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845章 老毛子的迷茫

“达瓦里氏,这台计算机和DJS-60D好像有一点点不同。”另外一名老毛子对DJS-60D很熟悉,他是仿制DJS-59的维塔利同志。

作为这方面顶级的计算机专家,明知道这种新式交换机采用了计算机控制的前提下,维塔利自然是被请到了这个研究组里,他是对南方同志计算机最为熟悉的人之一。

的确不同,交换机和普通计算机毕竟不同,高振东指导通信院的同志,设计了一些专用的电路来完成一些特别的功能,而且这些电路用到的芯片,输入输出的规律都比较奇怪,要和程序配合才能勉强测试。

这年头又没有正儿八经的逻辑分析仪,这些专用的电路,就是某些小动作的第一道难关。

“我看出来了,但是我有信心,有时候大不了采用黑箱模式,不管内部,根据其他电路部分能够分析出功能,直接做这个功能电路也许就能满足要求,不是集成的也没关系。如果不行,我们可以打磨,数量不大,没关系。”有角磨机兜底,另外一个人觉得问题不大。

他是阿纳托利,与维塔利一起负责仿制DJS-59的,而且是更多的负责具体工作的那位,对这方面非常熟悉。

此时,有人已经顺着连线,找到了这台程控交换机的存储器。

这台控制计算机是基于DJS-60D的,只要对它的接口熟悉的人,很容易就能根据经验找到存储器所在,而且能分辨出程序存储器和运行存储器来。

运行存储器看起来……有那么一点不正常。

但是这并不是很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程序存储器!

阿纳托利看着运行存储器,转头看向他的同事们。

“达瓦里氏,他们为什么要在运行存储器上连接两块蓄电池?并且注明不可断开?而且没有程序存储器?”

一名同事耸耸肩膀:“也许是为了高可靠性吧,他们总是有层出不穷的奇思妙想。哈,他们可真舍得成本,居然将程序直接存储在在运行存储器里。”

这种操作,在使用磁芯存储器的时候就有,而且很普遍,不分运行和程序存储器,反正磁芯是掉电保持的,寻址空间和物理结构实际上都全部放到一起。

当南方同志搞出通用计算机架构之后,他们把这两者分开了,程序存储器可以使用低速廉价的介质,运行存储器使用高速介质比如RAM芯片,很好的兼顾了成本和速度。

但是没想到南方同志在程控交换机上,却又恢复了这种结构,也许是为了运行速度和业务恢复速度,上电就能马上投入使用。

这种方式相比磁带、还有前不久他们看到的最新式的软盘驱动器来说,成本不是一般的高昂,特别是程序容量越大,这个问题就越突出。而程控交换机的程序容量可不算小。

“也许是为了运行速度。对了,既然运行存储器和程序存储器合在一起了,那么是需要掉电保持的,否则程序会丢失,也许这两块电池就是为了这个作用。两块的原因,是一主一备,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必要的时候能够方便的换电池”有人分析道。

蓄电池是能充电的,一般接上了外部电源之后就不用更换了,但是他们总有坏掉或者长时间不接电的时候,这时候,一主一备就有用了。

老毛子很清楚,RAM是掉电就丢数据的,那么这种二合一的结构下,为了保证程序不丢失,的确是需要一块蓄电池在掉电的情况下保持数据,RAM的功耗不高,蓄电池能够将其数据保持比较长的时间。

要承认,这些老毛子的思路完全正确,一眼看上去,就把这部分的情况和原因分析得差不多了。

“是么?”阿纳托利看着那块不算太大的蓄电池,又将目光转向电路板上那一堆封装明显不同的运行存储器芯片,心中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那种封装看起来很像是环氧树脂封装,南方的同行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牛屎封装”,看着那些芯片,不得不承认,南方的同志们的形容非常形象。

但这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他们会在运行存储器上使用这种牛屎封装?

他们的RAM都是标准封装,完全可以使用标准芯片直接组装,为什么会多此一举的使用这种封装?这对制造和管理都是不利的。

除非……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又或者,他们用在程控交换机上的RAM芯片,与普通的有些不同,不能使用标准封装的普通RAM芯片。

甚至顺着这个疑问,他想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他们为什么要使用成本如此高昂的存储器结构?大容量软盘 小容量RAM,这才是成本和性能都能兼顾的方案。

自己都能想到的方案,作为这些设备的发明者,南方同志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就算是做程控交换机的人想不到,但是他们那位研究计算机的达瓦里氏.高一定能够考虑到这一点。

想到这里,阿纳托利心里更加不安起来。

“能把程序读出来么?”

不论程序是从程序存储器读取还是原本就在运行存储器里,程序只要进入运行存储器,就一定是可执行的,读出来就有很巨大的作用,这个判断让他放下了一点担忧。

“我们会尝试的。”一名技术人员回答道。

读取程序这件最为紧要的事情,自然是被放在了最优先的级别上。

老毛子仿制组的人,都是最顶级的,一天之内,尝试读取的工作,很快就被尝试了一次,内存读写接口是通用的,这个工作并不难完成。

“苏卡不列!读出来的程序和数据完全是乱的!”一名负责数据读取的老毛子看着初步反编译的结果,大骂出声。

“不可能!在运行内存里的程序和数据不可能被加密,运算器根本没有对数据在运行中进行加解密的能力。”阿纳托利反驳道,DJS-60D和DJS-59在实际结构上没有太大区别,他非常清楚。

别说这时候,就算是到了几十年后,也不会对运行内存中的数据进行加密。

说完,他仔细的观察了一部分数据,扎实的基础和丰富的经验让他感觉,这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指令和数据,实际上是有一定规律的。

“他们将程序打乱了!”阿纳托利惊叹道。

虽然反编译结果看起来前言不搭后语,但是阿纳托利还是看出来,这个混乱的结果,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程序的组成部分,但是被彻底打乱,完全不具备实际价值。

“寻址的乱序映射?”作为这里在计算机方面最顶级的两人之一,维塔利不知道怎么去形容这种技术,他用了一个自己发明的词组去描述他。

这个词组虽然是他才发明出来的,但是阿纳托利听懂了他的意思。

“是的,对!就是寻址的乱序映射!这不可能是加密后的数据,如果是加密数据,根本不可能反编译出如此众多看起来正常的单条指令,从这一点出发,可以基本肯定它还是明文。而且计算机的运算器也根本支撑不起在运行时解密,那是对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极大浪费。”

阿纳托利说出了自己的分析,他说的加密,不是替换字母,循环移位之类的简单手段,那跟没加密一样,而是正儿八经的加解密,类似高振东给防工委他们搞的数据加密算法,非常耗算力的那种。

维塔利点头表示同意:“所以他们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办法,将运行存储器的寻址地址和实际地址打乱了,进行了重新映射,这样的话,通过正常的读取指令读出来的数据虽然是明文,但它是完全打乱的明文,对于前后顺序结构有极高要求的程序来说,也是达到了加密效果。”

阿纳托利觉得自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笑了起来。

“哈哈哈,不管他们怎么打乱,有两个地方是必定存在这个映射关系的,一个是译码器向取指器发出指令读取的地方,一个是存储器地址译码的地方,只要找到这两个位置,这两个互为逆运算的映射关系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让我们解开谜团。”

维塔利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的达瓦里氏,你说得太对了!”

旁边的其他同志看着他们俩,非常佩服,这就是我们的顶级计算机专家,乌拉!

然后两人看向电路板,陷入了沉思。

主控板上那一堆顶面被打磨得铮亮的芯片到底谁是谁?

算了算了,这边太复杂,未知量太多了,还是看存储器这边。

存储芯片都长一个模样,剩下的就多半和这个乱序映射地址译码功能有关,简单!

然后,他们看着存储板上那一堆长得一模一样的“牛屎”,陷入了迷茫。

这特么到底谁又是谁?

短暂迷茫过后,阿纳托利同志抬起头。

“不用担心,我们仔细分析他们的电路,根据电路走向,花一些时间,还是能很快找出这部分功能结构的。”

维塔利和其他同志点点头,有道理。

只是,事实果真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