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领主大人是卧底 > (五)

领主大人是卧底 (五)

作者:学语新风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12 19:17: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些习得的技巧——

这几周我有意识地精读和研究了一些别人的小说,以下是几个总结到的技巧。

1、立足于人物和世界,而非事件。

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诉求和具体的势力设定,才是矛盾的根本。在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现是戏剧性的源头。

人物的塑造不仅仅是塑造而已,更重要的是和剧情产生有机的联动。

人物有自己的目标和诉求,当它们之间产生碰撞交互(不一定是直接的冲突)的时候,故事就发生了。

2、注重延展性。

任何一个人物的出场,一次故事的转折,一个设定的出现,都可以有后续的展开,让故事有机地发展下去。

本文一直到断更为止,流浪商城这条线没有展开下去,真的挺可惜的。现在想来,完全可以把黑鸦掠夺军幽影三兄弟干部的一部分戏份砍掉,转给流浪商城那边。尝试让多方互动。

更理想的情况是,提前设计好了未来要接触的人物/势力/矛盾点/爆点,然后往前延伸到之前的情节里。比如预定了未来某个势力很重要,之前出场的角色就可能来自于这个势力;预定了某个重要的谜团待解开,之前登场的反派就知晓了这一谜团的一部分信息。从结果逆推,往前“抛出线头”。

3、悬念的重要性

我以前以为,只有悬疑解谜类的故事才需要注重悬念,这是一种想当然的错误。

所有的故事里悬念都很重要。哪怕读者从一开始就知道一段故事的结局,比如面对危机主角能活下来,但是主角“如何活下来”依旧可以产生悬念。

(1)多样化的人物目标——

除了“打赢敌人”这样简单片面的成功,“关卡胜利的条件”(人物需要达成的目标)同样可以是多样化的,而且人物可能同时需要达成多个目标,越多越好。典型的目标如下——

·从敌人身上获取某个秘密。

·解开一个特定的谜团。找到凶手/幕后主使

·解决一场大危机。(可能包括发现危机源头、找到解决方法、具体实施等多个步骤)

·获得某个关键的物品。

·取得某人的认可和好感/发动可以争取的盟友。

·在不激化矛盾的情况下应对对手的挑衅。

·逃离某个地点。

(2)能够对人物目的达成造成影响的外在环境、资源和阻碍。

外在的环境元素不仅仅是物理化的场景(适合刺杀的地形),也可以是更抽象的资源和阻碍。比如一段情报(首领每月初都会去一趟郊外),一些和世界观高度绑定的限制(在城里动手会惊动警察),特定的社会环境,等等。

(3)信息不对称。

故事中人物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戏剧反讽),我用的很多了,不细说。

(4)设定目标不同的人物。(见下)

5、添加多方人物而非局限于二元对抗。

《领主》的一半情节里,都只有主角方和敌方的二元对抗。类似的情节在第1次出现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但随着篇幅越来越长,雷同感和无趣感就会体现出来。

在故事中引入对抗双方外的角色,可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非二元对抗用的角色:

可争取作为盟友的中立角色、需要主角团拯救和帮助的人、可交易者、另一个反派、敌方中的自己人、解答疑惑的导师、只会偶尔提供有限帮助的强力后援。

比如在《斗破苍穹》中,主角深入沙漠蛇人部落夺取青莲地心火的十几万字里,涉及的各方势力包括:

·美杜莎方(异火拥有者)

·主角和药老(目标是获得异火)

·古河方(目标是获得异火,优先谈判交易,不行就强抢)

·古河一行人中的云韵(是古河盟友,但是和主角也是朋友)

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戏剧张力主要体现在两个地方——

一是三角关系带来的悬念。美杜莎方和古河方之间人物关系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主角的目标能否达成。如果双方成功达成了交易,那么主角就必然失败,而如果双方谈判破裂,主角又有机会趁水摸鱼。

二是云韵属于古河一行人,立场上和主角有利益冲突。但私下里和主角又是朋友,不会对主角下杀手。这种人物明面上的身份和自身内在实质的冲突,是小说里常用的元素。《让子弹飞》里土匪当县长,《领主大人是卧底》里天使当地狱卧底,都是如此。

6、发现。

发现,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人物对自己身份或者与其他人物关系的新的发现等,意味对新信息的揭示。

有规律且持续不断地抛出新的信息,是故事吸引力的重要源泉。

《领主大人是卧底》里西菲尔知晓“蓝星三年后会被毁灭”这一信息太过轻巧了,而且太容易地就确定了这一点。这也让后续的情节吸引力下降了一些。

更好的剧情安排可能是,西菲尔在看到了灭世天火画面之后,无法完全确定这意味着什么,随着后续情节的发展,逐渐确定了它所代表的意义。然后马上就紧跟着对“谁灭了蓝星”的解谜,新信息解谜的过程无缝衔接。

7、爆点

爆点是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的情节。通常是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一个对后续影响深远的故事展开,或是某一个大谜团的揭示。

它是故事波折中最让人震撼的部分。

所有的爆点都扎根于过去情节的铺垫,如果没有提前渲染某个人物的重要性,这个人物登场时就不会给人以震撼感;如果没有提前塑造好一个角色,这个人角色的死亡也会波澜不惊;如果没有一个能让人产生初步印象的世界观,皇帝和天下第一高手的出现,将缺乏冲击力。

频繁为爆而爆,只会陷入无意义地反转,只有立足于世界观和人物,才能在需要时营造出爆点。这里的世界观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也可以是一个小组织的内部架构,一个学校的人物关系总和等等。

·爆点拆分。

在人物和铺垫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一个故事能够产生的爆点也是有限的,将一个大爆点合理地拆分,有规律地、循序渐进的给出,既可以让故事持续有爆点,也可以让情绪的转折爆发更自然。

比如《海贼王》里,“革命军二把手萨博在圣地闹出了大事”这个爆点,居然被尾田拆成了好几份。依次是——

·萨博的朋友们看到萨博在圣地的新闻报道,都哭了。“萨博,他怎么可能······”

·新闻报道“萨博杀死了寇布拉王(一个善良的国王)”,萨博的朋友们不相信是他做的。

·萨博打电话给自己人,表示自己看见了圣地的秘密,发现世界之巅的空置王座上居然有人。萨博刚想说什么,所在的国家就被核平了。

·萨博在核爆中活了下来,具体描述自己的经历。

8、多线并行。

故事同时推进多条线,在某条线上遇到明确阻碍时,暂停推进。(卡关)

之后推进另一条线。另一条线中获得的线索/资源,又可能返回了推进上一条线。

多条线有公用的人物/地点,作为多条线的交织点。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