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凉汉骑 > 第五十六章 敌后

大凉汉骑 第五十六章 敌后

作者:玉米粒皮皮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0: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寒冷的北风卷过原野,黑褐色的残叶在枯枝上来回摇曳。

天空暗了下来,雪融化的时候,天气会格外的寒冷。

在泥泞的官道上,一辆辆满载的辎重车在人推马拉下艰难地向前移动,驶向一座不大的军营。

“点火咯······”

“点火······”

这里是位于汉国秦州西部的一个辎重站,专门负责大河前线全部粮食的中继。所有去往前线的粮食都需要在这里分流。

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来往于辎重站的运输车队也就更多了,士卒们常常要熬个通宵才能做完事情。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便有将校命令部下点燃火把······

“点火······哎!你他娘的别睡!”

在辎重站的一个高高的角楼上,正站着两个汉军士卒。不过他们并不都是匈奴人,其中的一个个子略高的,明显是个汉人。

那匈奴士卒踢了汉人士卒一脚,骂道:“你他娘的,在老子眼皮底下就敢偷懒,想吃鞭子不成。”

“不······不······”汉人士卒已经灵醒了过来,忙跑去点燃了火盆,又回来对那匈奴士卒道:“好哥哥,您高抬贵手,可千万别说出去。”

“哼,算你识相!”那匈奴士卒抱着杆长枪,蹲下靠在城墙的垛口旁,抱怨道:“他妈的,前面仗打的跟吃屎一样,我就说你们汉人不顶用,害的老子天天通宵还不给时间睡觉,不如上前线死了好。”

那汉人士卒闻言,心道:“老子也巴不得你死了好!”

不过他嘴上却是绝对不敢这么说的,便一同蹲下,给那匈奴士卒捶腿道:“还是老哥哥有见识······”

“哼。”这匈奴士卒显然很受用,得意道:“那呼延寔用兵不老道,瞧着吧,保准灰溜溜地滚回来,换俺们头人去打!”

“到时候老哥必然是要被选上战兵的。”汉人士卒有些羡慕地说:“又能抢到许多财物了······“

”嘿嘿!“匈奴士卒淫荡一笑,道:”若是你肯把妹子给吾玩上两天,俺就在头人面前替你说句话,把你也带上。“

“哈······哈哈······”汉人士卒胆怯又讨好地陪着笑脸道:“大哥说笑了,翠儿年纪还小,不懂事,岂能伺候好老哥。”

“呸!”匈奴士卒脸色冷了下来,一口浓痰吐在那汉人脸上,道:“你这厮休要不识抬举······”

没等他说完,便听到一阵车马声传来,匈奴士卒忙等从角楼上探出身子望了一眼,回头骂道:“又他娘的来车了,你在这里守着,俺回来再收拾你!”说罢,一溜烟地顺着梯子滑了下去。

“呸!”那汉人对着匈奴人的背影小声吐了一口,用手在脸上一抹,见手中竟是这么大一口浓痰,不由恼怒起来,胆子也大了些,又是连着“呸呸呸”了几声。

不过他又有些后怕,连忙站起来向外探出头去,看看有没有被发现。只见那匈奴人正弯着腰,一副奴才相地和一个端坐在马背上的匈奴将领说话,哪里还有刚才趾高气昂的样子。

自己的行为没有被发现,这汉人士卒松了口气。他正好奇想听听下面在说些什么,却见一枝透胸而过的长箭已经把那匈奴将领射倒在地!

汉人士卒还没回过神来,接着射来的第二枝箭就穿透他的脖子,鲜血喷洒而出。

“噗!”的一声,他紧紧捂着脖颈,靠着城垛倒下。汉人士卒大口的喘着气,却听到自己的颈部传出气流漏出的“嘶嘶”声,三两下之后,他的意识开始模糊,头就慢慢偏到一旁。

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落在被鲜血染红的木板上。临死前,他只剩下一个念头:“求老天让那个杂碎也被射死吧,不然妹子就要被他祸害了······”

此时,原本应空无一物的树林里正涌出大批骑军,他们的武器五花八门,盔甲也新旧相间。没有旗帜,没有口号,就那么默默地冲了上来,对着刚进门一半的辎重队砍杀起来!

“割耳军!”

“割耳军来啦!”

负责押运辎重的汉军仿佛认识来敌一般,望风而逃。“割耳军”也不远追,而是将堵在大门处的辎重车点燃,把正要出来迎敌的汉军逼了回去。

只见“割耳军”中的一位及年轻的小将挥了挥手,无数火箭纷纷射入辎重站内,不到片刻功夫,冲天火起!

“撤!”小将下令,调转马头,那些军士也如潮水般退去。

来的快,去的也快。当站内的汉军从其他营门追出来时,哪里还能见到敌人的踪影?

这一支被称作“割耳军”的队伍,正是张骏所率领的一幢凉军!

这一个月以来,张骏带着队伍风餐露宿、爬冰卧雪,一直在匈奴汉国的秦州腹地打转,他们不攻城、不掠地,就只专挑小股的兵马下手,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小型京观。

因为是以敌人的耳朵作为论功行赏的凭据,凉军对割耳朵的行为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同时,这也给那些匈奴汉国的郡兵们留下了极大的心理阴影。渐渐地,一些传闻不胫而走,说这些专门割耳朵的凉军其实不是人,而是长生天派来的魔鬼,专门惩罚不敬上苍的人。

甚至有的小型兵站,还悄悄地供奉起耳朵造型的器物,乞求那些恶魔不要半夜里上门,割了自己的耳朵。

如今张骏麾下的这一幢兵马,早已经今非昔比。虽然他们看起来破烂不堪、如同野人一般,实际上却是张骏故意为之。在极端恶劣且压力很大的环境下,除了许以良田厚禄,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兽性。只用变成野兽一般,才能悍不畏死,勇往直前。

事实上,张骏的策略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他先是不停地偷袭小股的匈奴游骑,让这些手握钢刀却胆怯不堪的农夫们建立自信;又在停下修整的间隙给军卒们讲历代汉家儿郎驱除胡虏的英雄事迹。

军旅生活本就十分枯燥,军卒们对张骏讲的故事分外感兴趣。老卒们倒不会很容易就被煽动,但年轻的士卒听完故事后往往就会激动不已。

这次行动后,张骏又带着队伍退到了密林深处,躲藏起来。有战争,就会有伤亡。虽然张骏极力避免部队减员,但还是有近百个广武子弟永远留在了匈奴汉国的土地上。

几名军士携手将一名不幸被流矢射中咽喉的士卒掩埋后,便围坐在坟堆处默默不语。张骏也带着全体将校站在一旁,为牺牲的弟兄送行,这已经成了全幢的规矩。

“一箭被射中喉咙,的确运气差了些······”周同感叹道。

“自从幢主让咱们配上两层甲,已经很少有弟兄伤亡了,不过打仗难免要死······”韩虎也道。

张骏率军不断偷袭敌军,缴获自然丰厚。匈奴人的铁甲虽比不得凉军精良,但自从刘曜称帝以后,便命掳掠的汉人工匠日夜打造,如今也十分堪用了。张骏下令每次战前,只要有时间,所有军卒都要披双层甲,甚至像胡硕那样的大汉要披三层甲。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尽量减少牺牲,毕竟张骏尚无处补充兵员,真的是死一个就少一个。

PS:关于凉州政权与豪族之关系,请阅以下资料,玉米木有时间长篇解释。

1.刘东升:《西晋十六国时期的胡族与豪族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孙立群。

2.薛海波:《晋末十六国北方胡族政权与汉族豪族的存在形态》,《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

3.刘东升:《十六国时期北方豪族的政治境遇》,《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4.陈琳国:《十六国时期的坞堡壁垒与汉人大姓豪族经济》,《晋阳学刊》2007年第3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