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凉汉骑 > 第八十六章 丧师?

大凉汉骑 第八十六章 丧师?

作者:玉米粒皮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风中带来了春天的暖意,老将韩璞与部下三俩人策马冲上了金城外的一座土丘,迎风立马,饶有兴致地看着一队队行进的士兵。

不远处桃树上的花瓣,被风吹拂飘在空中,浅红的颜色为刀枪如林的钢铁洪流点缀上了一丝柔美。

“喀、喀、喀······”整体比较整齐的沉重脚步声,就像这一场交响乐的主调,简单粗糙而富有节奏;其间还夹杂着衣甲刀兵碰撞的哐哐声、马的鸣叫,如同和声。

韩璞远观中军军容,叹道:“精锐都在中军呐。”

自从金城之围解除后,驰援而来的中军和牙门军在西平、晋兴二郡府兵陆续到达后已经开始分批撤离,先头部队此时早已经回到了姑臧。今日,是最后一批中军将士撤离晋城,其中还包括了哈承嗣所率的骁骑军全部。

自从韩璞接任金城郡守以来,重担在身的他不敢有丝毫松懈,一方面要加强各处城防,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派出游骑打探少将军的消息。

自从少将军转战敌后到如今,已经两个多月过去,韩璞不说是每日提心吊胆,但内心也十分惶恐自责。如果少将军一但身没于匈奴,那对凉州将会是致命的打击。可事已至此,他只能尽全力撒出侦骑,甚至不惜风险的派人到匈奴境内打探。

好在上天垂怜,总算让他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汉国内部最近出现了一支割耳军,十分凶残,不但烧毁匈奴钱粮无算,还在洮水之泮与匈奴精骑正面交锋,以步卒硬撼重骑······

韩璞得到此消息,心中惊喜万分,从时间和作战方法上看,这支“割耳军”必然就是少将军所统帅的广武郡兵无疑!

可当他再度派人深入打探时,却再也没有了这股人马的消息······

旁边的参军陈珍见韩璞面带愁眉,宽慰说道:“少将军有上天庇佑,定能逢凶化吉,将军不必过于担忧。既然已经得到的消息中少将军并无意外,那么此时定然正在回转,将军只需日夜不停派出探马,做好接应即可。“

韩璞苦笑道:“大将军命老夫奇袭秦州二郡,却不曾想困顿不前,还差点丢了金城。如今少将军也音信全无,其罪全在老夫,日前老夫已经暗中上书,向大将军言明一切,等此间事了,本将自当请罪于大将军陛下。”

陈珍也叹道:“少将军到底太年轻,急功近利而又仓促冒进,总要吃点亏才能醒悟。”

另有一幕僚忍不住道:“大雪方化,道路曲折难行,少将军若真能回转,恐怕路上也并不好走。此次出征,吾等皆无建树,本就有负大将军期望,只待只待少将军安全返回,也算能够交差。”

相比于金城内的低沉气氛,此时姑臧城的氛围就只能用悲观来形容了。

自从数日前郡主乘车入宫同其父张茂大吵了一通后,一个个消息不胫而走——少将军没于匈奴了!

这一惊天秘闻可算是晴天霹雳,将春日里的姑臧百姓雷了个外焦里嫩。自先武公张轨入主河西以来,凉州虽算不上是强盛之地,但也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的歌谣传颂于天下。

此歌谣中,“横行天下”是指凉州骑兵英勇无畏、天下无敌的力量;而“鸱苕”本是一种凶鸟,在此则借指凉州铁骑。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提及一件往事,可以充分说明凉州铁骑曾经的威风。

那是在永嘉二年的四月,匈奴汉王刘渊的大将王弥一路攻克青州、许昌,兵锋直指洛阳。晋廷惊怖之下檄文火速西传,几日后便抵达凉州。凉州刺史张轨紧急点兵,派都护北宫纯等率凉州铁骑驰援京师。

凉州铁骑绝尘东进,在王弥把洛阳合围猛攻,京城摇摇欲坠的危急关头,及时赶到了洛阳城外。四月十九日,北宫纯挑选一百多名凉州勇士,催铁骑,舞长矛,直扑在津阳门外的匈奴大营。凉州铁骑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王弥被凉州铁骑的英勇无敌吓得魂飞魄散,打马就逃,数万骑兵纷纷逃避。凉州人用百骑解开洛阳铁桶般的重围。不久,北宫纯率领凉州骑兵,在黄河东岸,与匈奴大将刘聪展开骑兵集团作战,刘聪大败。

千里救驾,挽狂澜于既倒,凉州铁骑自此扬名!

后来,由于张轨病逝,张寔又被奸人所害,凉州政权一度陷入混乱动荡,便造成了军力在一定程度上的下降。但这并不会动摇凉州百姓心里对张氏的崇高期望。

可如今,凉州的继承人竟然没于匈奴,无论他战死沙场还是被俘,这都会让大凉蒙羞。于是一时之间,对张骏“丧师兵败”的咒骂声甚嚣尘上,再加上朝内别有用心的人连连推动,很快在百姓口中少将军已经成了罪人。

连日来,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私底下,大臣们纷纷上书,有的是希望州牧另择世子,有的是鼓动向汉国求和以交换张骏回归,还有的,干脆是要将张骏置于死地以谢州人!

张茂手里拿着那份请他另择世子的上书,连连冷笑。张氏一脉人口单薄,就只有张骏这一个继承人,如果另选世子,就只能从旁宗过继一人到张茂膝下。可笑的是,居然有许多大臣上表赞同。

“宵小之徒,也妄想做曹操!”

张茂啪地一声将文书摔在地上,脑中一阵疼痛。

“大人······”

此时,念奴从宫外走了进来,一双明媚的眼眸同样充满愁绪,她来到张茂近前,将父亲扶到榻边坐下,轻声劝道:“都是奴儿不好,让大人日日为此烦心。”

张茂长叹一声,道:“都是骏儿那臭小子,竟然毫无消息,急煞老夫······”

“如今朝中鼎沸,连百姓也十分不满,即便你骏弟弟安然回转,恐怕也不得不受到惩治······”

“惩治骏弟?”念奴惊道:“骏弟如今生死不明,岂能如此草率就下结论,即便有何不测,那也是为大量牺牲,难道不该留下美名么?”

张茂被问得一时无声,过了许久才道:“如今大凉四处受敌,哪里还有你先祖父时的威风······张氏之所以能够威服西土,靠的便是豪族大姓的扶植。时至今日,为父只能勉力操持,不知暗地里有多少名门想要取而代之······”

念奴怒道:“没有我张氏,谁人能统御西土之地!”

“哈哈!”看到女儿的样子,张茂苦笑道:“当年晋室犹在,张家自可岿然不动,可现在朝廷南迁,谁还会把一纸诰命放在眼里?”

“他们之所以不敢妄动,一是我张氏两代人民心深厚,百姓感念你先祖武公的遗泽;二是中军战力强盛,宵小之徒轻易不敢作乱。可他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不断在外军队的墙角,此次又有意煽动消息,让民心渐去······”

“大人就是太过仁厚······”念奴秀眉微皱,颇有英气地道:“若是换做奴奴,只管教训几个便是。”

张茂闻言,笑而不语。

在旁人眼里,似乎自己一贯于仁厚软弱,连女儿也看不下去了,可事实上他是存着自己的打算。

豪族大姓势力的兴起,自西汉时就开始了,虽然经过汉武帝的抑豪政策后有所收敛,但其发展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到了东汉,豪强已经成为了足足轻重的社会力量,即便是至高无上的皇权也难以轻易撼动了。

到了汉末三国混战,豪族大姓的向背已经可以左右割据势力的兴衰。即便晋朝短暂统一的时间里曾做出种种调控打压,但根本无济于事。说白了,这天下几百年来的政治,就是门阀政治,离开了门阀的支持,谁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强如匈奴刘曜和羯赵石勒,都要结交衣冠之家,张茂自问文武皆不如前二者,又有何底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对门阀下手?

就在宫室内陷入一阵静谧时,外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片刻后,一名宦者在外通报道:“大将军,金城郡守韩璞遣人送信······”

“谁?”张茂霍然起身,来到外殿,急问道:“来者何人?”

宦者连忙答道:“韩璞将军的部下。”

“快传!”张茂大手一挥,立刻道。

不久,一名校尉疾步而进,行了军礼后便由內侍转呈上一张帛书。

张茂急不可耐地马上浏览起来······

“哈哈哈哈!”

突然间,却见张茂开怀大笑道:“好个骏儿,真不愧为我张家的千里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