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回档06 > 841.新书预热

回档06 841.新书预热

作者:独钓长江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2 02:02: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将译文里的一段话复制粘贴到聊天窗口,王永仁将它发给了负责英文翻译的人员,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

在他的新书里,联盟的空天军种,各大洲的舰长都有,主要描写部分还是华人舰长,包括了最高远征军指挥官,以及主力航空舰队的负责人。

但是,在第二版的英译文中,主力航空舰队的负责人竟然变成了混血儿,即便译文中说了是白人和黄种人的混血,显得更加帅气,王永仁也是不能忍的。

“好的。”

此时巴黎刚好是中午,接收到消息的翻译人员,立马回复了过来。

他们的这点小心思,被这位大作家发现了,自然也就改回去。

在的出版合作上,阿歇特虽然是全球图书出版的前几名巨头,但是和这位成名的科幻作家,算是稍许的弱势地位。

毕竟,对方随时可以找其余几家出版社巨头合作,而阿歇特却需要对方的,来提升今年的业绩。

毫无疑问,这套上中下三册的,销量超越《五光年》没有问题,刷新‘世间无我这般人’出道以来的新书销售记录。

如此大的销售额,对于任何一家全球出版业巨头,都是不可忽视的合作项目。

“嗯。”

简单回了个字,王永仁没有多说什么,继续看起了书稿。

“爸爸,吃晚饭了。”

时间就在安静的氛围中快速流逝,等到儿子敲门进来的时候,王永仁才发现已经是晚上六点,吃晚饭时间到了。

“好,云朵儿呢?”

见儿子进来,王永仁放下手上的书稿,笑着问了句。

“她醒了,正坐在餐厅吃馄饨。”

“那你自己吃了吗?”

“我还没吃,等爸爸一起吃。”

“下午爷爷有没有带你去看龙头出位啊?”

“看了,很多鞭炮声,我耳朵都嗡嗡响。”

“好看吗?”

“好看,热闹。”

“呵。”

拉着儿子的手走下了楼,王永仁见到餐厅里的一桌饭菜,只有苏学姐和云朵儿坐着,老妈也在云朵儿旁边陪同。

虽说他们王宅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都有迎龙灯做戏请客吃饭的习惯,不过王永仁家里比较低调,没有请客,家里的别墅也放不了几桌。

刚好王永仁小叔家也是新建了楼房,可以放下十几桌,王有梁索性把客人都请到了那边。

“爷爷奶奶在小叔家吃饭了,爸爸也陪着几位朋友过去,家里就咱们几个。”

见到学弟老公过来,苏秋漪笑着说道。

她知道,学弟喜欢安静,对这些迎来送往不太感冒,就没有打扰对方。

而最近春季的病毒比较多,她也没想着带孩子们去小叔家凑热闹,在家里吃着比较舒适。

反正,酒宴上的大菜也就那么几个,她们自己用的食材更好,更安心。

“嗯,那里人多嘴杂,云朵儿也不合适。”

点了点头,王永仁并不在意这个,拉着儿子在桌边坐下。

大过年的,桌上的肉类不少,还有农村酒宴上少有的大龙虾和大闸蟹,中上水平的海鲜也有个四样,一桌菜成本大概两千左右。

“爸爸,我也是跟爷爷这么说的。”

坐下来吃着奶奶用公筷夹过来的大龙虾肉,六六认真地说了句,继而对奶奶感谢道:“谢谢奶奶。”

对于那些亲戚长辈都喜欢摸他头再夸奖的套路,六六只觉得吵闹,一点都不好。

“哈哈…”

听着儿子的童言童语,王永仁几人笑了起来,云朵儿不懂却也跟着咯咯笑出了声。

吃了晚饭,在家休息了下,听到鞭炮声响起的王永仁,带着苏学姐和孩子走向广场。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随着一声声小鞭炮声,家里预备板凳桥的村民按照顺序接上了队伍。

小跑一圈后,就有人点燃一个冲天炮,提醒下一组的村民。

这个点,正是各家各户接龙灯的时间,上百桥的板凳龙在鞭炮声中慢慢凑齐。

今天的天气还算不错,因此来看迎龙灯的人很多,数千平米的广场周围站满了人,最佳观赏位则是周边的楼房的窗户和屋顶平台。

小叔家的新楼房就在广场边缘,王永仁一家四口和长辈们打了声招呼,就来到四楼半层的阳台,占了个上佳的观赏位。

站在阳台上的,除了过来吃饭的亲戚,还有同村相熟的一些村民。

见到王永仁这位大作家和他那位绝色妻子,众人纷纷打起招呼。

“新年好。”

身上不带香烟的王永仁,回着招呼的方式倒是很简单。

大学以后常年不在村里,王永仁对这些人大都不熟,也没什么话题好聊的。

也就是别人问两句,他就礼貌地接上话,其余人说多了几句也就明白,不再打扰他们一家四口。

“哥,这两个凳子给六六和云朵儿站着看,免得你一直抱着。”

忙着招待客人的王健喜,抽空给堂哥送来了一高一低两个板凳。

“谢谢,你们第几桥?”

让两个孩子站在板凳上,搂着女儿的王永仁开口问道。

他们这边的都是板凳龙,按照村民自愿报备计算多少桥,总数大概在100桥左右,多了也施展不开,少了许多观赏性。

“我们家报了十桥,从89开始到98号,表姐夫还有表哥他们帮我,另外加了几个朋友。对了,步家的兄弟俩不知道哪里听到的消息,也要过来帮忙,我不好意思拒绝。”

说起自家报名的板凳桥数量,王健喜稍微说了下那两位富二代朋友。

十桥算是他们村里允许报名的最大数量,王宅村里报这个数的也就两家人,其余的大多数是两桥或者六桥。

即便如此,村里今年的龙灯板凳桥数,也是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28桥,到时候龙灯翻身的难度大增。

或许有人说,龙灯越长越壮观,但是对于板凳龙灯而言,越长翻一个身的难度越大,只有长短合适的百来桥,才有观赏性最佳的效果。

同样的,这样的板凳龙灯,从晚上六点开始接灯开始到凌晨之后结束,对于参与者的体力消耗很大。

每家每户都会准备每桥两人的替换,若是人员富裕点,还会有三四个人轮换。

因此,往年每桥龙灯都会有500元的补贴,抬龙头的两组各8人每人1000,相较于付出的体力而言,根本不算高。

今年每桥的补贴依旧是500元,不过王永仁他爹每桥补贴了500元,总补贴达到了1000元,龙头1500元每人,这也是其余各家各户踊跃报名的原因之一。

“既然是他们自己主动,那就不要管太多。”

听到那步家两兄弟也来凑热闹,王永仁倒是没有在意。

虽说步家在康永也算得上有数的富豪,但是放眼婺州乃至江省,只算得上个普通小土豪罢了。

“行。”

见堂哥这么说,王健喜心里有了底。

简单聊了几句,他就下去一楼忙碌,准备接龙灯。

“爸爸,这个龙灯有多长啊?”

站在小板凳上的六六,好奇地问了一句。

“现在差不多三十桥,一桥大概一米五,也就五十米左右。最后,全部接好之后,龙灯应该有两百米长。”

估算了一下广场上已经接好的龙灯,王永仁回答起来。

“两百米,哇。”

旁边的云朵儿,不懂装懂地感慨道,原本想说话的六六撇了撇嘴,没有说话。

从三十来桥的长度,一直到百来桥,接龙灯的时间就耗费了一个多小时。

等到整条龙灯齐聚,已经是晚上七点半。

“哦。”

“哦哦。”

随着一阵呼喊声,龙灯迎来了第一次完整的翻身。

先是板凳龙身一圈圈将龙头围绕其中,接着龙尾开始朝反方向快速跑去,之后龙身将龙尾一圈圈地围绕其中,龙头到了最外围。

如此,算得上一个完整的龙灯翻身。

其中展示的过程,极具美感,充满了一种力量的聚合与对撞。

这也是王宅村迎龙灯在康永老人中,口口相传,极富盛名的原因。

在场的观众中,除了大部分来亲朋好友家吃饭的人,还有不少是慕名而来,不乏在康永上班的外来务工人员。

期间,龙头上的上百盏灯笼,偶尔会有几个灯笼着起来,旁边跟着跑的人员会以最快速度用长扫帚拍灭,以免引燃了其余的灯笼。

因为动作幅度较大,偶尔有人发生争吵,也都是被众人劝解,大过年的还是和气生财为好。

这也是近几年来,王宅村的村民收入普遍提升较大,大家伙也算心宽体胖,没有那么大的火气。

一直到晚上九点,迎龙灯的表演过程算是进入尾声。

有些累的龙头想要逃出广场,开始下一轮的龙灯祈福环节,却是被龙尾拉了回来,继续翻了个身。

翻身完毕的龙头,再次往广场外跑去,龙尾又把它扯了回来。

“喝,哈。”

来回三次,最后龙头一鼓作气,直接迎到了某户人家门口,烟花齐放,算是正式开始了下一轮的祈福活动。

接下去,迎龙灯的人员算是轻松多了,只需要按照事先的安排,前往预定的村民家门口进行龙头祈福活动即可。

一般情况下,预定好的村民都会准备10个红包,金额从几百到几千不等。

即将轮到的下一户,则会提前放一下鞭炮,提醒抬龙头的人员。

“爸爸,龙头什么时候到我们家啊。”

牵着爸爸手往家里走得六六,开口问了句。

“咱们家比较后面,估计要到十二点了。”

抱着云朵儿的王永仁,轻声回答一句。

前后看了几个小时,云朵儿已经有些累了,趴在她爸爸肩膀上睡着了。

“哦。”

听到这个时间,六六点了点头,算是记了下来。

回到自家别墅后,苏学姐和老妈把两个孩子洗完澡哄睡,王永仁继续坐在自家书房里看书高。

至于那些过年的农村娱乐活动,和他们家没有什么关系。

“咚咚。”

“进来。”

敲门声响起,王永仁看到换了身宽松黑色蕾丝睡衣的苏学姐,嘴角忍不住一翘。

“看这么久了,休息一下。”

抱着学弟的脖子,坐在对方怀里的苏秋漪柔声说道。

“外面烟花挺美,咱们去窗边看看。”

看着那若隐若现的蕾丝设计,王永仁搂住细腰处的光滑丝质布料,笑着提了个建议。

“好啊。”

美目中含着笑意,苏秋漪答应了下来。

这欣赏风景,一看就是大半个小时。

洗漱一番的王永仁,依旧换上日常休闲服,等候晚间的龙头祈福。

“爸爸,爷爷让我来喊你。”

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敲门声的王永仁,见到本该熟睡的儿子穿着新衣服站在门口,忍不住笑着问道:“怎么,你等下也要放烟花?”

“嗯。”

补了个觉的六六,精神十足。

“走。”

拉着儿子的手走下楼,王永仁就见到老爹已经把十个烟花摆放整齐。

他们家也算是迎龙灯比较晚的,迎龙灯人员都已经很累了,没必要放那么多烟花,意思一下就好。

晚上十一点四十五,龙灯过来,大烟花和小鞭炮齐鸣。

苏学姐抱着睡醒的云朵儿站在门内看热闹,旁边的王永仁带着儿子负责点烟花,老妈张娴拿着一盏小灯笼,老爸王有梁则是拿着十个大红包,一一放到龙灯的嘴巴里。

这些祈福的钱财,在支付掉各项开支后,会汇总到村里的老年协会,用来支付村里老年人的相关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帮全村老年人支付医疗保险费。

“龙尾摆一下。”

不用首富老王家主人提醒,龙灯掉了个头,数百米后的龙尾不辞辛劳地拐进了家门。

龙尾的那些人员,更是喊得起劲:“加薪,加薪。”

“好,好。”

早有准备的王有梁,从老婆手里接过六个小红包,又是加了1666的红包。

“祝王老板发财。”

收下加薪红包后,龙灯才朝着下一户而去。

忙忘了一阵,王永仁和苏学姐都是有些累了,两个中途充电的小家伙却是活跃起来。

没有让老爹老妈代劳,王永仁陪着两个小家伙,到了家庭影院,打开一个动画电影看着。

一直到凌晨两点,两个小家伙才打着哈欠,心满意足地去被窝睡觉。

过了正月十三,王永仁的生活一下子忙了起来。

其余参股的公司和项目,可以不去管,但是控股的几家企业却不能落下。

除了已经确定的明日科技18亿美元投资落定,仁和工贸、开心网络、TVB、淑女街、Sheling网、Herln网还有AHL视频,都需要王永仁巡视一番。

尤其是几家布局全球的企业,王永仁在私人飞机上的时间,比到分部视察的时间还要久。

没办法,产业太多了,王永仁这个甩手掌柜在平时不管事,但一个季度一次巡视的时间,还是要抽出来的。

不然,公司成了别人的怎么办。

正月底,王永仁回到了忠诚于他的AHL首尔分部,算是回国前的最后一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