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879章 第二阶段的前奏(先发1.2W,估计实在是来不及了)

在场的人们都面露笑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胆、可行、有操作可能性,当然,再次重申,这是人家的个人意见,不代表任何官方行为。

“嗯,有意思,难怪首……手要打造得这么长,原来你早就瞄上那边了。”防工委对于高振东做了些什么,是比其他所有的领导都清楚的,把高振东刚才的想法和他这两年的动作一比照,就知道他的心里,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在给身毒人挖坑了。

这些想法,领导们不是想不到,但是他们不像高振东这个挂逼,高振东不但能想到,而且还知道怎么才能做到,自己手上掌握的东西,需要实现哪一些才能很好的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一点,他就算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无出其右的。

所以他能想、敢想,而且托部委领导对他信任的福,他还敢干,能干!

这一旦实现起来,就很恐怖了。

在高振东看来,很多事情我们不是不做,而是没条件做,他尽量把条件创造出来,再借自己的口将这些想法在一个层级里公开出来,后面的事情,也许就顺理成章。

领导们没有再继续问别的,就这些就足够了。

此时,已经是25号,就在这一天,在海盗海上,老毛子和花旗佬之间的戏唱得越来越热闹,花旗佬的庞大舰队已经封锁了雪茄国,而老毛子决定派一艘不带武装的船去试探一下花旗佬。

他们自己都搞得这么热闹了,自然没有闲心去管脏三的死活,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脏三一开始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过了几十年吃够亏之后,是有部分人明白这个道理了,但是却没能力去扭转。

就在26日开始,我们在雪山机场沿着河谷向西约200公里的地方,动工修建附近的第二个机场,一切都是按照抢工的模式来的。

这是一个为了和平的机场。

好在这条河谷地形平坦,沿东西向抢工修建野战机场,是有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的。

大型民用机场之所以修建时间长,是因为决策流程复杂,附属设施众多,执行流程规范严格,会大大的拉长工期。

如果只是为了一个能先暂时使用起来的机场的话,那工程人员有太多的办法可以抢工期,能在基本保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实现短期内作战飞机的进驻。

高振东前世,在某些抢工期通车的高速上就碰见过类似情况,服务区没有加油设施,两桶油就用一个集装箱加油站解决加油问题。

打仗的时候,很多流程、逻辑、规定这些都和平时大不相同。

所以国内很多军迷都没想通一个事情,哭泣国和约翰牛抢马岛的时候,从他们夺岛成功到约翰牛特混舰队主力到达的20多天里,居然对马岛上的小机场没有任何扩建的动作,部署一些真正的战斗机,简直就滑天下之大稽。

但凡他们能在马岛部署十来架正儿八经的战斗机,那他们从本土起飞的的空军攻击机根本不需要在没有护航力量的情况下,顶着海鹞的导弹对约翰牛的特混舰队发起攻击,海鹞那玩意,也就欺负一下轰炸机攻击机,对于正经战斗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基本上是被按在地上摩擦的份儿。

至于传说海鹞能在空战中完成悬停、垂直机动,利用这些逆天机动动作获得对正经战斗机作战优势这些屁话,听听就好,信就是傻子,真以为拍电影呐?

另外,约翰牛的火神使出吃奶的劲儿才从阿松申岛起飞完成的那几次轰炸,其实对正经机场的抢修能力来说屁都不是,早上炸完,下午就能修好。

只能说,哭泣国哭成那鸟样,不是没有原因的,那就是一个巨大草台班子。

高振东前世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得到的一个经验就是——千万不要用自己国内的道德标准、技术水平、做事方法、应对手段去套国外的现状。

这时候,十一机部在6011会战后,搞出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小型机械设备就派上了大用场,这是我们的工程部队早就发现的事情,这些小机械设备比大型机械容易运输,虽然小一些,但是总比人力强出十倍百倍。

就算这些小型机械有一部分原本不是为了工程研制,而是为了农业,但这不是大问题,只要有了机械,有了动力,很多工作就顺畅得多。

最简单的例子,土石方的运输,无论如何,一台单缸拖拉机也比人力搬运要快得多。

我们的工程兵部队可不是吃素的,在高振东前世所知,是在20天左右修通了一条通向SND区的战备公路,有力的支援了对脏三自卫反击战的第二阶段。

而在这条时间线上,类似的工程就更多、更快、更好。

只能说,同样是人,能爆发出的力量区别,比人和狗都大。

26号,脏三发动了动员,并且对我们发出的和平期望充耳不闻,而是做了一个大动作。

外交辞令,高振东“听不懂”,但是从报纸上看到脏三的回应的时候,他笑得非常开心。

他只知道一件事情,脏三儿这个回应,从理论上让我们获得了对他们全境任何地点进行打击的法理依据。

“再打我,我就自杀给你看!”

这种处理方式,实在是让高振东看得叹为观止。

再结合松辽油田正式大量产油的报道,让高振东更高兴了,这个油田正式投产,比自己知道的要早不少啊,爽!

高振东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边哈哈大笑,一边将报纸放下,转头看向刚进来坐下的两位邻居,还有几位其他同志,包括三分厂技术处的。

三分厂技术科升了半级,成为副处级机构了。

邻居是易中海和秦怀茹两师徒,当然,说是父女也成。

高振东走过去,在沙发上坐下:“易师傅,今天有什么好消息?呵呵。”

整个三分厂的同志都知道,高总最近开心得很,手比较松,有事儿赶紧上啊。

易中海却是有些不好意思:“不是好消息,高总,我们这是找你求援来了。”

高振东更高兴了:“易师傅,你叫我振东就行,别那么生分。求援好啊,有需要求援的事情,说明你们进入了新的领域和新的高度,大好事。说说吧,是什么地方?”

诶,还得是高总,看问题的角度就是不一样,说话也好听。

还是易中海在说话,三分厂的普通技术人员,和八级钳工比分量还差那么点儿意思:“是这样的,你知道的,我们不是一直在搞数控机床嘛?”

这是光刻机工件台成功之后,三轧厂的老师傅们主动请缨,给自己加的担子,进展不算快,但是也还可以。

以三轧厂的底子,能有这个进度,已经是非常不得了,高振东也不急。

而且这些老师傅和三分厂的技术人员们,还真不错,虽然进度不快,但是一直没有卡壳的地方,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他们还真没有站着不动的时候,因此高振东没有多干预,能完整的从头到尾走完一整个研发流程,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如果这一关能走过去,那这个底子就算是打下了,这一块的技术能力就算是立起来了,这比高振东自己想办法开挂要更扎实一些。

自动机床国内现在倒也不是没有,可是数控机床,就差点意思,就连自动机床,其实也说不上完善,只能说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真正大量在用的,不是这个。

现在来找自己求援,那说明他们已经到了关键点,或者是触摸到了更高的层次。

“嗯嗯嗯,你们进度一直不错,这我知道。这次来,就是为了这个事情?”

“对。大方向上的问题,我们都解决了不少,控制系统,有了你搞的那些单片机、什么什么08之类的,也算是没有太大问题……”

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数控机床这东西先不说技术上能不能实现,光是一个“贵”,就能让一切都陷入泥潭,机床本身就不便宜,再加上一套更夸张的控制计算机,直接就把数控机床的路给卡住了。

而单片机、C6108,就把这个门槛大大的降低。

“问题出在哪里?”

“关于这个,请负责控制系统的同志们来说一下吧。”易中海也知道不能光是自己说,别的同志也是要露一下脸的。

三分厂的技术员推了推眼镜:“高总,现在我们是用的光阳厂的高分辨率相对多圈编码器,但是有一些小问题,相对多圈编码器在处理单圈归零的时候,会带来一些小小的误差,看起来不大,可是对于高精度机床来说,这个问题就比较麻烦。”

相对多圈编码器需要对每次单圈归零时进行一点必要的处理,将单圈变成多圈,如果分辨率一高,的确是有可能出现一点误差。

“而且相对编码器,实际上对工件、机床部件的运动,是没有绝对掌握的数据的,有时候会带来一些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