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凉汉骑 > 第九十八章 再补一张

大凉汉骑 第九十八章 再补一张

作者:玉米粒皮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风吹度,万物复苏。

天气已经转暖,空中弥漫着香草气息,带来浓浓雾霭。

在金城至广武郡的官道上,一千余人马浩浩荡荡地蜿蜒前行,在极远处就能听到铿锵的脚步声和衣甲兵器摩擦碰撞的的响动。

由于张骏对军纪阵列要求极为严格,所以即便军卒们已经被露水打湿了衣服,仍然要全副武装的赶路。在张骏看来,行军也是练兵的重要方式,特别是长途跋涉,很能锻炼一支队伍的毅力和韧劲。

想当初虹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最后剩下的全都是精锐之师,不但坚韧不拔,而且能战至最后一人。在如今这个战损三成便会全军崩溃的时代,锻炼军卒的整体毅力是十分重要的。他虽然不敢指望自己的兵能有什么崇高信仰支撑,但在军功赏赐的利益驱动下,能达到后世虹军的半成便足矣横行天下。

终于,沉闷的前行伴随着一声声低沉的号角渐渐停下,无数身背令旗的传令小校纵马从前到后来回奔驰。片刻后,各个队主就吩咐下来:所有人就地休息,将主爱护将士,让大家烘干了衣服再走。

广武城在金城以西百二十里外,这点距离按照如今的行军速度,大概日落黄昏时就可以抵达。

论起古代行军的速度,一日可行多少里并没有固定的数据。通常而言,步兵一日可行一舍(三十里),马兵可行一百里。但这个量化值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行军不是运动员在操场上跑圈,军卒们可都是要穿着盔甲、拿着兵器、背着粮食赶路的,即便配备了辎重车队,还要考虑到地形、气候等等其他因素。

魏晋时期的行军速度,根据《三国志》与《晋书》中相关记载,有一个例子可以作为佐证,给出参考。孟达在新城起事,司马懿从南阳(即宛)出征,新城与南阳相距一千二百里(相当于现在的四百五十公里),司马懿仅用八天时间就兵临城下,平均每天行军五十六公里(司马懿的部队是步兵)。由此可见,在强行军或者道路顺畅的情况下,步卒并非只能日行一舍。

另据《荀子》一书中记载,战国时魏国的“武卒”是按一定条件选拔的,其中就有一条身负武器、甲以及三日军粮,半天必须能走“百里”(相当于现代的三十公里)。

实际上,古代军伍一般采取的是马步兵编制,数万的步兵肯定保有着几千的先锋骑兵。秦时白起在华阳之战时,曾率军八天行军八百里,平均每天一百里,虽然没有史料证明秦军都是骑兵,但也无法证明秦军都是步兵。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锐悍者诛,全甲获丑,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祭天金人”。此战霍去病六日内转战千余里,平均每日行程应该在一百六十里以上。

总而言之,纠结行军速度的数值并不现实,张骏心里只知道日行一舍的规矩,但现在明显也比日行一舍要快得多。因为凉州并不缺马,骡子更是数量众多。所以从金城出发时可以算是有一半人都骑着马,再加上辎重大车还能搭乘一部分士卒,所以速度明显快上很多。

眼见天色还早,张骏勒住缰绳,停了下来。身后一众亲卫们也纷纷驻足,有人去拴马,有人则服侍将主卸甲。

“呼・・・・・・”待铁甲被取下,张骏长吁了一口气,让胸腔灌满新鲜的空气。这时,已经被汗水和露水淋透的胡硕也走了过来,他早就将盔甲扔给了小卒,自己光着膀子,从辎重营那里取来一张胡床摆在主公身后。

张骏笑了笑,温声道:“你这憨货,去给军师和各个军佐也搬胡床来!”

胡硕咧嘴一笑,抱拳道:“诺!”然后就招呼几个军卒去辎重队了。

这时候宋沛、韩虎、索三戒、江宛也先后赶了过来,只是张骏的眼神一直盯着江宛看个不停。已经湿透了的麻衣紧紧地裹在江宛身上,虽然曲线并不明显,但因为知道内情,所以张骏鬼使神差地盯着她不放。

江宛也察觉到张骏有些火热的目光,依旧蜡黄的脸蛋上闪过一丝恼意。好在大嗓门的索三戒嚷嚷道:“这个鬼天气,穿着衣裳冷,脱了热,全身都湿漉漉的・・・・・・”

韩虎也抱怨道:“这鬼天气,晚上若是吹起冷风,弟兄们怕是要遭不住的・・・・・・”

一向儒雅的宋沛扯开前胸的衫口,进言道:“主公,不若就地休整,明日再到广武郡不迟。”

张骏摇了摇头,马鞭一下又一下地轻轻敲打着另一只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耽误不得,半个时辰后全军开拔,今日就在广武郡城过夜!”

几人见主公主意已定,便不再多言。

江宛站得略远,因为现在大家全都衣衫不整,一群老爷们儿聚在一起,根本就没有避讳,连他的表兄宋沛都把她的存在忽视了。更别提拎着好几把胡床一路跑来的胡硕,身上的腱子肉不停地抖动,配合着汗水在微弱的阳光下闪闪发亮・・・・・・

胡床是一种便携式坐具,东汉末由西域传入内地,造型简洁,使用方便、可张可合。张开时可以作坐具,合起时可以提挂,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马扎。《风俗通》云:“灵帝好胡床,董卓权胡兵之应也。”显然胡床最初仅限于皇室和贵族使用。东晋十六国,胡床因其携带方便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例如指挥战争、观望敌情、行军休息等等方面,都离不开它。

张骏示意诸位坐下,开口道:“即将到达广武郡城,对于如何处理豪族瓜分内附遗民之事,要拿出一个具体的章程。”

胡硕抢先开口,他将自己油亮的胸脯拍的咚咚作响,道:“主公,还有甚章程好说,您只需派俺杀将进去,保准那群鼠辈乖乖就范!”

“不可!”韩虎反对道:“主公威名远布于匈奴,那是抵御外辱。对自家子民杀戮,便是不仁。你这厮难道要陷主公于不义?”

“俺啥时候说要陷害主公?”胡硕虽然官职低于韩虎,但根本就不怕他,嚷道:“你这厮休要胡言,难道是想吃俺的拳头不成?”

韩虎被当面顶撞,也怒道:“胆敢以下犯上,不怕军法么?”

谁知胡硕倒也光棍,直言道:“怕又怎地,就是打了俺板子,俺也不惧!”

张骏在第一天招纳胡硕时,就知道这厮难管教,当下呵斥道:“休要胡言,还不退下!”

胡硕低着脑袋站到一边,他还是很怕张骏的,别看这主公年纪不大,但赏罚分明,而且绝不徇私,他是没胆子在张骏面前放肆。

宋沛清了清嗓子,进言道:“泽清倒是有一计・・・・・・”

“哦?”张骏笑道:“吾之子房,快说快说!”

宋沛道:“主公如此泰然,料想也胸有成法。”

张骏点头道:“却是有个念头・・・・・・”

“哈哈哈。”索三戒打趣道:“主公和泽清兄何不效仿先贤,各自写在手中,看是否想到了一处?”

“妙!”张骏也来了兴致,当即便命人送来笔墨,和宋沛各执以笔,在掌中写下一字。

片刻后,两人亮出掌心,众人凑上来看罢,均赞道:“果然是所见相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