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推背图传奇 > 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衣渡江

推背图传奇 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衣渡江

作者:天下一支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至等人见书信上写道:骆宾王带着半页谶语,逃出宋王墓,连夜前往扬州,等他回到扬州时,朝廷大军已经占领淮阴,进逼高邮。徐敬业在谋士薛璋的建议下,决定放弃扬州,准备走泰州,入通州,乘船逃难到高丽。

扬州的义军群龙无首,一片混乱。骆宾王见扬州城内都是逃难的百姓,到处都是四处趁火打劫的土匪,感叹不已,他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徐辉的府邸前,见一名义军的将军就要带兵破门而入。骆宾王赶紧制止,那将军认识骆宾王曾是英国公的记室,不敢放肆,退到了一边。

骆宾王见徐辉的夫人和刚出生的儿子无恙,十分欣慰,决定将宋州的事情对徐夫人隐瞒。徐夫人见骆宾王独自一人归来,并没有带来丈夫的音信,哭着要带孩子去宋州找丈夫。骆宾王怎么也劝阻不住,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将徐辉在宋州殉难的消息告诉了徐夫人。

徐夫人听后,万分悲痛,两眼一黑,顿时昏死了过去。骆宾王连忙让仆人请来郎中,给徐夫人开了药,等她苏醒过来,又安慰了好多话,方才离开。

骆宾王回到自己府中,见自己的夫人还有三个月即将临产,而此时的扬州人心动荡,实在不是久留之地。骆宾王为了保全徐、罗两家的血脉,思考再三,决定劝说徐夫人,跟自己一家离开扬州。

当时,徐夫人热孝在身,再加上徐公子还未足月,一时也不愿离开扬州,但在骆宾王一再劝说下,徐夫人方才勉强同意即刻离开动荡的扬州。

骆宾王见万事具备,又见义军的粮草辎重部队还未离开扬州,决定将其中一半珍宝财物,渡江运至江南,找一个世外桃源隐居下来,再等待天下形势的变化,伺机为徐辉报仇。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骆宾王搀扶住即将临产的夫人、徐夫人怀抱徐公子,所有的随从侍卫都头戴斗篷,穿了一身白色的孝服,上了一艘大的商船。骆宾王又让奴仆们将义军军中一半的珍宝藏于行囊担架之中,便让船家扬帆开船。

船刚驶出码头,就见扬州城内火光冲天,到处都是厮杀声,哭喊声,突然岸边有人叫道:“禀李将军,我们搜遍了整个扬州城,都没抓到贼首徐敬业、徐辉、薛璋、骆宾王等人。将军快看,前面有一艘大船冒雨逃向江南去了,这船上会不会有漏网的大鱼?”

李孝逸朝江心看了一眼,命令道:“将士们,快渡江去追,如能活捉徐敬业,赏万金,封万户侯!活捉徐辉、骆宾王或薛璋的,赏千金,封千户侯!”,众将士得令后,纷纷跳上江边渔民的几条小渔船,奋力追赶。

骆宾王见李孝逸虽然攻破了扬州,但是并没抓到英国公,心中安慰了许多。这时有侍女过来禀告说,夫人腹中疼痛难忍,恐怕即将诞下婴儿,而船上并没有接生婆,不知如何是好。

正当骆宾王十分踌躇之际,徐夫人走出船舱,责备那名侍女道;“前有大江,后有追兵,骆将军可是我们的主心骨,千万不要让他乱了心智!没有接生婆,我替骆夫人接生!”

骆宾王刚要阻止,徐夫人朝他摆了摆手,就吩咐侍女准备热水去了。

骆宾王见身后的官军的小舟越追越近,顶着风雨,亲自来船头掌舵划桨。那些舵手见了骆宾王身穿白衣,腰身挺拔,目光如炬,在风雨中就如同一盏明灯、一展随风飘舞的旗帜,很是感动,都高声喊着号子,奋力摇起船桨,逐渐将官军甩在了后面。

这时船已经驶入江心,江心的风浪更大,骆宾王几次站立不稳,差一点被风浪卷入江中,但他丝毫没有畏惧,口中默念着:“老天保佑徐、罗两家的孩子平安无事,老天保佑天书能渡过此次大劫!”,船侧的侍卫们也牢牢握住手中的竹篙,给船指正了航向。

这时只听见船舱内传来孩子响亮的哭声,一名侍女过来报喜道;“恭喜老爷,贺喜老爷,夫人给老爷生了一个公子!”

骆宾王大喜道:“真是苍天有眼,我骆家有后了!”,众人听了,更是喜出望外,划起桨来,更有气力,终于把追兵远远地甩在了后头,而官军的几片小舟逐渐被江心的风浪淹没,船上的士兵叫喊着,纷纷掉进长江,喂了鱼鳖。

骆宾王见大家脱了险,方才进入船舱,看望夫人和孩子。船舱内骆夫人和徐夫人正哄着孩子,说着话。骆夫人见骆宾王进来,笑道:“老爷,快看看我们的孩子吧!他的模样可像你了。”说完,将怀中的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递给骆宾王。

骆宾王接过孩子,先向徐夫人道了谢,又仔细端详了儿子好一会儿。骆夫人见夫君很喜欢孩子,又让他给儿子取一个名字。骆宾王反复念叨说:“这兵荒马乱的,希望儿子能平平安安的,对了,徐大哥的儿子叫徐平,我们的儿子就叫罗安吧!夫人觉得如何?”

骆夫人点头道:“只要老爷喜欢就可以了,我一个妇道人家知道个什么!”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骆宾王方才带领家人渡过长江,他们本想乘船到达江对面的润州的,但由于晚上剧烈的东北风,将他们的船吹向蒋州的蒋山,骆宾王知道李孝逸的军队一天就能追到这里来,他赶紧吩咐家丁上岸,并将笨重的金银财宝,悉数扔进蒋山的紫霞湖中,并将半页推背图用铸铁盒子锁好,深埋在紫霞湖南岸的一棵大松树下。

骆宾王将万事处理妥当了,方才带领众人返回蒋州的燕子矶渡口,见那渡口不停有官军盘查,众人不敢走水路,只好从陆路东行,走了三天,方才到达润州城下。

骆宾王见润州城外到处都是逃难的流民,城墙上贴有朝廷赈济流民的告示,就大着胆子随流民涌向润州的西门。守城的士兵见骆宾王等人一身缟素,麻衣麻布,知道他们刚死了亲人,怕占上晦气,也没有仔细盘查,就放他们进了润州城。可怜骆宾王等人在润州城人生地不熟的,又怕给当地官兵认出,只好寻了一个江边的小渔村住下,并对外宣称自己叫罗宾,是从宣州来润州逃难的。

有一天,骆宾王独自沿着运河,过了虎踞桥,来到润州南郊的一片坟地里,他见这里远离城中闹市区,中间有一座小山,虽然荒芜,但也依山枕水,是一块上好的吉地,心想:要是死后能葬在这里,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骆宾王穿过一个个突兀的坟头,来到中间那座小山前,他见小山上并无上山的小路,知道这座荒山一定无人来过,他小心地穿过茂密的荆棘,冒着被蛇虫叮咬的痛苦,登上了小山的山顶,见山顶树丛深处有一个快要垮塌的斋楼。

骆宾王推开了那破落的小屋,看了墙壁上的壁画,方知此山叫寿丘山,此屋原是宋武帝藏农具的藏耜斋,他后来又发现了塑像的秘密,找到了地下的三间石室,将它们稍加伪装和修改,作为自己秘密的书房。

从此以后,骆宾王白天在家陪伴夫人、养育儿子;晚上有空便去藏耜斋,书写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但他又担心此秘密会给子孙带领无穷无尽的烦恼,因此怀着既想让子孙知晓,又不想让他们知道的心思,才想到用米脂写字的妙招。这日子过的越来越快,越来越舒心。

可是好日子总是短暂的,一个月后,骆宾王出门给儿子买满月的馒头,见村口贴了一张官府的告示,左邻右舍一边观看,一边纷纷议论。那些邻居见骆宾王走了过来,纷纷指指点点的,不一会就各自散开了。

骆宾王见那告示上写道:“各村各镇如有外乡人入住,请及时禀告当地官府,如有知情不报者,与叛逆同罪!”

原来扬州城破后,李孝逸得到探报,知道徐敬业带领叛军余孽,逃亡泰州,妄图从通州出海,逃亡高句丽。李孝逸大喜,带兵追赶,在通州一举歼灭徐敬业、薛璋的余党,只是徐辉、骆宾王等义军首领下落不明,这让李孝逸很是紧张,怕有人污蔑他私放乱党。

李孝逸只好一再推迟返京面圣的日程,暗令淮南、江南各道州稽查徐辉、骆宾王叛党,军令行至润州地界。润州知州当然不敢怠慢,通知各州县按图索骥,清查外来人员。

骆宾王知道处境十分危险,他立刻返回家中,通知夫人和徐夫人取一些银两,随时带着孩子,准备离开润州。

晚饭时分,村中一位大婶远远看见一群衙役拿着刀剑,从江堤走了过来。大婶很是仗义,连忙敲门,告之骆宾王,让他们一家赶紧离开。

骆宾王谢过大婶,对夫人和徐夫人说道:“我带着几个侍卫,设法引开官兵,你们带着孩子,趁着夜色,先躲在江边的芦苇丛中,等我们回来!”

那些差役蹑手蹑脚,正准备围困骆宾王一家,哪知骆宾王推开大门,带着几个家人,一边跑,一边叫嚷道:“狗官,爷爷就是你们要抓的骆宾王,你们有本事就来抓我们!”

那群官兵不知是计,调转马头,就朝骆宾王等人追了过去,骆宾王见对方骑着骏马,反身弯弓搭箭,一箭就将那为首的将官射于马下。那些官兵见骆宾王凶狠,禁不住停着了脚步,高声呐喊着:“大伙小心,叛党手中有武器,我们步步紧逼,不要放跑了叛党!”

骆宾王且战且退,索性沿着运河一路南行,将那群差役引入坟场中,再思脱身之计。这时他手中的弓箭也已射光,身边的侍卫也都一一牺牲,骆宾王只好闪身躲进了寿丘山顶的藏耜斋内。那群官兵见骆宾王突然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消失,很是惊讶,只好四处搜索,最终发现山顶有一个破屋子,遂将这个破房子团团围住,高声呐喊道:“里面的叛党快快出来,否则我们将放火烧屋,将你们困死在屋内!”

这时骆宾王已经潜入地下石室内,官兵见屋内无人应答,就到处放起火来,直到将藏耜斋烧毁了一半,方才进入屋内查看,他们见屋内满是白骨,满是烧焦的东西,一时也辨不清骆宾王是否已经被烧死,只好草草了事,向上报告说,叛军的匪首徐辉、骆宾王已被烧死。李孝逸在扬州得到报告后,方才放心北行,回到洛阳将此事经过禀告武则天。武则天得到李孝逸的捷报,很是高兴,即刻下令,叛军已被剿灭,大赦天下。

直到官府追捕的风声平息后,骆宾王方才从藏耜斋中出来,他偷偷回到自己的小渔村,见邻居们纷纷议论道:这姓罗的,原来是徐逆的部下,他被官军围困在一座小山丘上活活烧死,可怜他家的两位夫人,听到噩耗后,第二天就双双吊死在江边的一颗大柳树下,只可惜他们幼小的孩子却不知所踪。

骆宾王听了这个噩耗后,顿时万念俱灰,心想:“自己如此含辛茹苦的,还不是为了保住徐、骆两家的一点骨血,如今两夫人惨死,孩儿也必然保不住了!”,想着想着,他又返回寿丘山藏耜斋,写完这封书信后,就在地下石室中服毒自尽了。

徐至读到这里,想起祖辈的艰难,不顾众人在身边,禁不住泪流满面,哭出声来。

周沅芷、罗素英、何梦娇、高小慧、李存孝看到这里,也被徐辉、骆宾王的豪情壮举感染了,纷纷落下眼泪。

高小慧问道:“那徐前辈、骆前辈他们的孩子后来如何了?他们还活在世上吗?”

李存孝抹了抹眼泪,回道:“小慧姐姐,这还用问吗?徐、骆两位前辈的孩子,就是如今徐大哥和罗姐姐的祖先,他们要是死了,哪里还有后来的徐大哥和罗姐姐啊?”

周沅芷也点头道:“是啊,小慧妹妹。存孝说的对,这书简是骆前辈写的,他只能写自己生前知道的事情。要是骆前辈知道后面的故事,知道他们的孩儿还没死,说不定就不会自杀了!要想知道后面的故事,恐怕只能问徐大哥或者罗姐姐了!”

何梦娇奇道:“沅芷姐姐,你怎么知道徐大哥、素英姐姐他们会知道后面的事情?”

周沅芷笑道:“这个我也是猜的,因为每家都有一些故事会代代流传给子孙,说不定徐大哥和罗姐姐会知道他们家族的一些往事!”

徐至朝周沅芷点了点头,对罗素英说道:“素英妹妹,要不,你将后面的故事说给众人听,如何?”

罗素英连忙摇头道:“徐大哥,各位兄弟姐妹!很抱歉,素英已经失忆很久了,早就忘记从前发生的事了!还是让徐大哥给大家说说吧!”

徐至见罗素英的眼神充满了回避和不安,与自己先前认识的、那个清纯懵懂的素英截然不同了,只好说道:“后面的故事,徐至也是听祖辈一代代传下来的!”,说完他就含着泪花,继续讲述道:

原来徐夫人和骆夫人躲藏在芦苇丛中,见骆宾王第二天没有回来,听路人议论,才知道骆宾王昨晚已被官军围困在一座荒山上,被活活烧死,首级都被送上京城了。两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万念俱灰,心想自己两个妇道人家,躲也躲不过,跑也跑不远,与其受辱而死,还不如自尽了事,但是两夫人心疼两个出生不久的幼小孩儿,不知如何处置他们。

这时,有一名坐着木盆采摘菱藕的渔民发现了藏在芦苇丛中的两夫人,叫喊着要去报官领赏。两夫人见那贪婪的渔民上了岸,就去官府报官,水中留下了一只大的木盆,她们临机一动,将怀中熟睡的两公子放入木盆中,并咬破手指,血书了两孩子的姓名和身世,让他们飘向江心,直到大木盆消失在视野中,两夫人才双双自缢在江边的一颗大柳树下。

高小慧听到这里,扑到在周沅芷的怀中,呜呜地哭泣道:“两位夫人的命运太可怜了,就和徐大伯、徐大妈、罗大伯一样,他们都是被无情的世道、黑暗的官场、贪婪的人心给逼死的。”,何梦娇、李存孝听了,也跟着掉了眼泪。

罗素英见大家都很悲伤,也哭泣道:“原来我们罗家祖先的命运是这么的悲惨壮烈,我恨自己不是男儿,太无能了,不能为罗家做些什么?”

徐至见罗素英悲伤过度,怕她会做出什么傻事来,连忙劝道:“素英妹妹,虽然我们徐、罗两家历经沧桑,但他们还是希望子孙后代能过上平安的生活,就像他们给孩儿取的名字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