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814章 国际领先和下一步

“清晰,很清晰!”验收组长和红色话机那头说了几句话,情绪很高。

说完,他转头招呼大家:“都互相打试试,每个人都多打几个号码。对了,错误的号码也拨一拨。”

这个要求,也是为了把程控交换机成功的这个事实,钉得更牢一些。

只能两个电话互拨,那有可能是使用了直连线路,但是能够交叉打通,并且号码和话机能对应上,同时错误号码打不通,那就基本能证明这东西真的能用了。

至于能支持的通信线路长度等等这些都不是问题,那是线路、放大、中继、再生这些线路设备的事情,不用在这里纠结这些。

一时间,会场上煞是热闹,这算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交换电话号码的现场实况。

“老X,你的多少?”

“老Y,我的是XXXXXXXX,别记错了啊。”

“怎么打不通?诶哟,拨错号了。”

“通了通了。”

“喂,老C啊,听得清我说话不?”

“听得清!你特么就在我耳朵边上给我打电话我能听不清嘛,耳朵听得清,话筒里也听得清!”

会场里乱作一团,夹杂着按键电话特有的“嘟嘟”声在内,各种声音此起彼伏,间或还有那两台独苗拨盘电话的“叮铃铃”的声音响起。

什么测试报告,都不如自己打一个电话来得实在、真切。

一阵喧闹过后,验收人员都意犹未尽的放下电话,新玩具嘛,谁不想多玩一会儿。

“这个设备,能支持多少门电话?”验收组长问道。

在汇报中,已经了解到这种设备可以支持100到20000门这么宽泛的规模,他是想了解以会场上这个设备的个头,能够支持到多少门。

“这个是最小规模的上限,800门。通过扩展主机和交换柜,能够扩展到6000,乃至20000门的规模。不瞒各位专家,我们通信院内部,现在除了出口交换是人工交换之外,院内通信,就是靠一台400门的程控交换机在完成院内电话通信的交换工作。”

先拿自己做试验嘛,应该的,应该的。

至于出口的人工交换,那就没办法,人家都是用的人工,你不弄个人工交换,电话都没法进出。

“就这么一点个头的设备,就能完成800门电话的交换任务?”800门电话如果是人工交换的话,那得整一大个房间,放上一大堆人工交换机和话务员才能完成。

先不考虑话务员工资、这么多设备的维护等运行成本,就单单是设备本身的成本,其实就已经捞回本了,更别说供电、场地等其他边际成本。

仔细算下来,能节约好大一笔钱。

当然,这里说的是成本,不是售价,售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特别是在一个技术出现的早期。

通信院有自己的交换机,这让其他单位的同志都很羡慕,说实话,和忙碌一天,情绪不稳的话务员打交道,不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如果双方哪一位还带点口音的话,那更麻烦。

就算话务员同志情绪稳定,可是这种交换机光是节约下来的时间,就是一笔财富。

“我们试验过,哪怕是通话两端中间通过多个程控交换机多级级联,接通速度也和刚才大家打电话的感受差不多。”通信院的同志笑道。

“好啊,太好了,这个东西,要尽快推广。就算不推广,也可以先铺开试验嘛,我们单位可以给你们当试验品,经费嘛,我们发扬一下风格,我们来出,就不给你们增加负担了。”验收组长乐呵呵的道。

其他单位的同志不干了,你这算盘珠子的声音,我在四九城外都能听得见!

“我们也可以。”

“对对对,他们单位工作重要,轻易耽误不得,这种试验性质的东西,还是我们先上,他们等稳定了再说。”

“我们也可以,我们的规模小,100门就够,既能达到试用的效果,投入又不是太大。”

“……”

一时间,会场上的人们争先恐后,发扬风格,争当“小白鼠”。

眼见场面有些乱,坐镇此地的邮通委领导才拍了拍话筒:“同志们,非常感谢大家踊跃参加我们的试用工作。这个事情,我们后面再说,我们会出一个小规模试用计划,到时候欢迎各个兄弟单位报名参加。现在我们还是先搞验收,搞验收。”

这是邮通委在先进设备上的重中之重,没有之一,他亲自坐镇,算是非常正常的态度,他要是不来才奇怪了。

不但有他,还有邮通委的总工也来了,技术一把,在接受验收的时候来撑个场面再正常不过了,不过没怎么用得上,基本上课题组自己就把专家的问题给解决完了,他也就起到一个表达重视的效果。

要说还是领导水平高呢,开放式申请,但是事情不在这里谈,下来我们慢慢沟通,出一个统一的计划,制定好相关的要求和标准,到时候就你们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而且这种设备肯定是邮通委自己用得最多,其他单位只能管到自己内部,邮通委可是负责全国的,这东西的推广,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主要还是钱的问题。

同志们这才回过神来,事儿被扯远了。

“嗯,对,这个事情先放下。大家看看还有什么疑问没有?如果没有,我们就可以出意见了。”验收组长把话题拉回来,定了调子。

没意见,能有什么意见?

与会专家商量几句,很快达成一致。

“CKJH-62型程控交换机,经现场汇报、试验演示,与会专家在听取课题组的汇报、并亲自参加演示试验后,与课题组展开了讨论和研究,最终认定,CKJH-62型空分程控交换机功能满足立项目的,性能达到计划要求,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完全符合立项规划的所有目标,准予验收。”

这个验收意见,给予的赞誉不可谓不高。

没有用“质询、回答”而是“讨论、研究”,这个用词就很能反映出验收组的心态。

通篇没有一个“基本满足”之类的兜底用词,在技术水准上更是直接评定为“国际领先”,看得出来,验收组也是豁出去了。

仔细想想,这也是应该的,这东西的水准,还真就是国际领先。

一场会议下来,可以算是皆大欢喜,不少验收专家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向邮通委领导强调,试用计划出来了,一定不要忘记通知他们单位。

十二机部的几个人,临走的时候还专门来找高振东聊了一会儿,难得能碰见这位在十二机部内部极为传奇的十七机部同志,不多聊两句岂不是遗憾。

等他们都离开,邮通委领导和总工却并没有急着走,而是招呼高振东再开个小会,就只有他们两、高振东、通信院的院长和冯总几个人。

“振东同志啊,这个交换机也算是有了成果了,你看我们下一步怎么弄?”邮通委领导亲自开口,问计高振东。

要说这个事情,高振东还真的考虑过。

“领导,我的考虑是这样的,空分交换机,是时分和数字交换机的基础技术之一,到现在为止,通信院的同志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时分/数字交换机的技术基础,同时外部技术环境,也有了一些可以支持时分/数字交换机的能力,我在考虑,是不是在空分交换机的基础上,我们直接进一步,搞数字交换机,或者说至少是有数字交换特性的时分交换机。”

高振东直接跳过了时分交换,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时分交换和数字交换之间的分野已经很小了,而这些区别,正好是高振东掌握的,其中不少的东西,是软的。

所以他想着不如干脆一步到位,直接奔着数字交换机的目的去。

高振东这话,让通信院的同志激动不已,他们早就看着高振东当时给他们介绍过的程控数字交换机在流口水了,那东西带劲。

别的不说,光是一条线上可以跑很多路电话,这就把空分交换,或者说纯线路交换吊起来打。

太节约了!

曾经和军通所的同志一起,在高振东那里学到的PCM脉码调制,他们也抽空研究了很多,可以说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具备实现的可能。

再加上军通所那边肯定对这方面也有研究,有一定的成果积累,毕竟他们学习PCM的时候还可以说是超前学习,但是军通所的同志当时是真的要用的,肯定已经有一定成果。

类似的还有A/D和D/A,想来那边也有成果可以用。

有了这些,就已经解决了数字交换的一部分基础问题。

不过邮通委这边要稳健一些:“振东同志,这个步子是不是有点大?”

一听这东西就不是个简单玩意,这么一大步,如果长久么没有成果,会不会打击到通信院同志们的积极性?

高振东倒是没有介意他们的谨慎:“其实空分的下一步,就是时分和数字,而且这两者之间也有很强的关联和继承性,所以奔着数字去,我个人感觉问题不大,哪怕时间长点也没关系,这不有已经成功的空分交换还顶着的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