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点翠夫人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善缘

点翠夫人 第二百五十三章 善缘

作者:庄椿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08:24:1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杭州城知府大人颁布法令,近来狂风肆虐,殃及桑业,为防有更大的灾害,令凡杭州府包括其下郡县的大小桑户自愿修筑防护草棚,所需银钱费用,知府衙门出一半,桑户自出另一半。

此项法令颁布了下去,桑户们反响不一,一听是自愿,约有一半人家表示愿意付一半的银子与人力做防护;剩下的另外一半则是觉得没有必要。

袁知恒着人统计了一下,不愿意做防护的竟大多是那些拥有大片桑田的财主与乡绅。他们不愿出这个钱费这个力的原因一来是不相信两场大风之后会有什么灾难天气,二来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蚕丝产量都十分喜人,这让他们内心难免膨胀大意。

“让各郡县的官员再去动员,争取更多的桑户参与。”袁知恒将统计的册子扔到了桌案上,吩咐袁禄:“去跟夫人说一声,今晚我在院里招待城中的几位桑蚕大户,要夫人稍事准备便可。”

点翠得了消息,立即忙开了。大人晚上有客人,这都晌午了才说,这新鲜的蔬菜鱼肉是没空现卖了。大人说只需稍事准备,点翠微微思虑,便着了人去了附近的酒楼,叫了几道适意的饭菜。

她与厨房的诸人则准备些样子精巧又可口的餐后茶点。

几位养桑蚕的大户没料到有生一日能收到知府大人的帖子,还是家宴,这着实是叫人受宠若惊又有些忐忑不安。

大家几个心里都明白大人所谓何事,但这事也不好说,既然明令是自愿,自然表明知府大人不会强迫他们。但有突然说宴请他们,这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袁知恒在宴席之上,只说闲事,绝口不提及防护棚之事。众位反而愈发的摸不着头脑愈发的紧张,好在几壶金华酒下肚,这胆子便也大了起来。

这位袁大人也不似传言那般专横跋扈,看样子不过就是个年纪轻轻相貌英俊的公子。说的话十分风趣又不失见识,另几位大户慢慢的也放松了下来。

酒过三巡,点翠带着下人端来了热茶并着十道甜点。这些甜点道道精致,散发这香甜的热气儿。

点翠进来,诸人自然纷纷起身而拜。点翠落落大方回礼,而后离开。

江南之人多嗜甜,虽然已经酒饱饭足,但是面对刚出锅的甜食点心,众人都忍不住品尝一二。

“大人府上厨子做的点心新奇又可口,当真是好手艺。”众人皆赞。

袁知恒在瞧见点翠的瞬间,这浑身也愈发的放松起来,笑容也愈发和蔼可亲:“这可不是厨子做的,内子做点心的手艺素来不错,用来当茶十分适宜,各位员外不妨多吃几块。”

“啊,原来是夫人亲手做的!”

“我等惭愧,感佩大人与夫人的厚意。”

大人亲自设家宴,夫人还亲手做点心,这般待遇让这些大户们激动又惭愧。

袁知恒微微一笑,又道:“夫人不仅厨艺佳,更有一副怀忧百姓民生的慈悲心肠。”

顿了顿,袁知恒又语重心长的说道:“这防护棚正是夫人提议,只为让桑户防患。十日接连着两场狂风肆虐不是偶然,接下来会有什么恶劣天气犹未可知。此事由官府出一半银钱,桑户出另一半,平摊到每户所需的银两并不多。做成之后即可一劳永逸,即便今年年景好不再有大风雨,以后经年,谁能保证一直风调雨顺?到时候拿出来即可作为屏障,何乐而不为。当然此事我也只是与各位商议,若是实在觉得没有必要,我也不做勉强。”

袁知恒说完了,拿起茶盏吃起了茶,夹了一块糕点慢条斯理的吃着。

席间其他诸人陷入沉思,以往官府做事只凭一己好恶,素来说一不二,哪里有跟百姓商议的时候?

良久,一位桑户起身,对着袁知恒深深一揖,沉声道:“大人与夫人为我等费煞苦心,我等万分感激,又岂会那般不识好歹再拒大人好意,小民这便回去将防护棚扎起来。”

诸位见此,也纷纷起身,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官府政令。

袁知恒微微一笑,道声好,此事便说定了,还请诸位回去帮着劝说那些桑农小户莫要为了一时省事误了长远的利益。

大伙儿纷纷应承,事毕,袁知恒将他们送了出去。

“我觉着这位袁大人是个好官,能拿一半的银子出来,便说明他是真心为民着想。”路上桑户们小声议论。

“哎,说知道呢,袁大人今日宴请我等,知府夫人又亲手做点心。说是让我等自愿,可这分明就是鸿门宴,若是照做了再让宾主尽欢。若是不做,那可是大,大的驳了他的面子。我与那江南织造崔大人相熟,他可劝我不必要修那劳什子防护棚。”

“许老爷,你未免想的也太多了吧,什么鸿门宴,鸿门宴能让你毫发无损的出来?”

“就是,那位崔大人是何许人,旁人不知,咱们这些桑蚕丝户还不知道,这些年他……”

“噤声,有些话可说不得,咱们都是小民,民不与官斗,上头让干啥就干啥得了。那崔大人再厉害,袁大人还是咱们的父母官呢,听袁大人的罢。”

“你说的倒也是。”

诸位桑蚕户回去便紧锣密鼓的搭起了棚子,旁的本来不想搭的,见他们这般,竟也纷纷效仿。

一时间,整个杭州府城加上下面的几个郡县的桑户都搭起了防护棚子。附近的府城也有几个爱民的知府效仿的,但是没有袁知恒那般的决心果断,是以效果都不大。其他府城的竟还笑话杭州府知府被大风吓破了胆子,做这些无用之事笑掉旁人大牙的。

袁知恒对那些或赞扬或嘲笑的声音,似是熟若无睹,心中却是有些担忧的。官府开库出了一半的银子,此事他已经奏疏上报户部。虽然未被斥责,但是如今并未有大灾,袁知恒做这些,上头并不打算再拨库银添补空虚。

想比与他的担忧,点翠却是十足笃定。她还特意乔装打扮骑了马去城郊去瞧,看着那些桑田边上竖起一片又一片的防护棚子,点翠心中十分的愉悦。

回来之后,点翠直接去找了妙珠与柳掌柜,商议着再多进些生丝。

谁知与妙珠柳掌柜在一起的尚有一个人,说是太湖人士,说是要见她。

“此人寻到了当归阁,但是又不买头面首饰,只说要找主子。冬雪姐姐本以为他是去闹事的,但他却突然说咱们做的生丝被人骗了,问他怎么回事,他偏不说,非要当面见了主子再说。因着主子与信儿姑娘出去了,冬雪姐姐便打发他来我这里了。”妙珠小声跟点翠禀报。边上的柳掌柜更是一脸的焦急与狼狈,在点翠来之前他已经将这一路收生丝的各个环节好生想了一遍,除了那次被人使药后昏睡,旁的确实没有发现不对。

但是那日之事,在他心中是个挥之不去的疑惑,如今被人一说,他怎能不害怕。

“让他来见。”点翠道。

须臾,一个个子不高,肤黑微胖的青年男子进来。

“拜见夫人,”那人见了点翠竟有些激动。

点翠瞧了他的面相,确是有些面熟。

“这人,有些面熟……”信儿在点翠身后轻声道。

确是面熟,只是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了。

“夫人,虽可能不记得在下了,”那人竟跪地行了大礼:“但是夫人的大恩,在下是一辈子都不敢忘的,三年前……”

“是你!”点翠猛然记起了三年前她与邬家表哥来杭州处理店铺之事,路上遇到的那个李姓年轻人,与他,点翠也算是结的善缘。

“当时小的正落魄,得了夫人五十两银子,顺利的收了生丝,又去湖州织染了布匹。这三年来小的一直谨记夫人的教诲,丝毫不敢懈怠,这才守得云开见月明,如今已经有了一间不大不小的丝绸铺子,就在老家太湖。”李盛激动的说着,并拿出铺子的契书来,双手奉在点翠面前。

点翠接过契书看了看,又还给了他,道虽然我那五十两当时救了你的急,但是能在短短三年的功夫开起了铺子,也是你自己的本事。这铺子我不要还是你的,我听丫鬟说你有要事与我说,所谓何事?

他说生丝生意被人骗了,点翠心中自是吃惊不已,于是开口询问他。

李盛赶紧正色道:“我也是前些日子听人说有外地人在太湖境界收生丝,路上被人用陈年的旧丝换了新丝。本来没有多想,后来又辗转听闻那外地人与夫人有关,便赶紧来与夫人说。”

“旧丝?”点翠一惊,她的本行是做头面首饰,头面的材质做工式样她能一眼瞧出其中好坏来,但对生丝她还真是外行。她如此,柳掌柜与妙珠更是如此。

点翠面色一变,吩咐道快!咱们去城郊的仓房!

到了城郊仓房,点翠大声道开仓门!

守在那里的几个伙计,赶紧将仓门打开,满满五间大仓的生丝,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码在那里。为了防潮,点翠还令人在地面垫高在上面铺了油布,屋子四角都放了竹子烧成的炭包。

李盛一个屋子一个屋子的看,最后指了其中两间,道:“夫人,这两间屋子里面的生丝都是旧丝,大概有两三个年头了。”

“两三个年头了?怎么可能!”柳掌柜涨红了脸,忍不住道:“我等虽然不是江南人士,但也知道这生丝最多压仓一年便要织成尺头才好卖得好价钱。况且丝绸布匹是必需品,即便是赔本降价卖,也不可能堆积在手上,还两三个年头压了这么久,怎么可能?”

点翠亦是微微点了头,况且前年这江南丝绸的产量并不怎么好,若是谁手中有生丝,必然会卖得好价钱,怎会囤积。

李盛又回去细细的看了,又扯了几根生丝出来仔细琢磨,然后笃定的对点翠道:“夫人,小的从小家里养蚕,这蚕丝是陈是新的瞒不过小的去,虽然我也不明白为何会有积压这么久的生丝,但我敢确定这就确是不是新丝。这陈丝保存好了看起来与新丝看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若是织成了布料,这亮泽确是要比新丝差一叠儿,并且也不如新丝织成的布结实。”

此时点翠已然微变了脸色,半晌道:“你来告与我此事,我要谢你,你既说过听人说来自外地的柳掌柜被人用陈丝换了新丝,想必是还知道是谁干的了?”

“这……”李盛一噎,面对着点翠灼灼的目光,他也只得硬着头皮道:“大抵是知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