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推背图传奇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射蛇英雄

推背图传奇 第一百三十二章 射蛇英雄

作者:天下一支歌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天晚上,众人吃着自己劳动得来的莲藕、红菱、茭白,鱼虾,格外香甜。李存孝对徐至说道:“徐大哥,我们来润州也有些日子了,你还记得临行时,至信禅师、凌空道长对我们的嘱托,要我们在润州尽快找到《推背图》,拯救天下苍生!”

周沅芷见徐至这几天陪罗素英四处游玩,也怕他忘了自己的责任,劝道:“徐大哥,存孝说的极是,我们要抢在云飞扬等人之前,找出《推背图》中的秘密,还要上蒋山给王爷爷报仇,抢回《藏头诗》!”

徐至叹道:“这润州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想当年云飞扬、黄王几乎翻遍了润州的每一寸土地,都没能找到,我们又从何处着手呢?”

何梦娇也劝道:“大哥千万不可灰心,你还记得凌空道长和王爷爷跟你说的机缘吗?《推背图》是天下奇书,天下所有人都想占有它,而它也在寻找适合它的主人,说不定这本奇书就能被我们碰上。”

徐至突然记起罗大叔临死前,曾经给自己一块凤纹玉佩,他笑道:“沅芷,大哥有主意了,既然我们找到了素英妹妹,她的身上应该有一块龙纹玉佩,而你身上有一块凤纹玉佩,我们把这对玉佩拿出来,仔细看看,或许会有蛛丝马迹!”

罗素英奇道:“徐大哥,你怎么知道我身上有一块龙纹玉佩的?”,徐至只好将当年徐、罗两家交换玉佩的事情说了一遍。

罗素英听到这对玉佩原是徐、罗两家的结亲之物,羞红了脸,拿出了那块用绣帕包裹严实的龙纹玉佩,这时周沅芷也取出紧身佩戴的凤纹玉佩。

徐至接过两块玉佩,将它们轻轻放在桌子上,众人都凑过身来,接着油灯,仔细观看这一对玉佩,只见两块玉佩洁白无暇,一龙一凤,本就是天生的一对,只不过被匠人凿成两把上圆下窄的奇怪形状。

高小慧说道:“徐大哥,各位姐姐,这对龙凤玉佩只是徐、罗两家的祖传之物,它们会与《推背图》这本宫廷奇书有关吗?”

李存孝也提醒道:“徐大哥,小慧姐姐的意思是说,是不是我们想多了,这玉佩与奇书没有什么联系啊!”

这时罗素英翻开这对玉佩的背后,惊讶地叫道:“大哥快看,这龙凤玉佩后面刻着小字呢?”

徐至见那龙风玉佩背后分别刻着:“寿藏”“*宝”四个模糊不清的小字,只是第三个字太过模糊了,众人都不能辨别清楚了。

周沅芷用手拿过两块玉佩,反复念叨着上面的字,突然发现了什么,叫道:“徐大哥,我明白了,这四个字应该这样念:寿*藏宝!”

徐至听了,当着众人的面,一把握住周沅芷的手,兴奋道:“沅芷你真聪明,这个天大的秘密就要被揭开了,一定是这两块玉佩的主人怕秘密泄露,故意将一对玉佩分开,每块玉佩上暗含藏宝地点的一个字,只要我们弄清第二个字是什么?就能找到藏宝的地点了!”

周沅芷又道:“徐大哥,你还记得那首诗句吗?”

徐至答道:“沅芷,你说的是:天下纷争数千年,奇书残卷天下剑,射蛇首兴成霸业,紫气东来入云间。这四句话?”

周沅芷笑道:“这四句话,我就听你说过,我父王说过,好像李秀云、云飞扬、周宸他们也知道,说明这四句话很可能就是破解《推背图》秘密的线索!我们这么人,大家都想,或许就能集思广益,知道《推背图》藏在哪里了!”

何梦娇默念了这四句话,分析道:“这前两句好像是说《推背图》这本奇书是夺取天下的一把利剑,至于后面的话就比较难懂了!”

罗素英也插话道:“这第三句话显然说的是一个故事!射蛇英雄会是谁呢?”

李存孝打断道:“我只听爷爷说过:汉王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哪有人射杀蛇成大英雄的啊?会不会这首诗传错了?”

徐至见高小慧嘴里默念着什么,问道;“小慧你想到什么了,怎么不说话啊?”

高小慧想了一会,方才说道:“我陪爷爷听过这样的戏文,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好像古代是有这么一个英雄,在我们润州侨居,他自幼丧父,为了奉养继母,在江边砍柴打猎,遇见一条青蛇挡道。英雄毫无畏惧,弯弓射箭,杀死了青蛇,后来投军报国,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皇帝!”

周沅芷惊讶地问道:“小慧妹妹,你确定你没有记错,哪位英雄射蛇起义,最终做了皇帝?”

高小慧点头道:“周姐姐,这个应该没有错的,我们村上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戏文,应该不会错的!”

周沅芷对徐至说道:“徐大哥,那就不会错了,那第三句诗说的‘射蛇首兴成霸业’必然说是这位皇帝的赫赫事迹,我们只要查阅史料,必然可以知晓这位射蛇首兴的开国皇帝是谁?和玉佩中的寿字有什么关系?”

徐至赞道:“沅芷,你说的有道理,我们要去润州南郊的增华阁一趟,哪里是皇家御用的典籍库,应该有历代的史料,只是我们要想进去,恐怕又要走梁上君子的路子!”

周沅芷笑道:“只要我们能得到线索,做一次盗寇又能如何?”

当天晚上,徐至让其他人先休息了,他领着周沅芷,换上了夜行衣,一路南行,走了三柱香的功夫,终于走进润州的南山中,这增华阁本是萧梁昭明太子在润州的读书台,昭明太子曾在这里聚集文人,著有举世闻名的《昭明文选》。隋唐以来,润州增华阁里藏有大量的南朝典籍,被皇家辟为御书房,闲杂人等不能入内,只是唐末社会风气大坏,这增华阁也成为盗贼光顾和藏身的所在,官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徐至和周沅芷两人趁着月色,翻过增华阁高高的围墙,见偌大的楼阁内只有几名更夫在来回敲锣打更,两人绕过守卫,飞身跳上阁楼,潜入书房内,点燃了一支蜡烛,借着微弱的火光,一一查找润州的地方志。两人从秦到汉、再到三国,又翻至两晋,都没发现什么有用的线索。

周沅芷放下典籍,有些灰心道:“难道小慧妹妹记错了,这位射蛇英雄不是润州地方的?”

徐至顺手拿起一本南朝沈约所著的《宋书》,回道:“小慧应该不会记错的,这位射蛇英雄应该是一位开国皇帝,所以我们从史书上下手,应该比查地方志更有效!”

周沅芷嗯了一声,也拿起了一本《南齐书》查看,刚看了几页,突然听到徐至兴奋道:“沅芷,我查到了,你过来看,这《宋书》上清清楚楚记录了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居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里,家贫,有大志,不治廉隅。事继母以孝谨称!”

徐至说道:“高小慧说的哪位射蛇英雄,应该指的是这位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

周沅芷笑道:“那我们找找史书中有没有含寿字的地名!”

徐、周又查阅多方史料,方才知道:原来这位宋武帝即位后,不忘年轻时的艰难困苦,曾将自己生产的农具收集起来,放置在润州寿丘山的藏耜斋中。

徐至朝周沅芷感叹道:“润州城中有宋武帝的遗迹?我却从未听人提起过,这必然是寿丘山、藏耜斋年代久远,早已损毁,不被后人所知了!”

周沅芷又查阅古代润州的地方志,方才知道:这寿丘山只是润州城南一个不知名的小山丘,位于运河边上,虎踞桥的西侧,山顶处原有一座藏耜斋。由于刘宋亡后,江南连续战乱,年久失修,这座藏耜斋早已淹没在荒草杂木之中了。隋唐以后,这块宋武帝发迹的寿丘山更是无人提起,无人知晓。

徐至、周沅芷查清了寿丘山藏耜斋的所在,连夜赶回家中,将晚上的所得,跟众人说了一遍,大家听了都很兴奋,商量了明晚就去城南的寿丘山。

第二天清晨,罗素英就要将屋前“铁匠铺”的招牌取了下来,徐至不解道:“这块招牌自我爹爹起,在这屋檐下挂了十几年了,妹妹为何要将它取下?”

罗素英回道:“不瞒大哥,素英失忆已久,能回到自己的家,就是凭着这块招牌的模糊记忆。如今我们都出去了,家里也没一个人照看,还是把招牌拿下来,好些!”

徐至听罗素英如此说话,知道她珍惜以前与自己的美好记忆,连忙帮她取下金字招牌,笑道:“好,就暂时拿下吧,等我们回来了,再给妹妹挂上!”,罗素英红着脸,点了点头。

傍晚时分,徐至、周沅芷等人方才沿着满是垂柳的运河一路向南,正准备过运河上的虎踞桥,只见虎踞桥上瘫坐着一位癞头道人,那道人穿着一件破烂的道袍,蓬头垢面,袒胸露臂,身边摆放一只“算命卜卦”的招牌。行人见了,都嗤之以鼻,纷纷避开他过桥。

李存孝见虎踞桥两边的栏杆上都雕刻着形态不同的老虎,他一边观看,一边招呼徐至等人来瞧,没有注意脚下,冷不防被那癞头道人绊了一跤。

李存孝见那道人面目狰狞,不像好人,骂道;“哪里来的丑道士,大热天的不在树荫下乘凉,跑在这桥上挡人道路?”

那道人回道:“你这位少年好生无理,刚才是你不小心绊了我腿上,摔了一跤,却赖上我,再说这虎踞桥本是官道,又不是你家田地,如何不让贫道坐地?”

李存孝因为摔破了膝盖,心中不悦,又被这道士抢白了几句,气道:“是谁看到?是我自己摔倒的?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你不用脚使坏,我怎会栽跟头?”,说完飞起一脚,踢断了道长身旁的那块“算命卜卦”的招牌。

徐至见李存孝和一位道士发生了争执,连忙劝道:“存孝,他不过是一个出家人,维持生计也不易,我们没理向他赔个不是,就算有理也不要过分为难他!”,说完就从行囊中取出一些铜钱来递给那道人。

哪知那道人却朝徐至摆了摆手,并不接受他手中的铜钱。

李存孝听了徐至的劝,又见那道人很是高傲,心中很是不快,向徐至叫苦道:“明明是这道人绊倒我的,还与我理论,我心中就是不平!”

周沅芷、何梦娇等人过来,又劝了李存孝很多话,李存孝心里方才好些。

哪知那道人摇头道:“这位小兄弟本是极好的命运,将来佐王伴驾,定江山,独挡一面,扬名天下,可就因为这火爆的脾气,最终还是会害了他的!”

李存孝仰天大笑道:“人的命运自有天定,如果能靠你们这些术士改变,那岂不是人人都是将相,人人都能富贵了?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存孝能得一时风光足矣,又岂敢贪求一辈子富贵呢?”

道长听了李存孝的话,长叹道:“唉,过盛则人远,太刚则易折,这就是天意吧!”

那道长看了徐至一眼,又道:“这位兄弟为人憨厚,刚柔并济,必然能善始善终;可是性格过于谦柔,只有上天垂怜机缘,方能有大的成就,否则也是平平淡淡一生!”

徐至躬身回道:“谢谢道长的金玉良言,徐某一生随遇而安,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壮志,如能善始善终,平平淡淡了此一生,已经足矣!”

道人见徐至很是谦和,微笑地朝他点了点头,又劝道:“奇书密卷不过是过眼烟云,得之何幸,失之又何哀呢?天下能否真正太平,还要再等上几十载呢!”

徐至见道人话语隐含玄机,连忙躬身问道:“还请道长赐教!”

那道人不答,猛地站起身来,代以一阵狂笑,随即拄着拐杖,拖着瘸腿,一瘸一拐下了虎踞桥。

众人见算卦的道人走远,也过了虎踞桥,折向西,出了润州城,走不远就是一片凄凉的坟场,坟地里长满了高高的蒿草,空中到处飘荡着绿色的鬼火,显然这些坟墓的主人都是一些没有亲人的孤魂野鬼。

徐至见周沅芷、罗素英、何梦娇、高小慧四位姑娘都有些害怕,连忙让李存孝持剑护在最后面,然后笑道:“这世间本无鬼怪之说,都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高小慧还是不能放下害怕,颤抖地说道:“徐大哥,谁说这世上没有鬼怪的,你们看这空中飘荡的一个磷火就是一个灵魂,人死了,但他的魂魄却没有走远,他们都在找人间将死之人,好转世投胎呢?”

罗素英听了高小慧的奇谈怪论,也吓得直哆嗦,说道:“小慧说的是,好人的魂魄都上了天堂,可是坏人死后却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受苦,永世不得翻身!”

何梦娇猛地抽出长剑,安慰道:“罗姐姐、小慧妹妹,你们不用害怕,如果这世间真有恶鬼挡路,梦娇不惜性命也要跟它较量一番,就是死了,做鬼也不会放过他的!”,罗、高两人见何梦娇满身的豪气,心中也释然了很多。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徐至提着灯笼,带领众人穿过坟场,来到一座土丘前,徐至知道这就是当年刘裕居住和发迹的寿丘山了。众人见那寿丘山约有三丈高,整个山坡杂木蒿草缠绕,连一条上坡的小径都没有。

徐至挥剑斩断拦路的树枝,刈除没膝的青草,为众人开辟了一条上山的道路。众人用了近一柱香的功夫,方才登上山顶,见山顶草丛深处,有一座即将垮塌的书斋,该书斋正是古籍所说的、当年宋武帝收藏发迹前农具的藏耜斋。

徐至推开藏耜斋的大门,顿时惊起一群四处飞舞的蝙蝠,徐至等蝙蝠飞远,方才领着众人进了藏耜斋,查看了屋内的情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