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史上最稳太子爷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精兵政策

史上最稳太子爷 第一百二十九章 精兵政策

作者:青灯说书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6:35: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爹,我还没说完。”

“还有?”老朱满怀喜意的看着朱标,看看,这就是自己儿子啊!

朱标点了点头道:“这第三,我认为北伐完成之后,应当实行精兵政策,或者说叫除锈。”

“怎么讲?”

“爹,说到这里,又不得不说起赵宋了!”朱标缓缓道:“赵宋得国不正,因此对于武将百般打压,不仅如此,对于兵员,也几乎是毫无要求。”

“哪处糟了灾了,干脆将那些流民招入军中了事,此举虽然暂时安抚了人心,可是,却极大的破坏军队,因此,这赵宋的军队之中不是地痞流氓无赖,就是饿的面黄肌瘦的贫民,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有战斗力?”

“如果说将领是军队的核心,那士卒,就是基础,无论何种兵法方略,归根结底,都要士卒来完成执行。”

“而爹如今您手下带甲百万,其中同样有着杂七杂八的成分,有些年龄过大了,难以胜任战场搏杀高强度的任务,而有些品行不端,还有一些流连于窑子赌场之类的场所,再有一些,暗中做过打家劫舍的勾当,这些人都应该剔除出军队。”

“将这些人剔除出去,好处有二,第一,兵贵精,不贵多。军中经历这样的整风之后,最后保留在军中的皆是数一数二的好手,这样军队的战力反而会比之前更加强大。”

“第二,爹,天下将定,北伐完成之后,元廷虽是大患,但不是新朝面临的头等难题,新朝所要面对的是万千仍处于水深火热的黎民百姓,他们历经多年战乱,食不果腹,如不能安置好这些人,新朝动乱在所难免。”

“标儿,你有如此认知,很好。”老朱倍感欣慰,这一次,朱标出去一趟,这见识眼光,的确成长不少。

尽快恢复民生,恢复生产,让老百姓安定下来,这也是老朱现在要考虑的头等大事。

朱标继续说道:“因此,削减军队人数,采用精兵政策,其一,可以大幅降低百姓的负担,其二,可以将省下来的军费一部分投入民生发展,一部分用来发展武器制造,还有一部分可以用来提高军中士卒的待遇,总之,这省下来的钱,新朝初立,有着诸多用项,会有着大用。”

“你说的倒是不错,可你有没有想过,实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两个问题。”老朱微微一笑,道:“这第一,剔除掉的士卒如何安排?他们和那些将帅也差不多,让他们操刀子砍人还行,可让他们安生过日子,种地打粮,难做。”

“这第二,元廷仍是大患,又该如何面对?”

此刻老朱也在思索这两个问题,当朱标提出精兵的时候,他心中隐隐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如能够将这两个问题解决好,那这样利国利民的政策,实施起来,自是极好的。

可老朱亦是想看看,朱标对此会有着什么想法。

自己这个儿子,看上去年岁小,不过十三岁,但是见识广博,想法超凡脱俗,并不会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假以时日,稍加磨练,必是大才。

朱标想了一想,就道:“爹,北伐之后,北方才刚刚平定,这些地方有不少是望风而降,可既然今日他们能望风而降倒向我们,有朝一日,元廷卷土重来,他们见元廷势大,这些地方不是又倒向了元廷么?”

“而且,这许多地方,皆是原先元廷的旧官旧吏,与地方势力盘根错节,于新朝施行新政而言,不利,他们这些人,用着能放心么?对这些人,爹,您才应该做到封赏之后即可裁撤,换上自己这一方可靠之人。”

“而这可靠之人,军中那些剔除下来的士卒,选出一些品行可靠之人,想来应该是不难的。”

“此举还可充实地方,标儿,说的很好。”老朱听着也是露出笑容。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朱标和老朱二人聊的越发投机,朱标继续道:“军中那些品行不端之人,视其功劳,可以先教育为主,然后安插到地方,新朝初立,许多地方还是需要人手的,这些人,对爹您,忠心也算是有保证。”

“这第二个问题……”朱标略微思索,道:“我曾经看书上说昔年汉唐之时,常备兵马不过数万,可这两个朝代,皆面临大敌,汉是匈奴,唐是突厥。”

“其中有何诀窍,不能不引人深思。”

“孩儿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落在精兵这个“精”字身上,汉唐士卒入伍,必是良家子,且要入军中,首先要经历重重考核,成绩为优者方会录取。”

“这是第一点,第二,这些士卒入伍之后,所训练方式不同,相较于底层士卒,这些士卒平日里是士卒,可到了战时,完全可以担负起十夫长,百户这样的职务,孩儿相信,这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平常日积月累的结果。”

“也因此,在书中可以看到,每次大战来临之际,汉唐这些军队出发之际,不过万余人,可真正到达预定战场,人数已经滚到了十多万人。”

“总结来讲,就是多练兵,少养兵。”

“地方上可以培养民兵,每岁不需要多,只需要保持一个月的训练便可,这样,到了战时,这些民兵便有了用武之地。”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赵宋得国不正,荒废武道,这民间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以致于我偌大中华武备不兴,被夷狄欺辱,此等教训,不可不鉴。”朱标又**裸的鄙视了一番大宋。

老朱也有些怀疑了,原先他觉得大宋还行,虽说不算是顶好的那一种,但勉强还说的过去。

可现在,他发觉,自己是不是标准定的低了?

这赵宋,好像也的确不咋的啊!

和汉唐一比一瞧,卧槽,是真他么的辣鸡。

一个北方小小的蛮夷从始至终都收拾不掉,而且还越搞越大发,以至于最后被人灭了国,貌似历史上那些大一统王朝都没有过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