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917章 超高能(还有两章在中午)

射程3600公里的“高家姐弟”满月之后,负责相关工作的科学家自然是要进京汇报工作的。

这个事儿可不能耽误,这里面不只是汇报已经搞成的东西,还涉及到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那就是下一步做什么?

规划是有了,但是具体是否执行规划,要不要根据形势发展做一些变化,那肯定是要落实一下的。

他们现在就在防工委一间戒备森严的会议室里,商讨着这些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不论是“长缨”还是“长河”,都处于一种低级别的搞出来了,但是高级别的还没搞出来的程度。

毕竟3600公里的射程还是够不着最大的对手,而裂变相比起聚变来,也要差不少。

“关于‘长河’,我们最顶尖的科学家同志们正在进行构型计算和设计,现在计算工具趁手,前景非常乐观,我想这个倒是不用担心,直接按照聚变的路子去走就行了。”一名来汇报工作的同志道。

“嗯,既然你们都这么有信心,那我们就放心了,这个东西,就按照既定计划继续完成。”防工委的领导笑道。

这个事情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有了小的,谁不想要大的?敌人有的,我们也要有。

热核武器,别看就多一个热字,但是其含义却是天差地别。

最简单的好处就是装药效率高、威力大,而且理论上是不受限制的大。

和要考虑临界质量等问题的裂变弹不同,聚变弹是不考虑临界质量这东西的,只要没有裂变弹做扳机,聚变装药再多也没有危险性,而且装药增加,威力就增加,童叟无欺。

要不然老毛子也没法整出个5800万吨当量的大伊万出来。

而且聚变弹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放射性沾染比较轻,聚变的巨大威力能消除部分放射性沾染,有利于战后土地的利用。

老毛子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他们提出来的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在失控反应堆里点个聚变弹,消除一切放射性沾染。

不过这个方案实在是太过丧心病狂,最终没有执行,主要是舍不得。烫知识:切尔诺贝利在出事故后,除了爆掉的4号堆之外,没出问题的那几个反应堆又运行了很久,依然在发电,一直到2000年。

反正威力大就是一切,别的都是小事。

“好的,这个没有问题。至于‘长缨’方面,我们内部,是倾向搞射程11500公里以上的弹。我记得上一次会议有特别顾问同志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没有11500,就没有太大意义。”

现在搞的3600,已经是典型的中程弹道导弹,从某种程度来说,周边最核心的几个目标区,其实都在覆盖范围内,没有4500暂时问题不大,石油湾和迭戈岛那边暂时盖不着就盖不着吧,现在其实本来也就暂时考虑不到那边的问题。

所以中程弹道导弹从3600公里往4500公里走这个事情,现在并不是那么急,慢慢改就好。

反倒是另外一个看起来很困难,但是实际上意义重大的弹不能不搞了,那就是8000公里以上的远程甚至洲际导弹。

其实不同的国家,对洲际导弹的定义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老毛子,射程7000公里以上人家就算洲际导弹,因为这个射程几乎能打到花旗佬全境。

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射程8000公里都觉得只能算是远程,因为对花旗的影响极为有限,只能打约翰牛和高卢鸡,有个什么鸟用?我们真就是这么想的。

“我们的洲际导弹,要做到11500,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洲际了,这个原因不用解释,量一量地图就知道。”汇报的同志说道。

14500这个实在是有点跨度太大,难度很高,一看就困难重重。

但是8000和11500相比,两者之间的分野就小得多。

“嗯,你们这个想法,和不少同志不谋而合,的确是有道理。但是技术上有没有问题?”

“的确很难,尤其是想做小,难度很大。幸亏现在有了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组合,燃料的可存储性能已经大大提升,至少在反应速度和可能的射程方面,我们已经算是初步解决了问题,而且随之带来的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好处,也更进一步的增强了搞出可实用的11500弹的可能性。”

搞出来和可实用是两码事。

“你们想搞一个什么样的弹?具体指标有没有考虑过?”防工委领导问道。

“我们考虑,搞一个弹长35米、弹径3.5米左右的二级导弹,井下发射,单弹头,圆概率误差2500米的弹。”

“圆概率2500米?”如果是其他装备,听见2500米的误差估计第一反应就是“叉出去!”。

“是不是有点低?”另外一位同志问道。

“我们是执行反击战略的,不需要先发制人打击敌方发射井这种硬目标,不需要太高的精度。打击大城市这种软目标的话,2500米应该够用,执行类似任务的花旗导弹,精度也差不多是这个样子。考虑到聚变弹的可能性,就更够用了。”

打加固发射井,2.5公里的误差就像挠痒痒,如果是当量2~3万吨的裂变弹的话,2.5公里的误差就算是打大城市也有点不太够用,但如果是聚变弹,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嗯……液体,两级,井射……30多米长……”

防工委领导念叨了一会,问出了一个让搞导弹的同志们吓一大跳的问题。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搞固体导弹?”

“固体导弹?”说实话,这个问题让搞导弹的同志差点吓一跟头。

跨度太大了!

虽然现在我们的确是有固体火箭发动机,也有固体推进剂,但是那些东西想要用到洲际导弹上来,恐怕做出来的东西不见得比液体弹小,因为固体推进剂比冲低。

而且固体推进剂还有一个天生的缺陷,和液体发动机的燃料全是参与供能的不同,当前固体推进剂的粘合剂是不参与反应的,先天就有一部分对射程没有任何意义的死重。

这让固体推进剂在这方面显得更加雪上加霜。

“领导,固体的好处我们也知道,但是现在技术上的确是有难度,现有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性能,实在是没法用。而且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方面,我们也没有太多的经验。”

固体推进剂还有一个坏处是没法中途关机,没法调整推力,但是这个问题在导弹上倒是问题不大,那是运载火箭的需求。

但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也不简单,一个听起来简单的稳定燃烧、按需燃烧,就是一个巨大的拦路虎。

“说实话,要说在固体火箭发动机方面的经验,我们可能还不如导研院做空空导弹、空舰导弹的同志。”因为完全没有往这个方向考虑过,也没有投入过任何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液发和固发,是两个功能一样,但是技术方向天差地别的技术。

“嗯……你们的顾虑有道理。但是如果我告诉你们,固体火箭推进剂的问题,有很大希望得到解决,那你们又怎么看这个事情?”防工委领导脸上带着一点神秘和自豪的笑容,问出了一个让搞导弹的同志直接以为自己听错了的问题。

“固体推进剂能解决?真的?”如果这东西真能解决,那就豁出去了,也不是不能搞一搞。

如果说固发其他地方都能想办法,比如手搓、堆料、特挑等等办法来解决或者绕过去的话,那唯一绕不过去的,就是推进剂。

一旦推进剂解决,搞导弹的同志们就真有一点搞固发导弹的信心了。

看着一脸惊喜,带着渴望看着自己的同志们,防工委领导摸出来一叠文件:“你看看这几个东西,注意保密啊。”

本来这个事情根本不需要说的,但是事关重大,防工委领导还是没忍住。

《新型超高能炸药的合成》

《新型含能粘合剂的合成》

《超高能固体推进剂研究》

三份文件很薄,里面甚至没有任何具体的技术,只有一些参数,很明显是经过处理的文件。

超高能炸药?虽然不搞固发,但是搞导弹的同志知道,有的固体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就是炸药,一路连烧带炸把导弹发射出去的。

而且炸药这东西好就好在可以不需要氧化剂,含能材料占比惊人。

至于含能粘合剂,他更是一看就懂,提出这个想法,以及合成这东西的人简直就是天才!

粘合剂不是降低了固体推进剂的含能材料占比,降低了性能嘛,诶,我把粘合剂用含能材料来做,那不就没事儿了?

有了这两个东西,超高能固体推进剂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这就是高振东从一篇论文里拆出来的东西,超高能炸药、含能粘合剂、超高能固体推进剂。

他迫不及待的翻开看,里面和合成有关的内容都被抽掉了,只有一些参数,一看见超高能炸药,他就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炸药的爆速、爆压、能量远超TNT,比RDX,甚至HMX还高??!!”

难怪敢叫超高能炸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