是什么好鸟。

老朱继续道:“宋理宗当年下葬之时,口含夜明珠,体内又灌有大量的水银,从而导致尸身不腐,杨琏真迦见到之后大喜,便用宋理宗的头颅做了眼前的这件酒具。”

朱标此刻也是明白了,眼前这个碗,居然还有着这么一段故事。

“标儿,咱今日和你说这件事,就是希望你牢牢记住,为君者,若是国家沦落到南宋那个地步,被灭之后,就算是下葬之后的历代先王,都得不到安宁。”

“你要牢记,咱们大明,千万不可重蹈这南宋的覆辙,若是如此,咱们愧对地下的先人们呐!”

“爹,你放心,绝对不会的。”朱标也是郑重点头。

这样的情景,属实来说,太惨了!

想想都觉得有些恐怖,死了还得被人刨坟,刨坟也就算了,这天灵盖还得被人做成酒器,然后供人把玩和欣赏……

你看这赵昀的头盖骨,溜滑的,尼玛的都被盘包浆了都……

一看就没少供人参观和欣赏把玩,这一看,一把玩,怎么可能不说起这段历史?说起来,就是给人当笑料和逗闷子的。

一位帝王,死后捞到这个待遇,那也是没谁了!

反正朱标觉得,以后要是有人要拿自己天灵盖来这么一出,老子现在就把你祖宗十八代骨灰都给你扬喽!

然后抄家灭族,保证你在这个世界上,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一般。

老朱点了点头,看向了朱标,道:“标儿,咱决意,过两天就让人将这个东西送到绍兴,还在原来的地方安葬吧。”

终归来说,这是一个耻辱,哪怕老朱本人不耻南宋那个窝囊劲儿,可那也是汉人,若是继续将这个大笑话留在世上,那无疑是在抽他这个皇帝的脸。

朱标对老朱这个做法,自然是不觉得意外的。

老朱北伐的时候,就提出了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自然,是要维护汉人的尊严。

宋理宗头盖骨被人做成了酒器,这本身来说,就是一个莫大的耻辱,老朱自然是要想办法给抹除掉的。

朱标也是服了,这南宋惹出来的事情,都一百多年的过去了,还要老朱来给他擦屁股……

属实来说,真废物。

跳过这个小插曲,朱标将怀中的一沓报告拿出来,放到了老朱面前,乖巧道:“爹,这是有关于制盐的新法子,您仔细看看,说不定对您有用。”

“嗯?”老朱挑了挑眉。

说实话,最近一段时间,这盐政方面的政策老朱也在摸底,搞调查,就是为了明年大明的盐政做准备。

食盐,自汉武帝开始就一直控制在政府手中,老朱自然也不例外。

眼下这全国都快统一了,这各种制度也该出台了!

而食盐,无疑是其中最最最重要的一项。

因为这食盐,即是有关于小民百姓的生活,同时,又和国家财政息息相关,是财政收入的大项。

不可不重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